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短时间尺度论文-李永通,陶顺,赵蕾,郭傲

最短时间尺度论文-李永通,陶顺,赵蕾,郭傲

导读:本文包含了最短时间尺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短时间尺度,相关性,负荷聚类,负荷预测

最短时间尺度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通,陶顺,赵蕾,郭傲[1](2019)在《基于短时间尺度相关性聚类的负荷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负荷预测是电力系统规划、经济和安全运行以及电力市场交易的基础。短时间尺度相关性分析能够挖掘一段时间内负荷的用电行为,相似用电行为分析有助于改善负荷预测效果,因此提出了基于短时间尺度相关性聚类的负荷预测方法。根据短时间尺度用电时间序列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构造相关系数矩阵,并对相关系数矩阵进行去噪处理;基于相关系数矩阵,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的方法来实现不同用电特性负荷之间的聚类,每类中负荷具有相似的用电行为;再分别对每一类中所有负荷数据求和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超短期负荷预测,基于每类的负荷预测结果计算系统的负荷预测;通过对某110 kV变电站10 kV负荷馈线的实际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短时间尺度相关性分析的聚类提升了负荷预测的效果,从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测与仪表》期刊2019年16期)

陈宪,钟中,卢伟,孙源[2](2018)在《东亚副热带高空急流短时间尺度增强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WRF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模拟资料研究了东亚副热带高空急流(EASJ)短时间尺度强度变化特征,并结合大气运动方程解释了EASJ增强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在6 h时间间隔内,急流区纬向风增量的水平尺度大于2 000 km。急流轴北侧高频扰动较少,南侧出现大量高频扰动,相应地,急流轴北侧纬向风大尺度整体增强,而急流轴南侧纬向风增量正值区中还存在水平尺度为几百公里的负值区。高频扰动的周期约为1~6 h,向东传播速度为20~40 m·s-1,与惯性重力波相似。造成EASJ短时间尺度增强的主要物理因子为水平平流作用和非地转效应。水平平流项和非地转项量级相同,但变化趋势几乎相反。两者之和的量值与纬向风局地加速度项相近。此外,垂直平流作用对EASJ强度变化也有一定贡献。(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朱秀迪,张强,孙鹏[3](2018)在《北京市快速城市化对短时间尺度降水时空特征影响及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城市化对区域降水过程的影响已成为人类活动对不同时空尺度水循环影响研究的热点。基于北京全区2011-2015年20个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利用Circular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在揭示北京市降水总体特征基础上,进一步从日、场次、小时等多种精细化时间尺度来探究北京市不同类型降水特征。研究表明:(1)场次暴雨平均降水量、场次降雨持续时间及降水强度高值中心主要位于北京城区,与郊区降水过程相比,城区总体降水过程历时较长、雨量较大。城市雨岛效应可能是上述降水指标在城区具有高值中心的原因之一。(2)北京全区降水日分布不均,不同区域降水类型有较大差异。北京市的暴雨雨型主要以午后型为主,占总雨型的47.53%。山区总体及北部近郊、远郊区、南部近郊分别以午后型、正午型、夜晚型降水为主。而城区的暴雨类型显示出主城区的东西两侧有较大的差异,西侧受山谷风环流及热岛环流影响类型较为复杂,东侧以傍晚型为主。(3)场次暴雨的降水峰值出现时间主要集中在12:00-19:00,且城区降水峰值发生时间较郊区降水峰值发生时间推迟。海拔的升高会使日降水峰值的出现时间的不确定性增大。(4)极端降水量指标及持续干燥、湿润指标均在城区显示出高值区,极端降水频率指标高值区位于城区下风向。城市化可能通过人口膨胀、土地利用类型变更等方式间接提高极端降水发生的风险。(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刘亚雯[4](2018)在《北美地区火活动特征和短时间尺度有效辐射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火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具有深远影响。了解火活动在地球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包括火的分布特征、演变规律和影响效应,对合理有效地利用、管理和防治火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研究表明,火排放气溶胶在长时间尺度(>1年)和短时间尺度均具有显着的辐射效应。然而,现有的关于辐射效应的模式评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一方面是由于火排放资料和模式模拟能力的影响。