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灌溉和氮肥交互作用对春玉米根系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的研究

地膜、灌溉和氮肥交互作用对春玉米根系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的研究

一、覆膜、灌水、氮肥交互作用效应对春玉米根部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明智[1](2021)在《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节水增产影响机理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设施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快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菜篮子。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灌溉往往造成水资源浪费、降低灌溉水利用效率,而适宜地灌溉管理措施有助于作物实现节水增产高效益。膜下微喷灌采用膜下多组细小微孔出流的方式借助重力和毛管吸力将水分均匀分布于根区土壤,促进作物生长,但其对作物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研究膜下微喷灌对作物土壤微环境与作物生长的影响,可为优化设施农业灌溉技术、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以设施农业番茄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室番茄试验与多目标优化分析,探究不同灌溉方式(膜下微喷灌、膜下滴灌、微喷带灌溉)、布设措施(微孔组间距、毛管布置密度)与灌水方案(灌水频率、灌水量)等农艺灌溉管理措施各因素对作物土壤理化特性、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作物生长(作物根系、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规律,明确土壤理化特性、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作物根系、植株生长对番茄产量影响的强度大小;揭示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节水增产的影响机理;提出温室膜下微喷灌灌溉管理技术体系指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膜下微喷灌提高土壤水分分布均匀性,促进番茄节水增产。膜下微喷灌土壤剖面的湿润峰呈条带状,耕作层(0-40 cm)土壤湿润比较大且灌水均匀度高。适宜土壤水分促使膜下微喷灌番茄的根系形态发育优于膜下滴灌、微喷带灌溉。高水平形态发育的根系代谢旺盛,利于番茄土壤细菌ACE指数(种群丰度)与氮磷代谢功能基因丰度的增加。代谢旺盛根系与稳定细菌群落可增加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养分活化被番茄根系吸收利用,致使膜下微喷灌春番茄与秋番茄产量优于膜下滴灌、微喷带灌溉19.39%与4.54%、21.03%与 58.04%。(2)微孔组间距30 cm微喷带灌溉可改善土壤水气分布,增加土壤氮磷代谢基因丰度,提高作物产量。微孔组间距30 cm微喷带灌溉不但促使番茄耕作层土壤体积含水率增加,而且降低土壤充水孔隙度。适宜土壤水气环境利于作物根系形态发育,促使该处理不但提高番茄土壤细菌氨基酸转运与代谢与氮磷代谢功能基因丰度,而且增加土壤酶活性,加强作物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能力,提升叶片光合速率,促使微孔组间距30 cm灌溉春番茄与秋番茄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高于50 cm约14.15%与11.27%、12.64%与10.35%。(3)一管3行(1根微喷带灌溉3行番茄)毛管布置密度灌溉增加根区土壤水分抑制性,限制作物根系形态结构,降低作物水分利用率。一管2行春番茄与秋番茄耕作层土壤体积含水率显着高于一管3行6.67%与6.69%。较低的土壤水分限制作物根系形态发育。高水平地根系形态发育可增加根系分泌物,促使一管2行灌溉番茄土壤细菌功能基因丰度与土壤脲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较低地土壤细菌功能基因丰度与土壤酶活性限制番茄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与其形态发育,一管2行布置灌溉春番茄与秋番茄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高于一管3行34.76%与15.23%、31.94%与13.91%。(4)灌水频率5 d可增加耕作层土壤体积含水率,加快土壤氮磷周转,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灌水频率3d时土壤湿润体较小且湿润持续期长;灌水频率7 d 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存在明显的湿润与干燥区,导致灌水频率3d、7d番茄根系与土壤微生物易受低氧与水分胁迫,限制其功能基因丰度的增加。