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散射截面论文_杨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激光雷达散射截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截面,激光,测量,光束,目标,误差,高斯。

激光雷达散射截面论文文献综述

杨旭[1](2018)在《全尺寸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军事应用中,激光雷达由于抗干扰能力强、隐蔽性好,被视为作战飞机不可或缺的装备。由于激光雷达散射截面(LRCS)反映了目标对激光光束截取和反射能力的大小,因此无论对于激光雷达系统的设计还是测距性能评价,目标的激光散射特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当前,目标激光特性测量只适用于样片和缩比模型,而仿真建模和缩比测试均无法获取真实的目标激光特性。当针对大型空间目标测量时,目标尺寸的变化不仅对测量系统的激光辐射和回波探测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同时由于测量条件的改变,激光高斯光束特性将产生大量测量误差,因此现有的测量系统已无法满足空间全尺寸目标LRCS评估需求,有必要开展全尺寸外场空间目标激光特性测量技术研究。论文利用高斯光束理论、激光雷达测距和LRCS理论,分析了激光光束特性、整形方法和目标LRCS对比测量法,设计了适用于测量全尺寸大型空间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的测量系统并开展了测量实验。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理论分析了激光高斯光束的均匀化特性。基于高斯光束理论,数值仿真了基于二元微透镜阵列透镜实现高斯光束的均匀化处理过程,结果表明光学发射天线可实现5°的发射视场和98%的光照均匀性,适用于全尺寸目标回波能量的探测。2、对激光雷达对目标靶板的回波功率进行了仿真计算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回波功率满足系统接收远距离回波信号的要求。搭建了一套测量激光回波光斑参数的系统,并对探测到的光斑参数进行了分析。3、设计了全尺寸大型目标的LRCS测量系统并完成测量实验。实验中采用消光布措施减少背景噪声,同时优化实验流程、缩短实验时间降低大气变化对测量的影响。将实验数据与仿真数据对比,特性角度的LRCS测量结果与建模仿真数据基本吻合,验证了测量系统试验测试的可行性,为掌握全尺寸复杂目标的激光散射特性并建立空间目标LRCS综合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8-04-01)

胡凯峰[2](2015)在《线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线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而激光雷达散射截面作为识别目标的重要参数,在探测线目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基于激光雷达的基本要素以及雷达散射截面积的需求,进行了光学设计、结构设计以及相关设备的选择设计,详细推导了线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公式基本的表达形式,并搭建系统试验台进行了基础实验。最终得出了线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的理论数学模型。本文主要对线目标在实验室做了对比实验,对原理中的理论值与实际测量值做出了对比以及误差分析,验证了本文的原理是正确的。(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5-12-01)

胡凯峰,吕琼莹,张新[3](2015)在《线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雷达作为当今最先进的激光测量仪器,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已经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对线目标的激光雷达散射截面(LRCS)进行了理论计算以及实验验证。(本文来源于《河北农机》期刊2015年09期)

韩宽宽[4](2014)在《激光雷达散射截面中可变发散角光学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雷达散射截面,作为目标特征属性的一部分,是雷达系统设计、光电对抗、目标识别以及光电预警等应用的重要依据参数。在目标的激光雷达散射截面的实际测量中,为了适应不同大小目标的测量,要求发射激光束能方便地调整发散角,但是由于激光光束本身发散角极小,不能满足实验要求,就需要一个适当的光学系统以改变出射光束的远场发散角。本章先系统介绍了高斯激光光束的特点和高斯激光光束经过薄透镜的变换规律。针对高斯激光光束的特点、高斯激光光束经过薄透镜的变换规律和具体实验要求,设计了一种激光变发散角光学系统以达到远场发散角在1-200mrad范围内连续变化。本文先根据要求设计透镜组合,对光学系统进行仿真模拟;接着在设计和选择光学系统之后进行试验验证,记录分析数据。最后进行了实验误差分析和提出改进措施。重点对光学系统的透镜选择和光学系统的实用化进行再次设计。(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3-01)

刘虎[5](2014)在《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接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接收系统的设计。为了更精确地获得激光雷达散射截面的测量数据,系统采用空间滤波、电子滤波和同步累积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系统的信噪比,排除背景和噪声的干扰。光学系统采用大孔径成像系统,使用干涉滤波片进行空间滤波,并采用激光指示器和瞄准望远镜两种瞄准指示系统以满足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测量需要。在实验室内使用靶板法对系统光轴的平行性进行了调节,调节误差满足外场测量时的瞄准误差要求。在估算回波功率和光电探测器光敏面大小的基础上,选用具有较大光敏面、低噪声的硅PIN光电二极管作为系统光电探测器。对光电探测器的负载电阻进行了优化计算。系统采用低噪声前置放大电路和双二次带通滤波器。为了实时监测和标定有源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和增益,本文制作了中心频率为977Hz的双二次带通滤波器和输出频率为976.6Hz的标准信号产生电路,尝试使用标准信号对所制作的双二次带通滤波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进行了标定。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对双二次带通滤波放大电路进行标定是可行的。本文还分析了激光雷达散射截面在外场测量中误差的主要来源,讨论了本系统中使用的减小误差的方法,为获得精确的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结果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03-01)

