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谷水电站施工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安谷水电站施工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论文摘要

为了探究水电站施工建设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4年5月和10月对安谷水电站工程所在的大渡河河口进行了浮游植物采样调查,并与工程建设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48属、115种,主要由硅藻(占总种数65.21%)、绿藻(20.00%)、蓝藻(9.57%)、裸藻(2.61%)组成;优势种有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osa)、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双头针杆藻(Synedra amphicephala)、细小桥弯藻(Cymbella pusilla)、尖头舟形藻(Navicula cuspidada)、变异直链藻(Melosirs varians)等17种。8个采样点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变化趋势相同,即春季高于秋季。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水平分布以安谷库尾断面最高,平均密度为123.70×10~4个/L,平均生物量为1.1658mg/L;安谷库区断面最低,平均密度为69.42×10~4个/L,平均生物量为0.4457mg/L。研究显示,安谷水电站施工期浮游植物种类、优势种、密度、生物量组成及其季节分布趋势与施工前无明显差异,但这些指标的空间分布与施工前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是工程施工造成了河道地形结构的改变,特别是直接受影响的库区、坝下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变化明显。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采样点设置
  •   1.2 浮游植物采集与检测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   2.2 浮游植物种类的季节变化
  •   2.3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水平分布
  •   2.4 浮游植物优势种
  •   2.5 浮游植物现存量
  •     2.5.1 密度和生物量
  •     2.5.2 季节变化
  •     2.5.3 水平分布
  •   2.6 浮游植物多样性
  • 3 讨论
  •   3.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时空分布及施工影响
  •   3.2 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分布规律
  •   3.3 河道结构变化对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文君,方艳红,李洪军,袁劲松

    关键词: 安谷水电站,施工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来源: 水生态学杂志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圣达水电有限公司

    基金: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科研项目(AG2012,S-46-D),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监测项目(AG2014,S-83),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501002)

    分类号: Q948.8

    DOI: 10.15928/j.1674-3075.2019.01.008

    页码: 48-54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386K

    下载量: 84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安谷水电站施工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