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开展体操教学现状与策略

浅谈学校开展体操教学现状与策略

成都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610072

【摘要】一代伟人邓小平一生最喜欢三大体育运动,足球、游泳和体操。首当其冲的是体操,他认为体操是全身不得不运动的体育运动。习近平总书记最近视察国家冰上项目时,谈到“少年强、则国家强,体育强、则国家强”。说明国家领导人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之非常之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成都市200所小学的体操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市小学体操场地器材非常困乏;严格《体育与健康(体操)课程标准》执行很差;领导、教师对开设体操课堂极不重视;学生对体操缺乏基本的认知;开设体操内容教学单调;体操人才紧缺结构不协调;对此提出了一些发展成都市小学体操教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体操;教学;现状;对策

纵观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教学发展,体操项目在各级学校教材或刚要中都很明显看见其身影,体操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现在,举国上下的小学的体育教学内容却越加看不见体操的身影,体操教学整体现状较为堪忧,这将势必严重影响到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发展。为了全面了解成都市小学体操教学现状,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促进基础体育教学改革,推进基础体育教学纲要的真实全面落实等具有积极意义,故笔者选择本课题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从成都市抽取200所中小学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CNKI网检索查阅了相关重要论文40篇以及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相关着作和政策文件。

1.2.2问卷调查法:根据问卷设计要求设计了综合问卷一套(调查对象包括、教师、学生),对问卷内容进行效度检验,专家一致认为内容效度较高,可以用于发放调查。向所选取的200所小学发放学生问卷4000份,收回问卷980份,回收率为98%,有效问卷3800份,有效率为96.9%;向教师、领导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问卷980份,回收率为97.5%,有效问卷900份,有效率为92.3%;对问卷的回收进行加工处理,采用重测相关检验的方式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其相关系数r=0.75,信度较高。

1.2.3数理统计法:采用EXCEL表格的统计功能对回收问卷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1成都市小学体操教学现状与分析

2.1.1体操教学场地器材状况

通过对200所学校的调查显示:成都市小学体操项目群的场地器材总体表现为相当匮乏,其中平衡木、高低杠、跳马、等专门器械体操的器械及体操棍的拥有率为0;体操带、体操棒、健身球等轻器械的拥有率为10%;拥有肋木,把杆的学校略有提高,分别占调查学校的20%和24%;拥有音响学校占调查学校的80%,这与学校的广播操的开展需求相关。由此可以看出,成都市小学对体操类项目所拥有的场地器材非常匮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体操运动的开展。

2.1.2《体育与健康(体操)课程标准》执行状况

从调查的200所中小学来看,各中小学对《体育与健康(体操)课程标准》执行力度各异。严格执行标准的学校占调查学校的2%;基本执行标准的学校占调查学校的6%;不执行标准的学校占调查学校的92%。由此看出,成都市小学体育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与标准较为散乱,课堂教学随意性较大,基本不涉及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体操成套动作内容。

2.1.3领导、教师对开设体操课堂的重视状况

从对教师、领导发放的问卷调查整理来看,88.9%的领导、教师对小学开始体操课持反对意见。领导特别强调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安全性,极不支持教师在课堂教授器械体操的内容。这与领导对体操项目群的特点认识不够很相关,认为体操就是带有危险性的项目,担心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给自己“政治前途”带来影响。由于受领导的普遍不重视,教师也在体育课堂很少涉及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都以“规避”安全为由将其体操列入危险项目而不给小学生进行开展。

2.1.4学生对体操的认知状况

从参与调查的3800为学生来看,完全了解体操的学生为0%;比较了解知道的学生占2.1%;略有了解的学生占3.2%;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占94.7%。由此看出学生对体操的了解认识率相当低下,这与小学的体育教学传播直接相关。

2.1.5开设体操内容教学状况

从所调查学校对体操教学内容的开展来看:绝大部分学校都对队列队形和徒手体操进行了教学,分别达到90%和100%,这与课间操的推行和各学校进行军训有较大相关;单杠、双杠、跳马、跳箱、平衡木等专门器械体操的开展为0;对健美操和形体舞蹈的开设略有提高,分别达到12%和10%;教材化技巧、艺术体操、山羊的开课也较为少见。

2.1.6体操师资状况

从调查200所中小学1500位体育教师的项目专项结构来看,小学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形体舞蹈师资还相当匮乏,分别占0.6%、3.3%和3.3%;健美操老师的师资还算相对合理,占整个体育师资的10%;而起他项目的体育教师占了绝大多数。由此看出:当前成都市小学的体操项目群的教师师资人数结构部合理,非竞技体操人才。学生比较喜欢的艺术体操、形体舞蹈等项目也显得较为紧缺,不能满足现行学生对基础性较强、学生又乐于接受的体操项目教学开设。

