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杆型用户负荷开关提升器论文和设计-马长建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杆型用户负荷开关提升器,其包括电杆和金具,所述金具水平固定在电杆上部,还包括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两个定滑轮、钢丝绳和挂钩,所述两个定滑轮安装在金具两端的下部,所述钢丝绳设置在定滑轮上并做滑移运动,其两都端靠近地面,所述挂钩固定在钢丝绳的一端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稳定提升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电杆型用户负荷开关提升器,包括电杆(1)和金具(2),所述金具(2)水平固定在电杆(1)上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升装置(3),所述提升装置(3)包括两个定滑轮(31)、钢丝绳(32)和挂钩(33),所述两个定滑轮(31)安装在金具(2)两端的下部,所述钢丝绳(32)设置在定滑轮(31)上并做滑移运动,其两都端靠近地面,所述挂钩(33)固定在钢丝绳(32)的一端上。

设计方案

1.一种电杆型用户负荷开关提升器,包括电杆(1)和金具(2),所述金具(2)水平固定在电杆(1)上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升装置(3),所述提升装置(3)包括两个定滑轮(31)、钢丝绳(32)和挂钩(33),所述两个定滑轮(31)安装在金具(2)两端的下部,所述钢丝绳(32)设置在定滑轮(31)上并做滑移运动,其两都端靠近地面,所述挂钩(33)固定在钢丝绳(32)的一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杆型用户负荷开关提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3)还包括转动缠绕组件(34),将钢丝绳(32)没有挂钩(33)的一端缠绕固定在转动缠绕组件(3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杆型用户负荷开关提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缠绕组件(34)包括两个转轴支座(341)、转轴(342)和转轮(343),所述两个转轴支座(341)竖直设置,所述转轴(342)转动支撑在两个个转轴支座(341)上,所述转轮(343)固定安装在转轴(342)上,钢丝绳(32)的一端固定并缠绕在转轮(34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杆型用户负荷开关提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缠绕组件(34)还包括手轮(344),所述手轮(344)固定安装在转轴(342)穿过转轴支座(341)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杆型用户负荷开关提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3)还包括固定台(35),所述固定台(35)包括台面(351)和四根支杆(352),所述台面(351)水平设置在电杆(1)下部,台面(351)上设置一个半圆形缺口,缺口与电杆(1)侧面适配,所述支杆(352)分别在台面(351)的上下两个表面倾斜安装两根支杆(352),支杆(352)的一端与台面(351)固定安装,另一端与电杆(1)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杆型用户负荷开关提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35)还包括两个卡箍(353),所述卡箍(353)包括两个半圆形条板以及用于固定两个半圆形条板的螺栓,两个半圆形条板形成环形结构且其两端通过螺栓连接,支杆(352)对应电杆(1)的一端与任意一个半圆形条板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杆型用户负荷开关提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装置(3)还包括限位组件(36),对转动缠绕组件(34)进行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杆型用户负荷开关提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6)包括棘轮(361)、棘爪(362)和固定板(363),所述棘轮(361)固定在转轴(342)上,棘轮(361)与转轴(342)同向转动且棘轮(361)齿的开口方向与上升过程中转轴(342)的转动方向相反,棘爪(362)设置在棘轮(361)的上部,棘爪(362)转动的位置高于其作用的位置,所以在其自重的作用下,棘爪(362)可以卡入棘轮(361)的齿之间,固定板(363)固定在转轴支座(341)的上部,棘爪(362)转动支撑在固定板(363)的侧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荷开关的安装,特别涉及一种电杆型用户负荷开关提升器。

