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技术创新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分析 ——基于高校、研发机构、工业企业三大创新主体

中国省际技术创新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分析 ——基于高校、研发机构、工业企业三大创新主体

论文摘要

创新作为发展理念的首要元素,引领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产学研创新体系是提高创新能力的源泉:高校培养人才、研发机构开发新技术、企业制造新产品。创新发展不仅仅只是增加创新投入,更重要的是提高创新生产率,而创新生产率地区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明显。对于产学研创新体系的生产率评价研究甚少,本文力求弥补这方面的空缺,并进行深入研究,将创新生产率的差异分析上升到空间角度,借助空间计量进行分析。本文基于高校、研发机构和工业企业三大创新主体构建了完整的指标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98-2016年的三大创新主体的省际技术创新生产率进行评价分析;通过空间自相关检验判断省际技术创新生产率的空间自相关性,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对我国省际技术创新生产率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从科技人员规模、政府支持力度、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以及城镇化水平六个方面)进行分析。技术创新生产率评价结果显示,高校和研发机构近年来有将近一半的样本地区下降了,工业企业情况明显优于高校和研发机构,技术创新生产率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的结果显示各指标大部分显著呈现空间正相关,亦有空间负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通的结果显示创新发展的主要核心区域与落后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产学研创新体系地区差异不平衡的现状很难改善。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得出的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说明我国三大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后结合空间差异的分布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促进中国省际技术创新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0.2.1 国外文献综述
  •     0.2.2 国内文献综述
  •   0.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内容
  •     0.3.3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0.4.1 创新之处
  •     0.4.2 不足之处
  • 1 相关理论与评价方法及模型选择
  •   1.1 相关概念介绍
  •   1.2 产学研技术创新驱动理论
  •   1.3 技术创新生产率评价方法
  •     1.3.1 DEA模型
  •     1.3.2 曼奎斯特指数(Malmquist Index)分析
  •     1.3.3 方法选择及技术创新生产率的测度
  •   1.4 空间自相关检验
  •     1.4.1 空间权重矩阵
  •     1.4.2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   1.5 空间面板模型
  •     1.5.1 面板SLM模型
  •     1.5.2 面板SEM模型
  •     1.5.3 LM检验
  •     1.5.4 面板SDM模型
  • 2 省际技术创新生产率的测算及空间分布
  •   2.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2.1.1 投入和产出指标
  •     2.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 基于Malmquist指数法的中国省际技术创新生产率的测算
  •     2.2.1 研发机构的省际技术创新生产率
  •     2.2.2 高校的省际技术创新生产率
  •     2.2.3 工业企业的省际技术创新生产率
  •     2.2.4 省际技术创新生产率的年平均生产率分析
  •   2.3 省际技术创新生产率的空间分布
  • 3 省际技术创新生产率的空间差异性分析
  •   3.1 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
  •     3.1.1 投入产出指标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
  •     3.1.2 省际技术创新生产率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
  •   3.2 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
  •     3.2.1 投入产出指标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
  •     3.2.2 省际技术创新生产率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检验
  • 4 省际技术创新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4.1.1 省际技术创新生产率的影响因素选择
  •     4.1.2 影响因素的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 模型构建
  •     4.2.1 技术创新生产率的面板SLM模型构建
  •     4.2.2 技术创新生产率的面板SEM模型构建
  •     4.2.3 技术创新生产率的面板SDM模型构建
  •   4.3 实证结果
  •     4.3.1 高校技术创新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2 研发机构技术创新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3 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和晨阳

    导师: 王青

    关键词: 创新主体,技术创新生产率,空间差异,空间面板模型

    来源: 辽宁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数学,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

    单位: 辽宁大学

    分类号: F124.3;F224

    总页数: 78

    文件大小: 3938K

    下载量: 111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收敛性研究[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0(14)
    • [2].让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核算法通行起来[J]. 绿叶 2019(05)
    • [3].私营企业、环境保护和全要素生产率[J]. 国际学术动态 2009(05)
    • [4].中国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 软科学 2019(04)
    • [5].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困惑与出路[J]. 中国统计 2019(03)
    • [6].我国关键要素生产率测算及效率变革研究[J]. 中国物价 2019(11)
    • [7].脱钩收入补贴对粮食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农户收入差异的视角[J]. 农业技术经济 2018(05)
    • [8].环境约束下福建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 2018(09)
    • [9].中国省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及收敛性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18(03)
    • [10].经合组织关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核算方法的探索及启示[J]. 发展研究 2018(07)
    • [1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收敛性研究——基于沿线47个国家面板数据分析[J]. 科技与经济 2018(05)
    • [12].脱钩收入补贴对小麦生产率有影响吗?——基于农户的微观证据[J]. 中国农村经济 2017(11)
    • [13].山东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9(04)
    • [14].我国旅游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的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9(03)
    • [15].供给侧改革引领下双三角异质性制造业要素扭曲及生产率比较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05)
    • [16].江苏省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7].湖北省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9(12)
    • [18].异质性视角下服务业碳生产率的变动及其驱动因素[J]. 管理现代化 2018(02)
    • [19].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下中国农业发展的时空演变及问题探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32)
    • [20].劳动力迁徙与生产率省际发散——数理分析与实证检验[J]. 商业研究 2018(03)
    • [21].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江苏省农业面板数据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8(09)
    • [22].资源型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财政收支的视角[J]. 当代经济科学 2017(06)
    • [23].中国建筑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基于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20(13)
    • [24].山东省工业绿色生产率及收敛性分析[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6)
    • [25].部门之间生产率收敛对中国各省产业结构转型和总生产率的影响[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9(02)
    • [26].创新投入、市场竞争与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J]. 人文杂志 2018(01)
    • [27].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17(08)
    • [28].我国旅游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分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7(06)
    • [29].组织主观能动性与规模有机性:一个全系统生产率分析框架及其在制造业的应用[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20(04)
    • [30].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和分解[J]. 农场经济管理 2018(03)

    标签:;  ;  ;  ;  

    中国省际技术创新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分析 ——基于高校、研发机构、工业企业三大创新主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