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邪学说的发展及意义浅析

伏邪学说的发展及意义浅析

陕西中医学院

摘要:阐述伏邪学说的形成发展,分析伏邪学说发展的理论意义、临床意义和预防意义。

关键词:伏邪;发展;意义;

一、伏邪学说的发展

伏邪学说,即指人体感受外邪当时并不立即发病,而是邪气伏藏于体内逾时发病的一种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过程中推导出来的一种理论。伏邪学说根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素问•金匮真言论》所言“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共同为伏邪学说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伏邪学说出现了萌芽。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伏邪学说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扩展。东汉•张仲景率先提出了伏邪(又称“伏气”)的概念,他在《伤寒论•平脉法》中日:“师日: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后来晋•王叔和总结提出了伏邪学说初期重要的“伏气温病”理论,他在《注解伤寒论•伤寒例》中指出:“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在随后的晋代至明代间的一千多年里,“伏寒化温”理论便成为温病病机公认的解释。[1]随着医疗实践的发展,明清以来,伏邪学说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伏邪病因的扩展;伏邪病机的探讨;伏气温病证治的发展;伏邪学说的广泛运用等方面。[2]首先“伏气温病”理论在临床上受到冲击。明•汪石山则提出了“新感温病”。新感温病的提出,则是对伏邪病因发病学说的一个重要补充。明•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把伏邪病因由单纯的气候致病说发展为“异气”致病说。清•刘吉人在《伏邪新书》中指出:“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把“伏邪”病因范围扩展为六淫伏邪,使伏邪学说突破了早期的局限性,出现了质的变化。[3]其次,伏邪的病机探讨也在不断深入。早期的“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的正虚邪伏理论不断得到扩展,清代雷丰在其《时病论》中提出伏邪性质论,朱丹溪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关于伏邪的脏腑功能失调论;沈源在《奇症汇》中提出的伏邪遗传论;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正邪混同论;刘吉人在《伏邪新书》中提出病邪残留论及失治误治论等,这些理论都对伏邪的病机进行了深入探讨。再次,伏邪的治疗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伏邪的治法上突破了长期“法不离伤寒,方必宗仲景”的局限,由表及里的治疗原则及辛温发散和扶阳的方剂,已不适合伏邪的治疗。并逐渐形成以“扶正、透邪”为指导原则的伏邪治疗体系。强调在伏邪治疗上扶正是关键,同时透邪外出、除邪务尽。清•吴鞠通《温病条辨》中指出“前数方虽皆为存阴退热而设,其中有以补阴之品为退热之用者,有一面补阴一面搜邪者,有一面填阴一面护阳者,各宜心领神会,不可混也。”其是将扶正与透邪进行充分、有机的结合以治疗伏邪。最后,伏邪学说得到了广泛运用。伏邪学说的初期提出得到当时医家的普遍重视,尤其是在温病系统中的运用极其突出,逐渐形成了以《伤寒论》为代表的“伏气温病”理论。随着伏气温病的发展,伏气学说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伏邪理论的运用逐渐扩展到温病系统以外的领域,后世医家统称为“杂病伏邪”。最突出的属刘吉人的《伏邪新书》中日:“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日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日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正气内伤,邪气内陷,暂时假愈,后仍复作者亦谓之伏邪;有已发治愈,而未能尽除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伏邪。”伏邪学说的广泛运用为临床治疗诸多疾病拓宽了思路。历代医家,不断完善和发展了伏邪学说,为其现代临床应用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二、伏邪学说的意义

1.伏邪学说的理论意义

伏邪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过程中推导出来的理论。伏邪学说的提出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和重视,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历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对对伏邪学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述。例如,晋•王叔和提出的“伏气温病”理论是温病学证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温病学系统化理论形成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伏邪学说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研究不断深入,逐渐从宏观进入到微观。对于那些无症可辨,而现代医学化验、检查结果异常的病人,便可创新的将伏邪学说病因学概念与现代医学的认识理论互通,通过细致了解患者个人史、既往史、家族史等,运用伏邪理论进行中医思维加工,再结合现代医学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从伏邪学说的现代临床应用的思路来看,针对中医传统诊断盲区,利用现代医学的成果进行补充。这为中西医学之间的贯通提供有益的经验,也为医学创新提供新的理论指导。

2.伏邪学说的临床意义

(1)指导临床辨证

根据伏邪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来分析病因病机指导临床辩证。既为伏邪,则必有一定潜伏之期,隐匿性是伏邪的重要特点,即在“伏”的状态时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难以察觉,在潜伏期内也往往无证可辨。而邪气潜伏在人体内是动态变化的,不会自动消除,而是对人体的影响逐渐扩大,最后出现由量到质的爆发。古人无法对侵入人体的伏邪做具体的辨别,只能根据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来反推之前邪气的性质。根据伏邪性质判断其发病时间及传变途径的规律,这样就可以进行准确的辨证、治疗。侵入人体的伏邪,一方面,其性质可以划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邪气性质偏寒,其潜伏体内后更侧重于耗气伤阳;邪气性质偏热,则更易耗伤气阴。另一方面,其性质可划分为内邪、外邪两大类。外感邪气潜藏人体虚处待时而发,如冬伤于寒,寒邪伏匿,至次年春天,阳气升发,激动伏邪而发。即“春时阳气,发于冬时伏寒”。内生邪气即脏腑功能失调,毒邪内生,邪气潜伏体内伺机而作,待蓄积旺盛而发。同时,伏邪发病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根治,邪未透尽,继续伏留体内,暗耗正气,在对正气损伤到一定程度后,即造成正虚基础上的气机进一步逆乱,从而产生多种病理产物,如痰、瘀、浊等。这些病理产物又反过来加重了气机的不调,形成正虚邪伏、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的恶性循环。[4]

