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照射论文_田贵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照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剂量,职业性,放射病,牛磺酸,工作人员,放射治疗,宫颈癌。

外照射论文文献综述

田贵[1](2019)在《辐射环境外照射监测中的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仪器能量响应、时间响应、监测参数、仪器检定等方面简要分析了,如何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正确选择辐射环境外照射仪器。同时概括地介绍了周围剂量当量和空气比释动能的转换关系,为辐射环境监测中的数据处理提供了帮助。最后探讨了医用X光机如何监测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在医疗诊断过程中对人体产生的辐射剂量问题。(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9年12期)

冯海涛,孙忠[2](2019)在《2016-2018年天津市部分诊疗机构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收集整理2016-2018年天津市50家放射诊疗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对放射作业区域防护效果进行评估,从而为放射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通过热释光个人剂量测量(TLD)系统对进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6-2018年3年间共监测3 525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达0.22 mSv。从工种分析,介入放射学作业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值最高,达0.47 mSv。从医院级别分析,叁级医院人均年有效剂量值要高于一级和二级医院。提示,天津市放射工作人员在的年均有效剂量没有超过职业照射个人剂量限值;在医院、工种之间照射剂量的明显差别仍值得注意。(本文来源于《工业卫生与职业病》期刊2019年06期)

赵迪,秦亮,邱腾,张碧云[3](2019)在《宫颈癌盆腔外照射经OPS引导提高摆位精确度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宫颈癌盆腔外照射治疗中OPS系统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1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使用OPS辅助CBCT验证,对照组仅使用CBCT验证。CBCT采集治疗前图像信息,匹配实时摆位图像与定位图像,分析比较两组X、Y、Z叁轴误差数据,对放疗中及放疗后所致不良反应及疗效进行临床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摆位误差X(2.9±0.8)mm、Y(3.9±1.1)mm、Z(2.0±0.9)mm小于对照组误差X(4.3±1.4)mm、Y(5.9±1.7)mm、Z(3.2±1.5)mm。实验组骨髓抑制、急性肠道症状等可观测不良反应大于Ⅰ级的患者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在X、Y、Z叁个方向上的值分别是4.03 mm、5.45 mm、3.65 mm;对照组在X、Y、Z叁个方向上值分别是6.51 mm、8.38 mm、5.49 mm(P<0.05)。结论:在宫颈癌放疗摆位中引入OPS可有效提高摆位精确度,降低摆位误差;在不降低治疗疗效情况下,有效减轻了放疗期间不良反应。(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9年23期)

刘锡军,才凤,肖春莹[4](2019)在《复方牛磺酸滴眼剂对紫外照射眼损伤模型兔眼的修复作用及其剂量组合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复方牛磺酸滴眼剂对紫外照射眼损伤模型兔眼的修复作用,并对各成分剂量进行优化。方法取普通级日本大耳白种家兔50只,随机分为10组,各5只,其中9组给药时将家兔眼睑提起,药物滴入结膜囊内,停留10 s以上,中间闭合眼睑3次。以模型兔眼球结膜、角膜、虹膜及分泌物为考察指标,以4种成分剂量为因素,用正交设计L_9(3~4)表分析复方牛磺酸滴眼剂的最优剂量。结果复方牛磺酸滴眼剂成分中对模型兔眼球结膜、角膜、虹膜及分泌物有影响作用的是牛磺酸、盐酸萘甲唑啉和维生素B_6。优化剂量组合为含牛磺酸1%、盐酸萘甲唑啉0. 02%、维生素B_60. 02%、马来酸氯苯那敏0. 03%。讨论复方牛磺酸滴眼剂对紫外照射损伤模型兔眼具有一定修复作用,该结论为该药治疗眼疲劳的适应证提供了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9年20期)

张亮,雷钫普,耿全,杨晨,雷存容[5](2019)在《2018年昆明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监测2018年昆明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当量水平,了解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措施的工作情况。方法按照GBZ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要求,对昆明市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当量监测。结果通过监测得出昆明市放射工作人员2018年外照射个人剂量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16mSv/a,有2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5.0mSv/a,99.88%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5mSv/a。结论可以认为昆明市2018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值远低于国家的标准要求,说明昆明市放射工作人员相应的职业对放射环境的防护措施是有效的,工作环境是安全的。(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8期)

秦瑞君,许华[6](2019)在《益气补肾活血汤联合弱激光血管外照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6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气补肾活血汤联合弱激光血管外照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DN患者采用SAS软件生成的随机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补肾活血汤联合弱激光血管外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uric micro-albumin,UMA)、尿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s,UAE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69.44%,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蛋白定量、UMA、β_2-MG、UAER、BUN、SCr、TGF-β、hs-CRP、TNF-α、FBG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肾活血汤联合弱激光血管外照射治疗早期DN,可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和血液黏稠度,改善肾功能,降低炎性反应,延缓疾病进展。(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期刊2019年10期)

朱银莹,牟胜,唐丽,徐文萍,樊芳[7](2019)在《2015—2017年云南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并分析2015—2017年云南省医学应用类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为本省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按照《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6)的方法,应用热释光个人剂量仪检测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的受照剂量,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5—2017年共监测医学应用类放射工作人员8 776人,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313 mSv/a,其中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的职业类别是核医学(2C),为0.346 mSv/a;人均年有效剂量最高的年份是2017年,为0.388 mSv/a。利用SPSS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云南省医学应用类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在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内。建议将核医学(2C)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作为重点,保护其职业健康。(本文来源于《中国辐射卫生》期刊2019年04期)