背景技术

因为线路用户的增加,将带有通电电线的电杆改为用户负荷开关杆的需求也在增加。

目前在安装负荷开关时,一般是使用大型吊机将负荷开关进行提升。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是:使用大型吊机提升负荷开关时,在上升或停止时,可能出现碰到电线的意外情况,容易造成大面积停电的后果,人工进行施工时,可能出现上升过程不稳定,导致负荷开关掉落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杆型用户负荷开关提升器,它具有安全稳定提升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杆型用户负荷开关提升器,包括电杆和金具,所述金具水平固定在电杆上部,还包括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两个定滑轮、钢丝绳和挂钩,所述两个定滑轮安装在金具两端的下部,所述钢丝绳设置在定滑轮上并做滑移运动,其两都端靠近地面,所述挂钩固定在钢丝绳的一端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时,在地面用挂钩勾住负荷开关,工作人员拉动钢丝绳的另一端,钢丝绳在定滑轮上做滑移运动,可以将负荷开关从地面提升到高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转动缠绕组件,将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固定在转动缠绕组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缠绕组件,工作人员转动缠绕组件就能带动钢丝绳运动,便于钢丝绳带动负荷开关稳定上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缠绕组件包括两个转轴支座、转轴和转轮,所述两个转轴支座竖直设置,所述转轴转动支撑在两个转轴支座上,所述转轮固定安装在转轴上,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并缠绕在转轮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转轴带动转轮将钢丝绳缠绕在转轮上,进而将钢丝绳的另一端带动负荷开关稳定上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缠绕组件还包括手轮,所述手轮固定安装在转轴穿过转轴支座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提升负荷开关时,通过转动手轮便于缠绕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包括台面和四根支杆,所述台面水平设置在电杆下部,台面上设置一个半圆形缺口,缺口与电杆侧面适配,所述支杆分别在台面的上下两个台面倾斜安装两根支杆,支杆的一端与台面固定安装,另一端与电杆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转动缠绕组件固定安装在固定台上,在使用时可以使转动缠绕组件更稳定的运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台还包括卡箍,所述卡箍包括两个半圆形条板以及用于固定两个半圆形条板的螺栓,两个半圆形条板形成环形结构且其两端通过螺栓连接,支杆对应电杆的一端与任意一个半圆形条板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固定台可以更好地适配电杆,同时也能够牢固地安装在电杆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升装置还包括限位组价,对转动缠绕组件进行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时,当负荷开关上升后,需要有人一直手持手轮,为了不用一直手持手轮,避免发生意外情况,使用限位组件对转动缠绕组件进行限位,就不需要有人再手持手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棘轮、棘爪和固定板,所述棘轮固定在转轴上,棘轮与转轴同向转动且棘轮的齿开口方向与上升过程中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棘爪设置在棘轮的上部且棘爪转动的位置高于其作用的位置,所以在其自重的作用下,棘爪可以卡入棘轮的齿之间,进行卡接,固定板竖直固定在转轴支座的上部,棘爪转动固定在固定板的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转动手轮,棘轮也随之转动,当负荷开关上升到高空后,钢丝绳在负荷开关重力的作用下被拉紧,使得转轮有松开钢丝绳的趋势,进而使棘轮也会有和转轮一样的运动趋势,在棘爪的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会与棘轮紧紧卡接,阻止转轮反转,使得转动缠绕组件被限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安装提升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在地面用挂钩勾住负荷开关,工作人员拉动钢丝绳的另一端,钢丝绳在定滑轮上做滑移运动,可以将负荷开关从地面提升到高空。

2. 通过安装转动缠绕组件,工人就不需要用手拉动钢丝绳,进而还使得负荷开关上升的过程更稳定;

3.通过设置限位组件,在工人使用转动缠绕组件提升负荷开关后,为了避免地面上的工人有危险隐患,工人松开手轮后,限位组件对手轮进行限制,就不需要有工人再用手来手持手轮。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杆型用户负荷开关提升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杆;2、金具;3、提升装置;31、定滑轮;32、钢丝绳;33、挂钩;34、转动缠绕组件;341、转轴支座;342、转轴;343、转轮;344、手轮;35、固定台;351、台面;352、支杆;353、卡箍;36、限位组件;361、棘轮;362、棘爪;363、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电杆型用户负荷开关提升器,包括电杆1、金具2和提升装置3。

