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熔块窑炉烟气预除尘装置,包括吸风罩,吸风罩通过主烟道连接至喷淋塔,所述吸风罩与喷淋塔之间连接有预除尘室,预除尘室的中部设有竖向的隔板,隔板将预除尘室分隔成前沉降室和后沉降室,隔板的上部留设有开口,下部封闭;所述预除尘室的进风口设有预喷淋烟管,预除尘室的出风口设有回风烟道,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且进风口位于前沉降室的下部,出风口位于后沉降室的上部。本方案在烟气净化的喷淋系统之前增设预除尘室,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沉降处理,可以对这部分原料进行回收,并降低后续喷淋水用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陶瓷熔块窑炉烟气预除尘装置,包括吸风罩,吸风罩通过主烟道连接至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罩与喷淋塔之间连接有预除尘室,预除尘室的中部设有竖向的隔板,隔板将预除尘室分隔成前沉降室和后沉降室,隔板的上部留设有开口,下部封闭;所述预除尘室的进风口设有预喷淋烟管,预除尘室的出风口设有回风烟道,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且进风口位于前沉降室的下部,出风口位于后沉降室的上部;所述预喷淋烟管与主烟道连接,预喷淋烟管设有缩径段,缩径段内设有雾化头;所述回风烟道的一端开口位于进风口的下侧,另一端开口位于后沉降室的下部。
设计方案
1.一种陶瓷熔块窑炉烟气预除尘装置,包括吸风罩,吸风罩通过主烟道连接至喷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罩与喷淋塔之间连接有预除尘室,预除尘室的中部设有竖向的隔板,隔板将预除尘室分隔成前沉降室和后沉降室,隔板的上部留设有开口,下部封闭;所述预除尘室的进风口设有预喷淋烟管,预除尘室的出风口设有回风烟道,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且进风口位于前沉降室的下部,出风口位于后沉降室的上部;所述预喷淋烟管与主烟道连接,预喷淋烟管设有缩径段,缩径段内设有雾化头;所述回风烟道的一端开口位于进风口的下侧,另一端开口位于后沉降室的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熔块窑炉烟气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喷淋烟管的缩径段直径为主烟道直径的1\/2-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熔块窑炉烟气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喷淋烟管为横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熔块窑炉烟气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喷淋烟管的缩径段沿雾化头的下方设有透明观察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熔块窑炉烟气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沉降室和后沉降室的底部均设有锥形集料斗,集料斗连接有螺旋送料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熔块窑炉烟气预除尘装置,属于陶瓷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陶瓷熔块窑炉是生产陶瓷色釉料熔块的主要设备,熔块的生产过程环境比较恶劣。熔块窑炉产生的烟气中包含大量粉尘、有害气体等,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使之达标后才能排放,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对烟气直接进行喷淋处理,用喷淋水对有害气体进行吸收,并对粉尘进行淋洗。上述方法需要使用大量喷淋水,成本较高。另外,由于烟气中的粉尘大部分为加料时产生的原料扬尘,这部分原料最终与喷淋水混合形成泥浆,作为废料处理,造成原料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净化成本,并回收原料的预除尘装置,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陶瓷熔块窑炉烟气预除尘装置,包括吸风罩,吸风罩通过主烟道连接至喷淋塔,所述吸风罩与喷淋塔之间连接有预除尘室,预除尘室的中部设有竖向的隔板,隔板将预除尘室分隔成前沉降室和后沉降室,隔板的上部留设有开口,下部封闭;所述预除尘室的进风口设有预喷淋烟管,预除尘室的出风口设有回风烟道,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位于隔板的两侧,且进风口位于前沉降室的下部,出风口位于后沉降室的上部;所述预喷淋烟管与主烟道连接,预喷淋烟管设有缩径段,缩径段内设有雾化头;所述回风烟道的一端开口位于进风口的下侧,另一端开口位于后沉降室的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预喷淋烟管的缩径段直径为主烟道直径的1\/2-2\/3。
进一步的,所述预喷淋烟管为横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预喷淋烟管的缩径段沿雾化头的下方设有透明观察窗。
进一步的,所述前沉降室和后沉降室的底部均设有锥形集料斗,集料斗连接有螺旋送料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点在于:本方案在烟气净化的喷淋系统之前增设预除尘室,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沉降处理,一是可以对这部分原料进行回收,二是可以降低后续喷淋水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预喷淋烟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一种陶瓷熔块窑炉烟气预除尘装置,包括吸风罩1,吸风罩用于与熔块窑炉的烟气出口连接。吸风罩1通过主烟道7连接至喷淋塔,吸风罩与喷淋塔之间连接有预除尘室2,预除尘室2的中部设有竖向的隔板3,隔板将预除尘室分隔成前沉降室4和后沉降室5,隔板3的上部留设有开口,下部封闭;预除尘室的进风口9设有预喷淋烟管6,预除尘室的出风口10设有回风烟道8,进风口9和出风口10分别位于隔板3的两侧,且进风口位于前沉降室的下部,出风口位于后沉降室的上部;预喷淋烟管与主烟道连接,预喷淋烟管设有缩径段11,缩径段内设有雾化头12;回风烟道的一端开口位于进风口的下侧,另一端开口位于后沉降室的下部。混杂有粉尘的高温烟气先经过预除尘室进风口的预喷淋烟管,预喷淋烟管内的雾化头喷出水雾,水雾与粉尘接触后,使粒度极小的粉尘颗粒在彼此接触后形成团聚体,使粉尘颗粒增大,有利于粉尘在预除尘室的沉降程度。雾化头的喷雾量应严格控制,防止烟气湿度增加,粉尘在烟道内壁以及预除尘室内壁形成沾附。预喷淋烟管6设置缩径段的目的是,在缩径段烟气流速增加,进行喷雾可以有效防止喷雾阶段既产生沉降和沾附。
回风烟道的设置可以使未完全沉降的颗粒物随烟气回流至后沉降室的下部空间,进行进一步沉降。在烟气沿后沉降室的上部通过时,在后沉降室的下部会产生负压区,并产生虹吸效果,使出风口的部分烟气沿回风烟道回流。
作为效果较好的选择范围,预喷淋烟管的缩径段11直径为主烟道直径的1\/2-2\/3。在此范围内,缩径段11在喷雾时不会出现粉尘颗粒提前沉降,同时不会明显影响烟道负压状况。
为保证喷雾效果,预喷淋烟管6为横向设置,雾化头12沿烟气流向可均匀设置多个。
另外,在预喷淋烟管的缩径段沿雾化头的下方设有透明观察窗13。透明观察窗13的设置用于观察缩径段是否产生沉降和沾附,以此判断雾化头的喷雾量是否合适,
为了便于预除尘室的粉尘回收,在前沉降室和后沉降室的底部均设有锥形集料斗14,集料斗连接有螺旋送料器15。沉降的颗粒物由螺旋送料器输送后进行回收。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4224.3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679776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B01D50/00
专利分类号:B01D50/00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江西省千陶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西省千陶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41500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新华工业小区323国道南侧
发明人:周宇胜;周存华;廖其正
第一发明人:周宇胜
当前权利人:江西省千陶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陶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