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卡朋论文_王欣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托卡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帕金森病,抑制剂,糖醛酸,患者,安慰剂,多巴,磷酸。

托卡朋论文文献综述

王欣欣[1](2016)在《恩他卡朋和托卡朋抑制UGTs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恩他卡朋(Entacapone)和托卡朋(Tolcapone)对12种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的抑制作用,并通过体外-体内外推(IV-IVE)预测恩他卡朋和托卡朋与经过UGTs代谢消除药物共服引发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的风险及口服恩他卡朋和托卡朋引发胆红素暴露量增加的风险评估。方法借助体外代谢孵育体系以混合人肝微粒体(HLM)及重组表达的人UGTs作为酶源,选用4-甲基伞形酮(4-MU)作为UGTs的广谱探针底物、N-3-羧丙基-4-羟基-1,8-萘酰亚胺(NCHN)和胆红素(Bilirubin)作为UGT1A1的特异性探针底物、叁氟拉嗪(TFP)、异丙酚(propofol)分别作为UGT1A4和UGT1A9的特异性探针底物,评估恩他卡朋和托卡朋对12种人UGTs的抑制作用。通过Graph Pad Prism version 6.0非线性拟合求得最大半数最大抑制浓度(IC50),依据Lineweaver-Burk及Dixon作图法判断抑制类型,并通过二次作图法求得抑制动力学常数(Ki)。借助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共服托卡朋和恩他卡朋引起胆红素暴露量增加及DDI的风险。结果体外抑制动力学实验表明恩他卡朋和托卡朋对UGT1A1、UGT1A7、UGT1A9和UGT1A10介导的4-MU-O-葡萄糖醛酸化结合反应均具有抑制作用。100μmol·L-1的恩他卡朋和托卡朋抑制以上四种亚型单酶的残余活性均小于35%。恩他卡朋和托卡朋抑制UGT1A1、UGT1A7、UGT1A9和UGT1A10介导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的IC50为0.98μmol·L-1~14.38μmol·L-1,Ki为1.40μmol·L-1~19.81μmol·L-1。口服托卡朋200 mg·d-1可导致胆红素的暴露量增加235%,且使其他经过UGT1A1代谢药物的AUC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增加了62%~249%。应用经验模型预测数据显示,托卡朋抑制对于UGT1A1、UGT1A7、UGT1A9和UGT1A10的[I]/Ki值大于1。然而口服同等剂量的恩他卡朋后胆红素暴露量仅增加了1%,UGT1A1底物药物的AUC增加2%~14%,且除了恩他卡朋抑制UGT1A7的[I]/Ki值大于1外,其他叁个亚型均小于1。结论恩他卡朋和托卡朋对UGT1A1、UGT1A7、UGT1A9和UGT1A10活性的抑制作用会影响经UGTs代谢消除药物在人体内的正常代谢,基于经验方法与AUC的IV-IVE预测结果显示托卡朋对UGT1A1、UGT1A7、UGT1A9和UGT1A10的强烈抑制作用有引发体内严重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的风险,同时托卡朋对UGT1A1的强烈抑制作用非常有可能导致体内胆红素升高。相比较而言,恩他卡朋对UGT1A1、UGT1A7、UGT1A9和UGT1A10催化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显示出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IV-IVE预测结果提示恩他卡朋虽有可能引发体内DDI,但引发严重DDI及胆红素升高的可能性很小,较为安全。本研究为临床上托卡朋引发肝脏毒性的机制提出了新的见解,对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锦州医科大学》期刊2016-03-01)

张辰昊,张佩兰,王育新,陈岩,李晨华[2](2014)在《国产托卡朋治疗帕金森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国产托卡朋片剂治疗帕金森病(P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观察PD患者80例,将PD患者随机分为托卡朋片治疗组和安慰机组,共40对,给予观察药物托卡朋或安慰剂1片,每日3次,总观察时间为26周。主要疗效指标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价PD症状的UPDRS评分。(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期刊2014-09-19)

王育新,张佩兰,陈岩,张辰昊,李晨华[3](2014)在《托卡朋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波动的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托卡朋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与运动障碍方法80例PD患者随访的一项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随机研究26周。UPDRS评分来评估疗效的托卡朋治疗PD。比较"开"和"关"时间和"剂末现象"与运动障碍的PD和安慰剂组之间。结果 8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21例有"开/关"。与安慰剂组相比,"关"时间在托卡朋组患者平均降低了38%;"开"的时间平均延长22%。减少的托卡朋组68%例症状波动(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期刊2014-09-19)

