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论文和设计-孙振玉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包括前处理装置、厌氧装置、硝化反硝化装置、超滤装置、纳滤装置、蒸发装置和污泥处理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前处理装置通过管道和水泵连接有厌氧装置,厌氧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硝化反硝化装置,硝化反硝化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超滤装置,超滤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纳滤装置,纳滤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蒸发装置,硝化反硝化装置和超滤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污泥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降低COD和硫酸盐等污染物的含量,清水与污泥分离无须沉淀,实现浓缩液零排放,技术可行,设计合理,降解浓缩液中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减少浓缩液中盐分的累积,避免二次污染,降低运行成本,具有广阔的市场优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处理装置(1)、厌氧装置(2)、硝化反硝化装置(3)、超滤装置(4)、纳滤装置(5)、蒸发装置(6)和污泥处理装置(7)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处理装置(1)通过管道和水泵连接有厌氧装置(2),所述的厌氧装置(2)通过管道连接有硝化反硝化装置(3),所述的硝化反硝化装置(3)通过管道连接有超滤装置(4),所述的超滤装置(4)通过管道连接有纳滤装置(5),所述的纳滤装置(5)通过管道连接有蒸发装置(6),所述的硝化反硝化装置(3)和超滤装置(4)通过管道连接有污泥处理装置(7)。

设计方案

1.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处理装置(1)、厌氧装置(2)、硝化反硝化装置(3)、超滤装置(4)、纳滤装置(5)、蒸发装置(6)和污泥处理装置(7)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处理装置(1)通过管道和水泵连接有厌氧装置(2),所述的厌氧装置(2)通过管道连接有硝化反硝化装置(3),所述的硝化反硝化装置(3)通过管道连接有超滤装置(4),所述的超滤装置(4)通过管道连接有纳滤装置(5),所述的纳滤装置(5)通过管道连接有蒸发装置(6),所述的硝化反硝化装置(3)和超滤装置(4)通过管道连接有污泥处理装置(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处理装置(1)包括篮式过滤器(11)、沉砂池(12)和调节池(13),所述的篮式过滤器(11)与沉砂池(12)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沉砂池(12)与调节池(13)并排设置且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装置(2)为MS厌氧装置,所述的厌氧装置(2)包括厌氧进水泵(21)、厌氧反应器(22)、厌氧循环池(23)和厌氧循环泵(24),所述的厌氧进水泵(21)通过管道连接有厌氧反应器(22),所述的厌氧反应器(22)与厌氧循环池(23)并排设置且固定连接,所述的厌氧循环池(23)通过管道连接有厌氧循环泵(2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硝化反硝化装置(3)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反硝化池(31)、一级硝化池(32)、二级反硝化池(33)和二级硝化池(34),所述的二级硝化池(34)的出水口与所述的超滤装置(4)的进水口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厌氧装置(2)中的厌氧循环池(23)与所述的硝化反硝化装置(3)中的一级反硝化池(31)和二级反硝化池(33)并排设置且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滤装置(4)为管式MBR超滤装置,将清水与污泥分离,无须沉淀所述的超滤装置(4)包括超滤进水泵(41)、超滤膜组(42)、超滤循环泵(43)、超滤清洗泵(44)和清洗桶(45),所述的超滤进水泵(41)通过管道连接有超滤循环泵(43),所述的超滤循环泵(43)通过管道连接有超滤膜组(42),所述的超滤清洗泵(44)通过管道连接有超滤循环泵(43),所述的清洗桶(45)通过管道连接有超滤清洗泵(4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滤装置(5)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高级氧化反应池(51)、pH回调池(52)、脱盐反应池(53)和沉淀池(54),所述的沉淀池(54)的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的沉淀池(54)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调节池(13)连接,所述的沉淀池(54)的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13),与所述的调节池(13)中垃圾渗滤液混合并进行后续处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装置(6)包括蒸发进水泵(61)和气液接触式蒸发池(62),所述的纳滤装置(5)与蒸发进水泵(61)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蒸发进水泵(61)与气液接触式蒸发池(62)通过管道连接。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7)的污泥进口与一级反硝化池(31)、一级硝化池(32)、二级反硝化池(33)、二级硝化池(34)和超滤装置(4)的污泥排放口连接,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7)的排水口与所述的调节池(13)连接,污泥脱除的废水流至所述的调节池(13)与池中渗滤液混合并进行后续处理。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填埋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来源于降水渗入、有机物分解和垃圾本身的内含水等。典型的垃圾渗滤液中含有高浓度的COD(6000-15000mg\/L),氨氮(500-3000mg\/L),此外还含有大量的微生物、重金属、无机盐、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等,如不加以处理而直接排放极易引发地下水、地表水污染,进而危及人体健康。