另一方面,从模式结果中提取与火排放气溶胶有关的信号也具有不确定性。由于气溶胶和云的生命周期以及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受到大气自然变率的影响,模拟自然变率所产生的内部噪声会干扰从模式结果中提取与气溶胶变化有关的信号。因此,现有的模式研究在评估火排放气溶胶的云辐射效应时,大多需要进行长时间(多年)模拟,通过多年平均来削弱噪声的影响。火排放气溶胶在短时间尺度云辐射效应的研究则大多依赖于观测。与模式研究相比,观测分析虽然能够评估云辐射效应的强度,却难以分析火排放气溶胶—云相互作用的具体过程。本文的工作分别从火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短时间尺度有效辐射效应的角度,对北美地区的火活动展开深入研究。这里我们提出一种评估火排放气溶胶在短时间尺度有效辐射效应的方法,即牛顿松弛(又称nudging)和集合模拟相结合的方法。为了考虑由火排放资料带来的不确定性,文中使用叁套不同的火排放资料驱动模式。主要结论如下:(1)由于降水的影响,墨西哥南部地区2003-2014期间春季火活动高峰期的火排放量具有准两年的年际变化特征。而在短时间尺度,降水与火排放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正反馈过程,加强火排放量异常。本文基于观测资料发现2003-2014期间墨西哥南部地区春季4-5月的火排放量具有准两年的年际变率。相同的年际变化特征在多套火排放资料和气溶胶数据中得以验证。对不同影响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也同样具有准两年的年际变率,并与火排放量呈负相关关系。在任意一年,降水减少会增加火活动发生的频率,从而导致更多的火排放量。反之亦然。在短时间尺度,降水与火排放量存在双向的相互作用。降水对火活动的影响通常可持续20天左右,而火排放量则通过快速调整过程影响降水,通常持续3-5天。当火排放量(作为对降水减少的响应)增加时,会通过气溶胶的间接效应进一步抑制降水。因此,在短时间尺度降水-火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正反馈循环过程,使得火排放量异常的幅度增加。(2)使用强度合理的火排放资料,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火排放气溶胶垂直积分的性质,但气溶胶在垂直方向的分布特征受到火排放高度的影响。模式评估的结果表明,本文使用的叁套火排放资料中,QFEDv2.4具有最合理的火排放强度。使用该资料模拟得到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无论是时间变化特征还是强度,均与AERONET站点资料相一致。此外,在火活动下游地区使用QFEDv2.4火排放资料的试验得到的气溶胶浓度也与观测资料最为接近。然而,在火活动源区该试验的结果却表现为明显高估。这是由于QFEDv2.4火排放资料采用CAM5标准的火排放高度,最大的火排放量分布在模式最低层,往上层则大幅度减少。因此在模式最低层取样与观测比较时,会导致模式结果的高估。(3)尽管nudging风场可以很好地约束气溶胶的分布,但云的性质以及云对气溶胶变化的响应,仍对气象场的微小扰动十分敏感。需将nudging风场与包含9个以上成员的集合模拟试验相结合,才能有效地评估火排放气溶胶在短时间尺度的云辐射效应。集合模拟试验的结果表明,nudging通过约束大尺度环流场,可以很好地约束气溶胶的分布特征。同一组试验中,不同集合成员得到的AOD十分相近。然而即便如此,各集合成员得到的云辐射强迫却仍有很大的差别。这意味着在nudging风场的前提下,气象场的微小扰动仍会给云的性质以及云对气溶胶变化的响应带来很大的影响,使得评估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仅使用单个成员的结果来评估火排放气溶胶在短时间尺度的云辐射效应并不可靠。需要将nudging与集合模拟的方法相结合。含有不同成员个数的试验的比较结果表明,需要将nudging风场与至少9个成员的集合模拟相结合才能有效地约束云辐射效应的不确定性。(4)在美国中部和墨西哥南部地区,火排放气溶胶可在短时间尺度产生显着的短波云辐射效应,其强度约为短波直接辐射效应的3倍。其中直接辐射效应受到火排放气溶胶与云在垂直方向相对位置的影响。火排放气溶胶可通过不同机制,包括直接影响云微物理过程和通过环流反馈影响云微物理过程,分别影响暖云和冰云的性质,并产生符号相反的云辐射效应。基于提出的方法,本文分别评估火排放气溶胶在单日和十天平均的有效辐射效应。4月7日在墨西哥南部陆地区域与相邻海洋,虽然火排放气溶胶浓度相近,但直接辐射效应的符号却相反。这是由于陆地区域的黑碳气溶胶分布在云层上方,因而有更多云反射的太阳辐射被黑碳气溶胶所吸收,增强了黑碳气溶胶的吸收作用,产生正的直接辐射效应。而在相邻的海洋区域,由于云量较少,吸收增强的机制并不存在,产生负的直接辐射效应。对十天平均的结果来说,美国中部和墨西哥南部地区区域平均的短波云辐射效应分别为-0.86Wm-2和-3.02 Wm-2,相应的短波直接辐射效应分别为-0.1 Wm-2和-0.56 Wm-2。在墨西哥南部区域,显着的负的云辐射效应覆盖整个区域。而在美国中部地区,火排放气溶胶的短波云辐射效应在南北侧符号相反,北侧为增暖效应,南侧为冷却效应。两个区域负的云辐射效应与火排放气溶胶引起的暖云的变化有关。火排放气溶胶作为云凝结核直接影响暖云微物理过程,引起云滴数浓度和液态水路径增加,从而产生负的短波云辐射效应;正的云辐射效应则与冰云的变化有关。火排放气溶胶会带来垂直方向向上的速度和水汽输送减少。通过这一环流反馈影响冰云,引起冰水路径和冰晶数浓度的减少,从而产生正的短波云辐射效应。因此,在短时间尺度,火排放气溶胶可通过不同的机制分别影响暖云和冰云,并产生显着的符号相反的云辐射效应。(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8-05-30)

