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直线杆塔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王浩

输电线路直线杆塔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王浩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030001)

摘要:输电杆塔是电网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安全性与可靠性、经济性等都是建设过程中应当重视的三个要点。采取新型的复合材料来设计杆塔,不仅能够提高电网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还能大幅度提高杆塔的使用寿命。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主要对某输电杆塔结构的优化设计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输电线路;安全距离;复合横担;复合绝缘子

在输电线路工程中,杆塔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架空输电线路的导线以及地线,有效保证输电线路杆塔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实现电能的稳定传递,因此,在现阶段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中,首先需要保证输电路设计的稳定性及安全性,通过对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的优化,提高电能运输的保障性;另外,在输电线路杆塔结构优化设计中,还需要满足因地制宜地对杆塔结构进行合理选型,保证杆塔结构质量的可靠性、稳定性及适宜性,为电力企业的运行及发展奠定稳定基础。

1、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所面临的问题

1.1塔钢结构的合理选择

在对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选择及分析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输电线路设计中的经济效益。对于拉线塔而言,其作为国内具有多年运行经验的结构型式,因其耗钢量小的特点,被很多区域所使用。但是,由于其拉线设置需占用较大的平整场地,因此,对于山区而言,主要采用自力式的铁塔予以代替。通常状况下,拉线塔的形式相对多样,其具体形式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绝缘支持式杆塔,这种结构形式投入成本相对较大,制造的难度也相对较高,所以,在现阶段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中,使用的范围相对较小。第二,拉线—拉索杆塔,这种结构设计中最大的优点是可以保证线路的紧缩、缩小线路传输的距离,这种结构形式最早运用在美国等国家,但是,同样存在着一定的缺点,主要是杆塔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宽;第三,拉V塔,这种技术形式主要广泛的运用在高压线路之中,但是,由于机械强度相对较高,会对故障造成严重的影响。

1.2杆塔的强度问题

在输电线路正常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保证输电线路的持续性及稳定性,以满足用户的供电需求,因此在杆塔选型合理的基础上,通常需要保证杆塔的设计强度,而杆塔强度会受到杆塔制造材料、受力形式的影响,通过设计验算,选取合适的结构材料及结构截面。一般状况下,35kV-110kV输电线路采用的混凝土杆通常会选用环形截面混凝土,通过对施工质量的把关,可提高混凝土的整体强度。通过对杆塔强度的分析,同时需要充分保证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的处理,为杆塔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的提升提供保证。

2、杆型结构改进设计思路和分析

2.1直线杆型的基本结构

以Z-18杆型为例,其结构如图1所示。杆型采用小230上下2段拔稍双杆,呈水平排列布置,无横梁(叉梁)型式,杆型高度为18m,适用于LGJ-150型导线。拉线使用4根GJ-70钢绞线对地夹角60°布置,杆塔基础采用底盘、拉盘直埋基础方式。杆塔上部由导线铁横担HZC-450-1(总长9m,总重150.5kg),1根横拉杆及4根斜拉杆(拉杆为φ16钢筋及调节螺栓等)组成。

2.2杆塔改进思路及设计

(1)在不进行导线驰度调升的情况下,满足导线驰度对地安全距离要求最简便的办法是增大导线呼称高度,以提升导线悬挂高度,因而需要对杆塔上部导线铁横担及横拉杆、斜拉杆组件进行改进设计。由于导线铁横担及横拉杆均有穿钉与电杆成整体结构,因此通过提高导线铁横担及横拉杆安装高度,增大导线呼称高度以提升导线悬挂高度的办法不可行。

(2)杆塔改进的原则是:双杆布置型式、杆塔基础及拉线基础、拉线悬挂及布置型式、杆塔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及整体结构稳定性保持不变。只能通过提高导线悬挂高度和改变导线悬挂方式,同时提升避雷线悬挂点进行改进。

(3)选用实心复合横担、复合绝缘子替代悬挂导线的铁横担及横拉杆、斜拉杆等组件,采用“边相复合横担+中相悬式复合绝缘子”方式悬挂导线。2个边相各选用1只复合横担+1只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呈“∠”型布置。复合横担水平安装,固定在电杆适当高度,起到原边相导线铁横担作用,用于支撑导线;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起斜拉杆作用。中相选用2只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呈“∨”型布置,并在杆塔顶端加装铁横梁,用于固定“∨”型绝缘子串。为保证杆塔整体稳定性,在杆塔中部加装铁横梁,以防杆塔扭曲变形。改进设计后杆塔整体结构呈“H”型,如图1所示。

