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体脂质过氧化论文_邓鑫,梁健,李益忠,张锡流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粒体脂质过氧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过氧化,微粒,脂质,抗氧化,线粒体,川芎,黄芩。

微粒体脂质过氧化论文文献综述

邓鑫,梁健,李益忠,张锡流[1](2007)在《天然牛磺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线粒体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脂质过氧化是肝维化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1]。有害物质通过攻击肝组织脂质细胞膜、细胞器,造成脂质过氧化损伤,从而形成脂质过氧化物,引起细胞代谢及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线粒体及微粒体是脂质过氧化作用损伤的主要部位,本实验采用四氯化碳(CCl4)肝纤维化模型,(本文来源于《肝脏》期刊2007年03期)

龚灿,热娜·卡斯木,衣不拉音·司马义,何承辉[2](2007)在《新疆枸杞子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损伤体外模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新疆枸杞子的抗氧化作用。方法提取大鼠肝微粒体,制备Fe2+-半胱氨酸诱发的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体外模型,检测新疆枸杞子的20个样品在不同终反应浓度(100μg/ml、50μg/ml、10μg/ml、1μg/ml)时对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观察样品清除活性氧的抗氧化作用。每个浓度重复实验3次,最后得出样品在每个浓度的MDA抑制率的平均值。结果12号样品即大孔树脂柱95%乙醇洗脱部分的MDA抑制率>50%,得出3组IC50值,分别为37.8%、23.1%、33.1%,平均为31.3%。结论新疆枸杞子的大孔树脂柱95%乙醇洗脱部分具有抗氧化作用。(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周本宏,刘春,吴玥,吴振华,李小军武汉大学药学院[3](2006)在《石榴皮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石榴皮提取物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维生素C/Fe2+,半胱氨酸/Fe2+诱导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通过测定产生的丙二醇的含量,观察石榴皮对大鼠肝微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石榴皮对维生素C/Fe2+,半胱氨酸/Fe2+诱导的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有较强的保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结论石榴皮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具有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06年24期)

何承辉,热娜·卡斯木,衣不拉音·司马义,龚灿[4](2006)在《蔷薇红景天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损伤体外模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蔷薇红景天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通过大鼠肝微粒体的提取,制备了Fe2+-半胱氨酸诱导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模型,检测蔷薇红景天不同提取分离部位的样品对丙二醛(MDA)抑制作用的影响,观察蔷薇红景天的抗氧化作用。结果:在Fe2+-半胱氨酸诱导的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中,乙酸乙酯不溶层浸膏样品(X6)、大孔树脂30%乙醇分离浸膏样品(X11)、大孔树脂50%乙醇分离浸膏样品(X12)、大孔树脂70%乙醇分离浸膏样品(X13)、大孔树脂Sephadex甲醇洗脱浸膏样品(X16)对MDA抑制率和IC50值均大于50%,并且反应浓度在100μg/mL,和50μg/mL时,样品对MDA抑制作用明显。结论:提示蔷薇红景天具有抗氧化作用。(本文来源于《新疆中医药》期刊2006年05期)

梁欣,海春旭,刘瑞,李萡[5](2006)在《灵芝孢子粉对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灵芝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灵芝属真菌赤芝和紫芝的总称,具有扶正固本等功效〔1〕。灵芝孢子是灵芝发育后期弹射出来的种子,生物学上称之为担孢子,将其集中起来后呈细末状,通称灵芝孢子粉。孢子内含有比灵芝更丰富的多糖肽、腺嘌呤核苷、蛋白质、酶类、硒元素等特殊成分,在(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期刊2006年04期)