3.加强成都市小学体操教学的策略

3.1加快成都小学体操项目群场地器材的合理配备

首先体操运动是一切运动的基础,对人体运动素质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在小学快速扭转体操开展很尴尬的局面,改善体操项目群的场地器材。如:一套较完整的快乐体操器械,其中它基本已经完整的包括小学生的上肢、下肢和腰腹身体素质的增加,而且对课间休息和增强小学生的头脑发育都有帮助。具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整个成都就只有成都市少年儿童体育学校有这么一套完整的器材。其次是增加合理的配备成为先行条件。场地设施时开展体操运动的硬件条件,没有良好的体操场地设施,就无从谈起该项目的普及。就目前成都市小学所具备的体操场馆和其他器材来看都显得非常匮乏。

3.2改变领导、教师、家长对体育伤害事故的错误认识

不少家长缺乏对体育运动的正常风险进行必要的认识、理解,以及对自己孩子的疼爱,只要自己孩子在体育课堂中受点伤,就视为让其心肝宝贝委屈了,无理找到学校、教师要求进行赔偿。由于人体的一些解剖缺陷,本身体育运动很自然存在潜在的一些运动风险,通过体育运动课堂的正常科学合理组织后,有时仍然难以规避运动中的一些小受伤。但是不少家长特别缺乏这方面的常识和基本的素质以及教育引导孩子正常成长的科学理念。孩子受了点伤就统统把责任归给教师,学校领导以及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立法部门也缺少对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具体认定,总认为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常将体操运动错误地归为安全风险较大的项目,在正常教学过程中极力主张反对体操的教学开展,无形给教师的教学开展在泼冷水,出现一些小受伤的事故时也不从正确评价教师的教学组织问题,笼统一棒摔倒教师头上,谁还有兴趣和胆量进行体操的教学。因此,社会、家长、领导、教师应该改变观念。比如(1)在正确规避小学生损伤的基础上多一些理解。(2)在平时可以向从事专业该项目的同仁了解如何保护的方式方法。(3)体育项目,特别是体操项目,在这一点上,欧美及邻国日本都非常认同,在校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前,必须先参加体操训练,因为它是所有体育项目中的基础。恳请领导能给予重视和正视,这个问题不能回避它。

3.3提升体操运动对学校体育功能的再认识的正能量

从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长河来看,体操始终是被列为重要的内容,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体操在学校体育中的实际开展受到了冷落。应从多角度宣讲体操运动队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向作用。正确、客观认识体操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所承载的任务;在实际的认识和操作过程中,多对体操运动的重要地位的凸显被众多领导和教师弱化的现实加以揭示。因此必须重树体操教学在学校体育中的重要地位,彰显它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独特的作用。

3.4激发和维持青少年学生对体操运动的参与兴趣

青少年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浓烈兴趣的保持,必须要要有强大的正确内在动力需求作保障。当下为什么不少的学生喜欢体育课而不喜欢体育运动呢?笔者认为这是体育课堂的失败,但它给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正确引导孩子参与体育运动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为学生喜欢体育课,那就证明体育课能够给予孩子们提供休整、愉快、调节的时间和场所,但是我们不能将体育课堂仅仅作为孩子们因为其他学习压力的缓释的消极场所。体育教师应当将孩子们引向主动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当中去寻求体验运动的快感,学会真正享受运动;大力给学生讲授传播体操运动能够给予每个人带来的那种健身健美价值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深层兴趣爱好,一旦这种兴趣爱好成为习惯,持续的兴趣、强大的动力将保持至久。

3.5加大小学体操教学改革

小学的体育教学改革,要深入执行“健康第一”的理念,切实理解健康的全面内涵,关键摒弃传统健康的简单理解和行为操作表现。将孩子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方面充分结合起来,相互融合照应,不能为了避责而不敢前行半步,不能将其对孩子们很具有劳其筋骨的一些器械项目彻底干掉,而是尽量考虑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预防不必要的运动损伤为立足点,而不应逃避。

3.6大力改善成都市小学专业体操师资结构

合格的专业体操师资是促进成都市小学体操健康有序开展的软实力。没有体操师资,基本的教学就难以履行,更谈不上积极的教学改革。即便有合理的体操内容设置也离不开奏效合格的开拓者。就目前成都的体操师资来看,体操人才都比较紧缺,因此加强小学体操师资的培训和引进成为普及开展体操运动的另一部可或缺重要基石。

4.结论与建议

结论:由于社会、学校、教师以及家长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成都市小学体操教学逐渐消失了。

建议:针对当前现状,1.加快成都市小学体操项目群场地器材的合理配备;2.改变领导、教师、家长对体育伤害事故的错误认识;提升体操运动对学校体育功能的再认识的正能量;3.激发和维持青少年学生对体操运动的参与兴趣;4.加大小学体操教学改革;5.大力改善成都市小学专业体操师资结构等对策性措施。以期大力改变成都市小学体育教学受到极度冷落的局面,望有关教学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社会高度关注其我市小学的体操教学健康发展。

标签:;  ;  ;  

浅谈学校开展体操教学现状与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