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式磨削装置论文-李玲

行星式磨削装置论文-李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行星式磨削装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修复技术,砂带磨削,结构设计

行星式磨削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李玲[1](2012)在《行星式砂带磨削装置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充分借鉴了以前的设计经验,根据待加工工件的实际要求,对砂带磨削装置中磨头的结构,径向和轴向进给机构以及传动机构进行了设计,实验分析结果显示,该砂带磨削装置的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以后修复加工装置的设计提供了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无线互联科技》期刊2012年08期)

王俊生,宋鹏,陈爽,王培伟[2](2009)在《用少齿差行星机构实现短幅外摆线的磨削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少齿差行星传动机构,及在齿轮磨或平面磨上实现短幅外摆线等距曲线的范成加工方法。解决了非摆线磨床不能加工摆线齿形的问题。该装置结构紧凑、传动链短,有较高的分齿精度,能加工出高精度的短幅外摆线齿形,为企业节约设备投资资金,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09年12期)

黄震,周志雄,毛聪[3](2008)在《一种行星式磨削装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大型主轴失效的原因和形式,对大型主轴的常见修复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指出各种方法的过程、适用领域和特点,针对大型主轴现场修复的特点及主要问题,设计了一种行星磨削装置,阐述了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为大型主轴的现场修复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08年01期)

陈囿兆[4](2007)在《一种行星式砂带磨削装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再制造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诞生的一门新兴修复技术,该技术中的激光熔覆技术已用于大型转子轴颈磨损区的现场修复。此种大型转子的现场修复包括激光熔覆和后续机械加工。本文对当前应用于现场修复领域的随行车装置作了简要评述,分析了该类装置现场加工中的不足之处,并在参考行星式砂带磨床的磨头结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加工大型转子轴颈的行星式砂带磨削装置,主要包括砂带磨头结构设计、行星式回转机构设计等,并运用有限元法对关键部件进行了受力分析。该磨削装置采用砂带磨头旋转,对大型转子轴颈进行加工。本文首先设计了砂带磨头结构,按照待加工工件的实际要求,设计了接触轮、主动轮、惰轮和张紧轮等轮系结构,完成了砂带张紧机构的设计;其次,设计了轴向和径向进给机构;最后设计了行星式回转机构;并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按照该磨削装置在最不利工况下分别对行星式回转结构和砂带磨头结构建模,建立了它们的叁维有限元力学模型,进行了静态强度和刚度的有限元分析。静态分析分别揭示了前述两者在工作中的应力分布规律和位移分布规律,并按照分析结果优化了方案,最大程度的提高加工精度。改进后的综合分析结果显示,该砂带磨削装置其精度达到3μm;超过随行车的加工精度15μm;也超过国内外大型转子的加工精度15μm。本论文通过对行星式砂带磨削装置的整体设计和结构分析,为大型轴类零件现场修复加工的新型装置的设计、制造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7-04-20)

黄震[5](2007)在《一种行星式磨削装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再制造工程在我国迅速发展。本文对再制造工程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前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阐述了再制造工程在大型风机主轴修复的应用情况,简单分析了大型主轴失效的原因和形式,并列举了大型主轴常见的修复方法,指出各种修复方法的过程、适用领域和特点。针对风机主轴现场修复的特点及主要问题,设计了一种行星式磨削装置,阐述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整体结构,并运用有限元法对行星式磨削装置的主要结构进行了设计分析和结构优化。该行星式磨削装置采用风机主轴不动,装置绕风机主轴转动的方式对主轴圆柱面和两侧台肩面进行磨削加工。本文首先分析和设计了行星式磨削装置的整体结构和主要组成部件,并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根据回转支架和工作台的结构特点和工作条件,建立了叁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静态有限元分析,揭示了回转支架和工作台在外力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规律和位移分布规律,并根据分析结果,对其进行结构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工作台的径向跳动可以控制到很小,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本文设计了一种能快速修复受损主轴圆柱面和两侧台肩面,在现场即可完成操作的行星式磨削装置,为大型主轴的现场修复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7-04-20)

刘殿忠,田嘉[6](2004)在《用少齿差行星传动机构实现短幅外摆线齿形的范成磨削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论证了采用少齿差行星传动机构在齿轮磨或平面磨上实现短幅外摆线的等距曲线的范成加工方法 ,解决了非摆线磨床不能加工摆线齿形的难题。由于该装置采用了少齿差行星机构进行传动 ,因此 ,对工件同时具有分齿及范成的双重功能 ,整体结构紧凑 ,传动链短 ,并设有消除传动间隙的机构。所以 ,该装置具有较高的分齿精度 ,能加工出较高精度的短幅外摆线齿形 ,为在一般机床上范成加工短幅外摆线齿形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04年08期)

行星式磨削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了少齿差行星传动机构,及在齿轮磨或平面磨上实现短幅外摆线等距曲线的范成加工方法。解决了非摆线磨床不能加工摆线齿形的问题。该装置结构紧凑、传动链短,有较高的分齿精度,能加工出高精度的短幅外摆线齿形,为企业节约设备投资资金,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行星式磨削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1].李玲.行星式砂带磨削装置的设计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2

[2].王俊生,宋鹏,陈爽,王培伟.用少齿差行星机构实现短幅外摆线的磨削装置[J].煤炭技术.2009

[3].黄震,周志雄,毛聪.一种行星式磨削装置的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08

[4].陈囿兆.一种行星式砂带磨削装置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

[5].黄震.一种行星式磨削装置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

[6].刘殿忠,田嘉.用少齿差行星传动机构实现短幅外摆线齿形的范成磨削装置[J].煤矿机械.2004

标签:;  ;  ;  

行星式磨削装置论文-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