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科研单位论文_吕爱民

导读:本文包含了航空科研单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科研单位,航空,科研,技术创新,民品,结余,管理系统。

航空科研单位论文文献综述

吕爱民[1](2018)在《航空武器科研单位保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武器科研单位的保密工作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国家利益至上”是航空武器科研单位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航空武器科研单位树立和坚持了这一核心价值理念,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高度来认识所承担任务的政治责任,并把它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更好的做好航空武器科研单位保密管理工作,现迫切需要开发航空武器科研单位保密管理系统。本论文首先介绍航空武器科研单位保密管理系统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现状和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对系统实现时涉及到保密基础知识、软件开发模式、JAVA平台技术、Eclipse、SQL Server 2008数据库及JSP技术等相关知识和技术做了概述。接着,论文根据航空武器科研单位用户的实际需求,以用例图和用例场景来描述系统的重点功能需求,并明确了系统性能需求。然后重点介绍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分两步走。第一步给出了系统的体系结构、数据库逻辑结构等总体设计,确定了航空武器科研单位保密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数据关系;第二步完成了模块详细设计和数据库设计,通过顺序图介绍系统的功能模块详细实现方式。设计与实现部分从航空武器科研单位的保密管理流程、设计原则、体系架构和功能划分等明确了系统全局设计,并对情报信息管理、保密工作档案管理、涉密人员信息管理、因私证照管理、涉密载体全生命周期管理、兼专职保密员管理、军品押运管理、保密自查管理、保密处罚管理和保密风险管理及日志管理等模块的功能设计和实现做了重点阐述。创新提出了保密风险临界值法用于管控保密风险,并提出“双提醒法”用于因私证照管理。最后,本文介绍了系统的测试方法和部分功能实现效果。经过测试表明,航空武器科研单位保密管理系统满足设计目标要求。本系统是一个基于航空武器科研单位特色的保密管理系统,它的设计与开发为航空武器科研单位保密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有效提高了保密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及保密风险的管控能力。对实现推动航空武器科研单位保密事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5-07)

张小平,段磊[2](2015)在《航空科研单位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工作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航空科研单位担负着重要的国家使命,也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的需求十分迫切。本文分析了航空科研单位技术创新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制约航空科研单位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探讨,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制定并执行技术创新的长期发展战略、构建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团队建设、激励机制、学术交流、推进专利工程、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出了航空科研单位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工作的对策与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201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5-12-01)

姚嘉琦,邱菀华[3](2010)在《基于多项目研制的航空科研单位组织结构的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项目研制是航空科研单位面临的现实情况,分析了多项目组织管理的模式和特点,从航空科研型单位组织结构内部信息流动的角度,运用熵理论定义了组织结构分析的时效、质量和适应度,并从上述叁方面出发构建了组织结构熵分析模型。通过计算分析了航空科研单位常采用的的项目型和矩阵型两种组织结构,并提出了航空科研单位面对多项目并行的现实应注重增强其应变能力和敏捷性。(本文来源于《项目管理技术》期刊2010年06期)

钟佳[4](2006)在《航空科研单位如何有效运用激励机制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行为科学认为,人的积极性是一种巨大的内在潜力。通过包括物质或精神因素的激励去挖掘人的潜力,可使被激励者劳有所获、才有所展、拼有所搏、搏有所成。在航空科研单位,科研人员普遍学历高、素质较高,而且有较强的自信心、自尊心和竞争意识。他们直接从事高科技领域的研究,是航空产品研制中的关键力量。在尊重、理解、信任基础上的激励既能尊重科研人员的自尊心,又能通过激发其内在的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因素,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勤奋尽职、勇于奉献,争创一流业绩。(本文来源于《航空工业经济研究》期刊2006年04期)

[5](2004)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关于印发《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研事业单位若干会计政策暂行规定》的通知》一文中研究指出航规[2003]64号2003年11月3日各有关单位:现将《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研事业单位若干会计政策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本文来源于《中国财经审计法规选编》期刊2004年02期)