张昊,李建周,陈昶[6](2014)在《复杂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一体化计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复杂目标的激光雷达散射截面(LRCS)一直以来是激光探测和隐身中很重要的一个参数。对于LRCS计算的理论方法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将目标建模、目标表面材料涂覆、且标整体LRCS计算相结合的一体化设计方面,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Unigraphics造型软件,结合图形电磁计算(GRECO)以及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模型的复杂目标(涂覆)LRCS计算软件的一体化开发方法。计算实例表明,使用这种方法,程序的一体化设计效果良好,而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4年02期)

周亚凡,刘颖,叶宗民[7](2013)在《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不确定度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辐射传输与测量和标定原理,推导出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数学模型与不确定度表达式,对影响测量不确定度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修正与提高方法。(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3年08期)

周亚凡,刘颖,叶宗民[8](2013)在《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了激光雷达散射截面(LRCS)信息的重要性,从基本定义出发,分析LRCS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依据辐射传输原理和光电探测原理,推导LRCS测量数学模型。依据目标与照射光斑截面大小关系,引入了目标系数δ概念。从目标系数、辐射标定标准选择、激光照射系统性能、激光探测系统性能以及大气环境参数等诸多方面,较全面地分析了测量误差来源,以及减少或修正误差的方法,并以误差树的方式直观地表示了误差来源及影响作用。从测量数据可信性、可交换性和可用性原则出发,提出了测量数据记录要求,并编制了测量数据记录表。对开展激光雷达目标散射特性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光电技术应用》期刊2013年03期)

辛欣,张晓娜,周娜[9](2013)在《飞机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雷达散射截面(LRCS)对目标探测、识别和伪装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据激光雷达散射截面(LRCS)测量原理,结合飞机外形特征和测试需求,设计了一套新的测试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对某型飞机的实际测量,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的测量方法和数据补偿方法对飞机的激光雷达散射界面具有很好的测量效果,为后续的外场目标LRCS测量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3年04期)

王志文[10](2013)在《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的噪声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雷达散射截面,作为目标特征属性的一部分,是雷达系统设计、光电对抗、目标识别以及光电预警等应用的重要依据参数。在目标的激光雷达散射截面的实际测量中,由于目标的后向激光散射回波信号相当微弱,并且受背景噪声以及接收系统噪声的影响,那么就会对回波信号的探测产生很大的困难甚至探测不到,或者说信号被噪声淹没。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对系统噪声特性的分析研究,去寻找减小或抑制噪声的有效方法,从而提高信噪比,降低探测微弱信号的难度。本文论述了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的前置放大器噪声特性。重点讨论了所研究的前置放大器的器件选取原则,并通过对放大器件以及前置放大电路的分析,确定如何选取符合低噪声特性的器件相应的值,随后通过调试实际电路,得到相应的实验数据,去分析和讨论符合实际条件并满足低噪声性能的器件的最佳值。本文还论述了光电探测器的主要噪声,分析了光伏探测器偏置电路以及其偏置电阻RL对前置放大器输出噪声的影响,随后通过调试实际电路,得到相应的实验数据,去分析和讨论了在取不同阻值的RL时电阻热噪声对前置放大器的输出噪声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3-03-01)

激光雷达散射截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研究线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而激光雷达散射截面作为识别目标的重要参数,在探测线目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基于激光雷达的基本要素以及雷达散射截面积的需求,进行了光学设计、结构设计以及相关设备的选择设计,详细推导了线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公式基本的表达形式,并搭建系统试验台进行了基础实验。最终得出了线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的理论数学模型。本文主要对线目标在实验室做了对比实验,对原理中的理论值与实际测量值做出了对比以及误差分析,验证了本文的原理是正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激光雷达散射截面论文参考文献

[1].杨旭.全尺寸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8

[2].胡凯峰.线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5

[3].胡凯峰,吕琼莹,张新.线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计算方法[J].河北农机.2015

[4].韩宽宽.激光雷达散射截面中可变发散角光学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5].刘虎.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接收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6].张昊,李建周,陈昶.复杂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一体化计算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4

[7].周亚凡,刘颖,叶宗民.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不确定度理论分析[J].激光与红外.2013

[8].周亚凡,刘颖,叶宗民.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误差分析[J].光电技术应用.2013

[9].辛欣,张晓娜,周娜.飞机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技术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

[10].王志文.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的噪声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论文知识图

复杂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的计算...复杂目标激光雷达散射截面可视化...ΔσσΔJrJr标定标准ΔβoβoΔω(z)ω(z...1∶8缩比模型测量和计算的激光雷达计算的某飞机目标后向激光雷达散射截随k的关系变化图

标签:;  ;  ;  ;  ;  ;  ;  

激光雷达散射截面论文_杨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