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鹏:邓恩铭的革命思想历程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刘晓鹏:邓恩铭的革命思想历程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摘 要:贵州水族青年、山东党组织创立者、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的革命历程艰难曲折。家乡的生活和教育、水族英雄潘新简的英雄事迹孕育了邓恩铭的革命思想。邓恩铭革命思想的发展源起于新思潮,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邓恩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表明邓恩铭革命思想已经成熟。在革命过程中,邓恩铭历经艰辛组建党的组织和工人组织,不顾个人安危组织工农罢工和暴动。当革命事业危机四伏时,邓恩铭在革命斗争中献出宝贵的生命。邓恩铭短暂而辉煌的革命历程彰显出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对当代贵州改革发展事业的推进有显著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新思路等方面。

关键词:邓恩铭;革命思想;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共一大

引 言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时光飞逝近百年,一位来自中国贵州的水族青年——邓恩铭,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的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邓恩铭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年龄最小的,并且是一名中学生。但正是这位来自贵州的中共一大代表且唯一的少数民族青年在山东一马当先领导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作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作为贵州人民的英雄和模范人物,在“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邓恩铭的伟大功勋值得纪念。邓恩铭短暂而辉煌、复杂而曲折的革命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幅可歌可泣的壮美篇章,其彰显出的远大理想抱负、崇高革命精神、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对当代贵州的发展有显著的价值。

1 邓恩铭革命思想的萌芽

在荔波的青春韶华为邓恩铭革命思想的萌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少年邓恩铭革命思想的萌芽主要由三件事情促成:其一,家乡荔波艰难的生活和社会状况孕育了邓恩铭的革命品质;其二,家乡的教育,尤其是留学归来的恩师的新式教育推动了邓恩铭革命思想的萌芽;其三,水族英雄潘新简反抗清朝暴政的事迹激发了邓恩铭反抗腐朽势力、关心群众疾苦、忧国忧民的革命胸襟。

1.1 家乡生活对邓恩铭革命思想萌芽的启蒙作用

邓恩铭祖上几代人都生活在贵州,属世居贵州的少数民族——水族。1901年,邓恩铭出生在山清水秀的荔波山区,祖上几代人一直在荔波的农村繁衍生息。清贫的家庭环境对邓恩铭革命思想的萌芽起到了促进作用。在远到山东求学前,邓恩铭在贵州荔波度过了十多个春秋。荔波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生活着勤劳善良质朴的布依族、汉族、水族、瑶族等民族。那里山多地少,靠务农很难养活一家人。到了邓恩铭父亲这一代,为了更好地抚养儿女,邓恩铭的父母带着兄弟姐妹来到了荔波县城。在荔波城,邓恩铭一家主要靠租房行医维持生计。母亲为增加收入每日推磨做豆腐。邓恩铭理解父母的不易,经常收集中草药为家里的药店提供药材。父母的艰辛劳动仅够维持家庭最基本的支出,但当地统治者征收各种苛捐杂税,使本已清贫的生活雪上加霜,如遇灾难,整个家庭会陷入绝境。出身社会底层的家庭背景,让少年邓恩铭看清了权势对底层群众的压迫。社会底层的生活培养了邓恩铭坚韧奋进、敢于反抗、同情广大穷苦群众的优秀品质,目睹与经历了家乡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状况,邓恩铭心里萌生了心系天下的情怀,这促使他以后远去千里之外的山东求学。

混沌是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所具有的一类复杂动力学行为,由于混沌信号频谱类似噪声,具有极好的随机性[1],而且用混沌电路可以比计算机更快的产生随机性更好的伪随机数,因此混沌电路在信息加密、保密通信等信息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3]。大部分非线性状态方程都可以通过混沌电路模拟出混沌现象,所以混沌电路成为非线性科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载体。典型的混沌电路有蔡氏电路[4]、考毕兹振荡器[5]、文氏桥混沌振荡器[6]、基于非线性元件的振荡电路[5,7]以及基于混沌或超混沌系统的等效电路[8-9]。

学生在对问题进行解答期间,通常在遇到较为复杂题目时形成较强的恐惧心理,即便通过阅读后可较好对问题进行解决,却不能较好地了解题意。因此在对一次函数与动点结合问题进行解答期间,教师应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让学生先充满信心地对该问题进行阅读,使学生形成较为良好的心理暗示,若动点问题仅与一次函数具有联系、题目较为复杂、问题较为简单时,学生在读懂问题时就可顺利地解决。