叶路敏[4](2012)在《复方多巴联合托卡朋综合治疗帕金森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复方多巴联合托卡朋治疗帕金森的疗效及药物的安全性。方法选取42例已单独服用复方多巴的帕金森患者,在原有药物的基础上给予托卡朋治疗6个月,应用webster评分量表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病情改善情况及其安全性。结果 22例(52.4%)为中度有效,13例(31.0%)轻度有效,总有效率为83.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9种症状webster评分明显降低(P<0.001)。20例在治疗前出现了剂末现象在治疗后有16例关期缩短,有5例剂末现象完全消失。治疗前有5例患者出现异动症,1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波动,经治疗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多巴联合托卡朋能明显提高治疗帕金森的疗效,改善因长期使用复方多巴带来的不良反应,在本研究剂量下使用安全。(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2年05期)

张小英,周筠,管小亭,王拥军,程焱[5](2007)在《托卡朋添加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COMTI)托卡朋提高已服用复方左旋多巴的帕金森病(PD)患者的疗效、改善运动波动的情况及药物的安全性。方法50例PD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应用托卡朋,每次100mg,每日3次;对照组应用安慰剂,方法相同。用药后每个月进行肝功的检查,具有运动波动的患者通过患者日记记录时间变化;观察期6个月。结果治疗后第1、2个月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第3个月至第6个月的UPDRS评分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0.01);试验组治疗后的UPD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1~0.001);试验组治疗后第1、第2个月的改良Honhe-Yahr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第3个月至第6个月与治疗前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运动波动有明显改善(P<0.01);试验组患者服用托卡朋后出现口干、恶心呕吐及便秘各3例,乏力、失眠、腹泻各2例,肌肉酸痛、腹胀、多汗、烦躁各1例,均未影响服药;服药期间,患者肝功能检测结果无明显改变。结论托卡朋可提高已服用复方左旋多巴PD患者的疗效,改善运动波动,且使用安全。(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期刊2007年06期)