垃圾渗滤液的性质是选择处理方法的主要依据,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主要有物化法、生物法以及土地处理法。物化法包括混凝、吹脱、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等方法,生物法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A\/O法、SBR法等,土地处理则主要包括慢速渗滤、快速渗滤、人工湿地、回灌等方法。由于渗滤液不同于一般的生活污水,其可生化性较差,采用上述方法很难达到处理效果差,且处理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能够高效降低COD和硫酸盐等污染物的含量,有效减少渗滤液中盐分累积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清水与污泥分离无须沉淀,实现浓缩液零排放,技术可行,运行成本较低,整个装置设计合理,不仅有效降解浓缩液中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还有效减少浓缩液中盐分的累积,避免了二次污染,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具有更广阔的市场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包括前处理装置、厌氧装置、硝化反硝化装置、超滤装置、纳滤装置、蒸发装置和污泥处理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处理装置通过管道和水泵连接有厌氧装置,所述的厌氧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硝化反硝化装置,所述的硝化反硝化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超滤装置,所述的超滤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纳滤装置,所述的纳滤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蒸发装置,所述的硝化反硝化装置和超滤装置通过管道连接有污泥处理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前处理装置包括篮式过滤器、沉砂池和调节池,所述的篮式过滤器与沉砂池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沉砂池与调节池并排设置且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厌氧装置为MS厌氧装置,所述的厌氧装置包括厌氧进水泵、厌氧反应器、厌氧循环池和厌氧循环泵,所述的厌氧进水泵通过管道连接有厌氧反应器,所述的厌氧反应器与厌氧循环池并排设置且固定连接,所述的厌氧循环池通过管道连接有厌氧循环泵。

作为优选,所述的硝化反硝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反硝化池、一级硝化池、二级反硝化池和二级硝化池,所述的二级硝化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的超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厌氧装置中的厌氧循环池与所述的硝化反硝化装置中的一级反硝化池和二级反硝化池并排设置且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超滤装置为管式MBR超滤装置,将清水与污泥分离,无须沉淀所述的超滤装置包括超滤进水泵、超滤膜组、超滤循环泵、超滤清洗泵和清洗桶,所述的超滤进水泵通过管道连接有超滤循环泵,所述的超滤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有超滤膜组,所述的超滤清洗泵通过管道连接有超滤循环泵,所述的清洗桶通过管道连接有超滤清洗泵。

作为优选,所述的纳滤装置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高级氧化反应池、pH回调池、脱盐反应池和沉淀池,所述的沉淀池的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的沉淀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调节池连接,所述的沉淀池的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与所述的调节池中垃圾渗滤液混合并进行后续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蒸发装置包括蒸发进水泵和气液接触式蒸发池,所述的纳滤装置与蒸发进水泵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蒸发进水泵与气液接触式蒸发池通过管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的污泥进口与一级反硝化池、一级硝化池、二级反硝化池、二级硝化池和超滤装置的污泥排放口连接,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的排水口与所述的调节池连接,污泥脱除的废水流至所述的调节池与池中渗滤液混合并进行后续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厌氧装置能够培养出共生关系良好的优势菌群,能高效降低COD和硫酸盐等污染物的含量,有效减少渗滤液中盐分累积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管式MBR超滤装置,泥水混合液直接进入8mm膜管,将清水与污泥分离,无须沉淀,通过高级氧化反应池,实现浓缩液零排放,技术可行,运行成本较低,整个装置设计合理,不仅有效降解浓缩液中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还有效减少浓缩液中盐分的累积,避免了二次污染,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具有更广阔的市场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处理装置、11-篮式过滤器、12-沉砂池、13-调节池、2-厌氧装置、21-厌氧进水泵、22-厌氧反应器、23-厌氧循环池、24-厌氧循环泵、3-硝化反硝化装置、31-一级反硝化池、32-一级硝化池、33-二级反硝化池、34-二级硝化池、4-超滤装置、41-超滤进水泵、42-超滤膜组、43-超滤循环泵、44-超滤清洗泵、45-清洗桶、5-纳滤装置、51-高级氧化反应池、52-pH回调池、53-脱盐反应池、54-沉淀池、6-蒸发装置、61-蒸发进水泵、62-气液接触式蒸发池、7-污泥处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包括前处理装置1、厌氧装置2、硝化反硝化装置3、超滤装置4、纳滤装置5、蒸发装置6和污泥处理装置7构成,其特征在于:前处理装置1通过管道和水泵连接有厌氧装置2,厌氧装置2通过管道连接有硝化反硝化装置3,硝化反硝化装置3通过管道连接有超滤装置4,超滤装置4通过管道连接有纳滤装置5,纳滤装置5通过管道连接有蒸发装置6,硝化反硝化装置3和超滤装置4通过管道连接有污泥处理装置7。