1.2 家乡教育对邓恩铭革命思想萌芽的关键作用

虽然邓恩铭生长在贵州山区,但父母十分注重他的学习,希望将来他能考取功名,改变家庭的命运。父母在邓恩铭五六岁时就送他到私塾读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古训激励着邓恩铭勤奋学习,他在荔波县城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在初等小学学习期间,邓恩铭遇到了对他革命思想萌芽起到重要作用的恩师。清末在日本留过学的高煌,留学期间支持孙中山革命,他的反帝反封建爱国思想对邓恩铭影响最大。邓恩铭在荔波接受的教育,“初步萌生了忧国忧民、反帝反封建民主思想,立志走‘读书救国’‘科学救国’之路”[1],邓恩铭革命思想悄然无息地萌发了。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签订“二十一条”,邓恩铭跟随师生在街头向群众演讲,宣传袁世凯丧权辱国的卖国罪行。邓恩铭积极参与抵制日货活动,他不仅自己不用日货,还发动人民群众抵制日货,在一次公开场合,他烧了自己穿过的日本生产的袜子。这是其第一次参加革命斗争活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种子在邓恩铭心中生根发芽了。总之,贵州荔波的教育对邓恩铭革命思想的萌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对他在山东走革命道路奠定了重要基础。

1.3 水族英雄对邓恩铭革命思想萌芽的榜样作用

纵观邓恩铭的一生,少年时关心群众疾苦、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使他走上了革命道路,在组织工农运动时体现了他开拓创新、敢打敢拼、敢为人先的精神,在狱中坚持斗争表现出了他坚强的革命意志,在刑场的英勇就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矢志不渝、敢于献身的共产主义精神。总之,邓恩铭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为了寻求出路,摆脱家庭生活的艰辛,邓恩铭投奔了千里之外的叔叔。此去山东,邓恩铭抱有远大理想志向,发誓“学不成名誓不还”。邓恩铭的叔叔黄泽沛在山东做县官,家境殷实。在叔叔的接济下,邓恩铭于1918年进入省立第一中学学习。在济南求学间,邓恩铭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在一起。此时,邓恩铭对国内的政治局势有了新的发现。在北洋政府统治下,社会局面越来越混乱,国内政治腐败,人民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列强不断侵蚀中国。民不聊生的局面燃起了邓恩铭救国救民的思想,邓恩铭开始怀疑和改变自己读书救国的思想。在邓恩铭迷茫徘徊的时刻,《新青年》杂志在省立第一中学受到热捧,“民主、科学”的新思想在学校广泛传播。在邓恩铭初步接受新思想的同时,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了。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邓恩铭作为积极向上的爱国青年,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了五四运动的洪流中。

2 邓恩铭革命思想的发展

1925年,邓恩铭出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主政”山东后,邓恩铭任务更重,同时危机四伏。在济南工作期间,邓恩铭结识进步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1925年11月7日,邓恩铭第二次被捕。在狱中,酷刑、疾病没有让邓恩铭退缩,钢铁般的意志、坚强不屈的精神,支撑他等到了党组织的帮助——“保外就医”。他出狱后,“痴心不改”,继续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发展党团队伍,不久,他来到淄博矿区指导矿区党的组织工作。在寿光,邓恩铭与农民做朋友,给农民传播新思想。但寿光当局察觉到了邓恩铭的活动,他不得不再次到青岛工作。面临险恶的政治环境,邓恩铭采取韬光养晦的方针,用隐蔽方法积蓄力量,壮大党和团的组织。

2.1 开始接触新思想

而刘德平教授研发的“桑叶苦瓜糖果压片”优选天然桑叶、苦瓜、枸杞、菊苣、乌梢蛇等,从中成功分离出高能生物活性降糖生物素,并添加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经过科学配伍后加工而成。该产品通过滋补肾阴、滋养五脏,恢复失调的脏腑功能,使机体内五脏平衡、气血平衡、阴阳平衡、元素平衡,并使植物中的活性多肽及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直接激活胰岛受体细胞,从而激活和修复受损的胰岛细胞,恢复胰岛功能,使胰岛素分泌增多,使各种糖、蛋白质、水、电解质紊乱得到全面改善,使五脏器官能够正常吸收利用摄入的糖分,血糖从而自主下降至正常,逐渐摆脱服用降糖药的恶性循环,将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并发症自然消除。

