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座舱论文_岳敏,黄娟,周志峰,肖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飞机座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座舱,飞机,压力,系统,活门,中耳,航空运输。

飞机座舱论文文献综述

岳敏,黄娟,周志峰,肖鹏[1](2019)在《基于LabVIEW的飞机座舱照明测控系统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飞机座舱照明系统的检测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开发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飞机座舱照明测控系统。该测控系统将PXI工控机、数据采集卡、适配箱和负载箱全部集成于一体,构建了座舱照明系统仿真试验平台。该测控系统以LabVIEW作为软件开发平台,通过虚拟旋钮和开关来仿真各种测试操作,并通过检测各个元器件的数字量、模拟量和RS422通讯系统的输入输出来测试飞机座舱照明系统,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经验证,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9年11期)

张宁宁,范思岑,王丹丹,邹媛媛,任宏[2](2019)在《基于脑力负荷的通航飞机座舱显示界面测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员需从座舱显示界面获取和处理很多视觉信息,大量的视觉信息会使飞行员脑力负荷过高,从而易导致飞行事故。为降低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的脑力负荷和提高飞行的安全性,需判断通航飞机座舱显示界面对飞行员脑力负荷的影响,并为通航飞机座舱显示界面优化设计提供依据。以塞斯纳172SP飞机为例,综合应用主观评价法、绩效评估法和生理测量法,对五边飞行过程中飞行员的脑力负荷进行评估。综合主观评分、飞行绩效、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指标、眼动指标的分析结果,得出了五边飞行不同飞行阶段的脑力负荷大小排序。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对不同飞行阶段飞行员所关注的界面信息进行定位,确定飞机座舱显示界面上对脑力负荷影响较大的注视热区。结果显示飞行员在平飞阶段的脑力负荷较低,降落阶段的脑力负荷较高;显示界面侧滑指示器对脑力负荷的影响最大。综上可知结合脑力负荷测量和眼动指标可以有效地评价通航飞机座舱显示界面的性能。(本文来源于《工程设计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刘谋华,万里鹏,邵翔翔,吴兆洪,蔡毅[3](2019)在《某型飞机座舱盖柔性切割技术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型飞机座舱盖的功能特点设计了一种柔性切割索装置,主要从透明件材质、切割索结构、炸药的选择、切割索的安装、元件切割试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教练机》期刊2019年01期)

杨建忠,马博文,陈希远,王振斌[4](2019)在《送风形式对飞机座舱引气污染物扩散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联合仿真方法实现了飞机环境控制系统对座舱环境的调节,建立了飞机环境控制系统到座舱环境闭环仿真模型,研究了考虑再循环风时不同送风形式对引气污染物在座舱内乘客呼吸区域传播的影响;以B737-200座舱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引气污染发生时相同供气量与不同再循环风比例下,天花板送风、侧壁送风、混合送风下污染物在呼吸区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污染物进入座舱阶段,不同送风形式与再循环风比例下不同位置污染物浓度存在差异,天花板送风形式下污染物浓度较大;再循环风比例每增加20%,混合送风、侧壁送风、天花板送风形式下污染物浓度分别降低约18.9%、20.6%、15.6%,侧壁送风形式下污染物浓度降低最多;在污染物排除阶段,侧壁送风形式相较于混合送风和天花板送风形式下排污效率分别提升约42.6%和38.7%;采用混合送风或天花板送风形式时,随着再循环风比例的增加,排污效率显着提升,再循环风比例每增加20%,混合送风和天花板送风排污效率分别提高约10.7%和7.7%;侧壁送风形式下随着再循环风比例的增加,排污效率无明显提升,在较高再循环风比例仍可保持最好的排污效率,能够实现污染物排除和节能的双重优化。可见,飞机座舱引气污染事件发生时在不改变送风量情况下采用侧壁送风形式和高再循环风比例可以使污染物危害降到最低。(本文来源于《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刘剑飞,王伟[5](2019)在《飞机座舱压力调节系统推油门“压耳”故障原因及解决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飞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座舱压力调节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同时,与座舱压力调节系统有关的故障也频繁发生。本文首先介绍某飞机座舱压力调节系统出现推油门"压耳"问题的原因,继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最后探讨改进效果。(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窦艳玲,冯怀志,刘涛,曾颖[6](2018)在《飞机座舱压力高度突变对机组人员的中耳功能及听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新型运输机座舱压力高度突变对机组人员中耳及听力的影响。方法某新型运输机在空中座舱压力高度发生突变后,机组人员及时发现,立即紧急着陆。48 h内对全体机组人员(2名飞行员、3名机务人员)进行医学检查,排除危及生命的疾病后,进行中耳及听力学指标的检测。结果 2名飞行员中,1名出现明显身体受压,感觉疲劳,出现耳鸣耳痛,双耳高频(8 kHZ)轻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另1名飞行员无耳部不适,各项听力学指标正常。3名机务人员均出现一过性耳痛耳闷耳鸣,其中2名出现轻度耳气压伤。结论飞机座舱压力高度突变是机组人员出现轻度中耳功能和听力异常的主要原因,咽鼓管功能异常也是造成中耳气压伤的主要诱发因素,意外课程的培训是预防飞行意外的关键。(本文来源于《西南国防医药》期刊2018年10期)

