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措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外交措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交措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外交,帕尔,克里姆林宫,中东地区,欧盟,外交特权,维也纳。

外交措施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青木,柳直[1](2019)在《谋杀案引发德俄外交冲突》一文中研究指出“斯克里帕尔事件”重演,俄德关系陷入危机?当地时间4日,德国驱逐两名俄罗斯外交官,理由是莫斯科方面拒绝配合德国调查一名格鲁吉亚男子在柏林遇害事件。德国联邦检察院表示“有充分迹象”表明,克里姆林宫是该男子被谋杀案件的幕后黑手。俄政府否认了德国的指控,并表示(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期刊2019-12-06)

姚鑫[2](2015)在《公共外交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以海外并购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仅2015年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金额就达202亿美元,数量及金额均创历史新高。但与此同时,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遭遇的风险和问题也愈发多样化和复杂化。本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了公共外交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间的关系。作为世界经济网络节点的企业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力量,因此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公共外交,既是国家和时代的呼唤,也是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论文在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证角度出发,阐述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公共外交手段的理解、运用和实践。并借助相关数据进一步说明公共外交的建构和实施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长远影响和后续作用。通过研究可知,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公共外交是双向建构关系。企业是公共外交的重要主体,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手段影响并反映了国家的形象和行为方式;反之,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形象和国际话语力也给企业“走出去”塑造了宏观环境,极大的影响着企业的海外经济活动的开展。公共外交可以有效的增强企业的“软实力”,帮助企业更好的开展海外经济活动。在应对措施上,本文强调应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加强公共外交的建设,即横向上,要从公共外交理论的创新延伸到公共外交的实践当中,纵向上,则要由政府带动创建有力平台,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加快内外部公共外交网络的建设,共同助力于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15-06-15)

黄合孟,齐欢[3](2014)在《2012年越南发展综述——政治、经济革新步伐加快;民生措施得力;外交活跃》一文中研究指出2012年,越南政治改革出现新动向;经济发展总体不容乐观,越南在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的背景下基本完成了2012年的各项经济任务;社会民生保障继续得到重视,文化及教育有了新进展;继续推进以"经济外交"和"军事外交"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关系。(本文来源于《红河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邹应猛[4](2013)在《南非环境外交:措施、成绩与挑战》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环境政治中,南非正试图扮演领导角色,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环境外交,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南非国内脆弱的生态环境、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紧迫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等限制了其环境外交的政策运作空间。南非必须妥善处理好实现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与追求全球环境政治领导国地位这对矛盾,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环境外交才会走得更远。(本文来源于《亚非纵横》期刊2013年06期)

张千任[5](2013)在《日本针对石油危机的外交应对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石油危机中,其勉力周旋于阿以对立阵营过程里所展示的外交功利策略,对当下应对中日关系变局依然值得借鉴。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中东各主要产油国把石油作为武器,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提高石油价格和禁运。石油危机的爆发,在经济、政治等多方面严重影响了日本。日本为了使中东产油国解除对日本的石油禁运,不仅(本文来源于《能源》期刊2013年06期)

席来旺,吴云,丁小希,王莉,程维丹[6](2013)在《有关各方亮明立场》一文中研究指出纽约当地时间1月22日下午,联合国安理会以15票赞成的结果,一致通过关于朝鲜发射卫星问题的第2087号决议。决议要求朝鲜遵守安理会有关决议规定,不得再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决议同时重申,希望寻求以和平、外交和政治方式解决有关问题,呼吁重启六方会谈。$(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13-01-24)

郭永虎[7](2012)在《美国与欧盟对俄罗斯人权外交政策——兼论俄罗斯的应对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结束后,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实施了人权外交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外交手段介入人权事务,通过援助俄罗斯人权非政府组织插手人权事务,在对俄经济援助框架下设立人权项目,通过涉俄人权法案或决议案,发布涉俄人权报告,等等。为了抵制西方人权干涉的负面影响,俄罗斯亦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其中包括:外交回应,发布《全球人权状况报告》回击欧美人权问题,通过立法加强对人权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加强自身人权保护制度建设。(本文来源于《俄罗斯学刊》期刊2012年06期)

