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郭敬明神话”背后折射的传媒现象

浅析“郭敬明神话”背后折射的传媒现象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摘要:近来浏览微博时,看到郭敬明在为他的新电影《爵迹2》造势,底下粉丝一片声援,大喊支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郭敬明总能赢得无数的拥趸,一方面,他在商业市场上大量“捞金”,另一方面,却造成了资本利益和口碑的两极分化,“郭敬明神话”引发的关注和争议,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本文将从现代神话、“轻阅读”的同质化、“粉丝经济”下的文化认同三部分进行阐述。

关键词:现代神话;“轻阅读”文化的兴起;“粉丝经济”下的文化认同

一、“郭式神话”

所谓的“现代神话”,侧重的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于古希腊神话所指的内涵,即以“虚构的方式,借助兽性妖灵、神祇魔法制造梦幻的故事”,它更倾向于罗兰·巴特的定义:“传媒文化不停地制造着各种‘言谈’、各种‘谎言’或各种‘欺骗’。”

郭敬明无疑是个聪明的“神话制造者”,他在早期创作时,就巧妙地“嗅”到了人们对金钱、物质的竭力追求,于是他通过小说和影视的传播效应,极力利用每一个机会,每一类题材来扩大叙事空间,积极打造的背后,是源源不断的商业利益。在小说《小时代》中,他极力铺陈和渲染主人公林萧的奢侈生活,上海在他的笔下成功地化身为一个硕大的、虚构的物质符号。在同名影片中,充斥着名牌服饰、各种高档的餐厅、香车宝马这些奢华因素,这时,观众的眼睛仿佛蒙上了一层滤镜,自然而然把自己代入其中,成为虚幻故事的一部分:将自身想象成女王顾里,生于名门,背着普拉达包包,脚踏限量款高跟鞋,身着优雅洋装,目不斜视地走在外滩大道上……郭敬明和他的团队成功的很彻底,大家被骗的很开心——现实中为物质烦恼的痛苦被影片MV似的华美质感所代替,你开始由衷地赞叹一分价钱一分货,郭导真舍得花钱啊!更立体的视听语言让你来不及像过去一样放下书愤愤不平,你的思考停滞了,你被迫忽略了这些堆砌起来的物质符号,真心实意地以为上流社会和精英阶层就该是影片中所描绘的那样。

二、“轻阅读”文化的兴起

印刷时代的阅读方式是人们通过一贯的纸张阅读,透过字里行间探求书本内容的深刻意义,追求内涵和时代的批判使其成为“重质感”的阅读形式,但是,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常规,它让人们超越了“印刷时代”,走进了“E时代”,这是一个独特的二次元世界,有着强大的超平面性能力,消解了文本背后的深刻意义,以娱乐和消遣的姿态服务大众,纸上阅读已经逐渐变成了一种奢侈的消费,人们不再为了追求知识的深度和书本的“含金量”而去阅读,恰恰相反,“崇高”这个词已经变成了隐喻连篇的、晦涩的、深奥的代名词,阅读已经越来越不能承受其“重”,转而求“轻”,轻松、愉快、消遣新奇和寻求心灵慰藉成为新的图书追求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轻阅读”顺势而起,但是,它无法从古典美学思想和体系中得到说明,却与市场需求和消费心理联系得更加紧密。

在这样一个“轻阅读”流行的大背景下,郭敬明审时度势,推出《最小说》、《最漫画》等一系列杂志并获得巨大成功,以《最小说》为例,《最小说》上市初始,其定位便是要“秉承郭敬明一贯画面制作华丽和精良的风格,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青春、武侠、玄幻因素。”它严格地遵循“轻阅读”的诸多要素:如它是以青少年群体为对象的娱乐小说;使用漫画风格为封面和插画;口语写作、对话多、转场快;内容多为描述一个故事而非说明观点;文学要素简略化。这种“轻”文风的杂志一面世便赢得读者的热捧,致使其发行量一直居高不下