2.2 参与五四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平会议。但是,中国政府的合理要求被拒绝,日本夺取了战前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北洋政府准备在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字。消息传出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奔走相告。1919年5月4日,北京高校几千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要求“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爆发了。邓恩铭组织省立一中的学生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由于邓恩铭出色的组织能力和爱国思想,他被选为省立一中学生自治会的负责人和出版部部长。5月7日,邓恩铭在山东各界国耻纪念大会活动中组织一中学生积极参加,这进一步激发了邓恩铭的爱国进步思想。5月10日,邓恩铭带领省立一中学生同济南其他院校学生在省议会举行学生联合大会,并疾呼“还我河山”。5月19日,北京学生又一次罢课,济南高校再次联合起来声援,邓恩铭带领一中学生参加罢课运动。邓恩铭根据《罢课宣言》在省立一中组织演讲团,走上街头向群众宣传爱国进步思想。五四爱国运动高潮的到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大联合,学生、工人、商人等联合起来反对丧权辱国的条约,要求维护国家主权。6月13日,邓恩铭带领省立一中学生冲破军警封锁,走向街头同2 000余名爱国学生一道继续坚持斗争。五四运动期间,邓恩铭奔走于各学校之间,在联络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

吃糖太多会抢走人体内的胶原蛋白,使得皮肤的弹性变差,甚至出现皱纹和斑点。尤其是白砂糖等精制糖,更要少碰,甜品、果酱、冰淇淋等都是糖的重灾区,一些糖醋类的菜品也要少吃。

2.3 学习马克思主义

邓恩铭在五四爱国运动中得到了锻炼,思想进一步提升,在认识到社会弊端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改造社会的方法。1920年,邓恩铭通过齐鲁书社阅读了《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杂志,《俄国革命史》《辩证法》《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入门》等书籍同样受到邓恩铭的喜爱。夏秋之际,邓恩铭和王尽美联络许多倾向共产主义的青年,组织了济南康米尼斯特学会,通过收集共产主义书籍,研究改造社会的方法。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陈独秀邀请山东的王乐平组建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王乐平推荐王尽美和邓恩铭筹建济南共产主义小组。这时,邓恩铭的思想有了质的飞跃,开始走马克思主义道路。

王尽美和邓恩铭先是成立了“励新学会”。励新学会主要是组织会员学习、研究和宣传革命理论,还创办了名为《励新》的期刊,邓恩铭在期刊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其代表作《灾民的我见》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不满。邓恩铭语言犀利,直接批判了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我想社会上一般军阀、官僚、政客、资本家只知道役使一般苦同胞,为他们作奴隶牛马,还要‘横征暴敛’无所不用其极”[4]17。邓恩铭作为中学生,能有这样的独到见解难能可贵。他提出,中国不能照搬西方的革命方式改造社会,一定要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要知道西洋社会情形与我们中国不同的地方很多,情况既是不同,那么,在西洋社会适合的,拿到中国来,更是洪水猛兽了”[4]23。这不仅体现了邓恩铭有了改造社会的思想,而且彰显了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革命思想。1920年冬,随着形势的发展,邓恩铭的革命思想逐步成熟,他和王尽美一起为济南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做准备。

3 邓恩铭革命思想的成熟

1921年,邓恩铭到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时的邓恩铭已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革命思想已经成熟。此后,邓恩铭开始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革命活动。这一时期,邓恩铭开拓创新、敢打敢拼、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王尽美去世后,他“主政”山东,历经艰辛,发展党的组织,把生死置之度外,领导工人罢工和工农起义。不幸的是,邓恩铭在革命运动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3.1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春,在共产国际、北京和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帮助下,济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济南共产主义小组组织了济南劳动周刊社,创建了《济南劳动周刊》,邓恩铭等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立者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革命理论。1921年6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与国际代表商议,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邓恩铭和王尽美被选为代表到上海参加大会。在上海,邓恩铭贪婪地阅读期刊,与与会代表深切交谈,交流经验。在大会上,邓恩铭和王尽美作了有关山东形势的报告,并且对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作了热烈的讨论。邓恩铭给参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出席一大的代表中,邓恩铭是年龄最小的,而且是唯一的少数民族。毛泽东、董必武等中共领导人在邓恩铭逝世多年后,仍十分怀念他。在1949年建国前夕,毛泽东对山东负责人说,“革命胜利了,不要忘记老同志。你们山东应该把王尽美、邓恩铭同志的情况搞清楚,应该搜集烈士遗物”[5]。中共一大结束后,邓恩铭和王尽美带着《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浅说》《工钱劳动和价值》等书籍回到山东进行革命宣传和实践活动。

