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脊髓炎论文-葛旭

视神经脊髓炎论文-葛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视神经脊髓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颅脑MRI检查,诊断

视神经脊髓炎论文文献综述

葛旭[1](2019)在《视神经脊髓炎的颅脑MRI检查及诊断价值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的颅脑MRI检查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9年4月我院20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行颅脑MRI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的颅脑MRI检查结果。结果:20例患者行颅脑MRI检查发现16例患者有颅脑病灶,诊断准确率是80%;病灶MRI特征是大部分病灶位于皮层下及深部脑白质部位,其余分别位于胼胝体、脑桥、延髓、脑室室管膜周边以及丘脑部位;病灶形态大都表现为斑片样,小部分表现为点状及类圆形。结论:视神经脊髓炎行颅脑MRI检查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清楚显示病灶部位与病灶形态,可为临床早期诊断视神经脊髓炎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Y.Liu,D.Dong,L.Zhang,Y.Zang,Y.Duan[2](2019)在《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的影像组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的建立并验证个体影像组学列线图,用于多发性硬化(MS)和神经脊髓炎(NMOSD)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收集67例MS和68例有脊髓损伤的NMOSD病人作为主(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牛彦霞,谢沁芳,张新燕,王满侠[3](2019)在《产气荚膜梭菌在视神经脊髓炎中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体肠道中栖居着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在调节和维持宿主肠道稳态、免疫平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视神经脊髓炎(neuroomyelitis optica,NMO)、帕金森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与肠道微环境变化和菌群失调相关。NMO是一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炎性脱髓鞘(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内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吴冬燕,于欢[4](2019)在《RLS在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中的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目前认为不安腿综合征(RLS)的病理生理学特点为铁代谢和多巴胺转运系统障碍;脊髓A11多巴胺细胞作为此多巴胺转运系统的一部分,其损伤可能导致RLS。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患者作为脊髓不同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的天然模型,我们研究这些患者中RLS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从而进一步研究A11细胞作为RLS病理生理一部分的作用机制。方法随访华山医院北院2013年1月-2018年9月出院诊断为NMOSD患者186例,电话随访RLS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扩大残疾状况量表(EDSS)、Epworth嗜睡量表(ESS)和疲惫程度量表(FSS),随访RLS的治疗。结果 186例NMOSD患者中,10例失访;剩余176例(男54)中,3例(男1)死于肺部感染,死前无RLS症状;3例患者NMOSD之前即诊断为RLS,最近一年内有RLS症状;此外还33例在电话随访时确诊。本样本中RLS在NMOSD患者中的患病率为20.5%;NMOSD患者(n=176)的平均年龄是45.3±14.2。36例RLS患者平均年龄(47.6±12.8)大于非RLS患者(44.7±14.6),NMOSD起病年龄(47.1±9.7)也大于非RLS患者(41.7±12.8),但均无统计学意义。36例RLS患者中有32例AQP4阳性(88.9%),AQP4阳性和阴性患者出现RLS的比例无统计学差异。RLS和非RLS患者中分别有30和110人脊髓有病灶,无统计学意义。RLS患者和非RLS患者EDSS中位数均为3[0–8];ESS得分分别是8.4[1–18]和6.4[0–15],FSS得分是5.0[1.7–6.1]和3.8[1.6–6.1],均无统计学意义。RLS中有13人服用加巴喷丁,2人服用普瑞巴林;另21人未曾服用RLS相关药物。结论 RLS在NMOSD的患病率仍是女性高于男性。NMOSD人群中RLS疾病严重,但ESS和FSS无显着性差异,可能NMOSD疾病本身的严重性掩盖了RLS症状。令我们失望的是,脊髓病灶似乎并未对RLS的出现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使我们惊讶的是,之前仅1人被新诊断为RLS。约1/3患者服用了加巴喷丁,但并非为RLS,而因NMOSD症状而用。RLS在NMOSD人群中是一相当普遍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并未得到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医生有望将来重视RLS在NMOSD中的诊治。(本文来源于《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0-25)

王春琛,陈志刚,王麟鹏,李彬,刘慧林[5](2019)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针灸治疗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是一种主要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此病作为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在亚洲高发,复发率高,临床症状重,预后差,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期成为神经免疫学科中的研究热点。笔者从疾病的中医针灸治疗现状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为中医诊治此病和进一步科学研究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2019年10期)

陈群,谭勇平,陈飞林,李秀娟,周卜邻[6](2019)在《以顽固性呃逆为主诉的视神经脊髓炎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顽固性呃逆为急诊常见症状,大多研究与顽固性呃逆的治疗有关,但是顽固性呃逆的病因错综复杂,往往容易造成误诊。没有明确诊断就不能对因治疗,因此本文拟通过1例顽固性呃逆病例报道,提醒急诊科医生对该病诊治不应有思维局限。1临床资料1.1病例介绍(1)现病史:患者,女,46岁,因顽固性呃逆1周余入院。患者于1周前出现呃逆,每小时(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19期)