程焱,张本恕,王景华,张佩兰,张晓英[6](2006)在《托卡朋片治疗帕金森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和目的:托卡朋(Tolcapone,商品名Tasmar),由瑞士Roche公司于1997年11月首次在英国和德国上市, 1998年1月底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帕金森病。托卡朋为可逆性COMT抑制剂,它能通过血脑屏障,故对中枢及外周均有作用。托卡朋片在国外神经科临床应用多年,经大规模多中心双盲研究观察,对帕金森病有肯定的疗效,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该药亦有副作用如腹泻、异动症,尤其是在国外60000余应用病例中,曾出现3例可能与该药应用有关的肝功能衰竭病例,故美国FDA建议用药期间应监测肝功能,有肝病患者禁用此药。国内临床虽曾对该药进行过临床试用并确认其疗效,但未正式引进该药。托卡朋片剂已由国内研制成功,按新药审批要求和国家药监局文件,对国产托卡朋片剂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Ⅱ期临床研究。资料与方法:试验设计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入组病例240 例。入组标准:1.确诊为特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改良Hoehn &、Yahr分级1-4级,无其他已知或疑为引起帕金森综合征的原因。2.年龄40-75岁。3.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治疗的特发性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方案处于稳定剂量至少一个月。4.如正在接受左旋多巴制剂治疗,则对左旋多巴制剂反映应为良好,研究入组前左旋多巴制剂处于稳定剂量至少一个月。5.自愿参加研究并在开始任何研究程序之前签署书面患者知情同意书,并能够合作治疗及检查者。排除标准:1.有二度或叁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静息状态下心率低于50次/分;充血性心力衰竭;6个月内有心肌梗塞或显着的冠心病患者。2.肝、肾功能异常者。3.由于药物、代谢性疾病、脑炎或变性疾病(如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统萎缩)所致的不典型帕金森综合征患者。4.对药物及食物有过敏史者。5.存在活动性肿瘤性疾病者。6.精神病史及6个月前用过抗精神病药物者。7.乙肝筛查阳性者。8.孕妇、哺乳者。所有受试者须经神经科查体符合受试者入选标准,受试者或家属了解试验的目的、方法、药物作用及可能的不良反应,自愿参加临床研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给药方法:托卡朋片给药剂量为100mg口服,每日叁次;安慰剂每次一片,每日叁次,观察时间为6个月。禁用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药物及其他已知对肝功能明显损害的药物。合并用药:可以应用左旋多巴制剂、安坦、金刚烷胺、溴隐亭等其他抗帕金森病药物,处于稳定剂量至少一个月。疗效评定的主要指标是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价帕金森病症状的UPDRS(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评分,分析治疗前后UPDRS评分的变化;次要疗效指标是患者Hoehn & Yahr分级有无变化、“关”期时间有无缩短及合并用左旋多巴制剂用药剂量有无减少。疗效评定时间为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各评定一次。安全性指标是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变化。用药期间研究者要仔细观察记录受试者有无倦怠、乏力、嗜睡、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厌食、腹泻、黄疸、搔痒和右上腹触痛等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项目: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肝炎全项、腹部B超、心电图。统计分析方法:主要疗效指标采用ITT和PP数据集分析,人口学特征分析采用ITT数据集分析,安全性分析采用安全性数据集分析。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AS6.12版软件,进行结果分析。所有的统计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 0.05作为判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结果:一、入组情况:分析数据集的构成:本次临床试验以上四家医院共随机入组病例24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其中ITT数据集24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20例;PP数据集233例,试验组118 例,对照组115例;安全性数据集24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20例。脱落病例分析:本临床试验总脱落率为2.92%,试验组为1.67%,对照组为4.17%。其中不良反应的脱落率为0.42%,试验组为0、对照组为0.83%;疗效不明显占1.67%,试验组 0.83%、对照组2.50%;试验组有1例因用药后肝功能指标ALT由入组时的42上升为87,比正常值上限增加了0.74倍,病人自愿退组,故归为失访;另有1例因冠心病发作而退组,列为其它原因。二、均衡性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PD患者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主要生命体征、患者病程、既往病史、目前症状及体征、疗效指标的基线值(UPDRS评分和 Hoehn & Yahr分级)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所有检验p>0.05。证明两组资料均衡而具有可比性。叁、疗效评价:1.主要疗效指标的分析:主要疗效指标为UPDRS评分,分析治疗前后UPDRS评分的变化。经检验,UPDRS评分为偏态分布,经数据转换后(LN)呈正态分布,故以下分析均取转换后数据进行。我们给帕金森病病人分别服用托卡朋100mg以及安慰剂,均 3次/天,治疗6个月,不同阶段UPDRS评分比较,自治疗后的第3个月直到完成治疗,托卡朋组UPDRS评分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均<0.05。不同阶段UPDRS评分与基础值差数的比较后可以看出,从治疗后第2个月直到完成治疗,托卡朋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显着高于安慰剂组,p均<0.05。不同阶段UPDRS评分与基础值差数的协方差分析结果,说明各中心的结果无明显中心效应。以上数据表明治疗后托卡朋组的症状改善比安慰剂组明显,该药治疗帕金森病有效。各中心之间结果一致。 2.次要疗效指标的分析:次要指标为Hoehn & Yahr分级有无改善、“关”期有无缩短及合并用左旋多巴类药物的剂量有无减少,分析它们治疗前后的变化。观察结果表明,治疗后Hoehn & Yahr分级与基础值差数的比较后可以看出,自治疗后的第2个月直到完成治疗,托卡朋组治疗前后的差值比安慰剂组明显增加,p均<0.05。“开-关”现象的患者“关”期缩短的比例,托卡朋组明显高于安慰剂组(p<0.01),合并用左旋多巴类药物的剂量则没有减少。四、安全性分析: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各不同时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该药安全。2.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乏力、口干、食欲不振、便秘、失眠、肌肉酸痛、腹胀、幻听幻视、视物模糊、腹泻、多汗、烦躁、肝功能异常及一过性血尿等。统计学结果显示:托卡朋组与安慰剂组之间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有3例患者在用托卡朋过程中出现肝功能异常,但其指标均未超过正常值上限的1.5 倍,3例患者亦未因之停止治疗。3.用药前后各实验室指标的变化,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我们的观察条件下,在我们使用的剂量范围内,托卡朋片是对帕金森病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本文来源于《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06-09-01)