王剑[6](2003)在《航空科研单位知识型员工薪酬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航空科研单位的薪酬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原因在于其叁个特殊的组织特征和一个管理难点。叁个特殊的组织特征是: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相混合的管理价值取向、以项目管理为主线的运作方式、拥有大量知识型员工;一个管理难点是:缺乏有针对性的、科学的薪酬体系设计方法。因此,选择合理的薪酬体系设计、管理方法,确定合理的项目薪酬总额、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价值进行科学、准确地计量、构建高信度与高效度的员工绩效考评体系与薪酬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薪酬的保健和激励作用,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知识型员工满意度,是航空科研单位薪酬管理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实践表明,只有从航空科研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从解决上述难点出发,采用新的、更加科学的薪酬管理方法,才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本文以航空603研究所的薪酬管理实务为背景综合运用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分析了影响航空科研单位薪酬管理的主要因素,并针对现行薪酬管理系统中存在的人工成本大、激励强度弱、绩效考评质量差和薪酬结构不合理等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方法——薪酬体系动态设计法,并在随后的章节中,对动态设计法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地论述,为航空科研单位进行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主要创新点如下: 1、通过对航空科研单位薪酬管理现状的客观分析,指出了原有薪酬体系设计指导思想的缺陷,同时提出了适合航空科研单位知识型员工薪酬管理的方法——动态设计法,并就组成动态设计法的主要模块分章节进行了详细论述。 2、对飞机设计项目中薪酬总额的估算方法和经验公式进行了探讨和推算,出了一个简便、实用的替代方法。 3、针对航空科研项目中知识型员工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制订了绩效考评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03-03-01)

习晓晨,郭旭之,王琼芳,杨柳,周自福[7](2002)在《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全面完成上半年科研生产经营任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今年上半年,航空工业各企事业单位广大干部员工全力打好重点型号攻坚战,努力完成各项科研、生产和经营任务,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 武汉航空仪表公司今年军品重点型号任务尤为繁重,他们承担了四大重点型号机种近50项配套研制任务,军品批生产(本文来源于《中国航空报》期刊2002-07-19)

袁志陕,葛子干,陈良猷[8](2000)在《航空科研单位典型仿效创新项目成长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BIAM) 5种典型仿效技术创新项目产品产值时间序列进行统计分析 ,建立其成长模型 ,并实际验证该模型的正确 ,从而了解仿效技术创新项目的成长过程 .实证分析中还发现仿效创新项目收入占总收入比例的成长符合逻辑斯蒂或龚帕斯模型(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2期)

谢泗薪[9](1999)在《航空科研单位新战略模式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航空工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临着航空技术上新台阶、产品更新换代、职工队伍新老交替的新形势。在航空企事业中建立并逐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航空工业迈向新世纪的首要战略选择,同时又是对几十年来一直在国家指令性计划下运行(本文来源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期刊1999年12期)

葛子干,袁志陕,陈良猷[10](1999)在《影响航空科研单位仿效创新的主要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仿效创新的案例大量存在于航空科研单位,然而发展不尽相同。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证明,知识产权不是制约仿效创新的因素,观念的落后才是阻碍仿效创新的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航空科学技术》期刊1999年02期)

航空科研单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航空科研单位担负着重要的国家使命,也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创新的需求十分迫切。本文分析了航空科研单位技术创新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制约航空科研单位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探讨,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制定并执行技术创新的长期发展战略、构建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团队建设、激励机制、学术交流、推进专利工程、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提出了航空科研单位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航空科研单位论文参考文献

[1].吕爱民.航空武器科研单位保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8

[2].张小平,段磊.航空科研单位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工作探讨[C].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201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

[3].姚嘉琦,邱菀华.基于多项目研制的航空科研单位组织结构的熵分析[J].项目管理技术.2010

[4].钟佳.航空科研单位如何有效运用激励机制的思考[J].航空工业经济研究.2006

[5]..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关于印发《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研事业单位若干会计政策暂行规定》的通知[J].中国财经审计法规选编.2004

[6].王剑.航空科研单位知识型员工薪酬问题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

[7].习晓晨,郭旭之,王琼芳,杨柳,周自福.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全面完成上半年科研生产经营任务[N].中国航空报.2002

[8].袁志陕,葛子干,陈良猷.航空科研单位典型仿效创新项目成长模式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

[9].谢泗薪.航空科研单位新战略模式探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9

[10].葛子干,袁志陕,陈良猷.影响航空科研单位仿效创新的主要因素分析[J].航空科学技术.1999

论文知识图

航空科研单位经营战略系统X型机研制项目组织结构示意图二、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分市、州情况一览...二、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分市、州情况一览...SIGS捷联式航空重力仪温度、湿度、振动综合环境试验系统现场...

标签:;  ;  ;  ;  ;  ;  ;  

航空科研单位论文_吕爱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