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论文和设计-戚玉亮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包括套筒本体、灌浆口、出浆口、第一封堵片、第一转轴体、第二封堵片、第二转轴体、预制端钢筋、插入端钢筋;灌浆口设置于套筒本体的下部,出浆口设置于套筒本体的上部,灌浆口、套筒本体、出浆口构成用于浆液流动的通道;预制端钢筋、插入端钢筋均位于套筒本体的内部;第一封堵片可沿第一转轴体转动用于封堵灌浆口,第二封堵片可沿第二转轴体转动用于封堵出浆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保持构件表面平整,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用工量;以及减少漏浆节省灌浆料用量。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本体、灌浆口、出浆口、第一封堵片、第一转轴体、第二封堵片、第二转轴体、预制端钢筋、插入端钢筋;所述灌浆口设置于所述套筒本体的下部,所述出浆口设置于所述套筒本体的上部,所述灌浆口、所述套筒本体、所述出浆口构成用于浆液流动的通道;所述预制端钢筋、所述插入端钢筋均位于所述套筒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封堵片可沿所述第一转轴体转动用于封堵所述灌浆口,所述第二封堵片可沿所述第二转轴体转动用于封堵所述出浆口。

设计方案

1.一种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本体、灌浆口、出浆口、第一封堵片、第一转轴体、第二封堵片、第二转轴体、预制端钢筋、插入端钢筋;

所述灌浆口设置于所述套筒本体的下部,所述出浆口设置于所述套筒本体的上部,所述灌浆口、所述套筒本体、所述出浆口构成用于浆液流动的通道;

所述预制端钢筋、所述插入端钢筋均位于所述套筒本体的内部;

所述第一封堵片可沿所述第一转轴体转动用于封堵所述灌浆口,所述第二封堵片可沿所述第二转轴体转动用于封堵所述出浆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堵片、所述第一转轴体均设置于所述灌浆口内,所述第二封堵片、所述第二转轴体均设置于所述出浆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出管和第二导出管,所述第一导出管位于所述灌浆口的末端,所述第二导出管位于所述出浆口的末端;

所述第一封堵片、所述第一转轴体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出管内,所述第二封堵片、所述第二转轴体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出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体的轴向与所述灌浆口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一封堵片的顶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体上;

所述第二转轴体的轴向与所述出浆口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二封堵片的底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橡胶定位圈和第二橡胶定位圈,所述第一橡胶定位圈设置于所述灌浆口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体的正下方;

所述第二橡胶定位圈设置于所述出浆口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体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拉线,所述引拉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封堵片上,另一端位于所述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设置于所述套筒本体上,且位于所述预制端钢筋和所述插入端钢筋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套筒本体的顶端,且位于所述预制端钢筋与所述套筒本体之间。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工业化程度高、节省材料、污染小、施工方便、现场湿作业量及工人数量少、预制构件质量便于控制、建造周期短、投资回收快等优点,是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方向。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房屋建造的关键技术之一。国家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对装配式结构连接设计进行了规定,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节点及接缝处的纵向钢筋连接的主要方式;国家行业标准《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2015)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材料、接头性能、设计、施工、验收等提出要求;国家行业标准《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 398-2012)对灌浆套筒的技术性能提出要求。

目前套筒灌浆过程主要是采用连通腔灌浆方式,所有的灌浆口和出浆口施工前用橡胶塞或塑料塞封堵,采用一点灌浆的方式,通过注浆管与其中一个套筒灌浆口连接,其余所有灌浆口和出浆口看到出浆后,随即用橡胶塞或塑料塞封堵。其余所有灌浆口和出浆口确认出浆并全部及时封堵后,拔出注浆管,随即用橡胶塞或塑料塞封堵灌浆口。尽管拔出注浆管后快速封堵,还是会有灌浆料回流溢出,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影响套筒灌浆的密实度。同时,灌浆过程中,无法预料哪个灌浆口或出浆口的先后出浆顺序,需要多个工人进行观察及时封堵,如果不及时封堵,会造成灌浆料的浪费以及现场脏乱,不符合预制结构的现场管理优势。另外,等灌浆料固结后还需回收各个灌浆口和出浆口的封堵塞,需要耗费一定工时,影响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解决了套筒灌浆连接灌浆料时回流漏浆,影响施工质量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包括套筒本体、灌浆口、出浆口、第一封堵片、第一转轴体、第二封堵片、第二转轴体、预制端钢筋、插入端钢筋;所述灌浆口设置于所述套筒本体的下部,所述出浆口设置于所述套筒本体的上部,所述灌浆口、所述套筒本体、所述出浆口构成用于浆液流动的通道;所述预制端钢筋、所述插入端钢筋均位于所述套筒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封堵片可沿所述第一转轴体转动用于封堵所述灌浆口,所述第二封堵片可沿所述第二转轴体转动用于封堵所述出浆口。