闫怡筱[7](2019)在《以双下肢瘫痪为主的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该院神经内科科开展在双下肢瘫痪为主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以2018年9月—2019年5月为研究时段,对科室医护人员按照要求培训,患者入组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宣教、视力护理、下肢护理、康复训练、用药指导。比较两组受试者在接受一段时间的相应治疗后采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通过对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综合评价术后生活质量;统计不良反应(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痛性痉挛)的发生情况;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经对比得知,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下肢运动能力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下肢瘫痪为主的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开展临床路径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和保持身体机能,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双足与保健》期刊2019年18期)

姚棉璇,屈剑锋,肖卫民,丘东海,吕科峰[8](2019)在《8例首次发病的晚发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研究首次发病的晚发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late-onset 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LONMOSD)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为LONMOSD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2016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住院首次发病LONMOSD的临床、影像学及复发的特点,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8例患者中7例为女性,1例为男性,起病年龄(64.25±12.79)岁,平均起病时间为(17.87±20.59) d。主要的临床表现有感觉减退、视神经炎(optic neuroritis,ON)各4例,肢体瘫痪、直肠功能障碍、膀胱功能障碍各1例,根性神经痛3例,肌痉挛2例,无面瘫。其中1例合并干燥综合征。扩大残疾状态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EDSS)评分治疗前(4.38±1.75)分,治疗后[(2.56±2.26)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末次随访[(1.69±1.75)分]较治疗后低(P<0.05)。随访期为(25.62±7.38)个月。共有5例患者复发,起病第1年的复发率为50%,3例出现复发性脊髓炎,2例出现复发性ON,1例出现胼胝体及丘脑复发病灶。脑脊液检查方面,可出现脑脊液压力升高(n=1)、白细胞计数升高(n=4)、氯化物含量均正常、蛋白升高(n=4)、蛋白>1 g/L(n=2);所有患者完成了血及脑脊液水通道蛋白4(aquaportin 4, AQP4)检测,其中1例血清及脑脊液AQP4抗体均阳性,6例血清AQP4抗体阳性同时脑脊液阴性,1例血清AQP4抗体阴性同时脑脊液为阳性。影像表现上,2例患者出现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异常,4例患者出现脊髓病变,均与临床表现相符。结论:LONMOSD患者多以ON为首发症状,临床上对于首发ON患者需完善颅脑和脊髓MRI、AQP4抗体检查,以期早期诊断和干预NMOSD。(本文来源于《内科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5期)

王清,苏莫晰,赵辉,徐运,邱树卫[9](2019)在《以神经性瘙痒为复发标志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2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病例1:患者女性,36岁,因"双眼视力下降16年,左上肢乏力4 d"于2019年4月入我科。患者约16年前出现双眼视物模糊,在我院诊断"多发性硬化",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并行自体干细胞移植,其后长期未复发,但遗留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下降。2个月前突发左侧耳聋,当地医院给予激素治疗好转。1个月前出现左颈部瘙痒感(见图1A),无皮疹,搔抓后不能缓解,有抓痕,外用贴剂(本文来源于《内科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5期)

廖羚慧,王建平,肖倩倩,李谦[10](2019)在《11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合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合并干燥综合征(SS)的临床特点、影像特征、实验室检查及预后,进一步提高对合并干燥综合征的NMOSD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1例NMOSD合并SS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特点,实验室检查与预后等。结果 11例患者中,女性11例,发病年龄(44.82±9.948)岁,入院EDSS评分5.0分(3.0, 7.5),3例以视神经受损起病,8例以脊髓受损造成的肢体麻木无力起病,AQP-4的阳性率为72.7%。结论 NMOSD合并SS患者,女性患者多见,脊髓损伤常见,AQP-4抗体阳性率高,抗SSA、抗SSB抗体阳性率高,易复发,预后差。(本文来源于《世界复合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视神经脊髓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摘要目的建立并验证个体影像组学列线图,用于多发性硬化(MS)和神经脊髓炎(NMOSD)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收集67例MS和68例有脊髓损伤的NMOSD病人作为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视神经脊髓炎论文参考文献

[1].葛旭.视神经脊髓炎的颅脑MRI检查及诊断价值评定[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2].Y.Liu,D.Dong,L.Zhang,Y.Zang,Y.Duan.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的影像组学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3].牛彦霞,谢沁芳,张新燕,王满侠.产气荚膜梭菌在视神经脊髓炎中的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9

[4].吴冬燕,于欢.RLS在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中的现状[C].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一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5].王春琛,陈志刚,王麟鹏,李彬,刘慧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针灸治疗现状[J].中国中医急症.2019

[6].陈群,谭勇平,陈飞林,李秀娟,周卜邻.以顽固性呃逆为主诉的视神经脊髓炎1例[J].现代医药卫生.2019

[7].闫怡筱.以双下肢瘫痪为主的视神经脊髓炎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J].双足与保健.2019

[8].姚棉璇,屈剑锋,肖卫民,丘东海,吕科峰.8例首次发病的晚发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临床分析[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9

[9].王清,苏莫晰,赵辉,徐运,邱树卫.以神经性瘙痒为复发标志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2例[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9

[10].廖羚慧,王建平,肖倩倩,李谦.11例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合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19

标签:;  ;  ;  

视神经脊髓炎论文-葛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