3.2 发展党组织和工人组织

由于工人阶级的联合力量在罢工中得到了充分的显示,当局只好在邓恩铭被捕一周后将他驱逐出青岛。罢工胜利后,多家工厂的工会组织堂堂正正地挂牌成立。1925年,声势浩大、席卷全国的五卅运动爆发。“全国各地约有1 700多万人直接参加了运动。从通商都市到偏僻乡镇,到处响起‘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怒吼”[7]。其间,山东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二九惨案”。惨案发生后,邓恩铭不顾个人安危,重返青岛参与到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中。邓恩铭与其他共产党员积极领导工人运动,在他的组织下,工人、学生、商人等组成的联合会掀起了强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当局逮捕工人骨干、学生干部,邓恩铭也被列入逮捕名单,由于形势所逼,邓恩铭被迫再一次离开青岛。

1.生态文明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式,它从一个新的角度把人类的精神世界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反映了人与自然界的融洽程度,是新世纪人类文明的主要形式之一。正如俞可平所说,“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象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1]在生态危机重重的今天,生态文明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接受与重视,生态观念也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共识与行为准则。

同时,邓恩铭根据中共三大《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致力于青岛地区的国共两党合作。青岛国民党组织早于共产党,但是忽视人民群众的力量,纪律比较松散,工作局面一筹莫展。面对困难,邓恩铭不退缩,积极利用国民党中的左派开展工作。1924年11月,国民党青岛市执委会成立,标志着青岛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邓恩铭协助国民党在山东省开展组织建设时,利用机会努力扩大共产党的队伍和组织。

3.3 领导工人罢工

1929年1月,邓恩铭在返回省委汇报工作时被捕,这是他第三次入狱。邓恩铭在狱中表现出了一个共产主义者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无论敌人如何严刑拷打和诱惑,邓恩铭始终没有投降,领导难友们进行了曲折复杂的斗争。在狱中的最后几年,邓恩铭关心难友,把亲人送来的饭菜给有病的同志,表现了高尚品格。他不忘山东党组织的革命活动,在狱中对同志进行教育并等待时机准备斗争,表现出共产党人坚贞不屈、英勇顽强的精神。他组织狱中同志进行了两次越狱斗争,除了个别同志逃脱之外,其余难逃当局的魔爪。1931年4月5日,邓恩铭与其他20名同志壮烈牺牲。在赴刑场途中,他们表现出了共产党员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激昂的国际歌和“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穿过一条条街巷,唤醒了无数的热血青年。邓恩铭在狱中还写了《诀别》一诗:“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2]136彰显了邓恩铭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

青岛纺织工人受到中外资本家敲骨吸髓的剥削,为了把工人运动推向新的阶段,邓恩铭决定组织纱厂工人进行有效地罢工。青岛纱厂罢工首先在大康纱厂进行,在邓恩铭的指导下,大康纱厂进步分子被组织起来,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后又成立了秘密工会。工会活动引起了工厂主的不满,并扣押和拷打工人代表,工人们异常愤慨。邓恩铭见罢工时机成熟,亲自起草了《青岛大康纱厂全体工人泣告书》。工厂戒备森严,邓恩铭精心部署,设法传递罢工命令。1925年4月21日,大康纱厂工人举行了罢工、游行示威,宣传“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工会万岁”。为了解决罢工困难,壮大罢工力量,邓恩铭决定进行青岛纱厂工人同盟罢工,以大康纱厂为先头罢工队伍,内外棉纱厂、隆兴纱厂、钟源纱厂后续推进,罢工总人数达到1.8万人。邓恩铭领导的青岛纱厂工人罢工得到了全国多地的支持和救济。由于罢工规模大,日本政府照会中国政府,要求取缔罢工。5月9日,罢工工人和厂主达成协议,工人待遇得到提高,罢工结束。不幸的是,组织罢工的领袖邓恩铭被捕入狱。