孙建华,任永锋[7](2018)在《某型飞机座舱供气单向活门杆脱落原因及预防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军用飞机座舱供气单向活门杆脱落产生原因以及危害,并探讨了防止座舱供气单向活门杆脱落的技术施工方案,建立一套可有效防止座舱供气单向活门杆脱落的施工工艺,保障飞机飞行安全。(本文来源于《航空维修与工程》期刊2018年09期)

梁涛,王朋[8](2018)在《预防某型飞机座舱盖空中爆破的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飞机座舱盖空中爆破,将对飞行员的人身安全、对国家的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属于严重飞行事故,本文针对某型飞机飞行过程中经常性出现的座舱盖空中爆破事故,从分析座舱盖的功能、构成及原理,查找发生问题的玻璃内在及座舱盖安装装配方面的外在原因,结合日常工作经验从飞机使用、机务维护等方面,制定预防座舱盖空中爆破的维护、检查方法。(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8年23期)

王瑞球,王敬驰,王伟[9](2018)在《基于ARINC661的飞机座舱显示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新一代飞机座舱显示系统的行业标准,ARINC 661标准,即"座舱显示系统与用户系统的接口标准",推动着机载座舱显示系统向综合化、通用化、开放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为迎合这一新的发展趋势,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机载座舱显示系统,本文基于ARINC 661标准开展飞机座舱显示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首先简述ARINC 661标准的主要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按照标准要求的流程完成了PC环境下座舱显示系统可行性的验证和设计。(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期刊2018年15期)

陈鸿,刘开元,郭龙[10](2018)在《飞机座舱显控系统的半实物仿真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MCS-51单片机,采用分布式显示与控制结构,实现了半实物仿真飞机座舱显控系统,能够实时采集仿真座舱的各类操纵输入,可靠仿真座舱各交互设备的显示输出。文中提出的基于MCS-51单片机的一对多主从式通信方式和关键软件实现,能够有效提高座舱主控计算机的工作效率,保证了仿真座舱显控系统的实时高效。(本文来源于《电子设计工程》期刊2018年13期)

飞机座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飞行过程中,飞行员需从座舱显示界面获取和处理很多视觉信息,大量的视觉信息会使飞行员脑力负荷过高,从而易导致飞行事故。为降低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的脑力负荷和提高飞行的安全性,需判断通航飞机座舱显示界面对飞行员脑力负荷的影响,并为通航飞机座舱显示界面优化设计提供依据。以塞斯纳172SP飞机为例,综合应用主观评价法、绩效评估法和生理测量法,对五边飞行过程中飞行员的脑力负荷进行评估。综合主观评分、飞行绩效、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指标、眼动指标的分析结果,得出了五边飞行不同飞行阶段的脑力负荷大小排序。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对不同飞行阶段飞行员所关注的界面信息进行定位,确定飞机座舱显示界面上对脑力负荷影响较大的注视热区。结果显示飞行员在平飞阶段的脑力负荷较低,降落阶段的脑力负荷较高;显示界面侧滑指示器对脑力负荷的影响最大。综上可知结合脑力负荷测量和眼动指标可以有效地评价通航飞机座舱显示界面的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飞机座舱论文参考文献

[1].岳敏,黄娟,周志峰,肖鹏.基于LabVIEW的飞机座舱照明测控系统开发[J].制造业自动化.2019

[2].张宁宁,范思岑,王丹丹,邹媛媛,任宏.基于脑力负荷的通航飞机座舱显示界面测评研究[J].工程设计学报.2019

[3].刘谋华,万里鹏,邵翔翔,吴兆洪,蔡毅.某型飞机座舱盖柔性切割技术应用研究[J].教练机.2019

[4].杨建忠,马博文,陈希远,王振斌.送风形式对飞机座舱引气污染物扩散影响[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9

[5].刘剑飞,王伟.飞机座舱压力调节系统推油门“压耳”故障原因及解决措施研究[J].河南科技.2019

[6].窦艳玲,冯怀志,刘涛,曾颖.飞机座舱压力高度突变对机组人员的中耳功能及听力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8

[7].孙建华,任永锋.某型飞机座舱供气单向活门杆脱落原因及预防浅析[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8

[8].梁涛,王朋.预防某型飞机座舱盖空中爆破的分析与研究[J].科技资讯.2018

[9].王瑞球,王敬驰,王伟.基于ARINC661的飞机座舱显示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

[10].陈鸿,刘开元,郭龙.飞机座舱显控系统的半实物仿真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8

论文知识图

虚拟手术仿真基于数据手套的飞行模拟器颜色空间形态学滤波预估匹配点生成圆弧的仿真图

标签:;  ;  ;  ;  ;  ;  ;  

飞机座舱论文_岳敏,黄娟,周志峰,肖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