更优地,所述第一封堵片、所述第一转轴体均设置于所述灌浆口内,所述第二封堵片、所述第二转轴体均设置于所述出浆口内。

更优地,还包括第一导出管和第二导出管,所述第一导出管位于所述灌浆口的末端,所述第二导出管位于所述出浆口的末端;所述第一封堵片、所述第一转轴体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出管内,所述第二封堵片、所述第二转轴体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出管内。

更优地,所述第一转轴体的轴向与所述灌浆口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一封堵片的顶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体上;所述第二转轴体的轴向与所述出浆口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二封堵片的底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体上。

更优地,还包括第一橡胶定位圈和第二橡胶定位圈,所述第一橡胶定位圈设置于所述灌浆口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体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橡胶定位圈设置于所述出浆口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体的正上方。

更优地,还包括引拉线,所述引拉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封堵片上,另一端位于所述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外。

更优地,还包括固定螺丝,所述固定螺丝设置于所述套筒本体上,且位于所述预制端钢筋和所述插入端钢筋之间。

更优地,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套筒本体的顶端,且位于所述预制端钢筋与所述套筒本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第一封堵片、第一转轴体、第一封堵片、第二封堵片,在灌浆时,防止灌浆料漏浆,保证施工质量,节省封堵塞工序,提高施工效率,保持工地整洁,灌浆结束时,减少拔出注浆管时灌浆料回流对套筒上部灌浆料密实度的影响;

通过设置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保持构件表面平整,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用工量;以及减少漏浆节省灌浆料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的实施例一灌浆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的实施例一出浆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的实施例二灌浆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的实施例二灌浆口A-A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的实施例二灌浆口A-A断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的实施例二出浆口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的实施例二出浆口B-B剖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的实施例二出浆口B-B断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的预制构件灌浆示意图。

其中:

1-套筒本体、2-灌浆口、3-出浆口、4-第一封堵片、5-第一转轴体、6-第二封堵片、7-第二转轴体、8-预制端钢筋、9-插入端钢筋、10-第一橡胶定位圈、11-第二橡胶定位圈、12-引拉线、13-固定螺丝、14-密封圈、15-第一导出管、16-第二导出管、17-预制构件、18-座浆、19-构件接缝、20-注浆管、21-灌浆料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包括套筒本体1、灌浆口2、出浆口3、第一封堵片4、第一转轴体5、第二封堵片6、第二转轴体7、预制端钢筋8、插入端钢筋9;所述灌浆口2设置于所述套筒本体1的下部,所述出浆口3设置于所述套筒本体1的上部,所述灌浆口2、所述套筒本体1、所述出浆口3构成用于浆液流动的通道;所述预制端钢筋8、所述插入端钢筋9均位于所述套筒本体1的内部;所述第一封堵片4可沿所述第一转轴体5转动用于封堵所述灌浆口2,所述第二封堵片6可沿所述第二转轴体7转动用于封堵所述出浆口3。

第一封堵片4、所述第一转轴体5均设置于所述灌浆口2内,所述第二封堵片6、所述第二转轴体7均设置于所述出浆口3内。在重力作用下,第一封堵片4会自动与第一橡胶定位圈10接触,对套筒的灌浆口2进行封堵;在重力作用下,第二封堵片6会自动与第二橡胶定位圈11接触。第一封堵片4、第二封堵片6的材料可以是铁片,也可以是塑料。

第一转轴体4的轴向与所述灌浆口2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一封堵片4的顶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体5上;所述第二转轴体7的轴向与所述出浆口3的轴向垂直,所述第二封堵片6的底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体7上。

