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

汶川地震灾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

论文摘要

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为严重的地震灾害,破坏性极强,不仅给灾区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也使灾区的山体、林草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遭受重创。对四川地震灾区震前(2002年)、震后(2008年)和恢复期(2013、2018年)不同时段的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土壤侵蚀量和土壤侵蚀模数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并对水土流失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基于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的分析结果,对灾区下一步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可更好地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论文目录

  • 1 研究范围及分布
  •   1.1 区域分布
  •   1.2 流域分布
  • 2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
  •   2.1 水土流失面积
  •   2.2 土壤侵蚀强度
  •   2.3 年均土壤侵蚀量
  •   2.4 年均土壤侵蚀模数
  • 3 水土流失变化原因分析
  •   3.1 震前期(2002—2008年)
  •     (1)降雨集中且强度大,水系发达。
  •     (2)下垫面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
  •     (3)次生地质灾害严重。
  •     (4)生产建设活动。
  •   3.2 震后恢复期(2008—2018年)
  •     (1)次生地质灾害活动减弱。
  •     (2)实施生态建设工程。
  •     (3)加强人为水土流失监管。
  • 4 下一步工作建议
  • 5 结 语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赵芹,廖睿智,杜鹃,李黎丽

    关键词: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汶川地震灾区

    来源: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1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

    专业: 农业基础科学,农艺学

    单位: 四川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

    分类号: S157.1

    DOI: 10.14123/j.cnki.swcc.2019.0289

    页码: 20-22

    总页数: 3

    文件大小: 154K

    下载量: 50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汶川地震灾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原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