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移式座板电容搬运装置,包括底板、第一移动座、第二移动座、搬运爪及驱动机构,第一移动座滑动连接在底板上;第二移动座滑动连接在第一移动座上,搬运爪固定设置在第二移动座上,搬运爪等间隔设置有一排缺口,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第一移动座前后往复移动及第二移动座左右往复移动,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呈单向交错移动。该座板电容搬运装置使用了纯机械的搬运方法,工作效率高,稳定性好;直接夹取产品,产品受力小,产品质量容易保证;整个装置使用一个驱动实现搬运爪的前后左右运动,结构紧凑。同时该座板电容搬运装置相较于同步带输送搬运电容,可以对每个产品精准定位,省去了加定位装置的麻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平移式座板电容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移动座、第二移动座、搬运爪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座通过第一导向装置滑动连接在底板上;所述第二移动座通过第二导向装置滑动连接在第一移动座上,所述搬运爪固定设置在第二移动座上,所述搬运爪等间隔设置有一排用于抓取电容的缺口,所述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第一移动座前后往复移动以及第二移动座左右往复移动,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呈单向交错移动。
设计方案
1.一种平移式座板电容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第一移动座、第二移动座、搬运爪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座通过第一导向装置滑动连接在底板上;所述第二移动座通过第二导向装置滑动连接在第一移动座上,所述搬运爪固定设置在第二移动座上,所述搬运爪等间隔设置有一排用于抓取电容的缺口,所述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第一移动座前后往复移动以及第二移动座左右往复移动,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呈单向交错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移式座板电容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凸轮组,所述凸轮组包括同轴转动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述底板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上设置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二摆臂上设置有第二抵接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摆臂和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摆臂与第一移动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提供拉力使得第一抵接部抵接在第一凸轮的表面,第二弹性件提供拉力使得第二抵接部抵接在第二凸轮的表面,第一驱动部与第一移动座活动连接,第二驱动部与第二移动座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移式座板电容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座上固定设置前后滑动副,所述前后滑动副上设置有第一驱动开口,所述第二移动座上固定设置左右滑动副,所述左右滑动副上设置有第二驱动开口,所述第一驱动部嵌入至第一驱动开口内,所述第二驱动部嵌入至第二驱动开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平移式座板电容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均设置成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上的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平移式座板电容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为拉簧。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平移式座板电容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和第二导向装置均为滑轨导向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移式座板电容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呈U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移式座板电容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正对搬运爪设置的轨道包括用于限位电容的竖向挡壁。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移式座板电容搬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市场上对电容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同样的对电容生产设备效率、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容座板检测包装是电容生产过程中的一道工序,现有的电容座板检测包装一般采用全自动电容座板机实现。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的电容座板机采用单个电容流水线式的加工方法,其工序包括裸品上料、极性检测、第一次切脚、引线打扁、座板、第二次切脚、印字、检测、包装等,流水作业的加工方法决定了这些工序的每一个都会影响整体的效率和稳定性,而座板电容搬运是前段座板装配与后段印字检测工序连接的纽带,其效率与稳定性对整个工序至关重要。
