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肢再植临床分析

断肢再植临床分析

断肢再植临床分析

毛庆琳付吉东刘永利(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创伤整形手外科163000)

【中图分类号】R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1-0110-01

断肢再植在临床上获得成功是创伤外科领域的一大进展,挽救了大量损伤严重或完全离断的肢体,我院自1999年-2009年共收治此类病人18例,成活12例,失败6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22-75岁,其中机器绞伤10例,刀砍伤3例,完全离断2例,交通事故3例。

1.2肢体离断程度:①完全离断:是指离断肢体的远端与近端完全分离,无任何组织相连;或断肢只有极少量损伤的组织相连,但在做清创术时,必须将这部分相连的组织切断而后再植者。②不完全离断:伤肢的软组织大部分离断,断面有骨折或脱位,残留相连的软组织少于该断面软组织的1/4,重要的血管断裂或栓塞,肢体的远端无血液循环或严重缺血,不缝接血管将引起肢体坏死者。

1.3治疗方法:①术前准备:必须术前及术中补足血容量,争取时间,断肢术前存放在2-4摄氏度的冰箱中,或用潮湿的盐水纱布和塑料布包裹后周围放置冰块。②严格彻底的清创:用软刷和肥皂水洗刷断肢近、远端2-3遍,用生理盐水洗净,常规消毒,切除创缘一切失去活力的软组织及异物,根据软组织条件对骨骼作相应短缩,用灭菌液(如3%双氧水等)及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在近端找出需要修复的神经、动脉和静脉的残端。③骨支架的修复及固定:尽量用钢板螺丝钉固定,靠近关节处的用交叉克氏针固定,如遇到粉碎不能保留的关节时,直接做关节功能位融合。④血管、神经的吻合:缺血时间短的先吻合静脉后吻合动脉,缺血时间长的先吻合动脉后吻合静脉,血管缺损的必须做血管移植手术。一般最少吻合两条静脉一条动脉,条件允许要吻合2条动脉3条静脉。神经的修复,如没有特殊理由,都应一期修复,因故要留做二期修复的,也应尽可能早做。⑤肌肉和肌腱的修复:肌肉肌腱要有一定的张力缝合,如有皮肤缺损的,需游离植皮覆盖。

2讨论及分析

断肢再植是一项比较细致和复杂的工作,因此,首先要熟悉肢体的解剖,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创伤外科和血管外科的基本技术,为了提高断肢再植的成活率,结合临床病例有几点经验和教训如下:

2.1手术适应症的选择:肢体离断的病人,有的合并颅脑、胸腔等其它部位的损伤或休克,常因急于争取时间进行断肢再植手术,而忽视详细的全身检查,以致延误对合并症的诊断,甚至因此而牺牲生命的教训。总之,离断的肢体,在考虑是否进行在植之前,应先检查全身情况。

2.2彻底清创及骨折固定要确切牢固:断面有坏死组织易导致伤口感染、长期不愈合,甚至扩散为败血症。骨折的固定应根据实际病情采用钢板、螺丝钉、克氏针等,有1例病人因肘关节粉碎性术中直接选择关节切除,一期功能位融合后交叉克氏针固定。

2.3血管吻合、血循环重建:影响血管通畅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血管本身的问题,如管痉挛、栓塞等;另一种是来自血管以外的压迫,因此在处理创面过程中,应尽量使温和的血管有一个良好的基床和覆盖,血管吻合处应尽量避开骨折处及皮肤缝合点,以免早期肿胀的压迫和早期瘢痕绞窄直接影响血管。建议术后合理应用抗痉挛药物(罂粟碱)及抗凝药物(低分子右旋糖酐),及时补充血容量。

2.4重视再植肢体的康复:离断肢体再植成活,能修复的组织都做了修复,这只是使伤肢恢复功能具备了可能性和基本条件,康复治疗是促进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措施。康复治疗包括光疗、热疗、电疗、主动和被动的功能锻炼及使用支具等。一般再植术后4-6周左右,肢体的血液循环基本稳定,软组织也愈合稳固,以不妨碍骨折愈合为原则,可有步骤地开始康复治疗。肢体感觉未恢复前和血液循环较差的情况下,应用热疗时需要注意,以免烫伤。物理治疗可以减轻肌肉萎缩,一旦恢复神经支配后,肌肉将很快恢复其功能。

参考文献

[1]王澍寰手外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ISBN7-117-03257-X

[2]韦加宁手外科手术图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ISBN7-117-05495-6

[3]王启华临床解剖学丛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4-66

标签:;  ;  ;  

断肢再植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