(2)指导临床治疗

针对伏邪隐匿潜伏、缠绵难愈的特点,以及正虚邪伏、表里同病的病因病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扶正、透邪”为总纲的伏邪治疗原则。一方面,伏邪非透不尽,要用“透”的方法给伏邪以出路,透邪外出,不闭门留寇,同时还要做到除邪务尽,而勿伤其正。

如《金匮要略》云:“下利已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又如李涛等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太少两感、邪伏少阴的肾病伏邪,其中麻黄开表、细辛透邪、附子助阳,其总的原则就是引邪由里出表。[5]杨金亮等应用伏邪理论以达原饮治疗耐药细菌的感染,用槟榔、厚朴、草果等注重散邪,临床应用效果良好。[6]另一方面,在伏邪的治疗上,扶正亦是关键。首先,扶正以阻邪深入,《灵枢•百病始生》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清吴鞠通提出:“前数方虽皆为存阴退热而设,其中有以补阴之品为退热之用者,有一面补阴一面搜邪者,有一面填阴一面护阳者,各宜心领神会,不可混也。”其次,以养正达邪,而勿养痈遗患。扶正不仅是阻邪内陷,更是助正透邪。清柳宝诒提出“若惟取其阴而不鼓动其阴中之阳,恐邪机仍冰伏不出。拟于大剂养阴托邪之中,佐以鼓荡阳气之意,俾邪机得以外达三阳为吉”。[7]

伏邪治疗注重邪、正两方面,扶正以透邪,透邪以护正,伏邪治疗理论在现代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部分慢性炎症:呼吸道、泌尿道的慢性炎症、病毒性肝炎等;部分过敏性疾病:尊麻疹、过敏性紫癫、过敏性哮喘等。部分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乙脑、流感等;遗传性疾病:如癫痫、艾滋病等。[8]另外,为很多棘手的疑难杂病,顽症重症的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治疗思路。在许多现代医学难以入手或疗效不佳的临床问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9]

(3)提示病变的发展趋势,判断预后

著名医家何廉臣说:“所伏之邪,有微甚,有浅深;人之性质,有阴阳,有强弱,故其中又有轻重之分焉。”[10]所以,可根据伏邪之病因病机,证候性质以及人的虚实强弱来准确把握疾病的发展趋势和预后。如伏邪初起患者精气亏损较轻,正气能够与邪气剧烈斗争,热势较重。主要以气分实证为表现,提示疾病有由里向外透达的趋势,此时应该因势利导,及时清除里热,预后较好。如果患者精气亏损较为严重,正气不足以抗邪外出,即伏匿于里而不发于表,则必有郁,郁久必化热,甚至表现了血分证的证候。则提示疾病有向里发展的趋势,此时应该提前防治未受邪之地,采取“截断疗法”。[11]

3.伏邪学说的预防意义

正如伏邪学说的理论起源《素问•金匡真言论篇》所言:“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可见伏邪是否能够伏藏,正气的作用是关键。一方面,未病之时,要防病扶正。“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可以导致外邪入侵,所以应顺应四时不断提升人体正气,避邪外袭。另一方面,既病之后,要扶正以祛病。邪气侵入人体后要及时扶正,以安未受邪之地,防止邪气内陷;同时,通过不断增强人体正气有助于驱邪外出。

总之,伏邪学说的发展,不仅充实和完善了中医学理论,而且对临床辨证施治和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德福.伏邪学说之探讨[A].新中医,2005,37(1):9-11.

[2]杨德福.伏邪学说源流考[A].中医药学刊,2005,23(2):310-311.

[3]杨德福.伏邪学说之探讨[A].新中医,2005,37(1):9-11.

[4]刘清泉,高洁.伏邪探源[A].中医杂志,2011,52(2):95-97.

[5]李涛,陈洪宇,王永钧.伏邪理论在肾病中应用探讨[A].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3):478-479.

[6]杨金亮,齐文升.达原饮在细菌耐药中的应用[J].环球中医药,2008(4):42-43.

[7]柳宝诒,惜余医案•卷之二.伏温门赵案[M].未刻本:文济邦录藏.

[8]杨雨田,武俊青,杨悦娅.伏气学说的历史沿革[A].中医文献杂志,1999,2:10-11.

[9]刘清泉,高洁.伏邪探源[A].中医杂志,2011,52(2):95-97.

[10]朱松生.伏邪学说述评[A].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21(1):22-23.

[11]张鹏程,杨进.剖析伏邪学说[A].江西中医药,2008,39(306):7-8.

标签:;  ;  ;  

伏邪学说的发展及意义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