现有座板电容搬运机构多采用气动机械手夹取的搬运方法,由于气动件本身依靠压缩气体的原因,虽然设计简单,但其效率低下,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市场对机器工作效率的需求;还有气动机械设备因为直接夹取产品,产品受力大,多少会对产品产生一定的损伤;还有一些使用同步带搬运,采用普通带座板电容脚线容易粘在带上不利于产品质量,采用钢带,又因为钢带自身原因容易断裂,需要定期更换,成本高,麻烦;同步带输送在例如印字这些需要精准定位的工序位置,还需额外增加定位装置,整体结构繁琐。
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效率更高,稳定性更好的座板电容搬运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移式座板电容搬运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平移式座板电容搬运装置,包括底板、第一移动座、第二移动座、搬运爪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移动座通过第一导向装置滑动连接在底板上;所述第二移动座通过第二导向装置滑动连接在第一移动座上,所述搬运爪固定设置在第二移动座上,所述搬运爪等间隔设置有一排用于抓取电容的缺口,所述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第一移动座前后往复移动以及第二移动座左右往复移动,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呈单向交错移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凸轮组,所述凸轮组包括同轴转动的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述底板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上设置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二摆臂上设置有第二抵接部和第二驱动部,所述第一摆臂和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摆臂与第一移动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提供拉力使得第一抵接部抵接在第一凸轮的表面,第二弹性件提供拉力使得第二抵接部抵接在第二凸轮的表面,第一驱动部与第一移动座活动连接,第二驱动部与第二移动座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移动座上固定设置前后滑动副,所述前后滑动副上设置有第一驱动开口,所述第二移动座上固定设置左右滑动副,所述左右滑动副上设置有第二驱动开口,所述第一驱动部嵌入至第一驱动开口内,所述第二驱动部嵌入至第二驱动开口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均设置成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上的滚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为拉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和第二导向装置均为滑轨导向装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缺口呈U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正对搬运爪设置的轨道包括用于限位电容的竖向挡壁。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平移式座板电容搬运装置,第一移动座和第二移动座的往复移动交替进行,通过前后左右在时序上的配合移动,即可实现电容在工位之间的搬运。驱动机构首先驱动第一移动座向后移动,搬运爪离开电容,然后驱动机构驱动第二移动座向右移动,实现搬运爪向上一个工位移动,接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移动座向前移动,使得搬运爪的缺口嵌入至电容,最后驱动机构驱动第二移动座向左移动,带动搬运爪向下一个工位移动,实现电容的搬运。该座板电容搬运装置使用了纯机械的搬运方法,工作效率高,稳定性好;并且通过搬运爪搬运电容,可以不直接夹取产品,产品受力小,产品质量容易保证;同时,整个装置使用一个驱动实现搬运爪的前后左右运动,结构紧凑。采取该座板电容搬运装置实现电容的搬运,相较于同步带输送,可以对每个产品精准定位,省去了同步带输送还要加定位装置的麻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一种平移式座板电容搬运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搬运爪向后移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搬运爪向右移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搬运爪向前移动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搬运爪向左移动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座板电容搬运装置是一种应用于电容座板机并将完成座板装配的电容搬运到后续印字检测等加工工位的机械装置。