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浅析

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浅析

长沙市口腔医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目的:在口腔修复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牙周整复术,观察临床效果。方法:择取于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固定修复治疗的患者86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3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行牙周整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满意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外观评分、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组间存在满足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即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临床治疗中,应用牙周整复术,修复、固定质量相对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满意度评分,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牙周整复术;口腔修复;应用效果

口腔修复临床治疗中,多是借助义齿恢复牙缺失、其它组织缺失情况,确保患者口腔生理功能正常。这种修复方式极易出现牙错位、缺牙牙槽嵴形态异常等情况,影响临床修复效果,弱化牙龈美观感[1]。在口腔修复前期,对患者施以牙周整复术,可以避免患者治疗后出现上述不良情况,而且该术式具有出血少、创伤小、疼痛轻等优势,不会阻碍患者牙龈美观[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于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固定修复治疗的患者86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治疗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3例。其中,参照组有21例为女性患者,22例为男性患者,年龄介于27岁-51岁之间,平均为(37.0±2.7)岁;有18例患者存在牙槽嵴缺损牙龈颈缘不协调情况,25例患者存在个别牙错位情况。治疗组有19例为女性患者,24例为男性患者,年龄介于28岁-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3±2.5)岁;有20例患者存在牙槽嵴缺损牙龈颈缘不协调情况,23例患者存在个别牙错位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临床症状与口腔固定修复指征吻合,且不存在口腔修复术禁忌症、总数神经系统疾病、治理障碍、精神疾病、语言表达障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情况。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组间比较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比较价值。

1.2修复方法

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

治疗组患者接受牙周整复术治疗:术前,充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并对其进行辅助检查,例如,X线检查、血常规检查等,如果必要,实施全身性检查,确保患者不存在手术禁忌症;如果患者的牙颈缘相对较低,对其施以牙周修复手术:①常规局麻,消毒铺巾,以染色剂对牙龈的修复位置进行标记,通过高频电刀,对标记位置进行切除处理,以涡轮钻修正牙槽嵴、牙颈缘,作为临时冠。②切开翻瓣,保证其和既定烤瓷之间的距离在3mm左右后,通过涡轮钻对牙槽嵴进行去除处理,确保根面平整。③刮除牙周纤维膜,防腐冲洗复位、缝合部位,通过塞治剂保护上牙周伤口。患者术后,要以口腔含漱液漱口,3次/d。术后7d,拆线,并观察42d-48d左右,如果患者牙龈的修复区域具有较好的愈合程度,对其是以冠修复术治疗,确保牙龈美观、自然协调。

1.3观察指标

在两组患者术后,对其进行1年的跟踪随访,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过程中,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口腔固定修复治疗患者的治疗数据,(n,%)代表计数资料,χ2负责检验数据组间比较,(±s)代表计量资料,T负责检验数据组间比较,P<0.05为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的判定标准。

2结果

对两组口腔固定修复治疗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随访,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67%,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3.72%,数据比较,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注:P<0.05

3讨论

口腔义齿临床修复过程中,有很多不可预见性因素会影响口腔修复效果,例如,局部缺牙牙槽嵴异常、个别牙错位等,这些因素,均会导致患者在接受口腔修复治疗后,发生牙龈萎缩情况,不利于患者的前牙牙周美观,如果患者牙龈萎缩程度较为严重,还需要二次接受牙龈瓷修复整形治疗,患者不仅需要承受较大的经济负担,也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以及生理负担。姚上贵[3]研究表明,在口腔临床修复治疗中,应用牙周整复术,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牙龈发生萎缩的可能性,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以及心理负担,住院原因是通过牙周整复术,可以结合患者的牙齿实际长度,对牙槽嵴高度、牙龈颈以及义龈修复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不仅有利于提高修复美观,还能强化其协调性能。

本次实验过程中,分别对43例口腔固定修复治疗患者施以常规治疗、牙周整复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功能评分、外观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两组数据组间分布均衡性较差,差异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与晏勇[4]的研究结果相似。可见,在口腔临床修复治疗中,应用牙周整复术,安全可靠。

牙周整复术可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协调患者的牙龈形态,而且治疗过程中,创伤面较小,出血量较少,不仅不会让患者产生强烈的痛感,而且还能保证术后患者口腔美观、自然协调。值得注意是,在术后,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正确刷牙,确保口腔清洁,如果患者存在严重的牙槽嵴缺损情况,义齿修复过程中,地槽支持并不理想,患者出现牙龈萎缩的概率较高,正确且有效的刷牙方式可以保护患者牙龈健康[5]。

结语:

综上所述,口腔修复治疗过程中,应用牙周整复术,临床效果非常理想,不仅可以强化修复、固定质量,还能改善牙龈颈缘不协调以及萎缩问题,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浦恩泽,李鹏,张建明等.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27例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04):710.

[2]刘建国.牙周整复术在48例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8):40-40.

[3]姚上贵.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54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8):147-148.

[4]晏勇.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0):110-111.

[5]王先平.牙周整复术在44例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03(28):162-162.

标签:;  ;  ;  

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