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聆钧:妈祖还是娘娘——浅析大连海神娘娘演进历程论文

赵聆钧:妈祖还是娘娘——浅析大连海神娘娘演进历程论文

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重要分支,以女性海神为核心的海洋文化发展与演变日益影响着沿海地区民间的生活与信仰。相较于南方为主导的妈祖崇拜,大连地区信奉更多的则是海神娘娘信仰。在民间的解读中,认为两者来自于一个源流,海神娘娘就是妈祖。本文认为,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中,海神娘娘与妈祖各自有其发展理路,随着历史演进的发展,出现文化间的融合现象。通过文献梳理、田野调查等方法,试图梳理出大连海神娘娘演变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海神娘娘;妈祖;演进历程

1 民间的认同:娘娘就是妈祖

自元明以来,福建莆田的妈祖崇拜由地方性信仰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逐步扩散至南方,同时渗透到北方多个沿海城市,由此产生以妈祖崇拜为代表的海洋文化。然而,在元明以前北方沿海城市是否存在本地区的海洋信仰与文化?笔者通过在大连地区实地走访,与当地民众沟通了解到,大连渔民每当出海远航时,都要祭拜被称作海神娘娘的神灵,他能够保佑出海的渔民顺利出行,当具体问到海神娘娘是谁、有什么神话传说时,当地民众的答复为海神娘娘就是妈祖,只不过南北方差异,叫法不同罢了[1]。由于历史不断演化发展,妈祖在元朝以后的官方文献中多被尊称为天妃、天后。从数量对比看,娘娘庙与妈祖庙基本持平,而在资料编纂的过程中,官方默认妈祖与海神娘娘都是一样的。在文献记载和庙宇名称体现出,一如走访所得:海神娘娘就是妈祖。与此同时,海神娘娘的祭祀过程与妈祖的祭祀没有实质性的区别。然而,大连地区的海神娘娘真如民间所叙述、庙宇所称呼的这样,起源于莆田的妈祖崇拜,因妈祖形象所演化而来的?在元朝以前,大连地区不存在所谓的本地海洋信仰,更没有什么娘娘存在?

2 潜在的问题:到底是妈祖还是娘娘?

关于大连海神娘娘与南方妈祖的关系,学术界出现相关的研究探讨,部分学者认为,大连等北方沿海区域之所以存在海神娘娘信仰,源于南方妈祖信仰的北传[2]。他们认为,在宋元时期,随着福建莆田地区的妈祖信仰由地方性巫祀升格为国家意识形态,该文化不断向东南沿海传播,加之航海、漕运的发展,妈祖为代表的南方海洋文化逐渐影响着北方诸多沿海城市,大连作为辽东半岛的重要沿海口岸,因妈祖而开始形成了所谓的“海神娘娘信仰”。换言之,妈祖引申出大连地区的海神娘娘,两者没有实质区分,仅是换了称呼。在笔者的走访过程中,似乎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然而在遗留下的相关典籍与实地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海神娘娘与妈祖并不是“源于同宗”。从文化内涵来说,他们各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理路,由于历史演进与社会不断发展,才出现了我们所看到的“殊途同归”情况。从地理位置来看,大连地区三面环海一面环山,土地资源相对较弱,以捕鱼、采摘为主。同时,通过半个月的走访了解到,大连渔民对海神娘娘的祭祀典礼为正月十三,而妈祖的祭祀时间则普遍定于正月二十三,虽然时间相差不大,但在传统社会中,时季的些许不同会引发气候出现极大改变,尤其对以海为生的群体,必须对时间、风向把握准确。从表面上看,两者祭祀时间出现微小的差异,但背后反映出海神娘娘与妈祖不同的一个面向,至少反映出本地化的特点。不但如此,通过对二者传说故事的解读,也能些许感受到源流的不同。传统社会中,信仰的产生、传播与神话故事息息相关,通过民众、文人不断构建,塑造出一系列神鬼人物。相较于妈祖完整、具体、唯一化的神话传说,海神娘娘的故事叙述显得并不是那么具有连续性乃至唯一性。从现存的历史材料和遗迹文字来说,海神娘娘的起源具有多歧性,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物原型和清晰、具体的传说梗概,也没有明确的时间记载。只能将海神娘娘概括为渔家女,这与妈祖的原型,具有“巫祝”性质的林家女产生了较大的区别。由于大连各区域情况不一,对传说的叙事、内容手法中也不尽相同,具体来说,庄河地区的叙述中强调功利性,主要描述了渔民在航行过程中迷失方向,海神女通过神搭进行搭救,得以平安返航。旅顺地区讲述的则突出爱情因素,描述渔家女的丈夫出海未归,渔家女一直点燃明灯期盼丈夫回归同时为出海之人照亮回家的路。大长山岛的故事更具有神话意味,讲述渔家女感受近期出海有危险,便阻止渔民出海,阻止未果后跳入大海,随即出现船只帆绳斩断的情况,渔船不能出海。不多时,海中翻滚巨浪,因渔民未出海保住性命,称作海神娘娘。这一系列传说内容虽然表达各异,但与妈祖的传说,本为“巫祝”、习水性而有祷必应的林氏女故事是没有过多联系的。虽然通过历史遗留下来的材料中很难明确断定海神娘娘与妈祖的关系,但可以推论出,就起源问题而言,两位海洋女神并没有相关性。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两位神祇结合在一起,造成现如今海神娘娘就是妈祖的现象呢?