邓恩铭与王尽美参加中共一大后,回到山东继续领导革命活动。这时邓恩铭已经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21年秋,王尽美和邓恩铭以励新学会为基础,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该会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品,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1922年,根据中共二大的有关决议,邓恩铭在山东积极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并建立工人组织。邓恩铭单枪匹马奔赴淄博矿区开展党的组织建设并组织工人运动。当时,淄博煤矿工人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工人井下劳动,一年不见阳光,没有假期,一天24小时工作大班制。邓恩铭来到工人中间,和工人吃住在一起,苦口婆心地讲道理,让工人明白自己地位的重要性,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随后,邓恩铭领导工人先进分子建立了山东矿业工会淄博部,1923年,邓恩铭感到时机已经成熟,致信刘仁静说明有关建立党组织的问题。1924年7月,在邓恩铭的关心和努力下,中共淄博支部建立,成为山东第三个中央直属支部。1923年4月,邓恩铭来到青岛进行革命工作,成为青岛党、团组织的奠基人。青岛是中国近代开放较早的城市,外国资本进入较早,工业基础相对较好,是山东省产业工人最多的城市。在这里,邓恩铭夜以继日地工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1923年11月青岛团组织成立,1924年5月中共青岛党组织建立。邓恩铭在青岛领导工人运动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青岛最大的工厂四方机厂是邓恩铭组织工人运动的重点,他改造了工厂中具有封建性质的圣诞会,圣诞会会长郭恒祥在邓恩铭的影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3.4 “主政”山东

1917年8月,邓恩铭踏上了求学齐鲁大地的路途。此去济南,邓恩铭的眼界更加开阔,思想发生了大的飞跃。在省立一中读书的邓恩铭,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接触了“民主、科学”的新思潮。1919年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邓恩铭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并有了改造社会的思想。

做法:1.先制起酥面团。先用265 g面粉加凉水、柠檬酸、鸡蛋液、盐和面,揉制15~20 min。将面团放在撒了面粉的面案上饧放 20~30 min。再将人造奶油切成小块,撒上面粉,搅拌成油面混合物,放案上切成扁平方块,放冰箱中冷却至12~14℃。将饧好的面团擀压成正方形大片,中间稍厚,四边擀薄些。将冷却好的人造奶油块(约130 g),放在方面片中央,从两侧折起包合在一起。然后再把面团重新擀平;叠 4层,再擀平;再叠为 4层,放冷箱内,冷藏 30~40 min;从冰箱取出后,再次擀平,仍叠为4层,入冰箱冷却。第二次从冰箱取出后,要再次叠为4层,第三次入冰箱冷却,即成为起酥面团。

1927年3月,邓恩铭到武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6月,邓恩铭参加第四次全国劳动大会。在武汉的这段时间,邓恩铭和毛泽东等共产党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各自工农运动的经验。1927年8月,邓恩铭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八七会议”后,邓恩铭在上海参加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的扩大会议,会上通过了《山东工作大纲》,认为山东处于发动土地革命的大好时机。邓恩铭根据《胶东暴动工作大纲》,掀起了山东各地的工农暴动和起义的浪潮,以平原县、陵县、东昌县等为主要代表的地区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工农政权的口号。

3.5 血洒齐鲁大地

青岛的工人大多受到国内外双重压迫。“在被德国和日本轮番侵占的青岛这一环境中,邓恩铭对帝国主义侵略者有着清醒的认识,并努力号召爱国人民起来抵抗侵略”[6]。为了增加工人的收益,提高工人政治地位,1925年以邓恩铭为主要领导的青岛工人罢工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邓恩铭审时度势,利用胶济铁路管理局中的内部矛盾,发动工人斗争。邓恩铭组织的四方机厂工人罢工和胶济铁路全线罢工运动同时进行。1925年2月8日,胶济铁路全线罢工,北京政府为了平息工人运动,只能将阚铎、朱庭琪免职。胶济铁路全线恢复通车后,邓恩铭领导四方机厂工人继续罢工。罢工到第九天,四方机厂为缓解事态,答应了工人的大部分要求。随后,邓恩铭巧借四方机厂胜利罢工之机,以四方机厂工会为基础,发动工人成立了胶济铁路总工会。

