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任务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动态任务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动态任务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动态,模型,量子,绩效,效应,系统,周期性。

动态任务模型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牟向伟,林英霞,刘佳晨,张琳[1](2019)在《基于改进量子进化算法的末端配送任务动态分配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多数物流快递企业的配送业务末端会按照固定的配送服务区进行配送任务分配,无法针对变化频繁、分布不均的动态配送需求进行合理的配送资源设置,造成了各个末端配送节点工作负荷不均衡的现象,并进一步导致了配送调度管理混乱等问题。针对末端配送任务分配问题建立了一种考虑配送成本、资源利用率以及工作量配比差异的配送任务分配模型,对量子进化算法进行改进。对此问题求解,提出采用量子群稳定度作为算法退出判定条件,来避免算法的早退与无效迭代问题,并引入量子变异与淘汰机制,加强了算法对可行解的搜索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与按配送区进行分配的方案相比,算法给出的方案有效缓解了配送任务分配不均的现象,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总体配送成本。相关模型和算法可以根据动态的配送需求合理地分配各个末端网点的配送任务,有助于配送业务的下一步配送路径优化和科学调度。(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31期)

李念龙,黄进,田丰,戴国忠,王宏安[2](2019)在《ICOM~(DT):一个面向动态任务的交互计算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包含动态任务的交互式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现有对用户与动态任务交互的研究,提出一个面向动态任务的定量化可计算的交互模型ICOM~(DT),用于解释用户与动态任务的交互行为,并实现用户意图预测.更具体地,将ICOM~(DT)应用于运动目标选择任务,设计了两个实验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实验1收集用户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并预测用户选择的错误率,实验结果表明,能够很好地拟合且预测值也与真实值接近;实验2将模型对用户意图的理解拓展为一种辅助运动目标选择技术ICOMPointer,通过在具体的游戏场景中与Windows原本的选择技术及两种现有的增强目标选择技术对比,发现使用ICOMPointer选中目标的平均完成时间更短,完成速度更快.ICOM~(DT)模型的提出对计算机理解用户意图,提高用户与动态任务的交互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软件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叶盛钊,赵博,魏帅,殷从月[3](2018)在《基于动态异构模型的非周期性任务容错调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拟态技术可有效解决实时系统中的安全问题,但其异构冗余的特性会增加系统时延。为此,以拟态工控处理机架构为基础,在动态异构的多模冗余场景下,结合具体表决策略并执行清洗切换任务,提出一种硬实时非周期性任务容错调度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静态异构模型下的DRFTS算法,该算法在保证硬实时的条件下,能够提高调度成功率。(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8年10期)

杨帆,赵战彪,曹钰[4](2018)在《基于任务的装备器材多阶段动态供应策略与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任务装备器材保障模式时效性、灵活性、持续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任务的装备器材多阶段动态供应策略,以总保障成本最小、超储器材利用率最高、任务重要度最高为目标,建立了基于任务的装备器材多阶段动态供应调度模型,并采用动态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最后通过实例仿真验证了模型和策略的合理性、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张文芳,董冠群,王小敏,吴文丰[5](2018)在《基于多步动态信任评价的任务—角色基访问控制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分布式系统中访问控制模型的局限性,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和概率统计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多步动态信任评价的任务—角色基访问控制模型(T-RBAC)。所提出的多步动态信任评价算法能够动态度量分布式系统各实体间建立信任关系时的多种信任属性并加以综合评判,使信誉值变化更符合慢增骤降的客观规律,具有更强的抗攻击能力。基于该算法构建的T-RBAC访问控制模型,能够显着提高信任度随任务、角色、访问行为等上下文环境变化的动态适应能力,并具有更细的访问控制粒度和更高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8年08期)