王优优,卞华慧,陈炜博,侯雨含,冯骏超[8](2019)在《外照射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放射病的诊疗专家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等解析了外照射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放射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为外照射放射病的及时处理及规范化诊治提供依据。外照射急性放射病依据受照剂量的大小分为骨髓型、肠型和脑型,其中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临床经过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早期剂量估算有助于快速准确诊断、预测病变严重程度和决定治疗策略。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以造血组织损伤为主,临床经过时相性不明显。慢性放射病以无力型神经衰弱症候群为主要表现,多为职业性,剂量阈值是诊断的重要参考因素。外照射放射病的治疗在注重躯体治疗同时还需关注心理评估和疏导,采取综合措施,后期需进行长期系统医学随访,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文来源于《中国辐射卫生》期刊2019年04期)

沈晶,候晓荣,甄宏楠,马佳彬,何蕾[9](2019)在《应用外照射放射治疗64例复发/转移性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外照射在复发/转移性甲状腺癌患者中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放射治疗科收治的复发/转移性甲状腺癌患者共64例。均经手术病例确诊为甲状腺癌,其中女性45例,男性19例,中位年龄61岁,病理类型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34例,滤泡型乳头状癌4例,滤泡状癌13例,髓样癌7例,未分化癌6例。外照射均采用6MV-X线,叁维适形(3DCRT)或调强(IMRT)放疗技术,根据不同的部位分割方案如下:1)复发性甲状腺癌:50.4~60 Gy/25~28次,1.8~2 Gy/次,调强放疗。2)转移性甲状腺癌:骨转移灶:24~50 Gy/6~25次, 2~4 Gy/次;脑、肺、肝转移灶:48~64 Gy/7~8次,6~8 Gy/次。疗效评估方法:1)对于有可测量病灶的40例复发及转移性病灶,按照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分析评估治疗后1月的疗效。2)应用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估甲状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近期止痛效果。结果 1)40例可测量病灶的复发及转移性甲状腺癌患者,应用外照射放射治疗后,疾病控制率(DCR)为90.62%。2)24例骨转移患者,疗前NRS疼痛评分为(7.65±0.67)分,治疗结束后1个月为(4.36±1.09)分,有效率为75%(18/24)。治疗结束后3个月为(2.15±1.28)分,有效率为91.67%(22/24),P<0.05。外照射放射治疗的止疼效果有延迟。3)外照射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体内甲状腺球蛋白(Tg)的中位下降率为56%(0%~99%),提示治疗有效。全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事件报告(CTC)-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结论对于复发及转移性甲状腺癌患者,外照射治疗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控制局部病灶的作用,且无严重毒副作用,可为相关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基础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08期)

章益飞,王建明[10](2019)在《2013―2017年盐城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盐城市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暴露的剂量水平及变化趋势,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效果。方法以2013―2017年盐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的放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释光剂量测量方法进行外照射个人剂量值检测。结果 2013―2017年共监测放射工作人员8 617人,集体有效剂量为3 568.19人·m 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41 mSv/a,所有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均低于5 m Sv,呈逐年降低的趋势,且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类别年有效剂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事核医学的暴露量最高(0.50 m Sv/a)。结论盐城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在国家标准限值内,放射防护效果较好,应重点关注核医学、工业应用等重点人员的防护工作,保护职业健康。(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19年15期)

外照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收集整理2016-2018年天津市50家放射诊疗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对放射作业区域防护效果进行评估,从而为放射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通过热释光个人剂量测量(TLD)系统对进行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16-2018年3年间共监测3 525人次,人均年有效剂量达0.22 mSv。从工种分析,介入放射学作业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值最高,达0.47 mSv。从医院级别分析,叁级医院人均年有效剂量值要高于一级和二级医院。提示,天津市放射工作人员在的年均有效剂量没有超过职业照射个人剂量限值;在医院、工种之间照射剂量的明显差别仍值得注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照射论文参考文献

[1].田贵.辐射环境外照射监测中的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西部探矿工程.2019

[2].冯海涛,孙忠.2016-2018年天津市部分诊疗机构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9

[3].赵迪,秦亮,邱腾,张碧云.宫颈癌盆腔外照射经OPS引导提高摆位精确度临床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19

[4].刘锡军,才凤,肖春莹.复方牛磺酸滴眼剂对紫外照射眼损伤模型兔眼的修复作用及其剂量组合优化研究[J].中国药业.2019

[5].张亮,雷钫普,耿全,杨晨,雷存容.2018年昆明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6].秦瑞君,许华.益气补肾活血汤联合弱激光血管外照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6例[J].河南中医.2019

[7].朱银莹,牟胜,唐丽,徐文萍,樊芳.2015—2017年云南省部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9

[8].王优优,卞华慧,陈炜博,侯雨含,冯骏超.外照射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放射病的诊疗专家解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9

[9].沈晶,候晓荣,甄宏楠,马佳彬,何蕾.应用外照射放射治疗64例复发/转移性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

[10].章益飞,王建明.2013―2017年盐城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J].职业与健康.2019

论文知识图

电子辐照硼掺杂HTHP金刚石经200℃退...含有1.39μm厚的ZnO薄膜的乐甫模声表...不同HP掺杂浓度FITC@SiO2@HP纳米颗粒...纳米ZnO浓度对BSA光催化损伤的影响不同WO3含量的TiO2/WO3复合微球紫外...探测器量子效率与温度的关系(a)长波...

标签:;  ;  ;  ;  ;  ;  ;  

外照射论文_田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