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探测论文_张崇峰,韩亮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月球探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月球,嫦娥,轨道,空间站,内华达,美国,探测器。

月球探测论文文献综述

张崇峰,韩亮亮[1](2019)在《面向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月面机器人系统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未来有人参与的月面活动将更加复杂和多样化。针对载人月球探测任务对月面机器人系统的需求,介绍了空间机器人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月面活动按机器人先导探测、人机联合探测、远期科研站建设分步开展的设想,论证了月面活动不同发展阶段对机器人系统的任务及能力需求,按有限规模、多功能集成的原则提出了各阶段机器人配置设想,分析了月面机器人系统发展在移动、操作、感知、交互、环境适应性方面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来源于《载人航天》期刊2019年05期)

魏蕾[2](2019)在《月球探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月球,作为地球的天然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从人类探索浩瀚宇宙的历程看,对月球的探测为人类迈向比月球更远的其他天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关注我国及世界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可以通过"太空探索"展区的展品"月球科考"和"嫦娥与玉兔"了解月球的奥秘及我国的探月进展。(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教育》期刊2019年10期)

赵志远[3](2019)在《韩国月球探测前景尚待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据韩国媒体报道,原定于明年12月发射探月飞船的计划将推迟至2022年7月。该媒体称,根据“探月事业计划修订案”,飞船的重量从原先的550公斤增至678公斤,该飞船将环绕月球执行包括探测月球表面的地形、搜集登月舱着陆的相关信息和进行太空互联网技术试验(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报》期刊2019-09-21)

韩淋[4](2019)在《NASA遴选12项月球探测载荷》一文中研究指出NASA网站2019年7月2日报道,NASA遴选出12项科学和技术载荷,将作为阿特密斯(Artemis)月球计划的一部分,通过商业月球载荷服务(CLPS)项目发射,对月球开展研究,并探索更多月表区域。这些科学研究和技术演示工作将推动实现在2024年前载人探月的目标,并为开展首次载人探火做准备。(本文来源于《空间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娥[5](2019)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书写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一文中研究指出“嫦娥奔月”是我国古老的神话传说,奔月、探月,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梦想与豪情。2004年开始,中国正式开展名为“嫦娥工程”的探月工程,第一颗绕月卫星被命名为“嫦娥一号”,中国人开启了“奔月”的非凡历程。中国月球探测分为叁个阶段,即无人月球探测、载人(本文来源于《深圳商报》期刊2019-09-09)

苑艺,何慧东[6](2019)在《俄罗斯载人月球探测计划最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1俄罗斯载人航天活动主要目标俄罗斯载人航天领域近期和中期目标是根据《2030年前及未来俄罗斯航天发展准则》建立先进的载人航天综合系统,主要致力于解决两个基本问题。1)完成"国际空间站"俄罗斯舱段的建造工作,并确保其能够得到高效利用,同时扩大低地球轨道的科学应用研究。2)建设先进的载人运输系统和空间基础设施,确(本文来源于《国际太空》期刊2019年08期)

郝俊杰,张崇峰,邱华勇[7](2019)在《针对月球探测任务的新型对接方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月球探测任务的需求,在传统碰撞式对接和空间机械臂辅助式对接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智能化技术的迅速发展,提出了一种轻量化、智能化、简单可靠的新型对接方式,即基于小型的智能捕获机构实现自主捕获和缓冲等对接功能。对系统方案的实现方法、构型设计和安装布局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通过仿真来验证技术的可行性。运动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式能够顺利完成自主捕获任务;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自主缓冲后,该方式能有效降低末端六维力和电机力矩值。研究成果可为月球无人探测和载人探月任务的实施等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载人航天》期刊2019年04期)

段建锋,张宇,曹建峰,陈略,陈明[8](2019)在《中国月球探测任务轨道确定技术及发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月球探测器的轨道确定是完成月球探测任务的基础,在我国月球探测任务的引领下,在我国深空测控体系发展的同时,轨道确定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进步。从时空参考框架和动力学模型两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月球探测任务轨道确定技术的发展过程,基于时空参考框架的优化及动力学模型的改进,我国月球探测器的轨道确定能力及精度也不断提升,这对于当前及后续的月球探测任务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深空探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霄[9](2019)在《俄罗斯近期月球探测发展态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月球作为地球的近邻,是开展深空探索的首选目标。俄罗斯一直将月球探测作为其下一步发展重点,并将载人登月作为其空间探索的中长期目标。近期,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Roscosmos)内部披露了其最新的月球探测计划,公布了无人和载人月球探测的整体方案,明确将于2031年执行载人登月任务,于2031-2035年将4个探测器发送至月球,最终建立月球基地,该消息一经公布,引发各国的高度关注。(本文来源于《国际太空》期刊2019年05期)

胡定坤[10](2019)在《NASA联合11家企业开发登月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5月19日电(实习记者胡定坤)当地时间5月1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将支持11家美国企业开展“阿尔特弥斯”任务登月系统设计方案及“原型机”的研究,旨在2024年将美国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并在2028年具备“可持续”的载人月球(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5-20)

月球探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月球,作为地球的天然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从人类探索浩瀚宇宙的历程看,对月球的探测为人类迈向比月球更远的其他天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关注我国及世界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在中国科学技术馆,可以通过"太空探索"展区的展品"月球科考"和"嫦娥与玉兔"了解月球的奥秘及我国的探月进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月球探测论文参考文献

[1].张崇峰,韩亮亮.面向载人月球探测任务的月面机器人系统初探[J].载人航天.2019

[2].魏蕾.月球探测[J].中国科技教育.2019

[3].赵志远.韩国月球探测前景尚待观察[N].中国航天报.2019

[4].韩淋.NASA遴选12项月球探测载荷[J].空间科学学报.2019

[5].刘娥.中国月球探测工程书写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N].深圳商报.2019

[6].苑艺,何慧东.俄罗斯载人月球探测计划最新进展[J].国际太空.2019

[7].郝俊杰,张崇峰,邱华勇.针对月球探测任务的新型对接方式研究[J].载人航天.2019

[8].段建锋,张宇,曹建峰,陈略,陈明.中国月球探测任务轨道确定技术及发展综述[J].深空探测学报.2019

[9].王霄.俄罗斯近期月球探测发展态势分析[J].国际太空.2019

[10].胡定坤.NASA联合11家企业开发登月系统[N].科技日报.2019

论文知识图

美国太空机器人2.0公司Packbot510月球探测车月球探测车溜冰机器人六圆柱-圆锥轮式月球车样机

标签:;  ;  ;  ;  ;  ;  ;  

月球探测论文_张崇峰,韩亮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