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异常正反演论文_刘和花,钟华,严文婕,梅芳,张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磁异常正反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异常,岩石圈,坐标系,棱柱体,磁性,体积,伊敏。

磁异常正反演论文文献综述

刘和花,钟华,严文婕,梅芳,张燕[1](2017)在《重磁异常精细正反演在梅山铁矿接替资源找矿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地面实测的重磁异常剖面,在准确知晓其对应地质剖面中地质体的密度及磁化强度等物性的前提下,结合区域地质条件、区内地质背景及剖面上(周边)钻探(坑道开采)资料,建立初始地质剖面模型,利用重磁异常精细正反演,可较准确地确定剖面上的地层、岩矿等地质体界线。对于已开采的(磁)铁矿,可以通过正演,计算出磁异常并与实测异常进行比较,确定是否有剩余异常存在,从而判定是否有(磁)铁矿体存在。以梅山铁矿为例,对其重磁异常资料重新进行数据处理及精细正反演计算,结合地质及物性资料进行地质解释,利用其成果布设钻孔,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找矿效果。(本文来源于《地质学刊》期刊2017年01期)

杜劲松[2](2015)在《基于球坐标系的卫星磁异常数据处理与正反演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圈磁场主要反映岩石圈内部的岩石磁性分布,携带着矿物成分、岩石结构、温度与压力状态、地质构造及其经历的构造运动与演化过程等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信息。随着地面、海洋、高空与航空磁测等的数据积累以及卫星磁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获得海量的全球磁场观测数据,由此建立的岩石圈磁场模型的精度与分辨率也越来越高。然而,对于区域性乃至全球性尺度而言,磁力数据的观测面是一个曲面而且岩石圈磁性也呈近似的球壳或椭球壳形态分布,因此需要基于球坐标系进行(本文来源于《测绘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孙刃[3](2014)在《磁异常正反演技术在水下磁性目标探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下障碍物的探测是海军海战场环境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磁性体磁场进行探测和定位是目前国内外进行磁性体探测的首选方法。本文针对磁异常正反演技术在磁性目标探测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尝试完善水下磁性目标探测的基本理论,研究水下磁性目标的定位与识别方法.为海洋磁力测量在海洋工程等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并为磁异常正反演技术在海战场环境建设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本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有:(1)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水下磁性目标定位与识别方法的进展,指出了目前我国海底磁性体定位与识别方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思路:(2)从位场理论出发,系统分析磁性体磁异常的正演途径和方法,推导了典型磁性目标的磁场表达式,仿真分析了典型磁性目标的磁场空间分布特征,并给出了规则磁性体与其磁异常的关系;(3)深入研究了磁性目标磁异常反演的基本问题,提出磁性体水平方向延伸情况、磁性体垂直方法延伸情况、磁性体埋深以及磁性体中心位置估计的定性分析方法。给出了磁异常定量计算的特征点法、切线法、积分法、矢量解释法;(4)深入研究海底磁性目标的磁探测与识别方法,并通过海底沉船、海底管线以及未爆军火等磁探测试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试验分析均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磁性目标的探测与识别方法,可以对磁性目标进行有效探测;(5)不失一般性,本文提出的探测与识别方法也可用于潜艇、水雷、飞机残骸、海底电缆等磁性军事目标的探测。(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4-12-01)

