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温度论文_张孔远,刘赟,朱玉磊,张朋伟,刘晨光

导读:本文包含了硫化温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层状,温度,硫脲,各向异性,黏度,正交,物性。

硫化温度论文文献综述

张孔远,刘赟,朱玉磊,张朋伟,刘晨光[1](2019)在《硫化温度对NiO/Al_2O_3催化剂的裂解C_9烃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工业成型Al_2O_3为载体,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NiO负载量(w)为20%的NiO/Al_2O_3催化剂,采用BET,XRD,XPS,TEM等方法对硫化态催化剂进行表征,以含有双环戊二烯(DCPD)和苯乙烯的甲苯-正庚烷溶液作为模型化合物,在10 mL固定床加氢反应装置上考察了硫化温度对催化剂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80~320℃硫化温度范围内,随硫化温度的升高,硫化程度先升高后降低,NiO/Al_2O_3催化剂适宜的硫化温度为300℃;在300℃硫化时,硫化镍晶粒的粒径较小,分散均匀;在反应温度180℃、压力3.5 MPa、体积空速3.5 h~(-1)、氢油体积比400的条件下,苯乙烯转化率达97.32%,DCPD转化率达94.78%,二氢双环戊二烯选择性达76.63%。(本文来源于《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2019年11期)

陈波[2](2019)在《硫化罐的温度控制和测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于橡胶制品硫化的硫化罐,按照相关工艺规范要求,罐内温度均匀性为±5℃,压力为0. 3MPa,恢复时间为10min。本文针对橡胶制品硫化罐硫化工艺这些严格、特殊的要求,研究了硫化罐的温度控制和测量方法。研究表明:只有采用合理的测量方法,才能准确地测量出温场温度,根据测量结果正确选择控制传感器,科学地设定加热时间、蒸汽压力等参数,方能使设备满足硫化工艺对温度均匀性和恢复时间的要求。(本文来源于《计量与测试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张金云,刘肖英,王伯刚,李尚帅,谭晶[3](2019)在《轮胎硫化温度场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硫化仿真有限元模型,其中胶料热物性参数和硫化动力学参数均为实测值,为最大可能考虑橡胶和帘线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其导热系数采用正交各向异性模型,模型中加入了橡胶硫化过程中的反应热。叁维轮胎模型的有限单元均采用六面体或者五面体单元,最大程度保证模型的计算精度。利用该仿真模型分析关键点仿真温度场和硫化程度场,历程曲线与实验值高度一致,硫化时间最大误差为4.8%,说明有限元模型能够高度反映实际硫化过程。(本文来源于《橡塑技术与装备》期刊2019年11期)

赵贵英,刘新良,庞二红,刘洪卫,谷立宁[4](2019)在《建筑隔震橡胶支座胶料最佳硫化温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建筑隔震橡胶支座胶料硫化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试验了硫化温度对各项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硫化温度对建筑隔震橡胶支座特定水平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硫化温度范围。(本文来源于《江西建材》期刊2019年05期)

王立稳,李风旭,李明丰,褚阳,陈吉祥[5](2019)在《H_2S/H_2硫化温度对MoP/SiO_2催化剂硫醚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负载磷酸钼为前驱体,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MoP/SiO_2催化剂,以体积分数3%H_2S/H_2对其进行了硫化处理,利用XRD、CO化学吸附、NH_3-TPD、HRTEM-EDX、ICP-AES以及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硫化温度对MoP/SiO_2催化剂结构和异戊二烯与正丁硫醇硫醚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在400℃硫化处理也未改变MoP/SiO_2催化剂中MoP体相结构;随着硫化温度提高,催化剂表面酸量增加、金属位数量减少,降低了催化剂C-S键氢解及异戊二烯深度加氢活性,但同时也提高了催化剂烯烃聚合活性。经120℃硫化处理的MoP/SiO_2兼具较佳硫醚化及异戊二烯选择加氢性能。(本文来源于《燃料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苏文静,金良茂,金克武,王天齐,汤永康[6](2019)在《化学气相沉积法较低温度下制备层状硫化钼薄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硫化钼具有类似石墨烯的层状结构,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层状二硫化钼是一种具有较高带隙的半导体,其具有好的光致发光特性以及光电子学特性,在晶体管、光伏、传感器件以及光催化分解水制备氢气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目前,较高质量的二硫化钼层状薄膜主要是通过高温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一般制备温度较高,在850~1 000℃。本实验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分别在650℃、675℃、700℃、725℃和750℃条件下制备层状二硫化钼薄膜。通过对不同温度下制备的样品进行光学形貌测试及拉曼光谱分析,得出在较低温度下温度对制备二硫化钼薄膜的形貌和单个片层的尺寸具有显着的影响,其中在725℃时制备的层状薄膜形貌和尺寸都较好。本工作为在较低温度下制备出高质量层状MoS_2薄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S1期)

沈肖胤,万代红,赵军,樊荣[7](2019)在《温度和贮存时间对未硫化绝热层流变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同一未硫化绝热层,研究不同温度对其门尼黏度和初期硫化的影响;并将试样在自然条件下贮存,不时地进行门尼黏度和初期硫化的测试。结果表明:试样的最小门尼黏度(ML)随测试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硫化测试显示,硫化时间T_5、T_(35)缩短,但ML维持不变;随贮存时间的增加,试样的门尼黏度增加,T_5、T_(35)减小;在绝热层进行硫化、贴片等工序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的环境温度和贮存时间。(本文来源于《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期刊2019年03期)

