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刚:粤港融合中的香港战略

王志刚:粤港融合中的香港战略

一、王志纲:粤港一体化中的香港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曾路[1](2006)在《广东区位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分析》文中认为历史上的广东曾经是国际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势力争夺的牺牲品——导致了香港与澳门从广东土地上的分离。“改革开放”使得广东由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边缘地带转变为核心地区,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领头羊和发动机的作用。亦成为学术研究关注的焦点。 针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样本,本文研究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充分说明研究工作将要运用的理论工具,突出选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其次,对广东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角色进行历史回顾;并从两个层面:国内政治与经济关系,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分析广东的地缘关系结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依据理论模型重点进行粤港澳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关系研究,以及广东与跨国公司的关系研究。第三,在充分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作者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构建新的地缘关系分析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开展对未来包括粤港澳在内的大珠三角区域地缘关系发展趋势的研究。第四,对广东地缘关系中的华侨华人因素进行研究,重点研究这一关系的作用方式、发展趋势和其政治意义;这部分研究也是按照地缘关系,将研究内容从区域扩展到国际——在更广阔层面进行探索。 研究结果将展示这样一幅景图:“改革开放”使广东获得了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区位优势——全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区和领头羊,庞大的制造业成为世界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成为跨国公司关注的焦点。未来的发展又将赋予广东区位新的内涵:粤港澳一体化中的重要一级。整合而成的区域将具有更广泛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影响力,如能有效地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网络,消除政治歧见,提倡竞争与合作,则这一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将更加强大。依靠泛珠三角腹地支持,面向全球发展的广东,不仅要在经济发展中继续担当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而且,利用广东与海外华侨华人的密切联系和华商网络,利用海外华侨华人的多元文化特质,推进广东先进文化的发展,使广东的“软力量”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坚强基石!

佟兆廷[2](2005)在《城市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就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地位逐步提升,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居住条件,以及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的发展,争取在国内或世界获得更高的知名度和地位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经营城市的主体、客体、手段、方法的基础上,就城市的战略定位进行重点探讨,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政策要求,对成都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了成都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调控的基本对策和具体措施。本文主体共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根据中国城市化水平近十年来高速提升,推断我国进入城市化最令人激动和最令人忧虑的中期阶段,中国城市高速发展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现有的城市格局肯定要重新沈牌,每个城市都面临调整自身定位、自我谋求发展问题。 第二部分首先提出经营城市的概念,从政府角度出发,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然资源、基础设施资源、人文资源等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运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使用,促进城市功能完善,提高城市素质。其次总结了我国经营城市的特点,明确经营城市包括的内容,指出经营城市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第三部分分析了城市政府和城市运营商的关系。城市经营天然具有市场行为和政府行为的两面性。经营城市是功能导向的,这一点决定了政府的职能和职能创新。经营城市实际上是系于经济转型的一种政府行为方式变革,所采用的模式往往是与城市政府自身职能转变和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相关联的。而成熟市场则离不开城市运营商。 第四部分着重介绍了城市定位的理论、方法和内容。城市定位是城市

徐露农[3](2005)在《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趋势的推动下,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区域旅游合作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最易实现并且是率先推进的部分,其发展更是风起云涌。在此背景之下,区域旅游合作正进入新的阶段,国内多个区域建立了以构建“无障碍旅游区”为目标,旨在推进区域旅游发展的各种合作框架。尤其在长江三角洲,其“无障碍旅游区”建设的进程尤为明显。但是,区域旅游的合作发展问题,绝不是政府单方面的合作构想,或者扩容式合作框架的建立所能够完全解决的,它有其本身的发展阶段、发展特征、发展规律与发展路径。因此,有必要结合区域旅游的空间经济属性对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论文对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的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进行了探讨。从静态的旅游发展格局分析和动态的旅游发展关联分析入手,借鉴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各种模式,总结出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规律。进而,本论文应用多个学科、多种理论和多种方法解析了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既有网络和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网络化倾向,提出了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网络化的发展模式。最后,本论文重点探讨了网络化发展模式下静态的发展网络整合、动态的网络化发展路径和网络化发展的保障。 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网络化发展模式的实质是提高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的空间经济组织化程度。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的区域旅游网络化发展过程是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之前的过渡阶段,同时是一个非均衡的旅游地域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一个跨越行政区划、经济区划和自然区划的旅游城市、旅游市场、旅游产业和旅游企业四个层面的网络化动态关联过程。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网络化发展模式要求在区域旅游合作发展过程中,以区域旅游发展网络的静态整合为基础,以区域旅游网络动态发展为路径,整合资源,扩容市场,集聚产业和关联企业,提高区域旅游产业的空间经济组织化程度。