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平移式座板电容搬运装置,包括底板1、第一移动座2、第二移动座3、搬运爪4以及驱动机构,其中底板1固定安装在底座5上,第一移动座2通过第一导向装置11滑动连接在底板1上,第二移动座3通过第二导向装置21滑动连接在第一移动座2上,搬运爪4固定设置在第二移动座3上。具体地,第一导向装置11和第二导向装置21均为滑轨导向装置,第一导向装置11包括沿着轨道8方向且垂直于轨道8设置的两副滑轨,两副滑轨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第一移动座2可沿着该两副滑轨自由地前后移动;第二导向装置21包括与轨道8平行设置的一副滑轨,该滑轨固定安装在第一移动座2上,第二移动座3可沿着该滑轨自由地左右移动。驱动机构分别与第一移动座2以及第二移动座3连接,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移动座2前后往复移动以及驱动第二移动座3左右往复移动,进而带动与第二移动座3固定连接的搬运爪4同步移动。具体地,该驱动机构包括凸轮组63,本实施例中,凸轮组63的动力源由驱动轴61提供,驱动轴61通过齿轮啮合结构将动力传递至传动轴62,传动轴62继续通过齿轮啮合结构将动力传递至凸轮组63。该凸轮组63包括同轴转动的第一凸轮631和第二凸轮632,底板1上转动设置有第一摆臂64和第二摆臂65,第一摆臂64和第二摆臂65可在端部通过轴承与底板1转动连接。第一摆臂64上设置有第一抵接部641和第一驱动部642,第二摆臂65上设置有第二抵接部和第二驱动部652,第一摆臂64和底板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68,第二摆臂65与第一移动座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69,第一弹性件68提供拉力使得第一抵接部641抵接在第一凸轮631的表面,第二弹性件69提供拉力使得第二抵接部抵接在第二凸轮632的表面,确保当凸轮组63转动时,第一摆臂64和第二摆臂65与凸轮组63时刻保持紧贴。第一驱动部642与第一移动座2活动连接,第二驱动部652与第二移动座3活动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可设置为:第一移动座2上固定设置前后滑动副66,前后滑动副66上设置有第一驱动开口,第二移动座3上固定设置左右滑动副67,左右滑动副67上设置有第二驱动开口,第一驱动部642嵌入至第一驱动开口内,第二驱动部652嵌入至第二驱动开口内。当凸轮组63转动时,第一驱动部642对第一驱动开口的侧壁施加推力,使得第一移动座2相对于底座5前后移动,进而带动搬运爪4前后往复移动;第二驱动部652对第二驱动开口的侧壁施加推力,使得第二移动座3相对于第一移动座2左右移动,进而带动搬运爪4左右往复移动。
为了实现电容7的搬运动作,第一移动座2和第二移动座3设置成单向交错移动,搬运爪4等间隔设置有一排用于抓取电容7的缺口41,以便实现多个电容7的同时搬运。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移动座2和第二移动座3的往复移动交替进行,通过前后左右在时序上的配合移动,即可实现电容7在工位之间的搬运。驱动机构首先驱动第一移动座2向后移动,搬运爪4离开电容7,然后驱动机构驱动第二移动座3向右移动,实现搬运爪4向上一个工位移动,接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移动座2向前移动,使得搬运爪4的缺口41嵌入至电容7,最后驱动机构驱动第二移动座3向左移动,带动搬运爪4向下一个工位移动,实现电容7的搬运。该座板电容搬运装置使用了纯机械的搬运方法,工作效率高,稳定性好;并且通过搬运爪4搬运电容7,可以不直接夹取产品,产品受力小,产品质量容易保证;同时,整个装置使用一个驱动实现搬运爪4的前后左右运动,结构紧凑。采取该座板电容搬运装置实现电容7的搬运,相较于同步带输送,可以对每个产品精准定位,省去了同步带输送还要加定位装置的麻烦。
作为优选,第一抵接部641和第二抵接部均设置成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摆臂64和第二摆臂65上的滚轮,滚轮与凸轮组63之间为滑动摩擦,一方面减小了摩擦阻力,另一方面延长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第一弹性件68和第二弹性件69设置为拉簧。拉簧初始状态呈拉伸状,以便提供预拉力使得第一摆臂64和第二摆臂65与凸轮组63紧贴。
本实施例中,缺口41呈U形,正对搬运爪4设置的轨道8包括用于限位电容7的竖向挡壁。搬运爪4向前移动至缺口41底部与电容7头部接触,由于缺口41呈U形,深度尺寸较大,整个电容7基本完全嵌入至缺口41内,缺口41的端部抵接在竖向挡壁上形成一个封闭的容腔,保证在搬运电容7的过程中电容7稳定的放置在容腔内。
图3至图6示出了搬运爪4实现电容7搬运的过程示意图。图3所示为搬运爪4向后移动,使得电容7离开U形的缺口41;图4所示为搬运爪4向右移动,整个搬运爪4向前移动一个工位;图5所示为搬运爪4向前移动,使得电容7嵌入至U形的缺口41内;图6所示为搬运爪4向左移动,实现电容7从上一个工位搬运至下一个工位。如此不断循环就可实现电容7的连续搬运。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78232.X
申请日:2018-12-3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567439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B65G 25/08
专利分类号:B65G25/08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9085 广东省珠海市高新区唐家湾镇华冠路1号
发明人:杨达奇;王涛;何文华;曹海霞;刘旭阳
第一发明人:杨达奇
当前权利人: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胡辉
代理机构:44205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凸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