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房屋建筑用抹灰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卷扬装置和抹灰装置,底座水平设置,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方并且竖直设置,卷扬装置能够带动抹灰装置沿支撑架上下移动,抹灰装置包括灰浆料斗和刮板,灰浆料斗与支撑架滑动连接,灰浆料斗远离支撑架的一侧的下部开设有出料口,刮板连接在出料口的下方,抹灰装置还包括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转动电机、转轴和刮片,转轴转动连接在灰浆料斗靠近出料口的位置,刮片沿径向均匀固定在转轴上,转动电机固定在灰浆料斗的侧面并且能够带动转轴转动。本实用新型达到了灰浆料斗匀速下料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房屋建筑用抹灰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架(2)、卷扬装置(4)和抹灰装置(5),底座(1)水平设置,支撑架(2)固定在底座(1)上方并且竖直设置,卷扬装置(4)能够带动抹灰装置(5)沿支撑架(2)上下移动,抹灰装置(5)包括灰浆料斗(51)和刮板(53),灰浆料斗(51)与支撑架(2)滑动连接,灰浆料斗(51)远离支撑架(2)的一侧的下部开设有出料口(511),刮板(53)连接在出料口(511)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抹灰装置(5)还包括下料机构(52),所述下料机构(52)包括转动电机(521)、转轴(522)和刮片(523),转轴(522)转动连接在灰浆料斗(51)靠近出料口(511)的位置,刮片(523)沿径向均匀固定在转轴(522)上,转动电机(521)固定在灰浆料斗(51)的侧面并且能够带动转轴(522)转动。
设计方案
1.一种房屋建筑用抹灰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架(2)、卷扬装置(4)和抹灰装置(5),底座(1)水平设置,支撑架(2)固定在底座(1)上方并且竖直设置,卷扬装置(4)能够带动抹灰装置(5)沿支撑架(2)上下移动,抹灰装置(5)包括灰浆料斗(51)和刮板(53),灰浆料斗(51)与支撑架(2)滑动连接,灰浆料斗(51)远离支撑架(2)的一侧的下部开设有出料口(511),刮板(53)连接在出料口(511)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抹灰装置(5)还包括下料机构(52),所述下料机构(52)包括转动电机(521)、转轴(522)和刮片(523),转轴(522)转动连接在灰浆料斗(51)靠近出料口(511)的位置,刮片(523)沿径向均匀固定在转轴(522)上,转动电机(521)固定在灰浆料斗(51)的侧面并且能够带动转轴(52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灰浆料斗(51)的底面下方设置有振动电机(5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灰浆料斗(51)位于下料机构(52)下方的部位处于水平状态,出料口(511)上方的灰浆料斗(51)的侧壁向内凸出形成遮挡部(512),遮挡部(512)紧贴刮片(523)外端所在的圆弧轨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灰浆料斗(51)远离下料机构(52)的底面从上往下、向远离支撑架(2)的方向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架(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定位杆(21),所述定位杆(21)的长度大于灰浆料斗(51)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21)为伸缩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用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刮板(53)的上端与灰浆料斗(51)铰接,刮板(53)与灰浆料斗(5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调节杆(55),调节杆(55)为伸缩杆。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房屋建筑用抹灰装置。
背景技术
不管是混凝土墙还是砌墙,在主体施工完成之后都要进行抹灰工程,在墙面上进行抹灰。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自动抹灰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行走装置、卷扬装置和抹灰装置,行走装置用于带动底座行走,底座水平设置,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方并且竖直设置,抹灰装置与支撑架竖直滑动连接,卷扬装置能够带动抹灰装置沿支撑架上下滑动。其中,抹灰装置包括灰浆料斗、支撑架和刮板,支撑架分别固定在灰浆料斗的上方和下方,支撑架与支撑架滑动连接,灰浆料斗的下端呈倾斜设置,灰浆料斗远离支撑架的一侧的下部开设有出料口,刮板固定在出料口的下方。灰浆料斗内的物料沿着倾斜的底面动出料口处流出,被刮板涂抹在墙面上,随着卷扬装置带动灰浆料斗从下往上逐渐移动,逐步向上涂抹灰浆并且利用刮板将灰浆刮平抹匀。
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灰浆料斗的下料速度难以控制,当灰浆料斗内的灰浆较多时下料速度较快,灰浆会由于流下过快而涂抹不匀,甚至会从刮板上方溢出,而当灰浆料斗内的物料较少时,下料速度较慢,可能会因为灰浆量不足而导致抹灰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房屋建筑用抹灰装置,达到了灰浆料斗匀速下料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房屋建筑用抹灰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卷扬装置和抹灰装置,底座水平设置,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方并且竖直设置,卷扬装置能够带动抹灰装置沿支撑架上下移动,抹灰装置包括灰浆料斗和刮板,灰浆料斗与支撑架滑动连接,灰浆料斗远离支撑架的一侧的下部开设有出料口,刮板连接在出料口的下方,抹灰装置还包括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转动电机、转轴和刮片,转轴转动连接在灰浆料斗靠近出料口的位置,刮片沿径向均匀固定在转轴上,转动电机固定在灰浆料斗的侧面并且能够带动转轴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带动转轴和刮片进行回转,将灰浆料斗内的物料均匀地刮出并从出料口排出,同时启动卷扬装置,卷扬装置带动灰浆料斗向上移动,在这个过程中刮板将出料口排出的物料均匀涂抹刮匀至墙面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灰浆料斗的底面下方设置有振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振动电机能够保证灰浆料斗内的物料更加快速的进入底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灰浆料斗位于下料机构下方的部位处于水平状态,出料口上方的灰浆料斗的侧壁向内凸出形成遮挡部,遮挡部紧贴刮片外端所在的圆弧轨