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北缘-天山-北山富碱侵入岩时空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塔里木北缘-天山-北山富碱侵入岩时空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论文摘要

中亚造山带南缘以及塔里木-华北克拉通北缘存在一条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巨型的富碱侵入岩带,特别塔里木克拉通北缘以及天山-北山地区主要发育二叠纪的碱性岩和A型花岗岩,呈东西向展布,延绵近一千多公里,针对这些形成于伸展背景下的A型花岗岩以及碱性岩进行系统性总结,将有助于该地区构造岩浆演化的,进而限定古亚洲洋晚阶段的演化。本文对北山北部霍勒扎德盖环状岩体中似斑状花岗岩进行了岩相学、矿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年代学岩石岩体成因及构造意义等研究,并且收集了塔里木北缘-天山-北山地区大量A型花岗岩和碱性岩的资料,进行了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物源差异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霍勒扎德盖环状岩体东南部似斑状花岗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为237.5±1.2Ma(MSWD=0.14),为早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似斑状花岗岩为准铝质,稀土元素配分图呈典型的右倾模式,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分异明显,具有弱的Eu负异常;εHf(t)=10.12~11.93,平均为11.12,计算Hf同位素模式年龄为616.48~781.25Ma,平均值为690.39Ma;锆石微量元素分析显示重稀土富集,轻稀土亏损严重,表现出强烈的Eu负异常,锆石饱和温度的计算结果为827.8℃,代表了似斑状花岗岩的岩浆近液相线的温度。构造环境判别显示为板内环境,表明该地区在早三叠世已转入了板内环境,这进一步限定北山地区三叠纪的构造环境。2、天山-北山-塔里木北缘发育大量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A型花岗岩(415-252.7Ma)和碱性岩(285.9-224Ma),在时间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415-292Ma),出现A2型花岗岩,没有A1型花岗岩和碱性岩出露;第二阶段(292-285.9Ma),开始有A1型花岗岩侵位,同时也有A2型花岗岩出现,但是没有该时期的碱性岩;第三阶段(285.9-252.7Ma),既出现了 A1型花岗岩,也有A2型花岗岩,同时也有碱性岩就位,重要的是塔里木地幔柱也是在该时期发育(280-275Ma);第四阶段(247.5-224Ma),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碱性岩,但只发育在东部,暂时没有该时期的A型花岗岩。3、大山-塔里木-北山北缘的A型花岗岩、碱性岩虽然从早古生代就已出现,直到三叠纪仍然有出现,但主要形成集中于晚古生代(二叠纪)发育。A2型花岗岩可以最早出现,此时A1型花岗岩与碱性岩均未出现,在区域上这个时间段经历了碰撞造山-造山后的伸展的阶段,说明这一时期的花岗岩形成与造山后的环境有关;A1型花岗岩的出现则伴生有A2型花岗岩,早期的碱性岩与A2、A1型花岗岩同时出现,并且也是塔里木地幔柱的活动时期,指示了研究区已经从后造山环境进入到了板内体制,并可能受到地幔柱活动的影响,或者直接是地幔柱活动的产物(碱性岩);而晚期的碱性岩单独产出,则应与幔源岩浆作用相关。从早到晚,从A2→A2+A1→A2+A1+碱性岩——>碱性岩的随时间演变,很清楚地表明了构造环境,从后造山(晚石炭-早二叠世)——>后造山-板内过渡(早二叠世)——>非造山(板内,中晚二叠世)——>陆内(三叠纪)的环境的转变。这给区域构造演化提供了非常好的指示,揭示了古亚洲西南部分至少在二叠纪之前就已关闭。4、A2型花岗岩形成的构造背景需要仔细甄别,出现是A2型花岗岩并不总是代表后造山伸展背景,A2型花岗岩既可以形成于后造山环境,也可以形成于板内环境,并且A2型花岗岩的形成是可能是受到了多重体制共同作用的结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A型花岗岩及碱性岩的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工作量
  •   1.5 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2.1 塔里木北缘
  •     2.2.2 西南天山
  •     2.2.3 东天山-中北天山-伊犁地块
  •     2.2.4 北山地区
  • 第三章 北山地区霍勒扎德盖环状花岗岩地质特征
  •   3.1 岩体地质特征
  •   3.2 岩相学特征
  •   3.3 年代学测定
  •   3.4 全岩地球化学分析
  •   3.5 锆石Hf同位素分析
  •   3.6 锆石微量及Ti温度
  •   3.7 成因及构造意义
  • 第四章 塔里木北缘-天山-北山A型花岗岩、碱性岩的时空分布
  •   4.1 A型花岗岩和碱性岩形成时代
  •   4.2 A型花岗岩和碱性岩空间分布规律
  •   4.3 小结
  • 第五章 塔里木北缘-天山-北山A型花岗岩和碱性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5.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   5.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3 构造背景分析
  • 第六章 塔里木北缘-天山-北山地区A型花岗岩、碱性侵入岩物源特征
  •   6.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
  •     6.1.1 塔里木北缘地区富碱侵入体主量元素特征
  •     6.1.2 天山地区主量元素特征
  •     6.1.3 北山地区富碱侵入体主量元素特征
  •   6.2 岩石类型对比
  •     6.2.1 塔里木北缘地区岩石类型
  •     6.2.2 天山地区岩石类型
  •     6.2.3 北山地区岩石类型
  •   6.3 构造环境对比
  •     6.3.1 塔里木北缘地区构造环境
  •     6.3.2 天山地区构造环境
  •     6.3.3 北山地区构造环境
  •   6.4 天山-塔里木北缘-北山地区富侵入岩物源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穆柯(Bayanmunkh Munkhdul)