汪炎林,周忠发,薛冰清,田衷珲,张昊天[5](2018)在《短时间尺度下岩溶泉水-气CO_2转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溶水是在特定储水介质下的一种水文形态。岩溶泉作为最稳定的水源,其本身具有碳汇的性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探讨喀斯特泉水-气界面上CO_2的转化过程,借助薄边界层法(DBL模型)估算CO_2通量,结果表明:泉口与水藻处空气CO_2浓度有较为明显的早晨高,夜间低的昼夜变化规律,但水中CO_2浓度昼夜变化特征不明显;泉口与水藻处水-气CO_2转化关系均处于水向空气转化,其中泉口的交换具有显着的昼夜变化特征,夜晚交换程度远远小于白天,在水-气交换量上,水藻富集的地点,其CO_2通量高;昼夜变化方面,夜间的泉水CO_2通量明显小于白天;岩溶泉水化学类型为Ca-HCO_3型,其水-气交换状态由水温、pH、电导率、溶解氧、SId、SIc、SIg等所决定,其交换量受水温、风速、溶解氧、SId、SIc与水-气CO_2分压差等变化所影响:水生植物会吸收大量CO_2,发生空气向水转化CO_2的通量,使岩溶泉保持碳盈余状态。(本文来源于《中国南方喀斯特间歇泉-长顺“潮井”生态文化高层论坛论文集》期刊2018-05-04)

张徐[6](2016)在《华东典型滩涂围垦区土壤理化性质短时间尺度演变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滩涂围垦是我国东部地区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措施之一。滩涂围垦后土壤理化性质发生快速的变化,揭示其在短时间尺度上的演变规律可为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浙江省慈溪市东部滩涂围垦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历史资料和遥感解译的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6个不同年限围垦区。采用网格法共采集表层土壤和沉积物样品276个(其中沉积物20个),剖面样点10个(其中沉积物2个),测定样品主要理化性质,以揭示围垦后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在短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滩涂围垦初期,表层土壤粘粒含量显着下降,由沉积物中的28.8%下降至16.1%,土壤质地变粗。围垦区表层土壤粉砂粒含量随围垦时间呈上升趋势,砂粒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壤质地变细。与新围垦区相比,围垦23年以上的表层土壤粉砂粒含量显着增加,由45.1%上升至53.3%,砂粒含量显着由38.7%下降至32.5%。(2)滩涂围垦后,盐分含量急剧下降。围垦1-11年,盐分含量降低70.7%,降至5.02 g kg-1。围垦区土壤盐分含量随围垦时间缓慢下降,到围垦超过43年时盐分含量降至2.56 g kg-1,仍大于1 g kg-1这一盐化土壤的下限值。表层土壤盐分含量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围垦年限长短的影响,局部区域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3)滩涂围垦初期,pH值由8.36上升至8.74。围垦区土壤pH随围垦年限增加呈线性下降,围垦超过10年的土壤pH已降至8.5以下。同一年限围垦区内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pH的影响不显着。(4)滩涂沉积物的来源可能与长江有着密切的关系。滩涂围垦初期,常量元素(除Na2O和CaO)含量变化显着。围垦区土壤常量元素含量随围垦年限的增加变化不显着。(5)滩涂围垦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有机质含量由12.4g k-1下降到8.8 g kg-1,降低了近30%。围垦30年后有机质含量上升至15.0 g kg-1左右并保持相对稳定。全磷含量随着围垦年限的增加持续增加,由新围垦区的0.68 g kg-1上升至围垦超过43年时的1.14 g kg-1。同一年限围垦区土地利用方式对有机质、全磷含量的影响不显着。围垦区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表层富集现象显着。(6)滩涂围垦初期,重金属元素含量显着下降。围垦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有随着围垦年限的增加而累积的趋势,但均不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GB15618-1995)二级标准。围垦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均有表层富集现象,其中Cd和Hg含量表层富集显着。(7)滩涂围垦后土壤理化性质的短时间尺度变化主要受粒度效应、外界物质输入、生物富集、脱盐作用的影响。粒度效应对Cu、Zn、Pb、Cr、As等元素的影响较大,有机质对Cd和Hg富集的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6-05-01)