例如在语言《秋天的收获》中,教师抛出问题“秋天到了,哪些水果和农作物成熟了?”提问后,教师让幼儿进行分组讨论,汇总出秋天到底有哪些水果和农作物成熟。在分组讨论过程中,每位幼儿都参与其中,有的幼儿通过回忆说出成熟的水果与农作物,有的幼儿则根据讲述的答案进行记录。当每组进行分享时,幼儿仔细倾听每组的讲解,并找出自己组没有说出的水果与农作物。

3 差异性的融合:海神娘娘就是妈祖

通过历史遗留下的典籍材料、实地调查和神话传说,初步推论出,妈祖和海神娘娘起源于不同区域、文化内涵的海洋体系,并非如本地渔民所认为海神娘娘来源于妈祖,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地区性差异引起了妈祖信仰的地域化调适,变成如今的海神娘娘信仰体系。据文献记载,大连地区现存最早的关于妈祖文字记述是旅顺明朝翻修的天妃庙记碑,上面较为清晰的记述了天妃庙翻修的原因与过程[3],碑文中虽没有提及始建时间和原因,根据天妃庙的损坏程度,结合天津、山东沿海地区妈祖发展情况,学者初步认定在元朝时期妈祖就传入环渤海地区[4]。本是自成体系的海神娘娘如何推演至现在与妈祖界限模糊,乃至被融汇为妈祖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差异性的两种信仰文化又是如何在历史的进程中相互碰撞?

宋元以前,大连的海神娘娘与莆田的妈祖在各自领域中发展,相互间没有交集。由于大连所处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等因素,使得海洋成为当地民众主要的生活来源。经过长期生产实践的探索中,当地民众从大海中获取了渔盐之利,同时由于海洋造成的变幻莫测也对民众产生许多畏惧与崇拜心理,由此产生对海神的尊奉崇拜,以便求得保佑航海平安、逢凶化吉。莆田地区妈祖的形成也与之类似,都是民间自发式的信仰,不过莆田民众依托具有“巫祝”性质的林家女,将其塑造成海洋女神:妈祖。实际上,当时整个沿海地区民间都有各自信仰的海洋神祇,姓名、传说都不一致,各有一套完整体系。不过,当时所谓的海洋信仰国家都不予承认,是与国家正统的祭典神灵相对,属于“乱力怪神”,被官方认定为“淫祀”形象。