贝克[8](2009)在《论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滥用及其应对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所论述的是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滥用及其应对措施。外交特权与豁免是外交法的核心内容。本文以使馆及其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为主线,以《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为依据,考察多边公约、双边协定、国际习惯法、学者学说和国际判例,并结合诸多外交事实,对外交特权与豁免及其滥用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研究,探讨和总结解决滥用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方法,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了建议。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二、叁部分对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概念、内容、特征及理论依据作了全面地阐述,第四部分简要概述了吉尔吉斯与中国的外交特权与豁免制度。论文第五、六部分运用例证、个案研究和规范分析的方法,论述了滥用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情形和解决的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设想和建议,以期对外交特权与豁免制度的发展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09-05-01)

何洪泽,席来旺[9](2007)在《安理会通过新决议》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联合国3月24日电 记者何洪泽、席来旺报道:联合国安理会今天下午以15票赞成的表决结果,一致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747号决议。决议增加了对伊朗的制裁措施,同时重申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    决议要求伊朗执行安理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期刊2007-03-26)

莫书莹[10](2006)在《六大国莫斯科会诊伊朗核难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美、英、法、俄、德等六国将于18日相聚莫斯科,对伊朗核危机事宜进行讨论。     此次莫斯科会议是3月20日围绕伊朗核问题的柏林会议的延续。在柏林,六国代表并未能对解决伊朗核纠纷长期计划达成一致。     参加此次会议的各国代表分别是,中国外交部部长(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06-04-18)

外交措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以海外并购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仅2015年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金额就达202亿美元,数量及金额均创历史新高。但与此同时,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遭遇的风险和问题也愈发多样化和复杂化。本文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了公共外交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间的关系。作为世界经济网络节点的企业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力量,因此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公共外交,既是国家和时代的呼唤,也是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论文在对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证角度出发,阐述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公共外交手段的理解、运用和实践。并借助相关数据进一步说明公共外交的建构和实施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长远影响和后续作用。通过研究可知,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公共外交是双向建构关系。企业是公共外交的重要主体,企业海外并购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手段影响并反映了国家的形象和行为方式;反之,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形象和国际话语力也给企业“走出去”塑造了宏观环境,极大的影响着企业的海外经济活动的开展。公共外交可以有效的增强企业的“软实力”,帮助企业更好的开展海外经济活动。在应对措施上,本文强调应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加强公共外交的建设,即横向上,要从公共外交理论的创新延伸到公共外交的实践当中,纵向上,则要由政府带动创建有力平台,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加快内外部公共外交网络的建设,共同助力于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交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1].青木,柳直.谋杀案引发德俄外交冲突[N].环球时报.2019

[2].姚鑫.公共外交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研究[D].外交学院.2015

[3].黄合孟,齐欢.2012年越南发展综述——政治、经济革新步伐加快;民生措施得力;外交活跃[J].红河学院学报.2014

[4].邹应猛.南非环境外交:措施、成绩与挑战[J].亚非纵横.2013

[5].张千任.日本针对石油危机的外交应对措施[J].能源.2013

[6].席来旺,吴云,丁小希,王莉,程维丹.有关各方亮明立场[N].人民日报.2013

[7].郭永虎.美国与欧盟对俄罗斯人权外交政策——兼论俄罗斯的应对措施[J].俄罗斯学刊.2012

[8].贝克.论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滥用及其应对措施[D].外交学院.2009

[9].何洪泽,席来旺.安理会通过新决议[N].人民日报.2007

[10].莫书莹.六大国莫斯科会诊伊朗核难题[N].第一财经日报.2006

标签:;  ;  ;  ;  ;  ;  ;  

外交措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