番茄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也随较低的土壤细菌氮磷代谢基因丰度而降低不利于土壤氮磷周转,限制作物根系形态发育与叶片净光合干物质积累,导致灌水频率5 d春番茄与秋番茄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较优。(5)每5 d灌水量为1.00Epan(Epan表示Φ20蒸发皿5 d累计蒸发量)可增强作物根系-土壤细菌-土壤酶活性正向互作强度,提高作物产量。1.00Epan灌水量处理下适宜的土壤水环境促使春番茄与秋番茄总根长高于0.70Epan、1.20Epan处理约9.98%与11.06%、2.10%与3.16%。较高的根系形态发育可优化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根系形态快速发育与土壤细菌的代谢释放出更多土壤酶,较高酶活性促使作物根系对土壤养分吸收,正向促进根系形态发育与作物干物质积累。作物根系-土壤细菌-土壤酶活性正向互作促使1.00Epan处理提高番茄产量的同时增加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基于土壤微环境、作物生长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膜下微喷灌在设施农业灌溉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通过改变膜下微喷灌灌溉管理措施,直接或间接调控土壤水分分布,改变作物根系生长和作物活性;根系形态的改变影响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和土壤酶活性,进而调节土壤养分周转,影响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设施农业膜下微喷灌应用中选择微孔组间距为30cm的微喷带,采用一管2行铺设模式,灌水频率为5 d,单次灌水量为1.00Epan的灌溉管理措施不但可改善土壤微环境,而且可提高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张万锋[2](2021)在《盐渍化耕地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定额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河套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水肥利用率低、作物产量不高、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本研究开展了盐渍化耕地优选秸秆覆盖下夏玉米优化灌施制度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基于作物根系调控的秸秆覆盖耕作模式的优选;分析了秸秆覆盖-灌水量耦合的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并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及技术构建递进水盐嵌入神经网络模型(PSWE)模拟水盐运移及作物生产效益,优化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水定额;探究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作物与土壤生境的响应,优化秸秆覆盖的夏玉米施氮定额。“基于深度学习构建水盐运移模型,优化盐渍化耕地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制度”为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揭示了河套灌区盐渍化耕地的秸秆覆盖与水、氮耦合对作物-土壤系统抑盐-调水肥-降药-增产的调控过程与机理,实现了优选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制度的优化,旨在丰富秸秆还田理论体系,为缓解灌区次生盐渍化、面源污染及节水增产提供依据,同时为深度学习理论及技术在土壤水盐运移模型上的应用提供参考。论文研究成果主要有:(1)秸秆表覆耕作模式显着提高夏玉米水平向根长密度,形成“宽浅”型根系,提高表层根长密度24.7%;秸秆深埋耕作模式显着提高大于40 cm土层根长密度,形成“窄深”型根系,提高深层根长密度23.8%。夏玉米根长密度与相对标准化根系下扎深度呈三阶多项式函数关系,可较好描述不同耕作模式的根长密度分布。秸秆深埋耕作模式提高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32.2%,增产19.5%,为优选耕作模式。(2)秸秆表覆下土壤盐分表聚,成熟期各土层均积盐;秸秆深埋的表层及隔层以下土层均积盐,灌水量为90 mm和120 mm秸秆深埋处理的秸秆隔层持水量分别提高20.3%和17.2%,脱盐率分别为7.6%和7.1%,秸秆隔层起到抑盐蓄水的作用,淡化根系环境。耕作层含盐量、单次灌水量与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相关性,秸秆表覆下夏玉米产量随灌水量增大而增大,当地灌水量135 mm处理的产量最高,但仅增产1.6%;秸秆深埋下夏玉米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大呈先增后减趋势,灌水量为90 mm的秸秆深埋处理产量最高,可增产5.2%。秸秆深埋耕作模式节水增产效果显着。试验田尺度下理论单次较优灌水定额为82~111 mm,生育期灌溉3次,节水17.8%以上,耕层含盐量调控在1.45~1.48 g·kg-1间,属轻度盐渍化,较试验前耕作层含盐量减小5.7%~10.2%。