任磊,任明仑[6](2018)在《基于学习与协同效应的云制造任务动态双边匹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制造环境下的智能服务单元具有自适应学习能力,并通过社会关系与其他服务进行资源传递、信息共享交互,协作完成复杂制造项目。根据云平台上制造任务关联性与服务协同性的新特征,提出考虑学习与协同效应的制造任务双边匹配决策方法。由于云交易的重复性、动态性,服务通过多次参与任务积累知识提升服务质量,构造基于学习效应模型的主体动态能力计算方法,运用期望效用理论聚合双方满意度。同时,应用协同网络刻画服务社会关系,基于社会网络理论计算服务间协同满意度。从而构建以任务、服务满意度、服务间协同满意度最大化的一对一双边匹配多目标模型。通过汽车云制造实例运算得到最优匹配方案,验证本文模型的有效性,并与一般双向匹配、考虑学习、考协同效应的3类模型比较,证明本文模型的优势,更符合实际制造场景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冯广文[7](2018)在《任务性绩效考核模型研究与应用——基于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销售人员任务性绩效考核包括业绩、成果等定量因数和工作方法态度等定性分析,根据其多特性多成分,不但包括"量差"而且还包括"质差"的特性,运用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法能够消除单个指标不合格而造成整体结论被否定的情况,能够消除评价主体的主观性,是一种科学合理的任务性绩效考核方法。(本文来源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张安,任卫,汤志荔,汤传乐[8](2018)在《基于CTL模型和任务绩效的驾驶舱动态功能分配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飞机驾驶舱系统自动化水平提高的关键在于实现飞行任务的动态分配。为了提高动态功能分配的可靠性,提出用于实时估算飞行员脑力负荷的认知任务负荷(Cognitive Task Load,CTL)模型,将模型估算的飞行员脑力负荷与飞行任务绩效的测量结果相结合作为飞行任务动态功能分配的综合触发信息,飞机驾驶舱系统将综合触发信息经过模糊推理输出飞行任务自动化等级,实现飞机驾驶舱功能的动态分配。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火力与指挥控制》期刊2018年07期)

陈曦,毛一岚,于龙江[9](2018)在《基于动态环境模型的卫星任务决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卫星对地观测任务的生成,在考虑动态环境需要的情况下,针对可见性约束和任务相邻约束提出基于动态环境模型的卫星任务决策方法。该方法针对基于信息素浓度变化建立的动态环境模型,降低面带观测区域进行栅格化处理,赋予栅格随时间增加的信息素浓度,依据信息素浓度均值和方差的降低速率为准则,对卫星任务进行决策,得到观测方案。针对单颗卫星对地面区域的观测进行验证,本文所提出的任务决策方法使卫星在几个轨道周期内即可将目标区域进行遍历观测,且信息素浓度降低均匀。(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8年08期)

崔琼,李建华,冉淏丹,南明莉[10](2017)在《任务流驱动的指挥信息系统动态超网络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指挥信息系统建模方法在描述系统内在机理时存在的片面、静态和同质化等问题,提出任务流驱动的指挥信息系统动态超网络建模方法。首先构造指挥信息系统多作用域结构空间,通过使命任务空间、逻辑功能空间和物理实体空间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描述指挥信息系统内在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用超网络理论描述指挥信息系统功能网络,进而构建了任务流驱动的指挥信息系统动态超网络模型,并定义了相关参数。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用性。(本文来源于《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动态任务模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包含动态任务的交互式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现有对用户与动态任务交互的研究,提出一个面向动态任务的定量化可计算的交互模型ICOM~(DT),用于解释用户与动态任务的交互行为,并实现用户意图预测.更具体地,将ICOM~(DT)应用于运动目标选择任务,设计了两个实验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实验1收集用户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并预测用户选择的错误率,实验结果表明,能够很好地拟合且预测值也与真实值接近;实验2将模型对用户意图的理解拓展为一种辅助运动目标选择技术ICOMPointer,通过在具体的游戏场景中与Windows原本的选择技术及两种现有的增强目标选择技术对比,发现使用ICOMPointer选中目标的平均完成时间更短,完成速度更快.ICOM~(DT)模型的提出对计算机理解用户意图,提高用户与动态任务的交互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态任务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牟向伟,林英霞,刘佳晨,张琳.基于改进量子进化算法的末端配送任务动态分配模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2].李念龙,黄进,田丰,戴国忠,王宏安.ICOM~(DT):一个面向动态任务的交互计算模型[J].软件学报.2019

[3].叶盛钊,赵博,魏帅,殷从月.基于动态异构模型的非周期性任务容错调度[J].计算机工程.2018

[4].杨帆,赵战彪,曹钰.基于任务的装备器材多阶段动态供应策略与模型[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8

[5].张文芳,董冠群,王小敏,吴文丰.基于多步动态信任评价的任务—角色基访问控制模型[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8

[6].任磊,任明仑.基于学习与协同效应的云制造任务动态双边匹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18

[7].冯广文.任务性绩效考核模型研究与应用——基于动态加权综合评价方法[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8

[8].张安,任卫,汤志荔,汤传乐.基于CTL模型和任务绩效的驾驶舱动态功能分配方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8

[9].陈曦,毛一岚,于龙江.基于动态环境模型的卫星任务决策方法[J].科学技术创新.2018

[10].崔琼,李建华,冉淏丹,南明莉.任务流驱动的指挥信息系统动态超网络模型[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7

标签:;  ;  ;  ;  ;  ;  ;  

动态任务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