蔡川,周扬,刘卫辉,李嘉琳[6](2006)在《川芎、瓜蒌仁、桑叶提取物对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川芎、瓜蒌仁、桑叶的抗氧化作用,分析其剂量效应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05/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毒理学教研室完成。①选用二级雄性成年SD大鼠50只。动物禁食24h,处死后取出肝脏,制成匀浆。采用钙盐沉淀法制备鼠肝微粒体。②过氧基异丙苯激发的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反应体系中的缓冲液为Tris/HCl(0.1mol/L,pH=7.4)与0.15mol/LKCl按1∶2的体积比配制。将制备的微粒体按照1mL/g肝湿重的比例用预冷的0.15mol/LKCl缓冲液悬浮。在模型反应体系中含缓冲液1.00mL,1mmol/L过氧基异丙苯0.15mL,微粒体悬液0.1mL和中药提取物0.15mL(川芎、瓜蒌仁、桑叶购于西安万寿路中药材市场。采用煎煮法制备3种中药水提物。粗粉加入8倍质量的水煎煮1.5h后,过滤,沉淀物再经5倍质量水煎煮1h,得水提液。得到的水提液趁热过滤,过滤液继续加热,蒸发掉水分,得到的水提膏经80℃烘干,备用,检测水分<5%。干燥器内保存)。37℃水浴15min,终止反应后离心,取上清,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显色并测出吸光度,同时用不同浓度的丙二醛标准品作标准曲线,拟合标准直线方程,由此计算各组的丙二醛浓度。③维生素C/Fe2+激发的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将上述的反应体系改为缓冲液0.8mL,50μmol/LFeSO40.15mL及5mmol/L维生素C0.15mL、微粒体悬液0.1mL和中药提取物0.2mL。④四氯化碳/辅酶Ⅱ激发的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将上述的反应体系改为含贮备液(由0.15mol/LKCl45mL,0.10mol/LTris/HCl(pH7.4)30mL,H2O4.5mL,G-6-P127mg,5g/LG-6-PDeh30μL,辅酶Ⅱ15mg,乙酰胺500mg混合配制)2.20mL,四氯化碳/二甲基亚砜(按体积比1∶4配制)0.50mL,微粒体悬液0.30mL,中药提取物0.50mL。⑤每个模型每种药物设1个阳性对照组(n=3,只造模,未加入中药),5个质量浓度(50,25,12.5,6.25,3.125g/L),每个质量浓度设3个平行样,一个阴性对照管。以每个平行样与相应的阴性对照管吸光度(A值)之差作为该药物浓度下的A值的绝对值。根据A值求得不同剂量药物干预下丙二醛浓度和各药物在各质量浓度下对丙二醛生成量的抑制率。⑥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①过氧基异丙苯激发的脂质过氧化模型中,川芎和瓜蒌仁作用下丙二醛生成量得到了明显的抑制(P<0.01),而桑叶作用下生成量只在药物高质量浓度(50,25g/L)下受到抑制。抑制率均随药物质量浓度的降低而降低(除了川芎的最低质量浓度)。②维生素C/Fe2+激发的脂质过氧化模型中,川芎、瓜蒌仁、桑叶作用下丙二醛生成量得到了明显的抑制(P<0.01),抑制率与药物质量浓度关系不明显,且药物在该模型中的抑制率远较同种药物在另外模型中的抑制率高。瓜蒌仁作用下随着药物质量浓度降低,抑制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质量浓度为12.5g/L时抑制率最大。桑叶作用下抑制率不随药物浓度增减而发生显着变化,均维持在较高水平(0.9324±0.014)。③四氯化碳/辅酶Ⅱ激发的脂质过氧化模型中,川芎、瓜蒌仁、桑叶作用下丙二醛生成量得到了明显的抑制(P<0.01)。川芎和瓜蒌仁作用下随着药物质量浓度的降低,抑制率也显着下降。桑叶各质量浓度下均有较高的抑制率,并且除最高质量浓度外,呈线性相关。结论:川芎、瓜蒌仁、桑叶在实验浓度下大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仅桑叶在对过氧基异丙苯模型的作用稍弱。其中川芎、瓜蒌仁和桑叶在过氧基异丙苯模型和四氯化碳/辅酶Ⅱ模型中丙二醛生成量均与药物浓度有显着的量效关系,桑叶在较低浓度下又可激发活性氧的生成。在维生素C/Fe2+模型中,3种药物的量效关系不明显。3种药物在3.125~50g/L质量浓度内,对维生素C/Fe2+模型的抗氧化作用强于对另外2个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康复》期刊2006年11期)

董志刚,马晓燕,宫成军,付克模[7](2006)在《肝脂消颗粒剂对脂肪肝大鼠肝微粒体、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肝脂消颗粒剂治疗脂肪肝的药效学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加白酒灌胃建立大鼠脂肪性肝炎模型,以东宝肝泰作对照,观察肝脂消颗粒剂对脂肪肝大鼠肝微粒体后上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肝功能酶的影响。结果肝脂消组能提高肝脏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及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均明显优于东宝肝泰(P<0.05)。结论肝脂消颗粒剂具有较强的抗脂肪性肝炎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中药抑制大鼠肝细胞膜及内膜系统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期刊2006年03期)