(3)基于深度学习构建的PSWE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均方根误差为0.029,平均绝对误差为0.570,决定系数R2为0.981。基于PSWE模型的多因素协同秸秆深埋下模拟结果有效表征夏玉米自然生长的综合条件、土壤水盐运移与夏玉米生产效益三者间双层递进因果关系,进一步优化盐渍化耕地的夏玉米单次灌水定额为89.3~96.8 mm,生育期灌溉3次,耕作层含盐量为1.38~1.55 g·kg-1。(4)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土壤莠去津残留量随时间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不同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对莠去津消解具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且20~40 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对莠去津消解半衰期影响较大,以中氮(180 kg·hm-2)秸秆深埋处理消解最快,消解率平均提高5.3%,半衰期最短,缩短3.9d。(5)秸秆覆盖-施氮耦合改善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秸秆表覆的土壤养分表聚,随施氮量增大而增大;秸秆深埋提高隔层附近土层的养分,随着施氮量增大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夏玉米成熟期,中氮(180 kg·hm-2)秸秆深埋处理降低深层硝态氮累积量56.8%,降低铵态氮累积量84.7%,秸秆隔层形成拦截氮素运移的屏障,秋浇前地下水质提升到Ⅱ类,有效降低了地下水氮素污染风险,并促进深层根系生长。相比常规耕作,秸秆深埋与施氮量为180~193.7 kg·hm-2耦合,可实现减氮增产减污及植株氮利用率协同增长的目标,植株氮素同化产物对产量的贡献率提高32.1%,植株氮利用效率提高66.8%,增产9.3%。综上分析,河套灌区盐渍化耕地较优的耕作模式为秸秆深埋结合深翻耕作,优化的夏玉米灌施定额为:单次灌水定额为89.3~96.8 mm,生育期灌溉3次,耕作层含盐量调控在1.38~1.55 g·kg-1,属轻度盐渍化,优化施氮量为180~193.7 kg·hm-2。

欧阳赞[3](2021)在《温室蔬菜土壤水肥气热耦合机理及模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针对温室蔬菜水肥气热耦合提质增效机理与灌溉通量相互作用的科学问题,通过室内气候箱模拟和2年温室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对比设计、正交设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和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开展了温室蔬菜(番茄、水果黄瓜、生菜)水肥气热耦合提质增效机理及其数学模型的研究,系统地进行了温室膜下滴灌水肥气热耦合对蔬菜生长、光合作用、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氧气含量、土壤呼吸速率、土壤含水率、土壤电导率、土壤温度的影响试验,得出了各指标的数学模型、耦合效应以及最优组合方案,为温室蔬菜提质增效和水肥气热耦合灌溉技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对比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土壤温度对蔬菜生长、光合、品质、产量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揭示了增氧灌溉与土壤增温对温室和智能气候培养箱蔬菜提质增效的机理,增氧灌溉提高了土壤氧气含量、土壤增温提高了土壤温度,增强了土壤酶活性,丰富了土壤微生物量,促进了蔬菜的生长(株高、叶面积指数)、增加了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增加了蔬菜的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改善了蔬菜品质。番茄和水果黄瓜较优灌溉水溶解氧为9.0mg/L、春夏季和秋冬季番茄较优土壤温度分别为26.1℃和20.6℃,水果黄瓜较优土壤温度分别为26.06℃和19.11℃,生菜较优灌溉水溶解氧为8.5 mg/L,生菜较优的土壤温度为20℃。建立了灌溉水溶解氧(DO)与土壤氧气含量(SOC)、地热管水温(TW)与土壤温度(TS)、灌溉水矿化度(IS)与土壤电导率(SEC)的关系。与对照处理相比,春夏季和秋冬季增氧灌溉较优处理(03)的番茄产量分别增加了 17.51%和15.09%,水果黄瓜产量分别增加了 22.47%和28.04%,土壤增温较优处理(T3)的番茄产量分别增加了 18.15%和18.58%,水果黄瓜产量分别增加了 30.24%和 25.39%。