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小城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山地小城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山地小城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山地,小城镇,西南地区,道路网,策略,控制性,生活圈。

山地小城镇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李林莲,赵守谅,陈婷婷[1](2019)在《基于生活圈的山地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策略——以恩施市叁岔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山水格局的影响下,山地小城镇的村落规模一般较小,且多为零散式布局。道路交通因山路崎岖多有不便,镇村之间的交流会受地形的限制而相对较少,镇村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范围也因此受到影响。本文通过总结既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模式,分析其对山地小城镇的不适用性,从居民的真实需求出发,基于生活圈层级理论,强调公共服务的供需平衡与高效利用,校准可达性时间成本,优化山地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并实际运用到恩施市叁岔镇的镇村建设规划实践中。(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期刊2019-10-19)

季斌[2](2019)在《山地小城镇道路网整体设计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山地小城镇道路网整体设计进行全面探究,能有效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减少地质灾害发生。通过对山地小城镇道路网整体设计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山地小城镇道路网设计特点,提出了山地小城镇道路网整体设计。(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15期)

廖林林[3](2019)在《山地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利用问题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山地小城镇的规划对于山区小城镇的合理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所以重视具体的规划问题分析十分的必要。从现阶段的分析研究来看,之所以要强调山地小城镇的规划,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规划问题会影响城镇产业布局问题,其二是规划问题会对城镇生态等造成影响,所以对于山地小城镇发展而言,科学合理的规划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就山地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利用问题做具体的分析,旨在明确现阶山区小城镇规划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具体的问题解决措施做讨论与研究。(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9年21期)

佘渝娟,姜天洪,王小平,王钰[4](2019)在《山地小城镇的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山地小城镇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调查分析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认为影响山地小城镇交通安全的因素主要涉及4个方面:从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来看,影响最大的是"机动车管控不到位",然后依次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山地自然条件恶劣"和"交通参与者行为不当"。改善山地小城镇交通安全状况,需要加强山地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和机动车管控,同时要积极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增强每个交通参与者(行人与驾驶人员)的安全交通意识。(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陈丽名[5](2019)在《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建设规划实践——以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城总体规划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西南地区城镇建设受地形地貌、生态保护、区位交通条件等影响,城镇建设存在发展缓慢、经济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文章以昭平县城总体规划为例,提出城镇建设的规划思路、策略和建议,希望为西南地区落后小城镇规划建设实践提供一些新思路,以及为类似项目的规划设计提供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智能城市》期刊2019年11期)

李萌[6](2019)在《农业转型背景下的贵州山地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当前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59.58%,但是在我国西南地区仍有一大批以农业为主的小城镇,发展进程缓慢,产业结构单一,远没有融入我国城市发展的时代大背景里。农业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农业效益的重要途径。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叁产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了主要趋势。村镇作为农业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在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出现了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其中,在我国山地小城镇地区,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产业发展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表现的更为突出。仅考虑对小城镇的物质空间规划,虽然可以改变其落后的环境面貌,但无法对其长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小城镇规划需要产业先行。考虑产业的转型,必将涉及空间上的变化。只有先为山地小城镇寻找到合适的产业发展方向作为指导,才能进行科学的空间建设,从而为小城镇提供发展的持续动力。因此,小城镇的合理规划建设,需要结合产业方向进行调整,进而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空间基础。本文以农业转型为背景,探讨了关于山地小城镇的规划策略,通过对贵州山地小城镇在产业、空间、设施、生态、风貌建设的现状分析,总结出当前在农业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建设问题。并从农业转型的方向引导、空间结构和布局优化、配套设施建设、生态引导、风貌重塑等方面,探讨山地小城镇环境下,空间、设施、生态、风貌与农业转型相结合的发展策略。重点研究的是贵州山地小城镇建设与产业转型如何能实现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并立足于贵州小城镇的发展需求,构建了评价体系,从而科学的指导小城镇的建设。最后以安顺市江龙镇的规划建设的实践为例,论证了规划策略的可行性。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贵州的大多数小城镇建设和转型发展提供建议。(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6-08)

翟辉,赵璇,李朦[7](2019)在《山地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与管理研究——以云南省盐津县水田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省作为山地特征较明显的西部省份,山地城市周围的地形地貌条件极其复杂,空间生长不同于平原城市,因而山地城市其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相较于平原城市更难以把控。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多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强烈博弈加剧了规划管理部门的工作难度,尤其是规划编制较落后、城市建设水平不高的县级城市。从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出发,通过对山地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力图从指标控制、竖向设计和生态景观层面入手,对地理环境复杂的山地小城市的规划管理进行思考,为城市建设提供更具合理性的管控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名城》期刊2019年03期)