张佩兰,程炎,王旭光[7](2006)在《国产托卡朋片治疗帕金森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国产托卡朋片剂治疗帕金森病(P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观察PD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研究。将PD患者随机分为托卡朋片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每组40例,给予观察药物托卡朋片或安慰剂1片,每天3次,总观察时间为26周。主要疗效指标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价PD症状的UPDRS评分。次要疗效指标是包括“关”的时间缩短,正在接受左旋多巴制剂治疗的患者从基线到试验结束时,每日左旋多巴制剂剂量减少。结果对稳定性PD患者治疗26周,服用托卡朋片组PD患者的UPDRS评分较安慰剂组明显降低(P<0.01)。用于伴有症状波动的患者:80例PD患者中,有明显“开-关”现象者21例,服用托卡朋组与安慰剂组相比,“关期”平均减少38%、“开期”平均延长22%,有68%伴有剂末现象的PD患者服用托卡朋后出现剂末现象减少,而只有37%伴有剂末现象的PD患者服用安慰剂后出现剂末现象减少(P<0.01)。其中12例口服左旋多巴制剂的患者,加服托卡朋后有5例该制剂减量。患者加用托卡朋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结果皆在正常范围内,心率、血压和心电图无明显变化。80例中有35例出现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托卡朋组75%、安慰剂组45%,差异非常显着(P<0.01)。患者出现的异动症、恶心、厌食、肌阵挛、失眠等副作用在减少左旋多巴制剂的用量时,副作用大大降低或消失。结论COMT抑制剂托卡朋能够改善PD患者的运动功能,是治疗PD有效的辅助药物,在波动性PD患者中可出现“关期”的时限缩短,“开期”时限的增加。(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06年04期)

张佩兰,程炎,王旭光[8](2006)在《国产托卡朋片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国产托卡朋片剂治疗帕金森病(PD)的有效性。方法观察PD患者80例,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研究。将PD患者随机分为托卡朋片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治疗组41例,安慰剂组39例,给予观察药物托卡朋片或安慰剂1片,每天3次,总观察时间为26周。疗效指标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价PD症状的UPDRS评分。结果PD患者治疗26周后,用UPDRS评分从认知功能、震颤、肌僵直、运动减少和自主神经等方面进行比较。托卡朋组PD患者在认知功能、肌僵直、随意运动减少等项目较安慰剂组有明显改善(P均<0.05)。口服托卡朋后自主神经症状和震颤的UPDRS评分同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均>0.05)。结论儿茶酚-O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托卡朋能够改善PD的运动功能,尤其是运动减少和肌僵直,同时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06年03期)

梁雪芹,白宏英,娄季宇[9](2005)在《托卡朋药物的发展及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帕金森病(Parkinson s disease,PD)又名震颤性麻痹,是由于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死亡而发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使调节运动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乙酰胆碱失去平衡,导致少动-强直症状。该病以静止性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姿势反射(本文来源于《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05年06期)

王景华,宁宪嘉,程焱,张小英,黄槛政[10](2005)在《托卡朋治疗帕金森病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安慰剂作对照,评价托卡朋治疗帕金森病安全性。方法:托卡朋组给药剂量每次100 mg po,tid;安慰剂组每次1片,tid,po,疗程6个月。分别于服药前后,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B超进行检查。结果:入组患者240例,安全性数据集240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20例;两组分别有27例 (22.5%)和20例(16.67%)发生不良反应,经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托卡朋治疗帕金森病是安全的。(本文来源于《药物流行病学杂志》期刊2005年06期)

托卡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国产托卡朋片剂治疗帕金森病(P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观察PD患者80例,将PD患者随机分为托卡朋片治疗组和安慰机组,共40对,给予观察药物托卡朋或安慰剂1片,每日3次,总观察时间为26周。主要疗效指标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价PD症状的UPDRS评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托卡朋论文参考文献

[1].王欣欣.恩他卡朋和托卡朋抑制UGTs介导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D].锦州医科大学.2016

[2].张辰昊,张佩兰,王育新,陈岩,李晨华.国产托卡朋治疗帕金森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2014

[3].王育新,张佩兰,陈岩,张辰昊,李晨华.托卡朋对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波动的治疗[C].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2014

[4].叶路敏.复方多巴联合托卡朋综合治疗帕金森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2

[5].张小英,周筠,管小亭,王拥军,程焱.托卡朋添加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

[6].程焱,张本恕,王景华,张佩兰,张晓英.托卡朋片治疗帕金森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C].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06

[7].张佩兰,程炎,王旭光.国产托卡朋片治疗帕金森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06

[8].张佩兰,程炎,王旭光.国产托卡朋片在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06

[9].梁雪芹,白宏英,娄季宇.托卡朋药物的发展及临床应用研究[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

[10].王景华,宁宪嘉,程焱,张小英,黄槛政.托卡朋治疗帕金森病安全性评价[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5

论文知识图

1988年在中国上演的外国戏剧中国剧院(团)...1988年在中国上演的外国戏剧中国剧院(团)...探针TP-KA机理及组织成像图爬上国家元首检阅士兵的高台,但未遂被捕...探针ER-BZT的机理图–11运用LC–MS进行代谢谱系分析的策略...

标签:;  ;  ;  ;  ;  ;  ;  

托卡朋论文_王欣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