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曲线论文_卢婉娇,王鲁梅,裴小平,李俊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危险曲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曲线,危险,因素,胸痛,冠状动脉,造影,避雷器。

危险曲线论文文献综述

卢婉娇,王鲁梅,裴小平,李俊杰[1](2019)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综合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雄激素性秃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综合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雄激素型秃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雄激素型秃发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同期8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结合以往研究的影响因素并统计临床一般统计学资料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雄激素型秃发的指标。然后得出通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预测该病患者的预测模型,最后采用ROC曲线评价不同影响因素对该病患者相关性的预测能力并找到最佳分界值及效能。结果两组性别、高血脂、LDLC、Lpa及DH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SRD5A2的基因型与AR上GGN序列重复数目对雄激素性秃发可能有影响(P <0. 05),LDL-C、Lpa、DHT、SRD5A2的基因型与AR上GGN序列重复数目相关性分别为0. 048、0. 057、238. 719、5. 395及1. 025,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 <0. 05),最终雄激素型秃发的概率预测模型为P=1/[1+e~((34. 091+3. 027SRD5A2+2. 857AR上GGN序列重复数目-5. 475LDLc-1. 685Lpa-0. 024DHT))],新变量P的AUC为0. 992,此时诊断效能最好。敏感性为95. 00%,特异性为96. 20%。结论采用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联合AGA相关因素的回归模型能够提高对雄激素型秃发患者的预测效能,可提高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现代医院》期刊2019年04期)

郑元元,周启立,孙鹏,李洋[2](2018)在《采用ROC曲线评价相关危险因素对川崎病冠脉损伤的预测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脉损伤(CAL)的危险因素,以ROC曲线评价各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04例KD患儿的病例资料,按照是否合并冠脉损伤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例,对照组114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对KD患儿合并CAL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各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男性、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冠脉损伤相关(P<0.05);WBC、CRP及PCT作为早期预测指标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5.9×109/L、59.8 mg/l、2.2 ng/mL,作为单项指标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7%、71.2%,88.9%、57.9%,82.2%、84.2%;不同指标间联合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WBC+PCT为86.7%、79.8%,WBC+CRP为85.6%、63.2%,PCT+CRP为87.8%、78.9%,叁者联合为90.0%、76.3%。结论男性患儿是KD合并CAL的危险因素。观察组WBC、CRP及血清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叁者均可作为早期预测CAL的参考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A5期)

张海红,许惠婵,谭晓军[3](2015)在《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合roc曲线进行2型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logistic回归分析结合roc曲线对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该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7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病历,并以8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以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roc曲线患者检验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年龄、糖尿病病程、肥胖、高血压病史、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表明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都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指标,Youden指数达到1.837-1.953。结论临床可依据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检验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5年11期)

刘学君,杨晓华,辛志东,江雪龙[4](2014)在《某型飞机典型结构危险部位地面停放预腐蚀影响系数曲线的试验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定飞机日历寿命,测定飞机典型结构件的地面停放系数随日历年限的变化规律(C-T曲线)。方法针对典型飞机结构连接件,首先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加速腐蚀的预腐蚀试验及预腐蚀后的疲劳试验,得到不同加速当量腐蚀年限下的疲劳寿命,然后对疲劳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及处理。结果最后拟合得到飞机典型结构件的地面停放系数随日历年限的变化规律曲线。结论通过C-T曲线可为某型飞机的定寿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装备环境工程》期刊2014年06期)

盛洁,胡海,何亚荣,魏薇,曹钰[5](2012)在《应用ROC曲线评价TIMI危险评分对急性胸痛患者中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TIMI危险评分在急诊就诊的急性胸痛患者中鉴别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诊科的急性胸痛患者。按TIMI危险评分的7个变量进行计分,以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或(及)冠状动脉造影作为确诊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及Youden指数评价TIMI危险评分在急性胸痛患者中NSTE-ACS的诊断价值。结果 TIMI危险评分≥4分对于急性胸痛患者的NSTE-ACS有诊断价值。结论 TIMI危险评分增高的急性胸痛患者对于急性胸痛患者的NSTEACS有较好的诊断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2年32期)

朱娟,李慧,康卫伟,李恩佳,沈兴来[6](2012)在《基于VB的变电所危险波曲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使变电所能更好地防雷击,对雷电波入侵过程进行分析,采用贝杰龙方法,将分布参数线路和集中参数元件化为贝杰龙等值电路,将复杂网络化为贝杰龙等值网络,利用VB编程得到理想的危险波曲线,并通过改变初始值得到不同的危险波曲线,可以直观观测变电所危险波过程的变化规律,有利于变电所对雷击做出更好的预防.(本文来源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侯平,陈韦,张明,王艳春,齐静[7](2009)在《应用ROC曲线对比颈动脉超声标识与传统危险因素预测冠心病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ROC曲线对比颈动脉超声标识与传统危险因素预测冠心病价值。方法252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同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并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病、高血脂、糖尿病)作为数据源,描绘ROC曲线及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结果218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颈动脉超声标识预测冠心病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血脂异常为0.791、高血压病为0.719、糖尿病为0.651(P均<0.05~0.01)。结论颈动脉超声标识预测冠心病价值明显高于传统危险因素,可作为冠心病确诊的重要参考条件。(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杂志》期刊2009年09期)