任一田,罗芸,陈洋,易雪[8](2018)在《基于“职能—区位”两维视角的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发展分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小城镇分类主要从单一维度出发,难以从不同视角准确把脉小城镇发展定位与发展模式,从而难以针对这一地区不同类型的小城镇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与发展的提升路径。本文从职能和区位两个维度对小城镇的发展类型进行了划分,从职能视角可划分为市场贸易型、工业带动型等6类;从区位视角可划分为城市圈范畴内(近郊)小城镇等3类。基于此构建了"职能—区位"两维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类型划分体系,包含"城市圈范畴内(近郊)—市场贸易型""卫星—资源驱动型""边远—外向带动型"等15种类型。然后在西南地区各省市选取了32个样本镇,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深入分析其区位特征、资源禀赋与发展模式,从"职能—区位"两维视角对样本小城镇的发展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部分典型的小城镇发展类型结合样本镇的实践进行了探析。研究成果为针对不同类型的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提出行之有效的路径与建议提供了重要前提,为提升这一地区山地小城镇的可持续建设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来源于《建设管理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王力国,刘胜洪,库顺欢[9](2018)在《山地小城镇空间环境质量提升研究——以石柱县黄水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黄水镇这一重庆典型的山地季节性度假小城镇在旅游旺季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结合黄水镇自然资源特点,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行动理念,探讨了以公共开放空间环境整治、城镇风貌提升、镇区交通组织梳理、公共服务及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扩容为抓手,进而推动城镇空间环境品质提档升级、城镇空间服务史撑能力提升改善的行动规划策略。(本文来源于《2018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期刊2018-07-26)

申立银,魏小璇,陈洋,熊宁[10](2018)在《基于案例研究的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可持续建设水平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诊断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可持续建设水平,针对性地提出提升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可持续建设水平的路径,为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可持续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撑。[方法]基于对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同部门建立的9套城镇化可持续建设指标体系的梳理,结合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可持续建设的内涵,从经济建设、社会进步、资源环境3个准则层选取24个指标,构建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可持续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利用熵值层次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应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模型对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山地小城镇进行可持续建设水平诊断。[结果]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可持续建设水平不高,尤其是经济建设比较落后。一方面以农业为主的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经济结构亟待升级转型。另一方面,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镇区人口集聚能力不足,限制了经济发展。通过对样本镇的聚类分析,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可分为较强、一般、较弱3类。[结论]提高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可持续经济建设水平关键是要依据自身资源禀赋调整经济结构。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可以依托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通过优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发展镇区工业园;同时可以依托新农村建设发展乡镇生态旅游项目,从而带动镇域经济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期刊2018年06期)

山地小城镇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山地小城镇道路网整体设计进行全面探究,能有效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减少地质灾害发生。通过对山地小城镇道路网整体设计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山地小城镇道路网设计特点,提出了山地小城镇道路网整体设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山地小城镇论文参考文献

[1].李林莲,赵守谅,陈婷婷.基于生活圈的山地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策略——以恩施市叁岔镇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7山地城乡规划).2019

[2].季斌.山地小城镇道路网整体设计探析[J].科技与创新.2019

[3].廖林林.山地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利用问题浅析[J].居舍.2019

[4].佘渝娟,姜天洪,王小平,王钰.山地小城镇的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问卷调查数据的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陈丽名.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建设规划实践——以广西贺州市昭平县城总体规划为例[J].智能城市.2019

[6].李萌.农业转型背景下的贵州山地小城镇规划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

[7].翟辉,赵璇,李朦.山地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与管理研究——以云南省盐津县水田新区为例[J].中国名城.2019

[8].任一田,罗芸,陈洋,易雪.基于“职能—区位”两维视角的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发展分类研究[J].建设管理研究.2018

[9].王力国,刘胜洪,库顺欢.山地小城镇空间环境质量提升研究——以石柱县黄水镇为例[C].2018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2018

[10].申立银,魏小璇,陈洋,熊宁.基于案例研究的西南地区山地小城镇可持续建设水平诊断[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

标签:;  ;  ;  ;  ;  ;  ;  

山地小城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