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遮挡部将刮片转动时与灰浆料斗之间的缝隙密封,避免物料从下料机构的上方掉落至出料口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灰浆料斗远离下料机构的底面从上往下、向远离支撑架的方向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灰浆料斗内的物料能够沿倾斜的底面快速进入下料机构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长度大于灰浆料斗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杆用来标定支撑架与墙面之间的距离,以此来保证灰浆料斗与墙面之间的距离,即抹灰层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杆为伸缩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调节定位杆的长度,来调节抹灰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刮板的上端与灰浆料斗铰接,刮板与灰浆料斗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为伸缩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调节调节杆的长度,来调节刮板与灰浆料斗的倾斜角度,以此来微调刮板抹灰的厚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灰浆料斗内的出料口处设置下料机构,保证灰浆料斗下料的均匀性,以此来保证抹灰的均匀性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灰浆料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11、行走轮;2、支撑架;21、定位杆;3、行走装置;31、行走电机;4、卷扬装置;41、卷扬机;42、曳引绳;5、抹灰装置;51、灰浆料斗;511、出料口;512、遮挡部;52、下料机构;521、转动电机;522、转轴;523、刮片;524、振动电机;53、刮板;55、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房屋建筑用抹灰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架2、行走装置3、卷扬装置4和抹灰装置5,底座1水平设置,行走装置3用于带动底座1行走,支撑架2固定在底座1上方并且竖直设置,抹灰装置5与支撑架2竖直滑动连接,卷扬装置4能够带动抹灰装置5沿支撑架2上下滑动。启动行走装置3将底座1和抹灰装置5靠近墙面,启动卷扬装置4,卷扬装置4带动抹灰装置5沿支撑架2逐步向上移动,抹灰装置5内的物料逐渐流出,进入抹灰装置5与墙面之间,最终被抹匀。
如图1所示,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行走轮11,行走装置3包括行走电机31,行走电机31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行走电机31通过链传动或者皮带传动带动行走轮11转动。
如图1所示,抹灰装置5包括灰浆料斗51、下料机构52和刮板53,支撑架2上开设有竖直的T型滑槽,灰浆料斗51靠近支撑架2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与支撑架2上T型滑槽相配合的滑块,灰浆料斗51远离支撑架2的一侧的下部开设有出料口511(见图2),刮板53连接在出料口511的下方,下料机构52设置在出料口511处。利用下料机构52能够将灰浆料斗51内的物料均匀拨出,从出料口511处流出,之后进入墙面与刮板53之间。
如图1所示,卷扬装置4包括卷扬机41和曳引绳42,卷扬机41固定在底座1的上方,曳引绳42绕过变相滑轮与灰浆料斗51的上方吊接,随着卷扬机41的正转或者反转,能够利用曳引绳42带动灰浆料斗51相对支撑架2上升或者下降。
如图2所示,下料机构52包括转动电机521(见图1)、转轴522和刮片523,转轴522转动连接在灰浆料斗51靠近出料口511的位置,刮片523沿径向均匀固定在转轴522上,转动电机521固定在灰浆料斗51的侧面并且能够带动转轴522转动。启动转动电机521,转动电机521带动转轴522和刮片523进行回转,将灰浆料斗51内的物料均匀地刮出并从出料口511排出。
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下料机构52的设置以及下料机构52与灰浆料斗51之间的密封性,可以将灰浆料斗51位于下料机构52下方的部位设置处于水平状态,出料口511上方的灰浆料斗51的侧壁向内凸出形成遮挡部512,遮挡部512紧贴刮片523外端所在的圆弧轨迹。利用遮挡部512能够将刮片523转动时与灰浆料斗51之间的缝隙密封,避免物料从下料机构52的上方掉落至出料口511内。
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物料进入下料机构52内,灰浆料斗51远离下料机构52的底面从上往下、向远离支撑架2的方向倾斜设置。这样随着灰浆料斗51内的物料减少,灰浆料斗51内的物料能够顺着斜面顺利进入下料机构52处,最终被下料机构52均匀排出。
如图2所示,还可以在灰浆料斗51的底面下方设置振动电机524,利用振动电力524来提升下料的流畅程度。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控制在墙面上的抹灰层的厚度,可以在支撑架2的上端固定设置一根以上的定位杆21,定位杆21水平设置并且长度要大于灰浆料斗51的长度。定位杆21的自由端与墙面接触,这样抹灰层的厚度就是定位杆21的长度减去灰浆料斗51的长度。定位杆21最好能够设置成伸缩杆,这样就方便根据情况来调节定位杆21的长度,以调节抹灰层的厚度。
如图2所示,还可以将刮板53的上端与灰浆料斗51铰接,刮板53与灰浆料斗5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调节杆55,调节杆55为伸缩杆。通过调节调节杆55的长度,来调节刮板53与灰浆料斗51的倾斜角度,以此来微调刮板53抹灰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启动行走电机31,利用行走电机31带动行走轮11转动使得底座1移动,使抹灰装置5靠近墙面,定位杆21的自由端首先与墙面接触,利用定位杆21的长度来确定抹灰层的厚度;随后转动电机521,转动电机521带动转轴522和刮片523进行回转,将灰浆料斗51内的物料均匀地刮出并从出料口511排出,物料进入刮板53与墙面之间;同时启动卷扬机41,随着卷扬机41的转动,能够利用曳引绳42带动灰浆料斗51相对支撑架2上升,通过刮板53对物料进行抹匀刮平,形成抹灰层。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6147.3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2(天津)
授权编号:CN209780156U
授权时间:20191213
主分类号:E04F21/08
专利分类号:E04F21/08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天津滨海葛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天津滨海葛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滨海民营经济成长示范基地创意中心A座1401室007号
发明人:孔庆林
第一发明人:孔庆林
当前权利人:天津滨海葛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