陈方烨,陈卫星,虞朝辉[8](2007)在《ROC曲线评价脂肪肝危险因素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脂肪肝危险因素与脂肪肝的关系,提高脂肪肝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应用ROC曲线(receive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对脂肪肝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叁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6、0.872、0.868、0.858和0.833。结论BMI是脂肪肝风险指标在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对脂肪肝诊断最具提示意义的指标,23.9 Kg/m2是脂肪肝诊断的临界值,值得临床重视。(本文来源于《临床内科杂志》期刊2007年10期)

魏娜[9](2007)在《血清脂联素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的ROC曲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 segment elevation-acute coronarysydrome,NSTE-ACS)危险分层的应用。方法92例NSTE-ACS患者入院时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观察3月时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非致死性心梗和心源性死亡)的情况。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血清脂联素水平截断点,根据该值将患者危险分层,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结果血清脂联素水平危险分层的最佳截断点取5.65 mg/L,其敏感性72.2%,特异性59.5%。高危组中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为30.2%,而无事件者为69.8%;低危组中依次分别为10.2%和89.8%。高危组预后情况较低危组更差(30.2%vs10.2%,P=0.016;RR3.813,95%CI 1.231~11.816)。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对NSTE-ACS患者危险分层的最佳截断点5.65 mg/L是较可靠的指标。(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07年03期)

夏昆,倪祝华,丁荣晶,殷实[10](2007)在《心肌肌钙蛋白I曲线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分层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曲线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危险分层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136例UA患者入院即刻、2、4、6、8、24、48、72小时血cTnI水平并绘制cTnI曲线,根据曲线类型分为有峰曲线组和水平曲线组;比较住院期间和半年后两组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室射血分数、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结果136例UA患者中有峰曲线组67例,水平曲线组69例。有峰曲线组与水平曲线组比较,住院期间心绞痛反复发作、AMI、左室射血分数,P<0.05;无血管重建6个月后心绞痛复发、再发AMI、心源性死亡、左室射血分数有峰曲线组与水平曲线组比较,P<0.05;血管重建6个月后心绞痛复发、再发AMI、心脏性死亡、左室射血分数有峰曲线组与水平曲线组比较,P≥0.05。结论cTnI曲线能评估UA患者的近期预后和指导治疗,可作为UA危险分层指标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刊》期刊2007年09期)

危险曲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脉损伤(CAL)的危险因素,以ROC曲线评价各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204例KD患儿的病例资料,按照是否合并冠脉损伤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例,对照组114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对KD患儿合并CAL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各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结果男性、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冠脉损伤相关(P<0.05);WBC、CRP及PCT作为早期预测指标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5.9×109/L、59.8 mg/l、2.2 ng/mL,作为单项指标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7%、71.2%,88.9%、57.9%,82.2%、84.2%;不同指标间联合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WBC+PCT为86.7%、79.8%,WBC+CRP为85.6%、63.2%,PCT+CRP为87.8%、78.9%,叁者联合为90.0%、76.3%。结论男性患儿是KD合并CAL的危险因素。观察组WBC、CRP及血清PCT水平高于对照组,叁者均可作为早期预测CAL的参考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危险曲线论文参考文献

[1].卢婉娇,王鲁梅,裴小平,李俊杰.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综合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雄激素性秃发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9

[2].郑元元,周启立,孙鹏,李洋.采用ROC曲线评价相关危险因素对川崎病冠脉损伤的预测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3].张海红,许惠婵,谭晓军.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合roc曲线进行2型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15

[4].刘学君,杨晓华,辛志东,江雪龙.某型飞机典型结构危险部位地面停放预腐蚀影响系数曲线的试验测定[J].装备环境工程.2014

[5].盛洁,胡海,何亚荣,魏薇,曹钰.应用ROC曲线评价TIMI危险评分对急性胸痛患者中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

[6].朱娟,李慧,康卫伟,李恩佳,沈兴来.基于VB的变电所危险波曲线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2

[7].侯平,陈韦,张明,王艳春,齐静.应用ROC曲线对比颈动脉超声标识与传统危险因素预测冠心病价值[J].医学研究杂志.2009

[8].陈方烨,陈卫星,虞朝辉.ROC曲线评价脂肪肝危险因素的临床意义[J].临床内科杂志.2007

[9].魏娜.血清脂联素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的ROC曲线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

[10].夏昆,倪祝华,丁荣晶,殷实.心肌肌钙蛋白I曲线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分层的价值[J].中国医刊.2007

论文知识图

同一避雷器、不同侵入波的危险曲线同一侵入波、不同入口电容的危险曲线事故间的综合事故危险曲线叁起事故的独立事故危险曲线同一侵入波、不同避雷器的危险波曲线事故危险曲线的边界截取高度示...

标签:;  ;  ;  ;  ;  ;  ;  

危险曲线论文_卢婉娇,王鲁梅,裴小平,李俊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