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结尾艺术

课堂教学结尾艺术

赵四华(平舆县射桥一中河南驻马店463400)

中图分类号:G40-034文献标识码:A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跟其它艺术一样,由多种因素构成。单就教学过程而言,它一般分为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结束新课等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是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学时,都应十分重视这几者的融合。使整个教学过程摇曳多姿,浑然天成。但也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设计导语和安排新的讲授等几个教学环节,而忽视了结束艺术,虎头蛇尾,未能取得圆满的效果。其实,有些时候结尾在一定场合比其它几个环节更为重要,因为它处在教学过程的结束阶段,要对本节课、甚至前几节的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概括,深化,并与后面的教学内容建立某种联系,因此,结尾可以起到巩固所学新知识和技能,能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学生的心理角度看,这时正是学生疲乏,最易忽视,精力最不集中,效率最低的时候,这就需要用精彩的艺术性结尾,给予学生强刺激,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以保持兴奋的连续性,使教学取得满意效果。正如前人所说:“一篇全在尾,如截奔马。”因此,那种充满情趣,耐人寻味的教学艺术结尾,可以达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境地,使一节课得到升华。这里,关于课的结尾艺术,浅谈几种方法:

一、实验操作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问题,实际需要,对于抽象的、不易讲解的问题可让学生尽心个实际操作,以化难为易,加深抽象问题的理解。如一只蚂蚁从一个长方体的顶点开始爬行,爬到它对面得与该点在一条对角线的顶点处(教师可提供图形),试求它爬行的最短距离。此题可让学生合作,通过拼凑长方体,通过图形转化,变抽象为直观,很容易求出所问问题。以此题作为结尾,既消除此时疲劳的感觉,又增加了学习的兴趣,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同时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疑悬念法

这种结尾是在新课结束后,教师可采用一些与理解本节教学内容或下节课要讲的教学内容的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结束一节课的学习,以便课后去思考、体味,解答,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想象和思维空间。这种方法能把学生引向更深的思考之中,使学生在余味中,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能收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讲完勾股定理这节课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如果给出了三角形的三条边,你能否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呢?下节课我们将一起揭开这个谜底,这样的结束语使学生对将所学的新知识跃跃欲试,产生预习新课的兴趣从而为下一节开头打下伏笔。

三、对比法

在课的结尾,适时地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对比,既帮助学生搞清不同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又可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如讲完直线,射线,线段一节课,可用对比方法进行结尾。

四、延伸法

把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而课堂上又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结尾提出来,作为联系课内外的纽带,引起学生的思维向课外延伸,从而达到拓宽知识,发展课堂教学内容的目的。如讲完等腰三角形知识以后,可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如给一个等边三角形可让学生寻找多少个点使之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构成等腰三角形,再可延伸到正方形。课内指导课外,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练习法

练习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一节课结束时,教师应抓住重点和关键问题进行练习,通过练习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要精心设计练习题,题型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层次由低到高,由简到繁,口答和笔试相结合,利用针对性练习方法,还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六、顺口溜法

它是把有关的教学内容编成顺口溜,让学生朗读记忆,作为课的结尾,此法简单明确,可以增强对所学知识的即应激发兴趣,如在讲完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后,可以编成顺口溜“首平方加尾平方,2倍乘积在中央”。

教学结尾还可以采用串联结块法、对应法、吟诗法、谜语法等,总之教学结束时采用

的方法较多,但应根据教的内容适当安排,还有很多方法值得我们去探讨,使课堂结尾艺术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标签:;  ;  ;  

课堂教学结尾艺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