孙娴,常芳娥,吴新明,坚佳莹,王霞[8](2018)在《温度对水热法合成二硫化钼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水热合成法中温度对制备二硫化钼(MoS2)的影响,文中以仲钼酸铵和硫脲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分别在120℃、160℃、200℃、230℃和260℃的温度下反应合成了MoS2,探究了温度对于MoS2结构和形貌的影响.通过电子天平、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分析仪(TG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产物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于MoS2的生长,结晶化程度和粒径,以及微观形貌有着显着的影响;反应温度为230℃时,MoS2的产量较多,热稳定性好,纯度和结晶化程度均较高,形貌规整且表面光滑圆润,微观片层结构明显,分布较为均匀.(本文来源于《西安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余露[9](2018)在《基于BP神经网络的硫化机热板表面温度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热板作为平板硫化机硫化时的关键性结构,其功能是提供橡胶硫化时所必须的温度,热板表面直接与所要硫化产品的模具相互接触,因此其表面温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硫化后产品质量的优劣。目前最常用的热板加热方式为电加热和导热油加热,影响电加热热板表面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为热管孔间距和热管功率;影响导热油加热热板表面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为导热油介质的物理性质(例如导热油比热、密度等)、导热油管道排布(包括管道间距和管道排列方式)、进口流速、导热油进出口个数等。一般通过优化分析后的热板表面温差大小都能达到行业相关标准,但两种加热方式固有的加热时间长、温度控制精度低、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等缺点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因此进一步的对热板表面温差均匀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利用BP神经网络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学习特点,对电加热热板热管孔间距和热管功率与热板表面温差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建模训练求解。然后通过实例仿真模拟,对所建立的BP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确定热板表面温差与热管孔间距和热管功率之间的复杂关系,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第二,利用ANSYS APDL(参数化设计语言)对热板进行电磁感应加热数值模拟和优化分析。首先通过PROE软件建立热板和线圈的叁维模型,然后导入到ANSYS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和边界条件的设定,并通过载荷的设定对热板进行叁维瞬态电磁场分析,再将电磁场分析的结果导入到温度场模块中进行传热分析。第叁,分析加热频率、电流载荷密度对热板电磁加热温差大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法,找出加热时间在内的最优参数组合再次进行仿真模拟。研究结果对平板硫化机热板电磁加热方式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8-06-25)

吕秀凤,张湘,唐飞宇,张俊荣,郭春杰[10](2018)在《橡胶制品硫化内压及模腔内温度的影响因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注射成型橡胶-金属制品为例,研究橡胶制品硫化内压及模腔内温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橡胶制品注射成型中胶料起到介质的作用,平衡模腔内金属骨架等材料的升温速度;胶料的炭黑种类及用量、硫化体系、活化体系对橡胶制品硫化内压影响较大,对模腔内温度影响较小;胶粘剂M538与胶料的硫化匹配性良好;模具封胶可以提高橡胶制品硫化内压,有利于提高橡胶制品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橡胶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硫化温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于橡胶制品硫化的硫化罐,按照相关工艺规范要求,罐内温度均匀性为±5℃,压力为0. 3MPa,恢复时间为10min。本文针对橡胶制品硫化罐硫化工艺这些严格、特殊的要求,研究了硫化罐的温度控制和测量方法。研究表明:只有采用合理的测量方法,才能准确地测量出温场温度,根据测量结果正确选择控制传感器,科学地设定加热时间、蒸汽压力等参数,方能使设备满足硫化工艺对温度均匀性和恢复时间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硫化温度论文参考文献

[1].张孔远,刘赟,朱玉磊,张朋伟,刘晨光.硫化温度对NiO/Al_2O_3催化剂的裂解C_9烃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9

[2].陈波.硫化罐的温度控制和测量研究[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9

[3].张金云,刘肖英,王伯刚,李尚帅,谭晶.轮胎硫化温度场数值模拟[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9

[4].赵贵英,刘新良,庞二红,刘洪卫,谷立宁.建筑隔震橡胶支座胶料最佳硫化温度试验研究[J].江西建材.2019

[5].王立稳,李风旭,李明丰,褚阳,陈吉祥.H_2S/H_2硫化温度对MoP/SiO_2催化剂硫醚化性能的影响[J].燃料化学学报.2019

[6].苏文静,金良茂,金克武,王天齐,汤永康.化学气相沉积法较低温度下制备层状硫化钼薄膜的研究[J].材料导报.2019

[7].沈肖胤,万代红,赵军,樊荣.温度和贮存时间对未硫化绝热层流变性能的影响[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9

[8].孙娴,常芳娥,吴新明,坚佳莹,王霞.温度对水热法合成二硫化钼结构的影响[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8

[9].余露.基于BP神经网络的硫化机热板表面温度场研究[D].宁波大学.2018

[10].吕秀凤,张湘,唐飞宇,张俊荣,郭春杰.橡胶制品硫化内压及模腔内温度的影响因素探讨[J].橡胶科技.2018

论文知识图

四种硫化胶损耗因子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硫化温度升高时MDR和ODR统计试...不同的硫化温度对复合材料硫化...2 不同硫化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不同硫化温度下的NR硫化曲线3硫化温度对改性胶弯曲强度的影响

标签:;  ;  ;  ;  ;  ;  ;  

硫化温度论文_张孔远,刘赟,朱玉磊,张朋伟,刘晨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