南宋以来,随着南方经济不断发展,本都归为“淫祀”的两类信仰体系悄然发生着变化,逐渐出现了“在朝—在野”之分。南宋宣和年间,朝廷派官员出使高丽时突遇风暴,“八舟七溺” ,所幸神灵保佑,“神降于樯,安流于济”[5]。朝廷听闻消息,引起了对妈祖的重视,频繁进行加封,由“淫祀”逐步为官方信仰,开始获得官方承认。其中,每个朝代对妈祖的重视程度也有所区别。南宋期间的相关运作更多体现了中央被动回应地方需求,并没有表出现主动参与的意愿;元明时期,这一状况发生变化,由于战乱原因北方经济遭受重大破坏,国家得到统一后,南方急需给北方提供粮草、物资,加之交通的大力开发,海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对海洋的畏惧、崇拜心理日益加深,以海神形象演变而来的相关信仰则显得日益重要。海运需求推动了妈祖信仰由版官方化的信仰逐步升格为完全官方神祗。元代时期,妈祖先后五次受到朝廷敕封,最后加至“天妃”称号,不但如此,有元一代,妈祖祭祀的活动成为定制,虽然明朝有所减弱,但整个趋势越来越重视,到清朝演变为国家地位最高的海洋女神。自从莆田地区民间信仰中的女性海神妈祖被升格为皇家敕封的“国家级”海神之后,妈祖信仰就不断地向东南沿海进行传播,逐渐扩大了民间对妈祖的认同。在此背景下,一方面,为了海神娘娘获得国家合法性承认而不再是民间“淫祀”形象,地方民众积极进行调适,被官方认可敕封的妈祖可值得借鉴;大连地区民间对其信仰中的海神娘娘的“来历”原本说法不一,由于国家力量的推动以及文人们“文字”传播的“话语权”,将该内容逐渐“定于一”,与此相配套的,大连海神信仰中的海神娘娘名称、形象、祭祀形式也过渡为“妈祖”信仰体系[6]。

4 结束语

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并非机械化、被动式的,其中蕴含着有选择性、积极主动的面向。在开始阶段,海神娘娘与妈祖分属两个不同地区的海洋信仰,由于官方化进程的发展,元明时期妈祖崇拜在大连地区进行传播,在此过程中诸多因素导致了妈祖文化有意识地对海神娘娘进行从名称、内容到祭祀形式的改变、融汇,使其符合时代特色、地域特征,让我们感受海洋文化“大一统”的同时也忽略了海神娘娘与妈祖不同的面向。能够清晰认识到原有的本地文化脉络、体系,才能更好引导我们发掘本土文化并融合当今的社会发展,海神娘娘追本溯源过程,能够指导我们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如何更好地传承与保护。

因此解决教改中老师企业项目经验以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是教改需要最终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行业企业、教师、学生形成长效互动的校企教学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 2018年8月6日—8月18日,笔者于大连旅顺地区、瓦 房店、金州等地区实地访谈所了解到的情况。

[2] 曲金良.渤海圈民间海神娘娘信仰的历史与现状[J]. 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6期。

[3] [明]宋濂等.元史·泰定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4] 李少园.论宋元明时期妈祖信仰的传播[J].福建论坛, 1997年第5期。

[5] 李少园.论宋元明时期妈祖信仰的传播[J].福建论坛, 1997年第5期。

[6] 曲金良.渤海圈民间海神娘娘信仰的历史与现状[J]. 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6期。

中图分类号:B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19)07(C)-0057-02

基金项目:大连艺术学院2018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DYFY2018015。

作者简介:赵聆钧(1989.12—),男,辽宁大连人,大连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非遗保护方向

标签:;  ;  ;  ;  ;  ;  ;  ;  ;  ;  ;  ;  ;  

赵聆钧:妈祖还是娘娘——浅析大连海神娘娘演进历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