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zar天体的光变信号分析

Blazar天体的光变信号分析

论文摘要

活动星系核(AGNs)是当代天体物理研究前沿领域,对其深入研究对于认识超大质量黑洞的性质有重要意义。Blazar天体是活动星系核的一个特殊子类。在观测中,这类天体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快速而剧烈的光变。光变研究是认识Blazar天体内部结构,黑洞性质等问题的重要手段。光变根据时标的不同可以分为日内光变(微光变)、短时标光变和长时标光变。大量的观测发现在不同的时标下,Blazar天体的光变都存在周期行为。对光变周期的研究对于解释活动星系核的光变产生原因,认识活动星系核内部结构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Blazar天体的周期性光变。文章首先介绍了活动星系核的基本性质及其分类,活动星系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等内容;其次介绍了Blazar天体的光变特征;介绍了双黑洞模型、进动喷流模型和螺旋喷流模型,这些模型可以比较好的解释周期性光变的产生。最后介绍了分析光变周期的几种方法,包括Jurkevich方法、连续小波变换和加权小波Z变换三种方法,通过例子对这几种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说明。其中Jurkevich方法和加权小波Z变换都适用于非等间隔数据的处理,而连续小波变换则需要对数据进行插值处理,这种处理会在数据信号中产生噪声,影响处理结果的准确度。本文选取了三个典型的Blazar天体,并对它们的光变周期进行了分析。其中OJ 287是目前研究最广泛的一个Blazar天体,其特有的长期历史观测使得它成为研究周期性光变的一个典型,大量的研究发现其内部存在两个超大质量黑洞,两个黑洞在绕转的过程中相互作用,就产生了其特有的12年左右的周期性光变。除了这一光变周期之外,在其光变曲线上还存在其他的准周期光变行为。本文选取了最新的40多年的光变数据,使用Jurkevich方法和加权小波Z变换对其进行分析,并在其中找到了430天的光变周期。本文同时利用Jurkevich方法和加权小波Z变换两种方法分别对3C 66A和0716+714的光变数据进行了分析,在3C 66A中找到了6.1年和3.2年的稳定周期;在0716+714中找到了1000天左右的光变周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活动星系核简介
  •   1.1 活动星系核基本特征
  •   1.2 活动星系核分类
  •   1.3 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
  •   1.4 活动星系核主要组成部分
  • 第2章 Blazar天体的光变特性
  •   2.1 日内光变
  •   2.2 短时标光变
  •   2.3 长时标光变
  • 第3章 Blazar天体的周期性光变的研究方法
  •   3.1 Jurkevich方法
  •   3.2 小波分析方法
  •     3.2.1 连续小波变换
  •     3.2.2 加权小波Z变换(WWZ)
  • 第4章 Blazar天体的周期性光变研究
  •   4.1 BL Lac天体OJ287光变特性研究
  •   4.2 类星体3C 66A准周期光变研究
  •   4.3 BL Lac天体0716+714周期光变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石坤

    导师: 张永

    关键词: 活动星系核,天体,光变周期,方法,加权小波变换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信息科技

    专业: 天文学,电信技术

    单位: 兰州理工大学

    分类号: TN911.6;P157.6

    DOI: 10.27206/d.cnki.ggsgu.2019.000108

    总页数: 65

    文件大小: 2664K

    下载量: 19

    相关论文文献

    • [1].活动星系核的X射线流[J]. 现代物理知识 2020(02)
    • [2].活动星系核[J]. 科学观察 2020(04)
    • [3].黑洞的模样[J]. 飞碟探索 2016(01)
    • [4].信息技术与天体物理研究生课程整合——以“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课程为例[J]. 大学物理 2013(06)
    • [5].活动星系核动量驱动反馈机制的研究[J]. 天文研究与技术 2016(01)
    • [6].活动星系核光谱与测光反响映射比较[J]. 科技视界 2018(36)
    • [7].致力于中国时域天文在活动星系核领域的前沿研究——记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特聘研究员张雪光[J].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6(05)
    • [8].高红移低光度活动星系核的研究进展[J]. 天文学进展 2017(01)
    • [9].活动星系核与光速改变(英文)[J]. Science Bulletin 2020(04)
    • [10].Blazar的光变观测研究分析[J]. 赤子(上中旬) 2017(02)
    • [11].水脉泽寄主活动星系核的吸积率(英文)[J]. 天文研究与技术 2010(03)
    • [12].爱因斯坦探针在活动星系核研究领域的科学机遇[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8(03)
    • [13].活动星系核X射线本征谱指数与爱丁顿比关系的研究进展[J]. 天文学进展 2017(04)
    • [14].双活动星系核寄主星系的光谱合成分析[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01)
    • [15].我刊“活动星系核研究”荣获第四届云南期刊优秀栏目奖[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16].活动星系核能谱演化的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17].活动星系核FeⅡ发射线的研究进展[J]. 天文学进展 2019(02)
    • [18].动态[J]. 科学中国人 2019(02)
    • [19].蝎虎天体的射电辐射与寄主星系亮度的关系(英文)[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 [20].MCG-6-30-15的铁Kα线的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21].我国科学家在北天区发现21个新的变脸类星体[J]. 石河子科技 2018(05)
    • [22].4C 21.35的γ射线光变特征及其与射电光变的相关性[J]. 天文学进展 2014(04)
    • [23].SDSS J125438.25+114105.8的光学微光变观测[J]. 天文学进展 2011(04)
    • [24].活动星系核喷流与吸积盘辐射的相关性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 2008(03)
    • [25].喷流内粒子同步加速辐射数值解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 [26].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类星体(三):活动星系核及其观测特征[J]. 自然杂志 2016(01)
    • [27].耀变体喷流多波段辐射性质的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28].活动星系核中的尘埃[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4(08)
    • [29].类星体的中红外光谱分析(英文)[J]. 天文研究与技术 2011(03)
    • [30].Blazar天体简介[J]. 科技展望 2015(33)

    标签:;  ;  ;  ;  ;  

    Blazar天体的光变信号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