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还包括第一橡胶定位圈10和第二橡胶定位圈11,所述第一橡胶定位圈10设置于所述灌浆口2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体5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橡胶定位圈11设置于所述出浆口3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体7的正上方。

第一橡胶定位圈10和第二橡胶定位圈11的作用是用于固定第一转轴体5、第二转轴体7的位置和限制第一封堵片4、第二封堵片6向套筒本体1外部方向转动。

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还包括引拉线12,所述引拉线1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封堵片6上,另一端位于所述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外。第二封堵片6上设有一个突起,将引拉线12在突起处绕2-4圈,延伸出套筒外。用于现场灌浆前封闭管口,防止污染,以及防止出浆时第二封堵片6无法与第二橡胶定位圈11接触形成封闭时,可拉动引拉线12封闭出浆口3。引拉线12可采用铁丝,也可采用其他尼龙线条等柔性材料。

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还包括固定螺丝13,所述固定螺丝13设置于所述套筒本体1上,且位于所述预制端钢筋8和所述插入端钢筋9之间。固定螺丝13用于限制预制端钢筋8、插入端钢筋9之间的误差。

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还包括密封圈14,所述密封圈14设置于所述套筒本体1的顶端,且位于所述预制端钢筋8与所述套筒本体1之间。密封圈14用于套筒本体1与预制端钢筋8连接,防止预制构件17浇筑时污染套筒内部,防止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套筒外的混凝土进入套筒内,同时将预制端钢筋8固定在套筒本体1上。

如图4-9所示,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还包括第一导出管15和第二导出管16,所述第一导出管15位于所述灌浆口2的末端,所述第二导出管16位于所述出浆口3的末端;所述第一封堵片4、所述第一转轴体5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出管15内,所述第二封堵片6、所述第二转轴体7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出管16内。

第二橡胶定位圈11在出浆口3或与其连接的第二导出管16位置可以在增加一段楔形体,用于限制第二封堵片6处于与水平方向形成120°~135°范围,以便灌浆时排出套筒本体1内空气。

如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灌浆前,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中的第一封堵片4由于重力作用下,自动与第一橡胶定位圈10接触,对灌浆口2封堵;第二封堵片6在引拉线12拉动下,对出浆口3封堵,防止预制构件17浇筑时和运输时污染。预制构件吊装完毕,准备灌浆时,对封堵片10、10a进行检查,无损坏,并把封堵片10a推至斜面状态。灌浆过程采用连通腔灌浆方式,采用一点灌浆的方式,灌浆料容器21底部应高于灌浆口2水平高度,注浆管20与其中一个灌浆口2连接,注浆管20将第一封堵片4推开,进行灌浆,图10的箭头方向表示灌浆料的流动方向,灌浆料经过灌浆口2、套筒本体1进入构件接缝19,座浆18用于防止灌浆料从构件接缝19上漏浆,灌浆过程中需确认灌浆料到达出浆口3并且第二封堵片6被推回套筒外,若出现第一封堵片4无法与第一橡胶定位圈10接触形成封闭时,可拉动引拉线12封闭出浆口3。结束灌浆,慢慢拔出注浆管20,在灌浆料压力作用下,灌浆口2的第一封堵片4被推向定位密封圈进行自动封堵,无需外用封堵塞,达到防止回流造成套筒中空,保证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第一封堵片、第一转轴体、第一封堵片、第二封堵片,在灌浆时,防止灌浆料漏浆,保证施工质量,节省封堵塞工序,提高施工效率,保持工地整洁,灌浆结束时,减少拔出注浆管时灌浆料回流对套筒上部灌浆料密实度的影响;

通过设置第一橡胶圈和第二橡胶圈,保持构件表面平整,提高施工效率,减少用工量;以及减少漏浆节省灌浆料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7510.X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568616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E04C 5/16

专利分类号:E04C5/16

范畴分类:36D;

申请人: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蕴路3号自编号4栋1楼108室

发明人:戚玉亮;郑秀勤;李荣;黄柯柯;张国焰;陈帅光;陈晶

第一发明人:戚玉亮

当前权利人:广州建筑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德魁

代理机构:44100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一种单向自动封堵的灌浆套筒论文和设计-戚玉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