杜劲松[4](2014)在《基于球坐标系的卫星磁异常数据处理与正反演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圈磁场主要反映岩石圈之内岩石的磁化强度(磁化率或磁矩)物性分布。由于岩石的磁化环境(指岩石被磁化时的外部磁场及其随时间的变化)、磁性载体及其经历的地质作用与构造演化存在差异,岩石圈磁场携带着岩石矿物成分、岩石结构、温度与压力状态、深部岩石变质作用及其经历的构造运动与演化过程等地质构造与地球动力学信息。随着地面磁测、船载磁测与航空磁测等的数据积累以及卫星磁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获得海量的地球甚至月球与火星的区域与全球磁场观测数据,而且由此建立的岩石圈磁场模型的精度与分辨率也越来越高。然而,对于区域性乃至全球性尺度而言,磁力数据的观测面是一个曲面而且岩石圈磁性也呈近似的球壳或椭球壳形态分布,因此需要基于球坐标系进行磁测数据的表达、处理、正反演与解释。一方面,可以避免传统的平面坐标投影工作与引入新的误差;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保持观测场与场源的空间原位对应关系。尤其是,相对于地面、海洋与航空磁测而言,卫星磁测具有全球高覆盖性、观测数据处理的统一性以及区域数据精度与分辨率的一致性等突出特点,而且卫星磁测数据主要包含中、长波长岩石圈磁场成分,压制了人类生活、局部环境与浅部地质体的干扰,可以更好地用于研究区域与全球大地构造、地壳深部与上地幔顶部的磁性分布格架与岩石圈热状态等。因此,论文尝试在球坐标系之中进行岩石圈卫星磁异常数据的处理、正演与叁维反演方法研究,以模型试验为手段分析方法的影响因素与有效性,再应用于岩石圈磁场模型数据(如GRIMM_L120v0.0),初步建立了中国及其邻区岩石圈区域异常磁化率叁维分布模型,进而为中国及其邻区的区域大地构造与岩石圈动力学等科学问题与中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计划提供了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方面的资料与依据。此外,本文构建的方法可以为月球与火星等星体的岩石圈磁场解释提供方法参考,也可以为SWARM地磁测量卫星计划与我国未来磁测卫星计划之中关于岩石圈科学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资料与知识积累。论文研究内容与主要成果包括:(1)基于球坐标系的岩石圈磁异常信号增强方法由于位场本质上的迭加性与岩石倾斜磁化的影响,岩石圈磁异常与场源的水平位置对应关系并不明显。论文采用数据转换处理方法(如梯度场、解析信号、模量与正则化磁源强度等),提升磁异常与场源的水平对应关系,而低高度面上的转换信号幅值突显磁异常的线性信号,往往对应不同地质体的边界、断裂带、岩浆脉等构造。采用岩石圈磁场模型数据,获得了中国及其邻区岩石圈区域磁异常转换的增强信号分布。其中,作为球谐模型解算的基础,推导出在极区无奇异性的磁位、磁场及其高阶导数的球谐表达式,使得在极区进行岩石圈磁异常转换处理成为可能。此类转换与增强信号分析旨在为后续叁维反演所得模型的可靠性水平分布提供辅助依据。(2)基于球坐标系的球面棱柱体的磁位、磁场及其梯度场正演方法正演是反演与解释推断的基础。论文给出了基于泰勒级数展开、叁重与二重高斯-勒让德数值积分、传统正演单元(如偶极源与直立棱柱体)逼近叁种基于球坐标系的空间域正演方法,并且对比分析了各种正演方法的计算精度、影响因素与计算效率。(3)基于球坐标系的岩石圈叁维磁化率成像反演方法将重、磁勘探之中发展较为成熟的叁维成像反演方法由直角坐标系扩展至球坐标系。较为全面地讨论了球坐标系统之中磁异常的叁维反演问题,尤其是关键的模型剖分、正演方法、模型目标函数(包括径向加权函数)等问题。通过系列模型试验,讨论了影响反演结果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而讨论了中大尺度磁异常反演的特殊性,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岩石圈磁性底界面最大深度的自约束反演方法。在反演方法的实用性与适用性方面,构建的叁维磁化率成像反演方法可以采用不同的数据类型(如单分量、叁分量、ΔT磁异常、磁异常模量等)及其之间的联合反演、可以考虑陆地地形与海底深度的变化、可以利用不同的范数或测度函数对模型复杂度与数据拟合差进行度量。(4)中国及其邻区岩石圈区域叁维异常磁化率分布采用最新的岩石圈磁场模型GRIMM L120v0.0,经过必要的数据校正之后,反演得到中国及其邻区岩石圈区域异常磁化率的叁维分布。整体分布特征表现为:华北克拉通、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松辽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以及我国东南沿海的岩石圈存在较高的异常磁化率分布,而华南褶皱带、黄海与苏北盆地、青藏高原、南北地震带、天山造山带、秦岭-大别造山带等地区的岩石圈呈现较低的异常磁化率分布。此分布与岩石圈磁异常增强信号分布较为一致。(5)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主要反映构造单元整体性的与深部的磁性特征,而与地表零星出露的变质岩、火成岩与矿床分布之间的关系较弱;岩石圈密度、纵波与横波速度与磁性表现为正相关但关系较弱;下地壳与总地壳厚度与径向积成异常磁性分布在中国地区不存在普遍的正相关性,如在青藏高原地区,其较厚的下地壳与地壳却对应较低的径向积成异常磁化率分布;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地表大地热流、岩石圈上地幔横波速度、岩石圈温度呈现较显着的反相关;岩石圈区域磁性底界面与壳幔界面在中国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岩石圈区域磁性底界面的深度与温度分布呈反相关,但并不是一个等温面;岩石圈区域磁性与岩石圈内部形变、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即高磁性区对应高Te值且其内部形变量小;地震主要发生于岩石圈区域低磁性区与磁性突变带,两种分布特征可能预示着两种地震发生机制,如青藏高原、天山-贝加尔地区、帕米尔高原等地区属于前者,而龙门山造山带、中华北克拉通南部等地区属于后者,大部分火山均位于磁性突变带区域,并且岩石圈区域低磁性分布较好地描述了南北地震带的位置及其叁分段特征;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构造单元的地质年龄呈正相关关系,而且受最后一次(或最新)的热构造事件影响较大。总之,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岩石圈温度分布表现为较显着的反相关性。(6)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区域大地构造和岩石圈动力学岩石圈区域高磁性单元对应于古老的、稳定的、力学强度高的古陆块或古陆核,揭示中国大陆地区可能具有前寒武纪基底的古陆块包括:伊利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与吐鲁番盆地、阿拉善地块、四川盆地、川滇断块、松辽盆地、华北克拉通、大别造山带核(杂岩)带、华夏古陆、云开地块、羌塘地块东北部两个高磁性区。而岩石圈低磁性分布区域可以揭示其岩石圈的高温特征,如低磁性的青藏高原、略显低磁性的华北克拉通、除高磁性的四川盆地之外的扬子准克拉通地区,分析认为此类大面积的岩石圈低磁性可能均由上地幔对流从而造成岩石圈等温面上移所致,而对于恒河平原地区的岩石圈低磁性,推测印度板块在向青藏高原下部俯冲时,不仅其前方的青藏高原下部岩石圈上地幔之中存在局部对流,而且在其后方的印度板块下部岩石圈上地幔之中也可能存在局部对流。塔里木盆地地区岩石圈磁性分布呈现一个整体较高的块状,大致沿北纬40。分为北部低磁性单元与南部高磁性单元,南部单元的西南部为高磁性块状而其西北部为一个逐渐变窄的较高的磁性条带。整个东北地区呈现大面积的高磁性分布,与地震活动较少与地表形变场较弱的特征对应。叁维反演的岩石圈磁性在松辽盆地呈现周边磁性高于中心的环块状,最高磁性区分布于兴安地块,呈北东-南西走向,这与该地区的构造走向一致。若松辽微大陆确实存在,则可以推断该微大陆在西北侧兴安地块区较厚、东南侧松嫩地块区较薄、最薄处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地区、整体走向为北东-南西向。相比于塔里木克拉通与印度克拉通,华北克拉通整体的岩石圈磁性低很多,说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发生了退磁作用,即华北克拉通遭受到了破坏与改造;华北克拉通内部显示的8个高磁性单元可能为太古宙的古老陆核经过陆壳增生形成的微陆块,其中中部华北克拉通的高磁性单元西侧具有向东南倾斜的特征,这与地震分布一致;在华北克拉通内部,区域磁性分布与构造走向一致且东低西高,尤其是郯庐断裂带以东为大面积低磁性区而西侧为高低磁性相间的分布特征,这预示着克拉通破坏主要发生于东部尤其是太行山以东地区;在黄海与40(?)以南的朝鲜半岛地区,岩石圈区域磁性均显示为与下扬子地块相似的大面积低磁性分布特征,以40。北纬线附近为界朝鲜半岛北部呈现较高磁性与南部的低磁性相区别,这预示着相比中朝板块,黄海与40(?)以南的朝鲜半岛地区的岩石圈可能与下扬子岩石圈的性质更加接近。青藏高原整体呈现大面积低磁性,与频发的地震分布吻合,说明青藏高原岩石圈整体温度较高且活动性强;青藏高原中南部存在近南北向的磁性分布,结合基于岩石圈剩余重力异常的构造走向分区,共同揭示印度板块与青藏高原的碰撞具有时空不均一性;高岩石圈磁性的“喜马拉雅东构造结”与四川盆地夹持一个向南逐渐变宽的低磁磁性条带,推测该条带地区岩石圈温度较高,可能是青藏高原遭受印度板块挤压从而下地壳低粘滞性物质流动通道的反映,而且磁性分布与岩石圈温度分布均显示该弱磁性带受较高磁性与较低温度的印支地块阻挡、在20(?)-25(?)区域分为西南与东南方向两支。此外,叁维反演结果显示刚性的四川盆地具有向东南倾斜的特征,这与有效弹性厚度分布与地震分布等较一致,且叁维磁性分布显示四川盆地西侧上部呈现高磁性而下部呈现低磁性,这揭示可能受下地壳流的作用、其西侧正在发生热改造或者整个四川盆地不仅具有逆时针旋转特征而且很可能具有绕西侧的向下旋转特征。在印度半岛,岩石圈区域磁性分布与大地构造单元对应非常一致,且叁维异常磁化率分布显示印度大陆东部的海洋岩石圈呈现负异常磁化率与呈现正异常磁化率的印度大陆岩石圈相接,而印度大陆在北纬14。附近向西延伸至海洋,大陆两边的海洋岩石圈均倾斜插入印度大陆下方,印度大陆岩石圈呈上宽、下窄的倒立叁角形几何特征;叁维反演的岩石圈区域异常磁化率分布显示85。E洋中脊呈现正立叁角形几何特征,为岩石圈磁性分界,其东侧为高磁性、西侧为低磁性,且两者相对于该洋中脊分别向两边倾斜。(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4-05-01)