(2)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水肥气热耦合对蔬菜生长、光合、品质、干物质积累、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揭示了温室和智能气候培养箱的蔬菜土壤水肥气热耦合机理,水肥气热耦合对番茄和生菜生长、光合作用、产量和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番茄和生菜的生长、光合作用、干物质量积累、产量等主要指标随单一因素灌溉定额、施肥量、灌溉水溶解氧和土壤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品质主要指标随灌溉定额的增加而降低,随灌溉水溶解氧、施肥量和土壤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番茄和生菜最优处理均为T8处理(A3B2C1D3),温室番茄最优处理(T8)灌溉定额为5760 m3/hm2、施肥量(N-P2O5-K2O)为150-50-75 kg/hm2、灌溉水溶解氧为6.0 mg/L(平均土壤氧气含量为15.99%)、地热管水温为41.0℃(春夏季土壤平均温度为25.41℃、秋冬季土壤平均温度为20.38℃),此时春夏季(秋冬季)的番茄产量为89653 kg/hm2(89357kg/hm2)、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为 15.56kg/m3(15.51 kg/m3)、水分利用效率为 22.18 kg/m3(24.62 kg/m3)、参考作物腾发量为 781.42 mm(504.83 mm)、作物系数为 0.52(0.72)。春夏季和秋冬季T8处理的番茄产量比对照处理分别增加了 23.07%和33.61%。(3)采用通用旋转组合与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水肥气热耦合效应,建立了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水肥气热各因素分别与生长、光合、品质和产量等主要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以及各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水肥气热耦合对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主要指标与综合评分的影响大小顺序为:灌溉定额>施肥量>溶解氧>地热管水温。主要指标与综合评分随灌溉定额、施肥量、溶解氧和地热管水温在试验范围内增大而增大,番茄和水果黄瓜的品质主要指标随灌溉定额在试验范围内增大而降低,随施肥量、溶解氧和地热管水温在试验范围内增大而升高。高水低热、低水高热、高肥低热、低肥高热交互有利于增强番茄植株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面积指数,中水高氧有利于提高水果黄瓜的叶片净光合速率,低肥高氧或高肥低氧更有利于提高水果黄瓜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高肥高热交互有利于增加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低水高热交互有利于增加番茄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番茄红素含量,低水高肥交互有利于增加番茄果实总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水高肥或低水中肥有利于提高水果黄瓜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总酸含量,高水低肥有利于降低水果黄瓜的硝酸盐含量。高水低热或高水低肥交互有利于增加番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综合指标评分,高水高肥有利于增加水果黄瓜产量和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推荐本地区的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的最优水肥气热耦合方案为:春夏季番茄灌溉定额5142~5330m3/hm2、施肥量(N-P2O5-K2O)150-50-75~165-55-81kg/hm2、溶解氧7.9~8.1 mg/L和地热管水温34.1~36.1℃,秋冬季番茄灌溉定额4988~5210 m3/hm2、施肥量(N-P2O5-K2O)154-51-76~168-56-82kg/km2、溶解氧 7.9~8.2mg/L 和地热管水温 34.4~36.3~。春夏季水果黄瓜灌溉定额 3923~4044 m3/hm2、施肥量(N-P2O5-K2O)123-36-87~130-38-91 kg/hm2、溶解氧7.7~7.9 mg/L和地热管水温34.9~36.7℃,秋冬季水果黄瓜灌溉定额3527~3670 m3/hm2、施肥量(N-P2O5-K2O)122-35-86~128-37-90kg/hm2、溶解氧 7.8~8.0mg/L 和地热管水温 35.9~37.4℃。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番茄最优处理为T10处理,春夏季和秋冬季番茄产量T10比T17-T20的平均产量分别增加了 36.29%和43.32%。确定水果黄瓜最优处理为T15处理,春夏季和秋冬季水果黄瓜产量T15比对照的产量分别增加了 54.42%和45.00%。(4)建立了基于水肥气热耦合的温室番茄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量机理模型,经模型验证和评价,该模型的模拟精度随灌溉定额、施肥量、灌溉水溶解氧、土壤温度的增加而提高。模型的适用条件为:温室番茄灌溉定额2880m3/hm2~5760m3/hm2、施肥量(N-P2O5-K2O)75-25-45 kg/hm2~225-75-105 kg/hm2、溶解氧 4.0 mg/L~9.0 mg/L、地热管水温 25℃~45℃,温室平均气温15.06℃~41.62℃、温室平均相对湿度 22.68%~72.53%、温室平均 CO2 浓度为 251 ppm~477ppm、室外平均气温15.30℃~41.20℃、室外平均相对湿度19.44%~85.68%。