电杆1竖直置于地面上,金具2水平固定在电杆1的上部,提升装置3固定在电杆上。提升装置3的输出端连接负荷开关,将负荷开关提升到高空。

提升装置3包括两个定滑轮31、钢丝绳32和挂钩33,两个定滑轮31分别固定在金具2下部的两端,钢丝绳32设置在定滑轮31上,其两端都能接触到地面,挂钩33固定在钢丝绳32的一端。

实际使用时,将负荷开关挂在挂钩33上,拉动钢丝绳32的另一端,使负荷开关提升到高空,然后对其进行安装。

为了能够使负荷开关在提升过程中匀速进行,在拉动钢丝绳32的一端设置转动缠绕组件34。

参照图2,转动缠绕组件34包括两个转轴支座341、转轴342和转轮343。两个转轴支座341竖直设置,转轴342转动支撑在两个转轴支座341上,拉动钢丝绳32的一端固定并缠绕在转轮343上。

实际使用时,向缠绕钢丝绳32的方向转动转轴342,进而转轮343同时转动,然后钢丝绳32带动挂钩33,挂钩33带动负荷开关上升。

为了便于使转轴342转动,在转轴342穿过转动支座341的一端安装手轮344。使用时,转动手轮344,即可使钢丝绳32缠绕在转轮343上。

实际使用时,需要对转动缠绕装置34进行固定,进而能稳定使用,所以设置固定台35。

参照图1,固定台35包括台面351和四根支杆352。固定台35水平设置在电杆1的下部,台面351上设置一个半圆形缺口,缺口与电杆1侧面适配。分别在台面351的上下两个表面倾斜安装两根支杆352,支杆352的一端与台面351固定安装,另一端与电杆1固定,由四根支杆352与电杆1构成一个均与受力、结构稳定的空间,使得固定台35稳定安装在电杆1上,转动缠绕组件34固定在台面351上。

实际使用时,将固定台35安装在电杆1上,需要对支杆352与电杆1进行固定,所以设置卡箍353。卡箍353共有两个,每个卡箍353分别与两根支杆352对应。

卡箍353包括两个半圆形条板以及用于固定两个半圆形条板的螺栓,两个半圆形条板形成环形结构且其两端通过螺栓连接,支杆352对应电杆1的一端与任意一个半圆形条板固定,进而将固定台35固定在电杆1上。

实际使用时,当负荷开关上升到电杆1的上部后,在地面上转动手轮344的人员需要一直用手握住手轮344,防止松开手轮344后负荷开关从高空掉在地面上,不仅会损坏负荷开关,还会对地面人员形成安全隐患,为了避免负荷开关掉落,所以设置限位组件36。

参照图2,限位组件36包括棘轮361、棘爪362和固定杆363。棘轮361固定在转轴342上,棘轮361与手轮344同向转动且棘轮361的齿开口方向与上升过程中手轮344的转动方向相反。棘爪362设置在棘轮361齿的上部,棘爪36转动的位置高于其作用的位置,所以在其自重的作用下,棘爪362可以卡入棘轮361的齿之间,进行卡接,固定板363竖直固定在转轴支座341的上部,棘爪362转动连接在固定板363的侧面。

实际使用时,负荷开关被上升到高空,地面上的人员松开手轮344后,棘爪362与棘轮361卡接,进而将转动缠绕组件34进行限位,就不要有人一直手持手轮,可以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电杆型用户负荷开关提升器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1485.X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536845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B66C 25/00

专利分类号:B66C25/00;B66C15/00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北京隆昌达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隆昌达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1199 北京市通州区安顺北里18号楼安顺二街1号

发明人:马长建;李建军

第一发明人:马长建

当前权利人:北京隆昌达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电杆型用户负荷开关提升器论文和设计-马长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