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艺术形象论文_李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典型艺术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形象,艺术,典型,女娲,一课,张家港,艺术美。

典型艺术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李洁[1](2019)在《唐诗中的典型女性艺术形象评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诗人对女性的关注,不再局限于女性容貌的外在美,而是深入女性品行才情的内在气质美;不再只关注上层阶段的女性,而是把更多的目光投射在底层妇女身上。唐诗中的典型女性艺术形象,得到了丰富全面的阐释。(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18期)

孔德馨[2](2017)在《浅析文艺作品中的典型艺术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家创造出的典型形象往往深化了其作品的内涵,成为作品的灵魂。艺术中的典型形象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优秀的音乐作品中典型形象的塑造深受当时社会因素的影响。文章探讨了文艺作品中的典型艺术形象,认为艺术典型形象能够帮助人们扩大认识生活的视野,提高其审美能力。(本文来源于《艺术教育》期刊2017年Z8期)

陈世海[3](2017)在《评弹艺术与典型形象塑造漫谈——兼以张家港市近年来评弹创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说到典型形象,很自然就能联系到现实主义文艺,无论是曲艺创作者还是文学艺术家对此都不陌生。它既是唯物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曾是艺术家创作的不二法门。然而,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不断涌入我国,现实主义仿佛成为明日黄花,无法再激起艺术家的创作灵感。而解构英雄、歪说经典、零度写作等,被媒(本文来源于《曲艺》期刊2017年05期)

刘茜茜[4](2017)在《玛格丽特心灵的全部奥秘——《茶花女》中典型艺术形象塑造的文艺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茶花女》通过一个妓女的爱情悲剧,对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道德提出了血泪控诉。在法国文学史上,这是第一次把妓女作为主角的作品。本文就玛格丽特的艺术形象塑造问题利用马克思文艺理论进行探究和分析。(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7年09期)

小阅[5](2017)在《关羽、诸葛亮、曹操——《叁国演义》中的叁个典型艺术形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小说《叁国演义》依据的材料大致有叁个方面,一是西晋陈寿的《叁国志》及南朝裴松之的注解;二是有关叁国时期的稗史佚事、野史笔记;叁是民间丰富的口头创作。在此基础上,罗贯中精心剪裁融合,创作出了鸿篇巨制、引人入胜《叁国演义》,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本文来源于《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期刊2017年04期)

罗丹[6](2016)在《汉代山东武氏祠画像石典型神仙形象造型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汉代是中华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一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极具代表性的角色,并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由于汉代受到以儒家为主,道家为辅思想的影响,汉代统治者主张以孝治天下,对孝悌的极力推崇与汉人视死如生的思想导致了汉代社会厚葬之风盛行,从而使画像石作为汉代的代表性艺术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所谓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多出现在丧葬礼制性建筑中,因此,从本质上来说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画像石作为汉代艺术的代表,真实的记录了汉人的生活状态,是中国艺术史上的明珠,为我们研究汉代造型艺术提供了诸多资料。武氏祠地处汉代画像石的发源地之一——山东,位于嘉祥县纸纺镇武翟山村北,其画像石内容丰富,雕制精巧,取材广泛,是中国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代画像石群。虽然从北宋欧阳修开始,对武氏祠画像石的研究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国内外有多人曾研究过武氏祠画像石,但以其典型神仙形象造型艺术作为出发点进行研究的并不多,因此,论文将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作为第一个部分,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背景、意义、研究该课题的目的以及对相关概念的定义、范围等。第二部分,从时代背景、宗教影响、地域因素、人文因素等几个方面论述武氏祠画像石产生的原因及其重要地位。第叁部分,通过对武氏祠典型神仙形象:伏羲、女娲、西王母与河南南阳、四川郫县、江苏徐州等地区同时期画像石的比较,得出武氏祠画像石神仙造型风格及其特征。第四部分,经过以上的研究,讨论武氏祠神仙造型艺术对今天中国画造型艺术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华北理工大学》期刊2016-12-05)

