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研究魏世廉

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研究魏世廉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发展

建筑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和必由之路,要实现机电安装的现代化,亦必须走工业化的道路。在国家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的进程中,机电安装行业需从提高施工工效、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降低劳动者工作强度的角度出发,全面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实现机电安装现代化的目标。暖通空调系统作为建筑能耗大户,在机电安装工程中,暖通空调系统设备和管路的施工效果将直接影响投入使用后室内环境的调节和系统能耗水平。从机电安装工程的角度来看,应积极持续不断跟进暖通空调新技术和把握发展趋势,提高暖通空调系统施工质量,通过工业化措施和绿色节能施工技术降低系统施工和运行维护成本。本文将主要从机电工程BIM技术的应用、集成式制冷机房、机制金属内保温风管和磁悬浮空调这几个方面,对机电安装工程领域暖通空调新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简要叙述。

1.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我国的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耗能可达到30-50%。由于人的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人们对室内的温度的要求就比较高。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能耗量较大的也就是空调。在暖通空调的机电化的安装中,其安装中的施工水平和效果,直接影响着空调的使用情况,也影响着室内的温度的变化。在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中,企业需要把握安装工程中的技术,提高施工的质量,通过技术的使用,达到一定施工效果,实现对系统的施工成本的降低。

2.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

2.1BIM技术

虚拟,对设计进行优化,然后利用相关机电构件建立三维信息模型,要在工程安装前对工程整体完成虚拟建造及演示,充分表现出施工效果,帮助施工方在充分了解工程情况的前提下进行决策、管理等,使暖通空调安装与工程其它项目进行更好的协调;管线,应用BIM软件对各管线进行碰撞试验,有利于管线的布局调整,直至达到最合理的布局效果,帮助在实际安装时,避开碰撞点,提高施工效率,避免增加施工成本,帮助安装工程技术完成施工工期;三维可视化,应用BIM软件,可以将安装的整体效果展现出来,展示机电安装关系、设备空间关系等,通过三维模型可将平面图、剖面图更直观、更具体的表现出来,有利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帮助实际施工时问题点的规避。

2.2关联预测控制技术

关联预测控制技术是对整体能耗的优化,根据系统的运行情况,对其进行仿真计算,根据负荷数据的建模,实现对空调制冷量的需求的计算,对制冷系统进行控制,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制冷的需求,还可以保证制冷站系统的稳定运行。这种技术一般也是应用在集成制冷空调中。

2.3机制金属内保温风管

机制金属内保温风管是一种采用内衬保温形式的节能、降噪型风管,风管外壳采用金属薄钢板经机械压制成模,由复合涂层包裹的玻璃纤维保温内衬与镀锌钢板风管之间的保温钉固定,经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一次加工成型,内衬保温材料的复合涂层具有防腐蚀、防掉落、防火等优势,可以作为空调、通风及防排烟系统风管使用,可以极大保证系统的安全使用。机制金属内保温风管所需要的材料,在工厂车间的全自动生产线同时生产,和装角机及合缝机配合应用,确保了保温内衬与金属风管紧密的结合,极大的确保了加工风管的质量,缩短了加工工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加工风管的使用性能。

2.4磁悬浮技术

磁悬浮技术在空调中的应用制成了磁悬浮空调。这种技术的应用主要和利用永久磁铁和电磁铁组成径向和轴向的轴承组,使其运动无摩擦,在磁轴承上实现实时定位,保证了定位的精确度。而且其运行中不需要润滑油,使系统的换热效率也提高了,大约提高15%以上。这种技术的应用使得其有更明显的优势,其主要的优点有以下几点:一是空调机组更加的紧凑,其体积变小了,运行的效率也更高了,机组制作成本降低,运行和维护的费用也比较低。二是采用了新型的制冷剂,无毒无害,操作更加的安全。三是无润滑油运行。这样就可以摒弃辅助系统,换热效率就可以提高。四是超低噪声。机械运行的气流声音比较小。五是无机械摩擦损失,制冷机组的效率高,相比于传统的制冷机组高出40%以上。

3.传统空调与集成制冷空调的对比。

传统的空调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主要的就是制冷方面,与集成制冷空调相比,其有很多的缺点,传统空调与集成制冷空调差别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节能效果。传统的空调节能效果差是因为其受外界的气候和系统设计的应用,其节能效果一般也就在10%-30%之间,节能效果一般。集成式制冷空调的节能效果是受系统的设计和负荷的变化影响的,其节能效果比较好,一般的产品的节能效果都在传统空调之上,一般是30%-50%之间。二是控制参数少。传统的空调的制冷机只能对温度、流量、系统曲线设备能耗负荷的参数进行控制。但是集成制冷空调不仅可以控制参数,还可以监控数据的变化,对系统的运行进行分析和研究,使系统的运行更加的完善。三是控制算法单调。传统的空调的制冷机采用的是PID单点控制算法,而集成制冷空调采用的是关联预测控制算法,这种方式对系统的控制性更强,对系统出现的问题,可以尽心预测。四是控制范围小。传统的空调的制冷机对冷却塔、循环水泵、冷水机组和管理系统中的电路阀门进行控制,受控制的设备单体间相互制约。而集成制冷空调是在控制系统中嵌入了设备性能曲线,可以使设备发挥更大的作用,保证系统的运行。五是安全性。传统的空调对设备的保护都是单独的,而集成制冷空调对设备的控制是整体的,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以控制其他设备的运行,避免受其影响。六是产品形式。传统的空调的制冷机采用的是设备分离,现场进行安装的方式,但是集成制冷空调采用的是一体化的设备,在工厂完成装配工作。七是占地面积和现场施工的时间。传统的空调的制冷机的体积比较大,需要在现场施工的时间也比较长需要2-3个月;而集成制冷空调制冷机体积小,使用方便,现场施工不超过2周。

4.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发展方向

供热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会不断升级,各类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持续优化提升,使锅炉机制、换热站机制等较大程度的使用,更好的保障供热系统的持续、稳定运行;分户计量会逐渐试用,我国在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相关意识,使分户计量的推广有了前提保障,将温控阀、热量表等产品应用于供热系统的设备中,使人们更直观了解所使用的设备的能力及使用情况,有助于降低资源消耗,间接的利于环境保护;锅炉的节能工艺将会大力推广使用,推广相关的自动控制技术,可有利于煤炭煤层燃烧的无害化,帮助锅炉的运行实现高效化、节能化,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清洁燃料的使用力度会大大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太阳能等洁净资源将会替代传统燃料,成为主要的能源燃料。

结论

在机电安装工程中,暖通空调系统设备和管路的施工效果对系统投入使用后室内环境的调节和系统能耗水平具有直接影响。BIM技术的应用、集成式制冷机房、机制金属内保温风管等机电安装工程领域暖通空调新技术的运用,将有助于通过工业化措施和绿色节能施工技术,提高暖通空调系统的施工质量,降低暖通空调系统施工和运行维护成本,进而推动机电安装的工业化进程和建筑能耗的降低。

参考文献:

[1]张胜.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发展趋势[J].智能城市,2017,(02):172.

[2]张宁波,陈晓文.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及发展趋势概述[J].安装,2016,(04):23-27.

[3]周小虎.浅析机电安装工程中暖通空调的安装[J].建材与装饰,2015,(49):213-214.

[4]潘建泰.机电安装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控制与管理[J].中华民居,2011,(08):169-170.

标签:;  ;  ;  

机电安装工程暖通空调新技术研究魏世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