水族英雄潘新简对邓恩铭革命思想的萌芽起到了榜样作用。邓恩铭的祖母经常给小恩铭讲水族英雄潘新简的反清故事。清末,潘新简联合贵州多个民族的人民群众,辗转贵州多地杀了很多的贪官污吏,曾在荔波县城建立过政权。在荔波民间流行的很多水族歌曲中,潘新简具有良好的形象,十来岁的邓恩铭把潘新简作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潘新简激发了邓恩铭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反抗暴政的精神。“种田之人吃不饱,纺纱之人穿不好,坐轿之人唱高调,抬轿之人满地跑”[2]133。该诗是邓恩铭十几岁写的,这种胸怀人民的爱国思想是受潘新简影响而作的。“潘王新简应该称,水有源头树有根。只为清廷政腐败,英雄起义救民生”[3]。这是邓恩铭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后,为纪念潘新简而写的作品,说明在少年邓恩铭的心目中潘新简反抗暴政的英雄事迹值得学习。潘新简反抗腐朽制度的精神品质促进了邓恩铭革命思想的萌芽,为其以后走革命道路、接受马克思主义做了思想准备。

4 邓恩铭革命思想的当代价值

贵州水族青年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年少成名的邓恩铭是贵州人民的骄傲,是贵州人民心目中的英雄。邓恩铭在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中鞠躬尽瘁,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作为少数民族最早的共产主义战士,邓恩铭短暂而辉煌的革命历程彰显出的崇高革命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对当代贵州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4.1 有利于贵州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邓恩铭是贵州土生土长的水族人,“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古语在他身上得到了真正的体现。邓恩铭少年时代胸怀人民和国家,中学时代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中共一大才20岁,最后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其10多年的革命历程彰显了共产党坚贞不屈、爱国爱民、矢志不渝、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作为贵州人民的英雄男儿,邓恩铭是贵州青年的楷模。“青年模范人物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肩负着更多社会责任和公众期望,在青少年中乃至全社会都有着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8]53。邓恩铭的革命精神应是贵州广大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青年人的理想信念问题,他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8]50。向邓恩铭学习,贵州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应该把学习当作首要任务,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国家的发展大势联系起来。贵州青年尤其是大学生还要勇于创新,以敢为人先的精神,联系群众,学以致用,为贵州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以邓恩铭革命精神为指引,展望未来,贵州青年必将大有作为。

4.2 有利于丰富贵州红色旅游资源

邓恩铭作为贵州最早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革命者代表,增添了贵州省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发展历史而来的。“中国历史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中发扬的历史,是对革命的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中求创新的历史。”[9]红色文化代表了一种不怕牺牲、奋勇前进、爱国爱民的精神。虽然邓恩铭逝世将近90年,但他的革命精神被永远地传承下来。这种革命精神构成了贵州省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一份子。以邓恩铭的革命精神为依托的邓恩铭故居属于贵州的红色文化资源,它为贵州乃至全国提供了一个爱国主义红色旅游基地,为贵州乃至全国的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邓恩铭故居地处贵州省荔波县城,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参观,感受邓恩铭的革命历程。

4.3 有利于贵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邓恩铭的革命历程和革命精神可以为贵州各族人民脱贫致富提供精神动力。经济发展需要人人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奋进精神。贵州改革开放后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总体来看,贵州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比较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现在贵州省的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比例较高,各级党组织的责任还很重大。“这个重大的责任,就是对人民的责任。”[8]4各级党组织和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在脱贫斗争中,要学习邓恩铭的精神品质。各级党组织要发扬邓恩铭关心群众疾苦、忧国忧民的精神品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尤其是在精准扶贫工作方面,必须深入每家每户调查研究,精准到人,在了解贫困情况后,发挥邓恩铭模范带头、不怕牺牲的精神,带领贫困人民寻找奔小康的正确道路。贵州贫困地区部分人中存在“等、靠、要”的落后思想,“精神贫困”是其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2020年贵州要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贫困地区人民发扬邓恩铭革命历程中坚强的革命意志和拼搏精神。通过邓恩铭革命精神武装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扶贫攻坚战一定能打赢,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指日可待。