王金霞[7](2016)在《“天界—人间”空间结构转换下的艺术典型——《玉楼梦》妻妾形象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玉楼梦》是朝鲜古代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内具多元的主题及丰富的元素。其在妻妾形象的塑造上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这些鲜活的妻妾形象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富有明显的时代特色。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玉楼梦》"妻"的形象特点主要体现在一夫多妻的家庭格局中,以"情"抗"理"的挣扎与矛盾之中;《玉楼梦》中对"妾"有着近乎完美的诠释,她们或为侠肝义胆的巾帼英雄,或为贤良淑德的才女,或为英勇聪慧的淑女。通过《玉楼梦》中的妻妾形象可以看出时代思潮下作者对封建社会不合理制度既有锐意改革的愿望,又无法完全脱离封建思想禁锢的矛盾心理,显现出强大的传统思想与朦胧的新思想相互交错与碰撞的时代特点。(本文来源于《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刘晓雪[8](2015)在《浅析京剧《赤桑镇》中包拯典型艺术形象的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京剧《赤桑镇》,改编自清代古典名着《叁侠五义》,是京剧铜锤花脸必修的重要剧目之一,也是京剧铜锤花脸裘派的代表作。裘派的表演讲究声情并茂,唱腔气贯长虹、字字饱满、韵味醇厚、含蓄细腻。裘派把花脸唱腔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裘派的演绎把这种艺术特色展现的酣畅淋漓,使人听了情酣意饱。同时,这种大义灭亲的感人题材也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和教化意义。本文将从唱腔、念白、表演叁个方面诠释《赤桑镇》中包拯典型艺术(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5年14期)

赵伯飞,闫岚,郝府元,闫强[9](2014)在《由项羽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浅析艺术美》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项羽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生平事迹,研究艺术美及其美学特征,了解现实丑和艺术美的关系,从艺术美的典型表现形态中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艺术美、欣赏艺术美,从而对项羽的认识了解更加全面综合。(本文来源于《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李华[10](2011)在《一个多元化的爱国者典型——韩麦尔先生艺术形象再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前的教材分析中,《最后一课》中的主人公韩麦尔先生被定位为一个感人的爱国者形象,这样的定位也算是差强人意,但笔者总觉得过于抽象、简单。重读《最后一课》后有了新的认识,兹作以下分析,以飨读者。(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文学研究)》期刊2011年04期)

典型艺术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艺术家创造出的典型形象往往深化了其作品的内涵,成为作品的灵魂。艺术中的典型形象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优秀的音乐作品中典型形象的塑造深受当时社会因素的影响。文章探讨了文艺作品中的典型艺术形象,认为艺术典型形象能够帮助人们扩大认识生活的视野,提高其审美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典型艺术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李洁.唐诗中的典型女性艺术形象评略[J].名作欣赏.2019

[2].孔德馨.浅析文艺作品中的典型艺术形象[J].艺术教育.2017

[3].陈世海.评弹艺术与典型形象塑造漫谈——兼以张家港市近年来评弹创作为例[J].曲艺.2017

[4].刘茜茜.玛格丽特心灵的全部奥秘——《茶花女》中典型艺术形象塑造的文艺评价[J].青春岁月.2017

[5].小阅.关羽、诸葛亮、曹操——《叁国演义》中的叁个典型艺术形象[J].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17

[6].罗丹.汉代山东武氏祠画像石典型神仙形象造型艺术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6

[7].王金霞.“天界—人间”空间结构转换下的艺术典型——《玉楼梦》妻妾形象解读[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8].刘晓雪.浅析京剧《赤桑镇》中包拯典型艺术形象的塑造[J].牡丹.2015

[9].赵伯飞,闫岚,郝府元,闫强.由项羽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浅析艺术美[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

[10].李华.一个多元化的爱国者典型——韩麦尔先生艺术形象再论[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

论文知识图

年《牡丹双鸡图》.纸本设色148.4.故事片从山杠爷谈正面人物性格的塑造-17刘海粟《纵横郁勃》,1981年,纸本...、14.为《新安家族》中的清末上海和卢...云龙妆花纱夹朝袍

标签:;  ;  ;  ;  ;  ;  ;  

典型艺术形象论文_李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