刘鑫磊[5](2014)在《退磁效应影响下的磁异常叁维正反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磁法勘探进入高精度测量、定量精细处理反演的新阶段,强磁性体的自退磁现象及其影响不能再忽视了。在强磁性体测区采集的磁数据包含显着的退磁效应,退磁效应使磁化方向偏离外部地磁场方向,并且使得磁异常和磁化率间产生非线性关系。在勘探工作中考虑退磁效应,能够提高反演精度、改善磁测资料处理解释的效果,并对探测深部矿体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了退磁效应对磁异常正反演方法的影响,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首先,通过模型数值试验,研究了随着磁化率的增长,退磁效应对磁化方向影响的变化情况,验证了当磁性体磁化率大于0.1SI时,才会产生显着的退磁效应。其次,实现了基于体积分的考虑退磁影响的正演方法。通过模型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计算精度很高,误差稳定的特点,但同时也具有效率较低的不足,即存储量大,计算耗时。接着,实现了基于有限体积法的考虑退磁影响的正演方法。模型试验和与基于体积分的方法进行对比表明,该方法对内存需求小,计算效率较高;但误差随磁化率增大而增加,精度相对较低,不过已能满足实际需求。此外,还分析了影响方法误差的诸多因素,指出了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综合该方法的特点,认为可将其选为反演计算中实际使用的正演方法。最后,研究实现了考虑退磁效应的反演方法。反演问题被描述为一个非线性最优化问题,使用高斯-牛顿法来求解。并且,应用理论模型和实测数据对方法进行了测试,反演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4-05-01)