4.4 有利于贵州谋划发展新思路

邓恩铭之所以走上革命道路,是因为他有一种敢于反抗旧思想和制度的优良品质。邓恩铭在革命过程中开拓创新、敢打敢拼、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为贵州弯道赶超、同步小康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新思路。2012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贵州经济社会做了详细规划。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提出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党中央指示,贵州人民一直在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特有之路,时刻把贫困和落后这个贵州的主要矛盾牢记心间。要从邓恩铭开拓创新、敢打敢拼、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中生成贵州特色发展之路,贵州必须稳住和提升特色产业,不遗余力地把握好新兴产业,还要在大扶贫战略指导下学习和创新塘约“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等扶贫模式。稳住和提升特色产业,就是要把贵州的民族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山地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旅游业,这是贵州独具特色的优势。把握好新兴产业就是要发挥“大数据战略”,这是贵州创新发展的动力优势。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贵州在国家的支持下已抢占先机,成为“中国数谷”。“我们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8]120。贵州后发赶超,必须不断开拓创新,充分利用大数据产业。学习和创新扶贫模式,有助于贵州农村探索发家致富的新路,在应用好本地特色和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贵州必须在新兴产业的制高点不断取得突破,创新发展思路。

二是德育教育内容要“接地气”,要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我们要视野开阔,善于从新闻热点、道德事件中汲取素材,及时恰当地应用到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把摔倒老人扶不扶的问题作为一个辩题,开展师生大讨论,让学生讨论中、争辩中明是非、知荣辱,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既要发扬乐于助人的良好传统美德,也要告诉学生利用手机拍摄视频或寻求路人作证等方式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巩固和深化德育教育的效果,构建起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开放式德育教育模式。

5 结 语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伟大时刻,人们情不自禁地怀念那些在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还参加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邓恩铭在世仅三十年,但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革命精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不畏强暴、敢为人先、忧国忧民、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给党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 肖先治,王旭东.论邓恩铭早期革命思想的形成及现实指导意义[J].贵州社会科学,2011(6):128–130.

[2] 邓恩铭.邓恩铭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 闫勋才.邓恩铭[M]//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1:6

[4] 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邓恩铭烈士专集(历史部分):总第13集[M].都匀: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1983.

[5] 张业赏,丁龙嘉.邓恩铭[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8

[6] 牟昆昊.邓恩铭在山东的思想发展过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3–15.

[7]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时期)[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65.

[8]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9] 马云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24.

Deng Enming’s Revolutionary Thought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

LIU Xiaopeng1,YU Hui2*
1.College of Marxism,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550025,China;2.College of Marxism,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550025,China

Abstract:Deng Enming,a young member of the Guizhou Shui ethnic group,the founder of Shandong Communist Party Organization and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experienced great difficulties in his pursuit of communist revolution.His life and education in his hometown and the deeds of Shui hero Pan Xinjian,were the origin of Deng Enming’s revolutionary thought,which is influenced by the new trend of thought then.After the May Fourth Movement,he accepted Marxism.Membership of the First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revealed that Deng Enming’s revolutionary thought has matured.Deng Enming has gone through lots of hardships and risked his life in establishing Party organization and workers’ organizations,and in organizing strikes and armed protests among workers and peasants,and finally sacrificed his life when the revolutionary cause was in danger.Deng Enming’s short revolutionary life highlights the lofty revolutionary spirit and firm communist belief,which is of great val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Guizhou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the young,in red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and in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Key words:Deng Enming;revolutionary thought;the May Fourth Movement;Marxism;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DOI:10.11885/j.issn.1674-5094.2018.12.24.02

文章编号:1674-5094(2019)02-0058-07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8–12–24

作者简介:刘晓鹏(1992–),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经验及其规律。

通信作者:余 辉(1995–),女(汉族),贵州六盘水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习近平的青年理想信念思想研究”(18CKS007);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长征精神与贵州革命老区精神高地的建构研究”(GDZX2017010)。

刘晓鹏,余 辉.邓恩铭的革命思想历程及其当代价值[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2):58–64.

LIU Xiaopeng,YU Hui.Deng Enming’s Revolutionary Thought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J].Journal of Southwest Petroleum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9,21(2):58–64.

编辑:余少成

编辑部网址:http://sk.swpuxb.com

标签:;  ;  ;  ;  ;  ;  ;  ;  ;  ;  ;  ;  ;  

刘晓鹏:邓恩铭的革命思想历程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