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焦胜冯亮

分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焦胜冯亮

焦胜冯亮

河北建设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越来越多,由于其范围的不断扩大,目前岩土工程施工所引发的自然灾害也逐渐增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环境,为了解决地质灾害问题采用有效的措施手段,做好防治与预控工作非常重要。下面文章就以此为基础探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灾害防治;预控技术

引言

国家的经济在这些年内不断增长进步,其中离开的就是工程建设,由于愈来愈多的工程建设的不断展开,极大的考验着地质环境,导致地质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对周围的环境以及居民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我国地理范围大且地质类型繁多,地质灾害产生的范围也较广,因此对我国的地质灾害的治理解决带来了非常巨大的考验,并且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居民人身财产安全会产生极大的威胁,所以对于地质灾害的研究和治理十分必要。

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相关概述

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当这些变化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引发地质灾害问题,从地质灾害产生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同角度、不同标准的地质灾害类型与复杂程度也不尽相同;从产生原因的角度分析,自然变异不仅包括自然地质灾害,还与人为作用有很大关系,岩土工程建设使岩土土体产生不断变化,日积月累下形成变异,从而引发不同的灾害问题。由于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条件也不尽相同,地质类型繁多,地质灾害发生的范围较广,这对岩土工程灾害防治来讲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加强地质灾害研究与治理工作势在必行。

2常见的地质工程灾害类型

2.1滑坡

滑坡主要是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发生整体下滑的情况,造成滑坡现象的因素有很多种,其主要是由于本地区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比如:降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在出现较大降雨或者地震现象的时候,有可能引起山体滑坡。山体滑坡不仅会给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影响,还会威胁社会和谐,在岩土工程施工中靠近河流、湖泊或高差较大的地区应该做好山体滑坡的防治工作,在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上加强滑坡预防。

2.2崩塌

坡面的倾斜坡度大于550,并且在斜坡中有部分空旷区域存在以及坡高大于30m时极易产生崩塌这种地质灾害。大多数这种灾害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一旦这种灾害发生将极大的影响周围的人类的正常活动,并且会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安全带来难以估计的威胁,当灾害较严重时甚至会直接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

2.3泥石流与地面变形

泥石流的产生是由于土体、山体受到暴雨或者暴雪自然灾害的侵袭所产生的洪流,在这一过程中水流夹杂着大量的砂石、岩土等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泥石流的危害性,通常情况下泥石流多发于山沟或者山坡地带。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可能会涉及大量的砍伐、废弃物堆放等问题,过度的开发利用增加了泥石流发生的几率。与此同时,滑坡与泥石流等问题的发生下多会引起地面变形,由于地表人类活动较为活跃,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等所引起的地表沉降、地面塌陷都属于地面变形现象。为了进一步降低地质灾害对项目建设的影响,在项目开始前必须做好地质勘查工作,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这样才能减少地面变形对工程质量、安全带来的不利影响。

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与预控的有效措施

3.1滑坡防治技术

滑坡由于其诱发的因素有很多,因此解决滑坡灾害的重点是依据地理位置详细的分析可能导致滑坡灾害的原因,将潜在的风险控制在最低。国内对于滑坡的预防方案主要有两个:第一,提高山坡地段的地质结构力学的强度,如在上坡上面多种植绿色植被,加固土壤的附着力,这种方法是治理滑坡发生最有效的方案。目前大量治理滑坡的方案当中降低斜坡的载重或者加强该区域附近地质力学强度是最为高效的治理措施。第二,大多数发生滑坡的地方其诱发因素,都是由于大量的水浸泡导致土壤的粘附力下降,导致地质强度下降从而发生滑坡。因此,对于这在种类型的防止,我们可以以防止地下水侵蚀山坡为主要防止措施。首先,采集该区域的地下水以及周围环境详细信息;其次,建立有效的排水设施;最后,采用垂直控排水等方法将山体中的水经由排水设施运输到安全的区域,在排水设施建立的工程中一定要预防地表水回流到滑坡的区域中。

3.2泥石流防治技术

在应对泥石流问题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根据现场情况搭建拦沙坝,按照泥石流规模及类型在下游修建具有相应功能的大坝类型,以此减弱泥石流发生时所带来的冲击力和破坏力,降低泥石流的动能,将泥石流对周围环境及建筑物等设施产生的影响降至最低第二,选择合理的排泄设施,通过排泄通道将泥石流转移到一个安全的区域,尽量减小泥石流的破坏力。第三,从源头上治理泥石流问题,在前期阶段对可能存在的泥石流风险加以重视,采用防风固沙、植物加固等方式进行泥土加固,定期清理可能造成泥石流的潜在因素,避免风险问题的发生。

3.3地脉变形防治技术

地脉变形是一种危害程度极大的地质灾害,一旦出现这种地质灾害,轻则影响施工的效率,重则使得项目被迫停止,并且这种地址从灾害对周围人员的安全也是有极大的威胁的。目前对于地脉变形的防止措施有两种方案:第一,对于产生地脉变形的区域采用简单的填埋处理,然后经过极其夯实,运用于填埋的物质一般是石块和一定比例的粘土。这种方法成本低廉效率高,通常处理地脉变形这种方案被大家所接纳。第二,直接将极其将分裂的地方运用强大的机械力使得变形的地方恢复到正常的地质结构,然后在经过进行人工的土壤回填,恢复到原本的水平面高度。

3.4采取适当的必然措施

地质灾害发生的时候会对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安全构成威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地质灾害的具体位置,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情况,采取适当的避让措施。比如:针对附近居民区制定有效的灾害防治专项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安全计划,对区域范围内人员及财产安全做好安全转移。与此同时,在转移前选取合适的地理位置作为避难所,对于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和灾害发生后较为严重的地区,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适时开展变迁转移活动,将地质灾害发生所造成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岩土工程建设是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在建设过程中受到地质条件、水文环境等多方面限制,容易产生地质灾害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应该了解本地区的地质条件,对可能存在的各类灾害做好提前的预测,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将地质灾害风险控制在最小。对于灾害的防治与预控来讲,不仅要关注安全问题,还要选择合理的工程措施,保证质量目标、进度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灾害治理的作用,保证岩土工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郭阳.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分析及灾害预防治理建议[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0):50~51.

[2]赵怀.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应用实践之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6):45.

[3]阙东明.浅谈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与防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5):93~94.

[4]任显锋.岩土工程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建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5):102.

[5]李登科.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思路研究与讨论[J].地球,2016(5):80-80.

标签:;  ;  ;  

分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焦胜冯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