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削编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数控铣削编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控铣削编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数控,加工,刀具,教学改革,余量,子程序,坐标系。

数控铣削编程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龙锦中,吴坚[1](2019)在《基于UG软件在数控铣削加工的编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运用常用二维加工方式,通俗易懂,简单、方便、快捷的编制出加工程序。(本文来源于《轻工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梁品鑫[2](2019)在《《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资源库建设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结合《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专业特点与企业岗位要求,对该课程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教、学、做叁位一体的课程资源库,在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学习任务书和微视频等方面,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服务和帮助,课程教学质量得到了显着提高,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对中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模具工业》期刊2019年08期)

赵冰,张立鸣,马文礼[3](2019)在《应用数控龙门镗铣床铣削蒸汽吊内齿圈数控编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拓展数控机床铣削大型内齿圈功能,提出应用GMC2560型数控龙门镗铣床,构建齿形铣削宏程序加工蒸汽吊内齿圈。研究结果表明:通过CAXA电子图板辅助分析,采用圆弧曲线逼近渐开线的方法编制宏程序,可以保证蒸汽吊内齿圈的加工质量。(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9年07期)

常淑芳,马立坤[4](2019)在《浅析数控铣削编程方法及其技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整个数控铣削加工技术中,铣削编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编程技术的好坏与产品加工的质量、效率等有着莫大的关联。对数控铣削编程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重点研究,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市场》期刊2019年06期)

余娟[5](2019)在《数控铣削中控制深度余量的编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典型的凸台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为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详细系统的介绍了通过改变Z的绝对值坐标控制深度余量、利用宏程序控制深度余量、利用Z的相对坐标和子程序控制深度余量以及子程序和宏程序共同用于去除深度余量的几种优化编程的方法与技巧,并结合实际加工验证了各种方法的正确性,对从事数控方面的教科研和数控加工编程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期刊2019年03期)

孙继胜[6](2019)在《注重实际、保证质量、提高效率——浅谈数控铣削编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数控铣削编程中应本着注重实际、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原则,根据零件结构特征恰当地选择编程方式,合理选择走刀路线。这既能简化编程,提高编程效率,又能有效地保证工件加工精度。(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9年29期)

章莉,石泱[7](2019)在《论述刀具补偿在数控铣削编程加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实际,将刀具补偿技术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该技术在数控铣削编程加工中的应用要点,实践可知,通过刀具补偿技术的应用,能够克服数控铣削编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给数控铣削编程加工的工作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02期)

赵小雨,吴云霞,李威,曾珍[8](2018)在《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中应用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技术已是数控专业学生普遍需要掌握的一种技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好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需要根据该课程的特点,采用适宜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反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已在多个学科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较好地将反转课堂教学模式融入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文章对反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并分析了该教学模式在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8年22期)

赵小雨,吴云霞,李威,曾珍[9](2018)在《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是数控专业广泛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得学生较好地掌握数控铣削的编程技巧与加工方法,同时该课程作为一门工科课程,传统的教科书式教学方法不适合该课程的教学。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的理论内容与操作技巧,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文章通过对项目教学法进行分析,将其与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的特点相结合,探究了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的教学方法。(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8年22期)

吴慧敏,李晓妹[10](2018)在《刀具补偿在数控铣削编程加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零件的数控加工是由CNC系统控制刀架的运动实现的,但实际切削时是由刀位点即刀尖或者是刀具切削刃完成的,这就需要在刀架与刀位点之间进行位置偏置,从而使数控系统的控制对象由刀架变换到刀位,这种变换过程就称为刀具补偿。利用刀具补偿,编程人员只需按照工件的轮廓尺寸编程而不需计算刀位点的具体走刀轮廓,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编制的效率。本文结合实践应用,讲述刀具补偿在数控铣削加工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8年28期)

数控铣削编程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介绍结合《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专业特点与企业岗位要求,对该课程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教、学、做叁位一体的课程资源库,在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学习任务书和微视频等方面,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服务和帮助,课程教学质量得到了显着提高,在专业教学改革中发挥积极作用,对中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参考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控铣削编程论文参考文献

[1].龙锦中,吴坚.基于UG软件在数控铣削加工的编程应用[J].轻工科技.2019

[2].梁品鑫.《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资源库建设与应用[J].模具工业.2019

[3].赵冰,张立鸣,马文礼.应用数控龙门镗铣床铣削蒸汽吊内齿圈数控编程[J].煤矿机械.2019

[4].常淑芳,马立坤.浅析数控铣削编程方法及其技巧[J].技术与市场.2019

[5].余娟.数控铣削中控制深度余量的编程方法研究[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9

[6].孙继胜.注重实际、保证质量、提高效率——浅谈数控铣削编程[J].教育现代化.2019

[7].章莉,石泱.论述刀具补偿在数控铣削编程加工中的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

[8].赵小雨,吴云霞,李威,曾珍.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中应用的探究[J].南方农机.2018

[9].赵小雨,吴云霞,李威,曾珍.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J].南方农机.2018

[10].吴慧敏,李晓妹.刀具补偿在数控铣削编程加工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8

标签:;  ;  ;  ;  ;  ;  ;  

数控铣削编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