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不动杆菌侵袭烫伤家兔致淋巴细胞蛋白质组的变化

鲍曼不动杆菌侵袭烫伤家兔致淋巴细胞蛋白质组的变化

徐军王嘉红高菁李丽姜克娇(辽宁省大连市大化医院烧伤整形科辽宁大连116031)

【摘要】目的观察鲍曼不动杆菌(AB)侵袭烫伤家兔致淋巴细胞蛋白质组的变化。方法将24只健康成年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烫伤组、AB侵袭2h组、AB侵袭6h组,每组6只。对照组家兔37°C模拟烫伤,其余3组家兔均造成背部30%TBSAⅢ度烫伤,AB侵袭2h、6h组分别于伤后18、22h经耳缘静脉注射2ml对数生长期AB悬液。4组家兔致伤后24h取颈动脉血分离获取淋巴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结果4组家兔淋巴细胞平均蛋白质点数为960个,与对照组相比,其余3组筛选出差异蛋白质点17个,鉴定10种蛋白质点,包括9种蛋白质,表达下调或明显上调。结论家兔烫伤后或烫伤后感染AB后淋巴细胞蛋白质组发生了明显变化,这可能与伤后免疫抑制和脓毒症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烫伤鲍曼不动杆菌淋巴细胞蛋白质组

【中图分类号】R综合医学【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0-0391-01

严重烧伤后机体免疫力低下,在病程中极易发生侵袭性感染,引起脓毒症,免疫抑制,表现为淋巴细胞增殖力下降,甚至细胞凋亡[1],危及生命。鲍氏不动杆菌是较新的院内感染菌,这一病原体流行的速度非常迅速,且对多种药物耐药。本研究通过观察家兔遭受鲍氏不动杆菌侵袭后淋巴细胞蛋白质组变化,进一步验证烧伤后淋巴细胞增值能力下降与蛋白质表达变化有关,在严重烧伤免疫抑制状态后鲍氏不动杆菌再侵袭,免疫功能进一步紊乱,这些差异蛋白质在烧伤和脓毒症状态下的变化规律值得进一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主要材料

鲍曼不动杆菌菌株由本院感染科提供。淋巴细胞分离液购自天津血液病研究所,蛋白定量试剂盒、溴酚蓝、甘氨酸、碘乙酰胺、丙烯酰胺、垂直电泳仪、等电聚焦仪等分别从外购置。

1.2方法

24只健康成年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烫伤组、AB侵袭2h组、AB侵袭6h组,每组6只。对照组家兔37°C模拟烫伤,其余3组家兔均造成背部30%TBSAⅢ度烫伤,AB侵袭2h、6h组分别于伤后18、22h经耳缘静脉注射2ml对数生长期AB悬液[2]。4组家兔致伤后24取颈动脉血分离获取淋巴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双向凝胶电泳按照等点聚焦系统指南进行。选择表达水平相差3倍以上的蛋白质点,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其量化结果行F检验,找到各组间差异蛋白质点。在质谱仪上进行肽段分析切取凝胶中的差异蛋白质,获得肽质量指纹图谱(PMF)

2结果

2.1差异蛋白质点蛋白质斑

点多位于PH4~7范围,无明显横、纵向拖尾,共筛选出差异蛋白质点17个。与对照组相比,烫伤组蛋白质点1、2、3、4、6、7、12灰点下调,点9、11、13、14、17上调,与烫伤组比较,AB侵袭2h组蛋白质点3、17灰度下调,点8、10上调,与AB侵袭6h组比较,AB侵袭2h组蛋白质点4、5、15、16灰点下调,点14上调。

2.2鉴定的差异蛋白质及其表达变化

10种差异蛋白质点鉴定为9种蛋白质,它们分布在同一水平线上,质量相同而等电点不同,主要有丝切蛋白、胞溶质蛋白A、谷氨酸脱氢酶、泛素、核苷二磷酸激酶、膜联蛋白1、谷氨酸脱氢酶、硒结合蛋白等。鉴定的情况见表1。

3讨论

蛋白质组学为研究疾病机制提供了一个较好方法。本研究中笔者检测了对照组、烫伤组、2个烫伤后感染AB侵袭组家兔淋巴细胞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经图像分析筛选出17个差异蛋白质点,搜索鉴定了10个蛋白质点,包括9种蛋白质。而对正常个体及病理个体间的蛋白质组比较分析,找到某些“疾病特异性的蛋白质分子,它们可成为新药物设计的分子靶点,也会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分子标志。

文献报道丝切蛋白是一种肌动蛋白折叠蛋白,参与淋巴细胞信息转导,影响淋巴细胞活化与细胞因子产生。胞溶质蛋白A作为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在细胞内的受体,在免疫反应过程中期重要作用,它能影响淋巴细胞、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蓄积及分泌。泛素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主要成分,与蛋白质降解密切相关,能调节淋巴细胞周期、信号转导和抗原呈递反应,在炎性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核苷二磷酸激酶是抑癌基因的蛋白产物,与淋巴细胞活化、增殖有关。谷氨酸脱氢酶在β淋巴细胞分化增殖抗体产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膜联蛋白1作为一种抗炎蛋白,能使淋巴细胞增殖。

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兔烫伤后24小时淋巴细胞丝切蛋白、胞溶质蛋白A、谷氨酸脱氢酶、泛素、核苷二磷酸激酶、膜联蛋白1、谷氨酸脱氢酶、硒结合蛋白下调或上调,这些蛋白质与淋巴细胞增殖活化、抗原呈递、抗体产生密切相关,而且胞溶质蛋白A和膜联蛋白1能影响淋巴细胞分化,对调节淋巴细胞亚群起重要作用。由此看来,烧伤后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大量细胞凋亡等免疫抑制状态与蛋白质表达变化有关,严重烧伤后AB再侵袭,免疫功能进一步紊乱,这些差异蛋白质在烧伤和脓毒症状态下的变化规律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姚咏明,柴家科,林洪远,现代脓毒症理论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402-443

[2]张红,黄晓元,马庆恩,烧伤后中性粒细胞体外凋亡bel-2蛋白的表达。中华烧伤杂志,2002,18(5:310)

表13组烫伤家兔与对照组比较淋巴细胞差异蛋白质及其表达变化

标签:;  ;  ;  

鲍曼不动杆菌侵袭烫伤家兔致淋巴细胞蛋白质组的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