图1直线杆Z-18改进后的结构

(4)边导线保护角核算。提高架空避雷线悬挂高度,将双避雷线悬挂点上移,规程规定:杆塔上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一般为15°。使用复合横担后,导线悬挂点升高,保护角变小,为使其保护角满足防雷要求,应提升避雷线支架或缩短导线横担长度,但显然缩短导线横担长度不能满足电气绝缘间隙要求。

由于杆塔采用对称双避雷线,中导线位于2避雷线中央,故中导线不做保护角核算,只需考虑边导线。按照避雷线支架安装高度2.7m,复合横担(导线悬挂点,导线呼称高度)安装在原导线铁横担横拉杆位置以上1.5m处核算,边相导线保护角在避雷线保护范围内。导线悬挂高度约提升3.2m。

2.3稳定性分析

杆塔基础作为输电线路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线路杆塔起到稳定作用,防止杆塔在导线自重、风载、覆冰、断线张力等垂直荷载、水平荷载或其他外力作用下而发生拔出、下压、倾覆等事故。改进设计后的杆塔承受的风荷载、覆冰荷载及导线避雷线张力等可变荷载没有变化;但承受的杆塔自重荷载、导线避雷线绝缘子金具的重力等永久荷载,由于导线铁横担及拉杆等的取消而变小,即减小了垂直于地面方向的荷载,因此作用于杆塔上的所有重力荷载(垂直荷载G)变小。杆塔改进设计后其整体结构和型式没有改变,杆塔、拉线基础也没有变动,因而杆塔稳定性相应也没改变。

3、复合横担、复合绝缘子设计及参数选定

复合横担、复合绝缘子由连接底座、护套、芯棒、伞裙和挂头5部分组成。连接底座是金属材料经加工焊接而成的,它是复合横担与杆塔金具的连接部件,承受着复合横担在运行过程中各种力作用下的弯曲负荷;护套、芯棒、伞裙的功能、材料及工艺制作与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基本相同;挂头采用铸铝件并具有拉环,直接与导线绑扎固定。

根据杆塔结构与导线悬挂纵向点上移安装,维持原杆型结构尺寸不变的原则,选取产品的技术参数如下。

(1)复合横担:结构高度1580mm,绝缘距离1260mm,重21.5kg,芯棒直径60mm。固定导线端部有拉环与斜拉绝缘子U型端头配合使用。

(2)复合绝缘子:结构高度1490mm,绝缘距离1260mm,芯棒直径18mm,重量4.8kg,两端采用U型金具。

(3)避雷线选择使用2.7m高度的槽钢铁帽支架支撑。

复合横担、复合绝缘子的材料选用与制作,需按照相关文献的技术要求进行,并应完成机械、电气性能和相关型式试验。

4、杆塔新结构的优点与改进建议

4.1新结构优点

(1)丰富了杆型型式。杆塔使用复合横担简化结构设计,对于110kV双杆取消了导线铁横担,降低了杆塔上部荷载,优化了杆塔结构,丰富了线路杆型型式。同时,110kV双杆线路导线使用复合横担与复合绝缘子悬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降低了线路改造成本。使用复合横担、复合绝缘子与原来采用增加杆塔等方式处理交叉跨越问题相比,能有效地利用狭窄的走廊,降低杆塔高度,施工简便易行,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4.2优化定型结构

(1)大截面导线绑扎会在运行中存在隐患,因而横担挂头须采用上下2个拉环,并改变导线绑扎形式,用线夹固定导线并悬挂于挂头下拉环。

(2)杆塔中部加装的固定铁横梁应采用槽钢或工字钢。

5、结束语

(1)复合横担、复合绝缘子抗弯曲性能好、防污能力强、抗冲击能力强、防震和防脆断性能好、安装方便,可免维护、不需人工清扫,运行安全可靠性高。

(2)使用“2只复合横担+4只复合绝缘子”组合型式,简化原有杆塔结构,提升导线悬挂高度,调整交叉跨越距离是可行的。这对调整线路对地安全距离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同时,施工简便、成本费用低廉。

(3)复合横担的运行维护经验尚需积累,运行年限有待实验研究,以确定合理的运行时间。

参考文献:

[1]刘广登.110kV输电线路直线杆塔结构设计[J].科技与创新,2017(1):76-77.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T50064—2014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3]张殿生.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标签:;  ;  ;  

输电线路直线杆塔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王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