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分析

装配式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分析

浙江省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分公司浙江湖州313219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就。为响应国家产业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及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各省市都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混凝土装配式建筑是其中之一,而制约混凝土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瓶颈之一是预制构件的工厂化生产技术。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

引言

科技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的同时给到我国各行业更大的发展空间。装配式建筑是建筑工程建造方式改革下的主要产物,全面发展装配式建筑对推动我国建筑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我国装配式建筑的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取得良好的成果。

1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的意义

发展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是关键,在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体系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发展装配式建筑事业的八大任务,其中主要的任务是建立健全的标准体系,进一步贯彻国务院的要求,城乡建设部门编制发布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技术标准》,此后在我国掀起了一股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贯彻的热潮,使得标准体系理念语法深入人心,为我国装配式建筑事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优势

相比于传统建筑类型,装配式建筑具有自身特色优势,具体表现为:一是环保程度高。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材料,材料选择方面的限制较小,绿色环保类建筑材料的使用率也相对较高。因此,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旧材料等建筑垃圾相对更少,减少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粉尘污染等现象,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二是用工人数少,效率高。装配式建筑大多采用现场吊装拼接方式进行建设,这一方式可以大幅减少施工人数,同时也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负荷,提高了项目的施工效率。三是工期较短。相比于传统建筑类型,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拆分并行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程工期。四是施工作业强度低。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一般包括原材料的运输、配比与使用,以及根据设计图纸安装相应的建筑结构,工程施工作业强度相对较低。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行业人士以及政府部门都认识到其优势,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为装配置建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这一技术绿色环保、效率高,较好地满足了我国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现阶段,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乡镇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发展前景广阔,这也意味着装配式建筑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

3装配式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

3.1钢筋骨架、钢筋网片和预埋件制作

钢筋骨架、钢筋网片和预埋件必须严格按照构件加工图及下料单要求制作。构件钢筋制作必须通知技术、质检及相关部门检查验收,制作过程中应定期、定量检查,对不符合设计要求及超过允许偏差的一律不得绑扎,按废料处理。纵向钢筋(带灌浆套筒)及需要套丝的钢筋,不得使用切断机下料,必须保证钢筋两端平整,套丝长度、丝距及角度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纵向钢筋(采用半灌浆套筒)按产品要求套丝,梁底部纵筋(直螺纹套筒连接)按照国标要求套丝,套丝机应当指定有经验的工人操作,质检人员须按相关规定进行抽检。

3.2混凝土浇筑

首先,以生产计划为主导对混凝土搅拌用量进行衡量,促使其强度等各项指标达到后续施工要求;其次,混凝土浇筑阶段应当着重对钢筋网片及埋件进行保护,避免出现材料破损问题,而混凝土浇筑厚度应当在利用专用测量工具的基础上获得精确数值,而后对浇筑厚度进行精细化控制,并在振捣结束后对其进行抹压。需要注意的是,在浇筑阶段一旦有混凝土洒落出来就应当在第一时间将其清理干净。混凝土浇筑需要确保振捣达到既定要求,如果振捣失效,漏振问题的出现就会导致蜂窝面形成,为了对该类问题进行合理规避,应当在浇筑时按照实验室要求对试块进行预留,确保浇筑操作与既定要求相一致。

3.3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构件养护可采用覆盖浇水和覆盖塑料薄膜的自然养护、涂膜养护、蒸汽养护、蒸压养护等方法。自然养护方式适用于梁、柱等较大体积的预制混凝土构件;蒸汽养护方式适用于叠合楼板、墙板、阳台板、空调板等较薄的预制混凝土构件或冬期生产制作的预制混凝土构件。预制构件采用加热养护时,应制定相应的养护制度,预养时间宜为1~3h,升温速率一般为10 ~20℃/h,降温速率一般不大于10℃/h。梁、柱等厚度比较大预制构件的养护温度一般为40℃;叠合楼板、墙板、阳台板、空调板等较薄的预制构件,养护最高温度不超过60℃,连续养护时间不应小于4h。

3.4脱模与表面修补

预制构件脱模阶段应当以按照工程需求及技术指标对拆模顺序进行严格把控,在这一阶段应当对拆模手法进行选择,尽可能避免出现大幅度振动及敲打等问题,这是因为振动幅度过大,将对构件质量产生消极影响,其稳定性也会遭到破坏。除此之外,在起吊前期应当对构件与模具之间的脱离情况进行充分掌握,只有其完全脱模才能将其拆除,而且预制构件起吊过程中混凝土立方体的抗压强度进行严格控制,促使其达到设计要求。

3.5装配式建筑构件和部件的加工质量标准体系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建筑工程多以高层建筑工程为主,因此,对抗震设防有极高的要求,现浇混凝土剪力墙施工技术愈发成熟,装配式建筑工程,在构件和部件加工中仍然存在较大的尺寸的偏差。预支剪力墙的竖向钢筋主要通过套筒灌浆法进行连接,因此,对外伸钢筋、套筒定位精度有很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误差不能超过2mm,此标准对很多国的相关标准都比较高。在装配式建筑外墙施工,多采用预制外墙保温一体化的施工方法,外墙既要承担结构构件的功能,也作为外墙装饰施工,因此对预制外墙加工的尺寸精度也有很高的要求。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制强构件的种类比较多,型号和规格存在较大差异,模具结构比较复杂,外伸钢筋也比较多,墙板内部钢筋的构造也比较复杂,但操作人员水平有限,难以保证构件和部件加工生产质量。装配式建筑构件和部件的加工质量标准体系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根据不同装配式建筑的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技术体系、预制构件、预制部件的形式。为充分满足施工建设的实际需求,在技术体系和构件形式选择过程中,既要全面考虑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功能和性能,也要对构件和部件施工的可操作性进行深入探究。第二,针对不同预制构件和部件的具体形式和使用部位,根据实际需求制定更加细致化的质量控制指标,从根本上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总体质量。

结语

随着国家和各省市对装配式建筑的大力推广,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地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生产工厂的出现将成为新的建筑产业增长点。但是构件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制作技术成为目前投资建厂的较大障碍,国内生产大型预制构件的生产线和技术均处于探索阶段,有待各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技术体系和规范技术指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S].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

[2]张文进.预制场长线台座改造方法的探讨[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1(3):45-46.

[3]孙强,郑忠华.浅谈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J].商品混凝土,2012(9):99-100.

[4]何士民,易松林.混凝土预制构件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相关措施[J].工程质量,2006(5):50-51.

标签:;  ;  ;  

装配式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工艺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