余晓珊,沈才明[7](2016)在《对中国森林火灾在短时间尺度上变化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1950~2013年中国森林火灾观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揭示中国森林火灾在短时间尺度上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在日时间尺度上,中国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8:00~16:00,其变化规律与气温、湿度变化及人类频繁活动的时间点关系密切;在月、季时间尺度上,春季森林火灾较多,夏季森林火灾较少,这与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及一些特定的人类活动相关;在年际时间尺度上,自1950年以来中国森林火灾呈现阶梯状下降趋势,这一趋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不是很明显,可能较多地受到人为因素如政策法规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查小森,谢世友,李林立[8](2015)在《短时间尺度下岩溶泉碳汇效应研究——以重庆金佛山水房泉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金佛山水房泉的离子含量、电导率、水位等参数进行监测,采用水化学—流量法计算出水房泉一个完整水文年的月碳汇通量。结果显示,水房泉雨季碳汇通量远大于旱季,碳汇通量最大值出现在7月,最小值出现在1月。月碳汇通量与月降雨量和月径流量之间存在很好的同步关系。水房泉HCO3-的含量受温度、降雨、流量以及表层土壤CO2等因素综合影响,且月碳汇通量的最值与HCO3-含量的最值在时间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降雨量是控制岩溶地下水碳汇通量的绝对主导因素。相比于年尺度下大流域的碳汇估算,短时间尺度下小流域的碳汇计算更加准确。另外,分析地下水流量、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岩溶碳汇的影响,对于水化学—流量法的准确运用以及岩溶碳汇机制的深入研究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地下水》期刊2015年02期)

刘怡,肖立业,王海风,戴少涛,齐智平[9](2014)在《中国广域范围内风能资源短时间尺度的时空互补特性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风能资源所具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性致使风电输出功率具有很大程度的随机性和难以预测性。将这种大规模的波动电源接入电网会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近些年来利用广域范围内风能资源时空互补特性平滑大规模风能输出功率波动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国小时级别及以上时间尺度下的风能资源时空互补性已得到了初步的调查研究,但小时级别以下时间尺度下的时空互补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基于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气象风速数据,本文结合各种统计方法和指标调查研究了中国广域范围内风能资源短时间尺度(1min)的时空互补特性。(本文来源于《电工电能新技术》期刊2014年08期)

