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危机论文_李志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资源危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资源,危机,用水,泵站,湄公河,澜沧江,西北地区。

水资源危机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伟[1](2019)在《全球化解水资源危机刻不容缓》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心阅读南非约翰内斯堡坦博国际机场的一张巨幅招贴画令人警醒:画面里,水龙头里滴出一小滴水,旁边写道“不要让它成为最后一滴水”。今年年初,南非开普敦的水库几近枯竭。世界资源研究所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当前全球正面临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预计到2040(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9-12-10)

侯建斌[2](2019)在《北方水资源水生态危机有效缓解》一文中研究指出6年累计向山东供水近40亿方,覆盖13市61县(市、区)、受益人口超过3000万人,北方水资源短缺得到缓解;先后生态补水2.95亿方,改善南四湖、东平湖湖区生态环境,避免湖泊干涸带来的生态灾难;配合防洪调度、抢险排涝,有效减轻沿线地市防洪(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9-11-15)

王诚[3](2019)在《伊朗水资源危机对其国家安全的影响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伊朗目前面临的严峻的水资源问题是由干旱缺水的自然条件和人为管理的失误共同造成的,是伊朗在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遭遇危机的根源性因素之一。就内部层面来说,伊朗的水资源问题既引发了直接性的骚乱和冲突,又对政治、经济、社会和国民生命安全产生了长远的不利影响;就外部层面来说,伊朗的水危机会使得边疆和地区安全受到威胁,是引发地区冲突甚至局部战争的潜在威胁因素。伊朗向国际社会传达了要在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方面寻求合作的信号,中国也可以此为契机,深化同伊朗在水资源管理上的合作,推动双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新丝路学刊》期刊2019年01期)

钱逸颖,董会娟,田旭,余艳红,陈异晖[4](2018)在《应对水资源危机的中国水足迹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快速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国水资源危机日益严峻,面临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和水资源污染等诸多问题。水足迹从消费视角研究水资源短缺问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类活动对淡水资源的占用情况,从而为制定适宜的虚拟水战略和减缓区域水资源压力提供政策建议。中国水足迹研究开展至今已取得一定成果,为指导未来研究开展,有必要梳理水足迹的概念内涵,其次介绍水足迹计算方法,然后分别从不同时空尺度的水足迹研究、驱动力分析、可持续评价及其他相关应用等方面整理了中国水足迹研究的进展,总结热点区域和当前问题,最后展望未来研究趋势,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8年07期)

许汉奎[5](2018)在《中国的水资源危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的山仑院士曾在《大自然》(2012年1月刊)上撰文指出"旱灾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旱灾对经济和社会所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其它各种自然灾害之总和。"我国是旱灾较多的国家,从秦汉至明清的2000多年间大、小旱灾多达1022次,如唐朝晚期(即公元850年之后)就是由于干旱,终于导致盛唐的衰败;而南美洲玛雅文明的消失,也与大旱有关。有如在晚清光绪元年至5年(即(本文来源于《生物进化》期刊2018年02期)

叶诠之[6](2017)在《濒临危机的水资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啊!地球在咽泣,人类在诉说……地球上淡水资源本就短缺,更因其分布不均、环境变化、管理不善及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诸多原因,致使水资源匮乏问题愈加突出。目前,全球500余条大河中,超过半数严重枯竭。全球很多地区面临水资源匮乏的危机。农村的灌溉用水已经占到全球人类淡水消耗的(本文来源于《科学24小时》期刊2017年09期)

向慧[7](2016)在《基于水资源危机的教学案例设计——以“中国的水资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通过平时的学习及生活知识的积累,一般的初中生都认为我国西北的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极其缺水,但对于生活在气候湿润的中国南方地区的学生来说,很少有人体验过缺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危机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本文以水资源危机为主线,选择中国的水资源为(本文来源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期刊2016年20期)

胡彩云,阴帅[8](2016)在《论亚投行解决中亚水资源危机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亚是一个内陆型地区,水资源整体缺乏。处于水系上游国家的水资源相对充足,但缺乏电能,迫切需要水能发电;下游国家缺水,急需水资源灌溉以及其他发展用途。上游国家修建大坝发展电能面临资金的不足,下游国家面临水资源利用不足问题。本文试从新成立的亚投行功能角度来探析中亚水资源问题的解决。(本文来源于《兵团党校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张励,卢光盛,伊恩·乔治·贝尔德[9](2016)在《中国在澜沧江—湄公河跨界水资源合作中的信任危机与互信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与下湄公河国家对澜沧江—湄公河开发力度的逐渐增强,双方在跨界水资源合作中的信任危机日益严重,并成为阻碍跨界水资源合作水平提升的关键障碍因素。本文先提出国际信任的分析框架,并以其为分析和解决工具,探析中国在湄公河跨界水资源合作中的信任危机与根源,提出下湄公河国家对信任信息获取的偏差,对合作机制中信任维护的忽视,以及在合作基础选择上国家利益大于国际信任的行为,是造成跨界水资源合作信任危机的主要原因。论文最后提出对应策略,包括缓解跨界水资源合作中的国家利益与国际信任根本性矛盾,树立跨界水资源合作关系的"水命运共同体"意识,拓展下湄公河国家了解中国合作意愿渠道等。(本文来源于《印度洋经济体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韩居洋,刘莹[10](2016)在《水资源的危机及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地球上最珍贵的自然资源,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伴随着地球上人口的增多和人类对于环境的加剧破坏,水资源对于人类来讲,已经是非常的珍贵了。文章针对水资源的危机及保护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能够为我国的水资源节约或者世界上的水资源节约事业贡献一份力量。(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6年10期)

水资源危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6年累计向山东供水近40亿方,覆盖13市61县(市、区)、受益人口超过3000万人,北方水资源短缺得到缓解;先后生态补水2.95亿方,改善南四湖、东平湖湖区生态环境,避免湖泊干涸带来的生态灾难;配合防洪调度、抢险排涝,有效减轻沿线地市防洪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资源危机论文参考文献

[1].李志伟.全球化解水资源危机刻不容缓[N].人民日报.2019

[2].侯建斌.北方水资源水生态危机有效缓解[N].法制日报.2019

[3].王诚.伊朗水资源危机对其国家安全的影响评估[J].新丝路学刊.2019

[4].钱逸颖,董会娟,田旭,余艳红,陈异晖.应对水资源危机的中国水足迹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18

[5].许汉奎.中国的水资源危机[J].生物进化.2018

[6].叶诠之.濒临危机的水资源[J].科学24小时.2017

[7].向慧.基于水资源危机的教学案例设计——以“中国的水资源”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

[8].胡彩云,阴帅.论亚投行解决中亚水资源危机的作用[J].兵团党校学报.2016

[9].张励,卢光盛,伊恩·乔治·贝尔德.中国在澜沧江—湄公河跨界水资源合作中的信任危机与互信建设[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6

[10].韩居洋,刘莹.水资源的危机及保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

论文知识图

一2水资源危机的形成1.水资源危机及保护2003国际淡水年水资源危机教材活动示例2教材把这一专栏设置...2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变革Fig.2Re...我们可以看到,10年间北京的水资源压力...

标签:;  ;  ;  ;  ;  ;  ;  

水资源危机论文_李志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