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资信评级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资信评级,应计利润总额,琼斯模型
资信评级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孙朋远,张玲,刘翠屏[1](2007)在《资信评级变化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营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Schipper,1989年)。Healy和Wahlen(1(本文来源于《金融经济》期刊2007年22期)
孙朋远[2](2007)在《资信评级变化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盈余管理的产生主要是基于受托责任的存在、债务合同的约束、合理避税的考虑、避免巨额政治成本、规避企业经营风险等,同时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时滞性、成本效益原则等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从国内的研究来看,大部分研究都是在借鉴国外研究模型及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展开实证研究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IPO公司为了上市进行财务包装、上市公司为了取得配股权、亏损上市公司亏损前后以及ST上市公司在相关年份进行盈余管理研究等。然而,我国还没有学者对以债务契约或资信评级变化为动机的盈余管理进行过实证研究。基于此背景,本文把资信评级引入,把资信评级变化作为盈余管理的动机从而进行盈余管理实证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有关盈余管理和资信评级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其研究内容,通过对盈余管理的产生基础和资信评级变化的深入分析,进而研究了资信评级变化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在理论上找到了发生资信评级变化的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然后运用张玲Z值判别模型计算出上市公司的资信评级,以连续2年或2年以上时间资信评级为投机级而在下一年突变到投资级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接着运用包括扩展的琼斯模型在内的四个总体应计利润模型,对研究样本在资信评级变化当年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本文第4章的实证分析,基本上找到了发生资信评级变化的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的证据。(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7-09-30)
资信评级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盈余管理的产生主要是基于受托责任的存在、债务合同的约束、合理避税的考虑、避免巨额政治成本、规避企业经营风险等,同时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时滞性、成本效益原则等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从国内的研究来看,大部分研究都是在借鉴国外研究模型及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展开实证研究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IPO公司为了上市进行财务包装、上市公司为了取得配股权、亏损上市公司亏损前后以及ST上市公司在相关年份进行盈余管理研究等。然而,我国还没有学者对以债务契约或资信评级变化为动机的盈余管理进行过实证研究。基于此背景,本文把资信评级引入,把资信评级变化作为盈余管理的动机从而进行盈余管理实证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有关盈余管理和资信评级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其研究内容,通过对盈余管理的产生基础和资信评级变化的深入分析,进而研究了资信评级变化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并在理论上找到了发生资信评级变化的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然后运用张玲Z值判别模型计算出上市公司的资信评级,以连续2年或2年以上时间资信评级为投机级而在下一年突变到投资级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接着运用包括扩展的琼斯模型在内的四个总体应计利润模型,对研究样本在资信评级变化当年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本文第4章的实证分析,基本上找到了发生资信评级变化的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行为的证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资信评级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1].孙朋远,张玲,刘翠屏.资信评级变化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J].金融经济.2007
[2].孙朋远.资信评级变化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