张凤旭,张凤琴,孟令顺,吴燕冈,杜晓娟[6](2005)在《基于余弦变换的密度界面重力异常正反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提高重力资料处理的精度问题,本文提出利用余弦变换研究密度分界面重力异常正、反演问题,从理论上推导出二维、叁维常密度单界面重力异常余弦变换谱正演公式及其界面深度反演公式。为探讨该方法的反演精度,分别利用Parker-Oldenberg法和余弦变换法反演了常密度单界面理论模型的深度,并进行了误差对比分析。Parker-Oldenberg法反演的界面深度相对于理论模型深度的计算点最大误差和均方差分别为0.148km、0.013km,而余弦变换法反演为0.041km、0.003km,最大误差和均方差分别降低了0.107km、0.010km,这说明余弦变换法的反演精度明显高于Patker-Oldenberg法,其反演精度提高了3倍多。(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2005年05期)

安玉林[7](2000)在《叁度体梯度磁异常全方位正反演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创了磁法勘探学科中叁度体任意方向梯度磁异常全方位正、反演方法。首先 ,在球坐标系中 ,导出了叁度体任意方向梯度磁异常的两个球谐级数通用正演表达式 ,为实现全方位反演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 ,由第 1个梯度磁异常球谐级数表达式出发 ,提出了叁度体总磁化方向、磁矩模值反演方法 ;由第 2个梯度磁异常球谐级数表达式出发 ,提出了叁度体磁矩重心、近似形态与分布范围 ,以及有广泛实用价值的“均磁凸形体”边界点位置等全方位反演方法。最后 ,给出了 1个叁度体梯度磁异常全方位反演的理论模型验证实例。(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00年01期)