针对“轻阅读”的盛行,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迁,新一代人毕竟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学机制,不能用旧有的评判原则和体系对其一概扼杀,郭敬明作品毕竟有传达一代人心声的文学价值和意义,他的成功也有着时代的必然性;但另一方面,无论何时,文学的成功创作都是建立在深厚的人文主义关怀和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上的,并不是以琐碎冗沓的青春书写为底色,郭的成功只是这个时代的个案,或者说他只是一个群落的代言人,在“郭氏群落”之外,有更多的年轻作家,正以严谨的态度思考和书写着这个时代,只有这样,这个时代才是“众生合唱”的时代。

三、粉丝经济”下的文化认同

在一个偶像陷落的时代,面对充满阴谋的成人世界,80后、90后面临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扰,而自己又自行解决不了,于是他们开始将这样一种烦恼归结为长大,不愿意长大的一代人普遍心灵脆弱、无助、精神匮乏,信仰缺失,当他们努力营造属于自己的“童话古堡”时,郭敬明适时地出现了,他在《幻城》中自我介绍说:“以前总喜欢叫自己孩子,喜欢彼得·潘,因为它可以不长大。”郭敬明对自己这样一个身份定位恰巧让那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读者感到满意,他们找到了一种情感共鸣——同样不愿意长大,觉得长大令人忧郁,而保持一颗孩子的心,就可以永远保持纯洁和幸福,这无疑给他们带去了一种精神上的快慰和情感上的宣泄之处,填补了无助、脆弱的心灵,他们看郭敬明的作品,仿佛在聆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忧伤,凭借着贩卖一代人的忧伤和痛苦,郭敬明成就了自己,也收获了一大帮青少年粉丝。

青少年在对郭敬明的认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产生质疑自己品味的不自信行为,为了证实自己审美取向是正确的,就去寻找兴趣一致者,形成一定的粉丝团体,与彼此感兴趣者一起分享对郭敬明的体验,产生身份认同感。他们不是大众中沉默的个人,而是围绕郭敬明组成的群体,所以在电影《小时代》、《爵迹》的路演现场,时常可以看到许多从外地赶来自行组织的一大批应援者,举着大大的宣传牌和花束热情高喊;为了给偶像创造票房神话,号召身边的同龄人,疯狂包场;偶像一出新书,义不容辞前去购买。粉丝经济的本质就是社群经济,并非面对所有人,而是通过一个核心的价值观吸引一批与自己企业价值观相似的人群,也就是说通过某个特定领域有共同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的人群,围绕某个中心点产生连接,进而对这个中心节点而产生的“包养”及周边经济活动,本质就是靠粉丝赚钱的商业模式。这是一种主动的集体行为,也是郭敬明的媒介价值观给他们带来的“时势”压力,粉丝们不可能永远以一种忠诚和坚定的姿态去面对偶像的一切,跟着大方向走的同时,潜意识中还不自觉地泛着抵触,但这种情绪很快便被周围的“意见环境”所消解了,这是因为人的“社会天性”是害怕孤立而受到社会的惩罚,在粉丝团队中更甚,大众见到这种集体行为变成社会焦点,“趋同心理”作用下,也不由自主揭解开腰包走进电影院一探究竟,伊利莎白·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理论可以阐释这一切行为背后的内质,“粉丝经济”的魔力可见一斑。

营销的与时俱进本是顺应互联网发展的大势,但过度粉丝经济并不能简单理解成个人崇拜,它应该是借助优质的作品而进行的产品营销,粉丝应该在纷繁的产品中增加自身的鉴别能力,而不是盲目地被裹挟在浪潮中,吸收一些毫无营养的商业文化,《爵迹1》票房遭遇滑铁卢也给郭敬明一个启示:依靠非理性的粉丝经济买单永远走不远,思考内质的转型是迫在眉睫之举。

参考文献

[1]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薛芳.80后偶像作家的商业路径[J].南方人物周刊.2009(31).

[3]周百义.他们是这样创造出版“神话”的——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发展探源[J].出版科学.2011(06).

标签:;  ;  ;  

浅析“郭敬明神话”背后折射的传媒现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