赵晓东[10](2014)在《河流藻类叶绿素a浓度短时间尺度预测方法研究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饮用水源地(地表水)的水体富营养化是影响水源地水质的主要原因。国内外针对水体富营养化研究多针对藻类“水华”进行预测。近年研究表明,藻类“水华”并非藻类生物量的短时爆发,而是藻体上浮和聚集的一种物理迁移过程,且在“水华”发生之前,水体藻类浓度已远超过水质管理标准。可见,与“罕见”的“水华”事件预测相比,短时连续预测对饮用水源地安全管理更具实用性。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短时预测方法,实现对河流的藻类叶绿素a连续预测。其预测原理是:以短期藻类生长相似与基于事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简称CBR)方法的假设一致性为基础,将按拉格朗日法划分的流体单元作为藻体生长单元,根据CBR方法的四阶段(“4R”)要求构建相似要素,包括:相似因子、相似系数、相似判据、相似误差以及多元相似综合指数。根据相似预测原理,在同期历史数据中寻找与当前藻类生长相似的历史时段,并将该历史时段的延伸部分作为当前预测结果。本文依托于近期历史数据,根据拉朗格日法构建了河流藻类叶绿素a单日12时预测机理模型,采用L-M率定方法确定最优参数组合和率定时段,获得最优参数率定值,将该模型在预测时段内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值。本文采用非线性系统混沌分析理论分析了时叶绿素a观测序列,对主要混沌特征量,包括:嵌入维数、时间延迟、关联维数以及最大Lyapunov指数进行了分析。采用C-C方法同时估计嵌入维数和时间延迟,采用G-P算法估计关联维数,采用Rosenstein方法估计最大Lyapunov指数,并根据最大Lypunov指数对时间序列的最大可预测时长进行估计。根据相似预测原理分别对德国易北河5月1日至8月9日期间(2000、2001年)未来24-72小时的时叶绿素a浓度序列进行预测。在通过数据预处理和权重设置提高预测精度的基础上,采用了叶绿素a浓度多阈值分段评价原则,进行了叁日河流营养化等级时变化预测,准确率达85%。国内外目前类似的研究仅采用叶绿素a日均浓度且以单阈值(“水华”预测)作为评判标准,其预测准确率约为83%,预测时长为2.5-3天。通过对比表明该预测模型在营养化等级预估精度及实时性上均具有优势。传统生长机理模型采用的先验参数无法反映藻类在时间和空间上生长异质性的特点,因此,本文采用变量参数建模思想构建了河流藻类生长机理预测模型,并采用易北河2000年5月-8月间的时观测序列进行了单日12时预测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理的率定参数组合(率定最优的5参数组合)和率定时段(7天),其预测效果要远好于机理模型在先验参数条件下的预测结果,在高精度预测方面(相对误差小于士10%)甚至优于采用相似原理进行的连续预测结果。该方法为采用机理模型进行河流短期藻类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河流藻类生长的高度非线性和藻类数据的采样稀疏使藻类实时预测难度增加,其可预测时长问题也鲜有研究报道。本文采用了混沌分析理论对易北河1997-2001年的3-9月的时叶绿素a观测序列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河流藻类叶绿素a时间序列具有低维混沌特性,关联维数D=2.75-4.02。采用同样混沌分析方法证实了易北河同时段的径流量序列也具有混沌特征(λ1=0.0125),该结论与国内一些针对河流径流量的研究结果相近。但目前针对河流藻类叶绿素a序列的混沌特性研究尚无相关报道。本文对藻类叶绿素a浓度和径流量的最大预测时间进行了估计,各年的时叶绿素a序列的最长预测时间变化范围为8.01-18.94天,平均为13.98天(约2周),与当前天气预报的最长预报时长相当,而径流量的最长预测时间估计约为80天。气候因素的混沌特性对藻类生长表现出的混沌特征的影响可能要大于径流量等水文因素的影响。该分析结果可为河流藻类浓度可预测能力问题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拓宽预测理论的研究方法,提高藻类预测精度,揭示藻类生长的真实规律,提升饮用水源地水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4-03-01)

最短时间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WRF输出的高时空分辨率模拟资料研究了东亚副热带高空急流(EASJ)短时间尺度强度变化特征,并结合大气运动方程解释了EASJ增强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在6 h时间间隔内,急流区纬向风增量的水平尺度大于2 000 km。急流轴北侧高频扰动较少,南侧出现大量高频扰动,相应地,急流轴北侧纬向风大尺度整体增强,而急流轴南侧纬向风增量正值区中还存在水平尺度为几百公里的负值区。高频扰动的周期约为1~6 h,向东传播速度为20~40 m·s-1,与惯性重力波相似。造成EASJ短时间尺度增强的主要物理因子为水平平流作用和非地转效应。水平平流项和非地转项量级相同,但变化趋势几乎相反。两者之和的量值与纬向风局地加速度项相近。此外,垂直平流作用对EASJ强度变化也有一定贡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最短时间尺度论文参考文献

[1].李永通,陶顺,赵蕾,郭傲.基于短时间尺度相关性聚类的负荷预测[J].电测与仪表.2019

[2].陈宪,钟中,卢伟,孙源.东亚副热带高空急流短时间尺度增强的机理研究[J].气象科学.2018

[3].朱秀迪,张强,孙鹏.北京市快速城市化对短时间尺度降水时空特征影响及成因[J].地理学报.2018

[4].刘亚雯.北美地区火活动特征和短时间尺度有效辐射效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8

[5].汪炎林,周忠发,薛冰清,田衷珲,张昊天.短时间尺度下岩溶泉水-气CO_2转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浅析[C].中国南方喀斯特间歇泉-长顺“潮井”生态文化高层论坛论文集.2018

[6].张徐.华东典型滩涂围垦区土壤理化性质短时间尺度演变特征[D].南京大学.2016

[7].余晓珊,沈才明.对中国森林火灾在短时间尺度上变化规律的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6

[8].查小森,谢世友,李林立.短时间尺度下岩溶泉碳汇效应研究——以重庆金佛山水房泉为例[J].地下水.2015

[9].刘怡,肖立业,王海风,戴少涛,齐智平.中国广域范围内风能资源短时间尺度的时空互补特性调查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4

[10].赵晓东.河流藻类叶绿素a浓度短时间尺度预测方法研究和应用[D].浙江大学.2014

标签:;  ;  ;  ;  

最短时间尺度论文-李永通,陶顺,赵蕾,郭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