其中,前处理装置1包括篮式过滤器11、沉砂池12和调节池13,篮式过滤器11与沉砂池12通过管道连接,沉砂池12与调节池13并排设置且固定连接。

其中,厌氧装置2为MS厌氧装置,厌氧装置2包括厌氧进水泵21、厌氧反应器22、厌氧循环池23和厌氧循环泵24,厌氧进水泵21通过管道连接有厌氧反应器22,厌氧反应器22与厌氧循环池23并排设置且固定连接,厌氧循环池23通过管道连接有厌氧循环泵24。

其中,硝化反硝化装置3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反硝化池31、一级硝化池32、二级反硝化池33和二级硝化池34,二级硝化池34的出水口与超滤装置4的进水口连接。

其中,厌氧装置2中的厌氧循环池23与硝化反硝化装置3中的一级反硝化池31和二级反硝化池33并排设置且固定连接。

其中,超滤装置4为管式MBR超滤装置,将清水与污泥分离,无须沉淀超滤装置4包括超滤进水泵41、超滤膜组42、超滤循环泵43、超滤清洗泵44和清洗桶45,超滤进水泵41通过管道连接有超滤循环泵43,超滤循环泵43通过管道连接有超滤膜组42,超滤清洗泵44通过管道连接有超滤循环泵43,清洗桶45通过管道连接有超滤清洗泵44。

其中,纳滤装置5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高级氧化反应池51、pH回调池52、脱盐反应池53和沉淀池54,沉淀池54的上部设有出水口,沉淀池54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调节池13连接,沉淀池54的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13,与调节池13中垃圾渗滤液混合并进行后续处理。

其中,蒸发装置6包括蒸发进水泵61和气液接触式蒸发池62,纳滤装置5与蒸发进水泵61通过管道连接,蒸发进水泵61与气液接触式蒸发池62通过管道连接。

其中,污泥处理装置7的污泥进口与一级反硝化池31、一级硝化池32、二级反硝化池33、二级硝化池34和超滤装置4的污泥排放口连接,污泥处理装置7的排水口与调节池13连接,污泥脱除的废水流至调节池13与池中渗滤液混合并进行后续处理。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渗滤液经过前处理系统1中的篮式过滤器11滤去大颗粒物杂质后进入沉砂池12进一步沉淀,之后进入调节池13调节水质水量并预酸化水解,为后续处理工序降低污染物负荷,调节池13的污水经厌氧进水泵21提升至厌氧反应器22内,厌氧反应器22借助厌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分解去除渗滤液中大部分有机物,所述厌氧循环池23混合厌氧池清液并调节后续进水,COD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厌氧循环采用反应区循环和出水回流相结合的方式,为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产生的沼气被收集并送入电厂垃圾库,厌氧循环池23出水自流进入硝化反硝化装置3以及超滤装置4,采取前置反硝化的形式,一级反硝化池31、一级硝化池32、二级反硝化池33、二级硝化池34和超滤装置4中的污泥经各自的污泥排放口排放进污泥处理装置7中进行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减量化处理,同时,污泥脱除的废水流经排水口排至调节池13与池中的渗滤液合并处理,超滤装置4内设大流量超滤循环泵43,通过大流量循环在膜表面形成高速湍流,使污染物不易在膜表面附着,同时通过超滤循环泵43形成跨膜压,泥水混合液中的水组分透过膜形成透过液排出,纳滤装置5产生的垃圾渗滤液浓缩液进入高级氧化反应器51中,添加硫酸及高级氧化剂降解浓缩液中的难以生物降解的污染物,之后浓缩液进入pH回调池52中进行将浓缩液的pH回调至8-9,然后浓缩液进入脱盐反应池53中,投加脱盐药剂去除高价盐离子,出水进入沉淀池54进行沉淀,沉淀池54中的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13与池中垃圾渗滤液混合并进行进一步处理。

本实用新型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厌氧装置2能够培养出共生关系良好的优势菌群,能高效降低COD和硫酸盐等污染物的含量,有效减少渗滤液中盐分累积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通过管式MBR超滤装置4,泥水混合液直接进入8mm膜管,将清水与污泥分离,无须沉淀,通过高级氧化反应池51,实现浓缩液零排放,技术可行,运行成本较低,整个装置设计合理,不仅有效降解浓缩液中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还有效减少浓缩液中盐分的累积,避免了二次污染,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具有更广阔的市场优势,处理装置采用远程控制,不需要现场维护,可以提前保养,现场水溢出可报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4584.5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740918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C02F9/14

专利分类号:C02F9/14;C02F103/06

范畴分类:申请人:湖州惠鹏达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湖州惠鹏达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太湖街道明珠路1258号明珠商务大厦11层1102室

发明人:孙振玉;胡晓惠;冯金海;刘永;刘振宇

第一发明人:孙振玉

当前权利人:湖州惠鹏达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韩洪

代理机构:33301

代理机构编号: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  ;  ;  ;  ;  

一种垃圾渗滤液零排放处理装置论文和设计-孙振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