刘瑞,海春旭,梁欣,李嘉琳,李[8](2005)在《硫辛酸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别采用不同体系激发的体外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探讨硫辛酸的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钙沉淀法制备大鼠肝微粒体,建立氢过氧化异丙苯(CHP)、维生素C/Fe2+和CCl4/NADP激发的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干预组硫辛酸含量分别为0·1、0·05、0·(本文来源于《毒理学杂志》期刊2005年S1期)

刘瑞,海春旭,梁欣,李嘉琳,李萡[9](2005)在《硫辛酸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别采用不同体系激发的体外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探讨硫辛酸的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钙沉淀法制备大鼠肝微粒体,建立氢过氧化异丙苯(CHP)、维生素C/Fe2+和CCl4/NADP激发的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干预组硫辛酸含量分别为0.1、0.05、0.025、0.012 5和0.006 25 g/mL,对照组(未加硫辛酸组)加入相同体积的双蒸水代替,通过检测干预后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观察硫辛酸清除(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5-09-01)

陈忻,曹勇[10](2005)在《黄芩苷对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观察黄芩苷对Fe2 + 半胱氨酸致小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Fe2 + 半胱氨酸致小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体系 ,硫代巴比妥酸 (TBA)比色法测脂质过氧化反应终产物丙二醛。结果  1)黄芩苷显着抑制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 ,随黄芩苷浓度增加 (0 .0 0 5~ 5 0nmol/L)抑制作用加强 ;2 )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随Fe2 + 浓度增加而显着加强 ;3)黄芩苷 (0 .5nmol/L)抑制Fe2 + 增强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的效应。结论 黄芩苷可能通过与Fe2 + 发生络合 ,降低反应体系中Fe2 + 游离浓度 ,而抑制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期刊2005年01期)

微粒体脂质过氧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新疆枸杞子的抗氧化作用。方法提取大鼠肝微粒体,制备Fe2+-半胱氨酸诱发的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体外模型,检测新疆枸杞子的20个样品在不同终反应浓度(100μg/ml、50μg/ml、10μg/ml、1μg/ml)时对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观察样品清除活性氧的抗氧化作用。每个浓度重复实验3次,最后得出样品在每个浓度的MDA抑制率的平均值。结果12号样品即大孔树脂柱95%乙醇洗脱部分的MDA抑制率>50%,得出3组IC50值,分别为37.8%、23.1%、33.1%,平均为31.3%。结论新疆枸杞子的大孔树脂柱95%乙醇洗脱部分具有抗氧化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粒体脂质过氧化论文参考文献

[1].邓鑫,梁健,李益忠,张锡流.天然牛磺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线粒体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肝脏.2007

[2].龚灿,热娜·卡斯木,衣不拉音·司马义,何承辉.新疆枸杞子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损伤体外模型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

[3].周本宏,刘春,吴玥,吴振华,李小军武汉大学药学院.石榴皮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6

[4].何承辉,热娜·卡斯木,衣不拉音·司马义,龚灿.蔷薇红景天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损伤体外模型的影响[J].新疆中医药.2006

[5].梁欣,海春旭,刘瑞,李萡.灵芝孢子粉对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6

[6].蔡川,周扬,刘卫辉,李嘉琳.川芎、瓜蒌仁、桑叶提取物对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

[7].董志刚,马晓燕,宫成军,付克模.肝脂消颗粒剂对脂肪肝大鼠肝微粒体、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

[8].刘瑞,海春旭,梁欣,李嘉琳,李.硫辛酸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的影响[J].毒理学杂志.2005

[9].刘瑞,海春旭,梁欣,李嘉琳,李萡.硫辛酸对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的影响[C].中国毒理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5

[10].陈忻,曹勇.黄芩苷对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北京中医.2005

论文知识图

黄连素和Trolox对鼠肝微粒体脂质过印度尼西亚产肉豆蔻种仁挥发油的GC-M...丹参水溶成分的药理五味子酮栀子素丁肉苁蓉甙D

标签:;  ;  ;  ;  ;  ;  ;  

微粒体脂质过氧化论文_邓鑫,梁健,李益忠,张锡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