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置换成功抢救重度毒蕈中毒之护理体会

血浆置换成功抢救重度毒蕈中毒之护理体会

李秀清(内蒙古通辽市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内蒙古通辽0280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251-01

【摘要】血浆置换是用来清除中大分子物质的体外净化疗法。近日,血液净化中心救治因食用蘑菇后导致的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目前患者正在康复中。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关键词】血浆置换治疗护理

1病例报道

患者,女,38岁,住院号1210172423,于2012年10月17日08时22分以蘑菇中毒收入院。查体:T35℃,P74次/min,R10次/min,BP测不清,急性病容,呼吸缓慢,听诊双肺呼吸音弱,心律不清,四肢末梢冰冷。

该患于10h前食用野生蘑菇,2h后出现胃痛、恶心、呕吐,均为绿色呕吐物,口服三九胃泰,未见好转,大便鲜红色,急查血常规回报:血小板50~100×109/L,白细胞25~44×109/L,血凝:凝血酶原时间26.9秒,活动度26.6%,国际标准化比值2.20,比率2.17,部分凝血酶原时间93.3秒,纤维蛋白原0.90g/L,凝血酶时间27.0秒,初步诊断:毒蕈中毒,消化道出血,休克。治疗上:降黄保肝,止血药物,改善血凝。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皮肤粘膜出现黄染,意识朦胧,烦燥,次日查血常规,血小板偏低,心肌酶指标继续升高,伴尿少,血压低,排大量血便1700ml。凝血酶时间+++秒。

部分凝血酶原时间161.5秒,血气分析酸碱度7.31,二氧化碳分压3.6kpa,氧分压9.5kpa,患者出现肝、心、肾损害,重度溶血,呼吸功能不全,不及时救治,死亡率95%。针对上述病情拟血浆置换治疗,成功分离血浆后,病情好转。目前患者正在康复。

2治疗方法

2.1吸氧,补液,止血,输血,抗休克,保护脏器功能,血液净化促毒素排出,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综合对症治疗。

2.2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治疗。

2.3选用一次性血浆分离器,右股内静脉行血液循环,应用新鲜血浆及冰冻血浆做替代品,结果行二次PE治疗,共交换血浆5600ml治疗,病情逐渐好转,复查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血凝正常范围。

3护理

3.1认真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核对血型,血浆输入的速度不能过快。

3.2正确估算血浆容量,保证血浆置换成功完成,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和临床需要来决定置换剂量、频度,并遵循正确的补液原则,合理使用抗凝剂等。

3.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低血压的发生,每30分钟测生命体征一次,血容量控制在50-80ml/min,血浆速度给予25-40ml/min。平均置换血浆1000-1500ml/h,注意血浆出量与输入血浆和液体量平衡。一旦出现低血压,应先输入胶体,血压稳定后再输入晶体,加快输液速度,减慢血浆出量。

3.4严密观察低血钙的表现:因新鲜血浆含有枸橼酸钠,输入新鲜血浆过多过快引起低血钙,患者表现双下肢麻木,口麻及小腿肌肉抽搐等表现,严重时会出现心律失常。在治疗中加强预防,可在治疗中常规注射10%的葡萄糖酸钙10ml,每1h给药一次。如出现低钙血症可给予热敷、按摩、补充钙剂等处理。

3.5护理上加强巡视,观察局部置管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敷料有无脱落。一旦发生渗血,如少量渗血可用无菌纱布等在置管局部进行缠绕,如渗血量大,通知医生采取措施,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穿刺点,术后1h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

3.6密切观察机器运转情况,治疗参数与医嘱是否相符。观察跨膜压的变化,避免出现分离器或管路内凝血。如出现凝血及时更换分离器及管络,另外血流量和置换量均不宜过大,否则导致破膜。预冲时轻轻拍打分离器,排净空气,防止破膜的发生。

3.7护理上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包括血生化指标,肝功能血凝情况是否改善,同时观察皮肤粘膜、巩膜颜色的变化,尿色、尿量,做好动态记录,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4结论

PE在治疗毒物药物中,不仅有效地清除毒物,还可以从置换液中补充机体需要的物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缓解病情,在重度毒物抢救治疗中,及时有效地采取该方式,能更好地清除毒素及炎症介质,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不受进一步的损伤。

标签:;  ;  ;  

血浆置换成功抢救重度毒蕈中毒之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