农机和农艺技术融合问题及对策探讨

农机和农艺技术融合问题及对策探讨

突泉镇农牧林水服务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137500

摘要:随着农艺进步和农机化水平提高,二者的关系出现了层级递进的提法。尤其是在当前农业部提出进一步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的背景下,国内农机学者及管理者纷纷讨论农机农艺融合的问题,全国各地农机推广部门也积极探索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开展农机农艺融合技术试验示范。本文对农机和农艺技术融合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机和农艺技术融合;农业发展;问题;对策

引言:农机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提升农业产量的技术,农艺则是指对于小麦、玉米等传统的耕种技术,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并提升了其产量,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为我国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助推作用。

一、农机农艺融合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农机农艺科研及管理部门的设置及分工上存在农机农艺融合不畅的问题。从科研角度看,中国农机研究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分别是国家农机和农艺研究的最高机构,而农机研究院企业化设置,农科院是事业编制设置,分别由国资委和农业部主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机农艺科研方面的融合难度。从管理角度看,大部分省区市的农机和农业分别有平行的主管部门,如农机局、农业局独立分管农机、农艺,农机农艺在生产实际中同样存在融合难度。

其次,国家粮食生产高产、高效、安全的现实需求,对农机农艺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如何在有限耕地资源条件下满足粮食的安全、稳定供给,是农业发展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不断改进农艺提高单产、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是破解此难题的有效途径。为实现粮食高产、高效,农艺专家在农艺改进方面常常采用小区试验田的方法,对新品种的培育、新栽培、新灌溉、新植保等农艺,往往是试验人员采用精细化的小区生产方式获得,小区试验的生产方式难以复制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必须考虑到大面积推广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这种农业科学家的小区高产试验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矛盾急需加强农机农艺的融合。另外,农机作为机械装备对操作对象的标准化要求高,这对农机农艺融合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最后,农机农艺融合是推动农机化科学发展,实现农业生产工业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只有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农机才有更广阔的应用平台;农艺的标准化规范化,也进一步促进了农机产业化,实现农业生产工业化,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受千百年来传统农耕思想的影响,我国农村劳动人民大部分都坚持采用传统农业耕种技术,不愿意进行技术上的改革与创新,且大部分农民对于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的概念理解不全面,并存在许多偏见。所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农民对于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许多现代化技术与机械设备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使用。

2、政府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

我国农业的相关部门主要创建于计划经济时期,各个部门之间都相对独立,缺乏必要的沟通与联系,而现代化的农业经济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与配合。例如,农机与农艺技术结合需要宣传部门对于该技术进行推广,需要开发部门对于技术进行实时更新与完善,只有这样,新技术才可以得到普及。但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农业的各个部门相互独立,且与农民之间的联系十分缺乏,管理效率极其低下。同时,农业的管理部门对于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缺乏必要的重视,对于各项资金的流动缺乏细致的管理与掌握,在经济成本的核算中,将国家的投入忽略不计,并忽视了国家投入带来的具体效果,因此,对于后期部门资金的投入没有准确的尺度,容易造成资金的浪费与超支。

3、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由于目前我国农机培训与农艺培训是分开进行的,因此,我国农业生产的复合型人才极度缺乏。我国大部分的农机师对于农艺技术都不够精通,而农艺师则对于农机不够精通,因此,导致我国农机师与农艺师独立且隔离,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机与农艺技术结合的发展。同时,由于农机师与农艺师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了我国农业发展的众多问题,也影响到了农业生产的质量与效率。我国农业缺乏专业人才,同时,复合型人才也是少之又少,这导致我国的农业技术得不到专业上的创新与改善,农业生产发展停滞不前。

三、加快农机与农艺技术结合的有效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

在耕种过程中,农民不仅需要重视对于耕种技巧与经验的学习积累,还应该意识到农机与农艺技术结合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农民需要改变传统农业耕种的思想,接受新的东西;同时,认识到农机与农艺技术结合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机械设备与耕种技术,以达到农业生产最大化的目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节约劳动力资源。

2、健全政府管理体制

要想实现农机与农艺技术结合的可持续性发展。第一,需要改变目前农业各部门独立的现状,可以同时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以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管理部门主要是制定合作计划,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同时,可以招聘专家以对项目进行必要的实施指导,以及对于项目的薄弱之处进行完善,并制定规范的、合理的作业标准与技术指导。第二,要对农机与农艺技术结合的项目进行实时的监督与完善,需要改变以前的不计成本的工作方式,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成本与收益进行管理,力求投入最小化与收益最大化。第三,对于资金的管理要有规范、明确的标准,对于国家的投入也要有详细的记录,以防止资金挪用以及超支等情况的发生,在绩效考核评价中,不仅需要参考农业产量与收益,还要参考对于周围农户的影响力与带动力等因素。

3、加强复合型人才培训

要想加强农机与农艺技术结合,就必须将农机培训与农艺培训结合,只有将农机与农艺技术有效地结合,才可以使农业生产获得最高的效益。在进行培训工作时,各项部门都应该尽力配合,同时培训可以充分利用农时,开展适时的专项培训工作,并充分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与规范化,使大家意识到农机与农艺技术结合的重要性,提升学员自觉遵守农机耕种的新标准。同时,可以聘请专业人员来进行讲解,使大家明白农机与农艺技术结合的必要性的学术原因,以进一步提升学员农机作业的积极性。

4、要建立融合机制

农机农艺管理部门要建立协调机制,农机农艺科研部门要建立会商机制,农机农艺从科研到管理要有统一协调共同探讨农机农艺融合发展的制度,打造真正实现顶层设计的高端平台。

5、强化农机农艺标准的制定及宣贯力度

标准化是基础,也是关键,没有标准就谈不上农机农艺融合,仍然会说和做两张皮。譬如参考国外成功经验:美国玉米行距76cm;欧洲垄作行距是25cm的倍数等。农艺的标准化就会促使农机产业化,否则就会导致农机的低水平重复浪费。

6、培育农业生产经营新型主体

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及农机专业合作社,使其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合作社更容易实现制度化建设、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管理,对农机农艺融合的贯彻落实会更加到位。合作社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反过来会进一步促进农艺农艺的深度融合。

结束语

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对于提高我国农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主要是利用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同时,辅助我国传统的农耕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粮食的生产能力与生产质量。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卫峰.中国农户复合(混)肥施用效果分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17).

[2]蒋亦元.多学科通力合作-从根本上解决农机和农艺结合的问题[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1).

标签:;  ;  ;  

农机和农艺技术融合问题及对策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