新望,杜珂[4](2004)在《王志纲:粤港一体化中的香港策略》文中研究指明那么大的欧洲, 几十个国家、几千年形成的不同的文化、习俗都能够一体化, 粤港为什么不能?

王志纲[5](2003)在《长三角 珠三角前进并较量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80年代看广东,90年代看浦东"。这曾是上个世纪后半期广为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今天,面对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厚积薄发、日益崛起的时候,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怎么发展?如何看待广东今后的地位,看待长三角的崛起,以及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连串的问题,既涉及到意识形态,更关系到21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部署。要破解这层层经济格局之谜,只有把目光投向城市中国的大背景;把视野投向两个前进着也正较量着的"金色三角洲",才有可能找到一条更为清晰的道路。两个三角洲辟出两条通途目前,国际上已经把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带视为世界六大城市

二、王志纲:粤港一体化中的香港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志纲:粤港一体化中的香港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广东区位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 研究现状
    §1.4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概述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2.1 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2.2 新经济理论
    §2.3 次国家政府与对外事务
    §2.4 创新体系与竞争优势理论
第三章 广东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关系分析
    §3.1 历史回顾
    §3.2 广东地缘关系结构性分析
    §3.3 粤港澳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关系分析
    §3.4 跨国公司与广东
第四章 竞合——粤港澳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关系发展趋势
    §4.1 粤港澳竞合的动因分析
    §4.2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走向竞合的关键
    §4.3 克服歧见——两种制度共存与发展
    §4.4 粤港澳竞合的意义
第五章 广东地缘关系中的华侨华人因素
    §5.1 海外华商国际生产网络的形成
    §5.2 海外华商国际生产网络与广东经济发展
    §5.3 海外华人社团——广东地缘关系中的纽带
    §5.4 地缘政治意义
结语:广东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致谢