    导师: 焦建刚,童英

    关键词: 中亚造山带,塔里木北缘天山北山,型花岗岩,碱性岩,年龄

    来源: 长安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质学

    单位: 长安大学

    分类号: P588.12;P59

    总页数: 118

    文件大小: 6250K

    下载量: 54

    相关论文文献

    • [1].塔里木地台寻钻传奇[J]. 丝绸之路 2009(15)
    • [2].塔里木地台北缘内生磷矿预测及资源远景评价[J]. 化工矿产地质 2009(03)
    • [3].塔里木地台寻钻传奇[J]. 新疆画报 2009(03)
    • [4].序[J]. 地质通报 2014(01)
    • [5].序[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06)
    • [6].塔里木地台北缘早寒武世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与优质海相烃源岩发育模式[J]. 地球科学 2020(01)
    • [7].新疆阿图什八盘铜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潜力分析[J]. 新疆有色金属 2014(04)
    • [8].麦盖提:同一片绿色 同一个梦想[J]. 中国周刊 2019(10)
    • [9].新疆天山成矿带铁磷矿地质及成矿专属性[J]. 矿物学报 2011(S1)
    • [10].塔西南缘沉积岩层控型铅-锌矿带区域构造控矿作用[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9(04)
    • [11].新疆哈密东盐池一带铁多金属矿找矿潜力分析[J]. 新疆有色金属 2016(S1)
    • [12].新疆乌恰县康苏盆地地层构造演化及沉积特征[J]. 世界有色金属 2016(07)
    • [13].新藏铁路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J]. 铁道标准设计 2020(04)
    • [14].中国三大块体晚奥陶世凯迪早期区域构造事件[J]. 科学通报 2014(01)
    • [15].新疆尉犁县大西沟铁磷矿床地质及综合利用研究[J]. 矿床地质 2010(S1)
    • [16].新疆卡乌留克塔格铁磷矿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J]. 化工矿产地质 2011(04)

    标签:;  ;  ;  ;  ;  

    塔里木北缘-天山-北山富碱侵入岩时空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