张作新,姜鹏里[8](1998)在《重磁异常正反演计算在煤田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海拉尔盆地呼和湖研究区为例,对重磁异常进行正、反演计算,求取各个主要地层组、段顶界面埋深。Parker正、反演计算方法,兼有频率域里计算速度快,空间域计算准确的优点。该方法是重磁异常定量解释中有利工具,在平面解释中各层深度值连续性加强,适于煤田地质、油田地质普查阶段、高精度重磁勘探,定量解释、为后期钻探提供参考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田地质》期刊1998年01期)

姚长利,黎益仕,管志宁[9](1998)在《重磁异常正反演可视化实时方法技术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25D多边形截面棱柱体重磁异常的简化表达式及其偏导数;提供了实用的可视化模型建立、修改、实时正反演中的一些具体方法技术。借助这一操作方便、功能强大的图形化实时反演系统,资料解释工作者可以综合利用各种地质资料对计算过程实现引导和控制,使其解释思想及技术方案得到充分体现,从而提高计算速度和质量。(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1998年01期)

安玉林,管志宁[10](1990)在《球壳形磁性层磁异常正反演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适应卫星磁测资料解释的需要,作者在磁性界面和磁性层磁异常正反演方法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球壳形磁性层磁异常正反演理论和方法。 作者首先阐述了垂直磁化球壳型磁性层模型,导出了场垂直分量Z_(λο)的球谐系数正演公式。然后,给出了磁性层上,下层面埋深变化值与磁化强度变化值的球谐系数反演公式。进而导出了迭代反演收敛条件。本文的磁化强度反演方法不同于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方法,其反演对象是磁化强度变化值△J_(λθ),磁化强度平均值J是必须给定的定解条件。这种反演方法能给出尽可能满足人们解释要求的解,克服了前人反演方法总存在负值的困难。 为了增加球壳形磁性层反演方法的实用性,作者还在类似平面频率城反演方法所作假设的前提下,把这种利用球谐分析理论在全球面导出的方法,严格地推广应用于局部区域。这也是球谐分析理论在局部区域应用的一个实例,在理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1990年02期)

磁异常正反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岩石圈磁场主要反映岩石圈内部的岩石磁性分布,携带着矿物成分、岩石结构、温度与压力状态、地质构造及其经历的构造运动与演化过程等地质与地球动力学信息。随着地面、海洋、高空与航空磁测等的数据积累以及卫星磁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获得海量的全球磁场观测数据,由此建立的岩石圈磁场模型的精度与分辨率也越来越高。然而,对于区域性乃至全球性尺度而言,磁力数据的观测面是一个曲面而且岩石圈磁性也呈近似的球壳或椭球壳形态分布,因此需要基于球坐标系进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磁异常正反演论文参考文献

[1].刘和花,钟华,严文婕,梅芳,张燕.重磁异常精细正反演在梅山铁矿接替资源找矿中的应用[J].地质学刊.2017

[2].杜劲松.基于球坐标系的卫星磁异常数据处理与正反演方法研究[J].测绘学报.2015

[3].孙刃.磁异常正反演技术在水下磁性目标探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4].杜劲松.基于球坐标系的卫星磁异常数据处理与正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

[5].刘鑫磊.退磁效应影响下的磁异常叁维正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6].张凤旭,张凤琴,孟令顺,吴燕冈,杜晓娟.基于余弦变换的密度界面重力异常正反演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5

[7].安玉林.叁度体梯度磁异常全方位正反演方法[J].现代地质.2000

[8].张作新,姜鹏里.重磁异常正反演计算在煤田中的应用[J].中国煤田地质.1998

[9].姚长利,黎益仕,管志宁.重磁异常正反演可视化实时方法技术改进[J].现代地质.1998

[10].安玉林,管志宁.球壳形磁性层磁异常正反演方法[J].现代地质.1990

论文知识图

轮廓线叁维重构最终结果模型叁维等值面显示模型切片叁江区块绥滨凹陷中伏屯磁异常解释a...5 矿区 300 勘探线重磁异常正反演航磁反演岩体分布图及正演计算磁异常叁...

标签:;  ;  ;  ;  ;  ;  ;  

磁异常正反演论文_刘和花,钟华,严文婕,梅芳,张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