(2)城市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高速城市化的中国----经营城市的背景
    1.1 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纳瑟姆S曲线
    1.2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1.3 城市化对城市发展的要求
第二章 经营城市概述
    2.1 “经营城市”的由来
    2.2 “经营城市”的内涵
        2.2.1 经营城市的内涵
        2.2.2 经营城市的内容
    2.3 我国“经营城市”的特征
        2.3.1 “经营城市”的中国特色
        2.3.2 经营城市的主体和客体
    2.4 经营城市要处理的好几个关系
第三章 政府与城市运营商
    3.1 经营城市: 从资金导向到功能导向
    3.2 经营城市: 市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
    3.3 经营城市: 城市运营商悄然浮出
    3.4 经营城市: 政府职能转变与制度创新
    3.5 结论: 功能导向的经营城市战略
第四章 城市定位—以成都市为例
    4.1 城市定位的意义
    4.2 城市产业定位
        4.2.1 产业结构决定城市发展
        4.2.2 传统产业分类方法的局限性
        4.2.3 新型产业分类
    4.3 城市文化定位
        4.3.1 何为城市主题文化
        4.3.2 城市主题文化在世界很多城市已经形成
        4.3.3 实施城市主题文化是经营城市的必由之路
    4.4 城市结构与城市群、经济区域合作
        4.4.1 京津、沪宁杭、广深三大城市群形成
        4.4.2 腾笼换鸟与布局调整
    4.5 城市定位的误区
第五章 成都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5.1 从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到《中国21世纪议程》
    5.2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
    5.3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5.3.1 统一性原则
        5.3.2 可持续原则
        5.3.3 定性与定量原则
        5.3.4 科学性、主导性、简洁性原则
        5.3.5 指标计算的可操作性原则
    5.4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内涵
        5.4.1 层次分析法(AHP法)
        5.4.2 利用AHP分析法建立指标体系
    5.5 成都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5.5.1 指标权重的确定
        5.5.2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方法
        5.5.3 成都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结果
    5.5 政策建议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3)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推动
        1.1.2 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建设的政府行为导向
        1.1.3 长江三角洲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环境基础条件
        1.1.4 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实践需要
        1.1.5 世博会休博会等大型旅游节事的外部机遇
    1.2 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研究概况
        1.2.1 国外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研究综述
        1.2.2 国内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研究综述
        1.2.3 相关研究的不足
        1.2.4 本论文研究重点
    1.3 研究的目标与框架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关键词解析
        1.4.2 研究范围界定
2 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合作发展问题的提出
    2.1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理论基础
        2.1.1 地域分工与贸易理论与区域旅游合作发展
        2.1.2 区域发展理论与区域旅游合作发展
        2.1.3 产业整合理论与区域旅游合作发展
        2.1.4 博弈论与区域旅游合作发展
    2.2 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合作发展问题的提出
        2.2.1 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合作发展的目标
        2.2.2 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的历程
    2.3 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旅游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2.3.1 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静态关联分析
        2.3.2 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动态关联分析
3 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发展模式选择
    3.1 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比较
        3.1.1 国外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
        3.1.2 国内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
        3.1.3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评述
    3.2 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旅游城市网络
        3.2.1 网络与旅游经济网络
        3.2.2 长江三角洲旅游网络类型分析
        3.2.3 长江三角洲旅游交通网络
        3.2.4 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网络
        3.2.5 长江三角洲旅游流网络
    3.3 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发展模式选择
        3.3.1 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发展演进路径
        3.3.2 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发展模式选择
4 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网络化发展路径
    4.1 区域旅游发展网络与区域旅游网络化发展
    4.2 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旅游经济网络静态整合
        4.2.1 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网络整合
        4.2.2 长江三角洲旅游市场交易网络整合
        4.2.3 长江三角洲旅游产业网络整合
        4.2.4 长江三角洲旅游企业网络整合
    4.3 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动态网络化发展路径
        4.3.1 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网络化发展路径
        4.3.2 长江三角洲旅游市场网络化发展路径
        4.3.3 长江三角洲旅游产业网络化发展路径
        4.3.4 长江三角洲旅游企业网络化发展路径
5 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网络化发展的保障
    5.1 市场机制作用
        5.1.1 市场竞争机制与区域旅游网络化发展
        5.1.2 产业市场结构与区域旅游网络化发展
        5.1.3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区域旅游网络化发展
    5.2 政府介入保障
        5.2.1 政府的职能行为与区域旅游网络化发展
        5.2.2 行政区经济的转型与区域旅游网络化发展
        5.2.3 地区利益博弈结果与区域旅游网络化发展
6 余论
    6.1 全文总结
        6.1.1 网络化发展要求区域旅游产业的形态关联
        6.1.2 网络化发展要求区域旅游产业的量数关联
        6.1.3 网络化发展要求区域旅游产业的时态关联
        6.1.4 网络化发展要求区域旅游产业的空间关联
        6.1.5 网络化发展要求区域旅游产业的体制关联
    6.2 后续研究
        6.2.1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研究的深度拓展
        6.2.2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研究的手段创新
        6.2.3 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研究的实践检验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王志纲:粤港一体化中的香港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香港角色的变迁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四、王志纲:粤港一体化中的香港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广东区位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分析[D]. 曾路. 暨南大学, 2006(06)
  • [2]城市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佟兆廷. 四川师范大学, 2005(01)
  • [3]长江三角洲无障碍旅游区发展模式研究[D]. 徐露农.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4]王志纲:粤港一体化中的香港策略[J]. 新望,杜珂. 中国改革, 2004(01)
  • [5]长三角 珠三角前进并较量着[J]. 王志纲. 现代乡镇, 2003(04)

标签:;  ;  ;  

王志刚:粤港融合中的香港战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