唐靓[4](2021)在《覆盖和施氮对旱作春玉米农田水氮迁移利用和生产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黄土高原是我国主要的旱作农业区,早春低温和不均匀降水是限制该地区春玉米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采用不同地表覆盖和农田养分管理技术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控释氮肥因其能控制氮素释放速率,使其与作物需求基本同步,实现作物高产和养分高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探究黄土高原旱作区不同地表覆盖下配施控释氮肥的增产增效潜力及其机制,本研究以春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不同覆盖(NM:无覆盖;FM:地膜覆盖;SM:秸秆覆盖)与施氮方式(N0:不施氮肥;NU:常规施氮-普通尿素;NC:优化施氮-普通尿素和控释氮肥1:2配施),共9个处理,并结合田间微区试验和15N标记,系统分析不同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产量、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累积、根系时空分布、水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比较作物对剖面残留硝态氮的吸收利用,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多年连续不同覆盖与施氮的响应趋势,以期为旱作稳产高产氮高效和农田绿色可持续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均促进了玉米生长发育,增加了作物产量,地膜覆盖优化施氮增产作用最显着。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增加了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含量(SPAD)和营养生长期光能捕获量,促进了地上部干物质累积,从而提高了春玉米籽粒产量和地上部植株氮素吸收量,三年平均籽粒产量较无覆盖分别增加6.3%~27.9%和2.6%~8.9%。施氮显着增加春玉米籽粒产量,优化施氮处理2016和2017年平均籽粒产量较常规施氮分别显着增加4.6%和12.4%,2018年两者之间无差异。地膜覆盖优化施氮获得最高产量,2016、2017和2018年分别为14.9、14.8和16.7 t ha-1。地膜覆盖优化施氮显着增加了玉米籽粒产量,减少了追肥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2016和2017年获得最大净效益,分别为每公顷1.76和1.75万元。(2)优化施氮处理改变了覆膜玉米根系生长特征,促进了生育后期根系下扎和细根生长。优化施氮显着促进吐丝期、乳熟期和蜡熟期上层根系生长,同时延缓蜡熟期深层土壤根系衰老。与常规施氮相比,优化施氮处理2016和2017年蜡熟期各土层根长密度分别显着增加52.1%~119.4%和24.2%~63.2%。吐丝期上层以及乳熟期和蜡熟期0-100 cm土壤剖面根长、根干重和根表面积密度与玉米籽粒产量显着正相关。(3)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均有效改善玉米生育前期上层土壤含水量,增加生育后期深层土壤水分消耗,显着提高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地膜覆盖效果更显着。与无覆盖相比,三年V6时期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处理0-20 cm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11.2%~22.7%和2.29%~8.2%。从施氮平均看,与无覆盖相比,2016和2017年地膜覆盖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28.5%和25.4%,秸秆覆盖分别增加16.0%和17.5%,2018年覆盖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优化施氮增加生育后期深层耗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与地膜覆盖常规施氮相比,2017和2018年地膜覆盖优化施氮处理100-2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平均降低1.3%~6.8%和0.4%~2.6%。从不同覆盖平均看,与常规施氮相比,2016、2017和2018年优化施氮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3.7%、19.8%和3.9%。地膜覆盖优化施氮获得最高水分利用效率,三年分别达38.1、38.8和38.9 kg ha-1 mm-1。(4)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优化施氮增加了吐丝前氮素累积和转移,增加了吐丝后氮素累积量和收获时期总氮素吸收量,提高了氮素利用效率,减少了剖面硝态氮累积和向下淋溶,地膜覆盖效果更显着。与无覆盖优化施氮相比,地膜覆盖优化施氮处理2016、2017和2018年PFP分别增加28.8%、21.2%和8.9%,秸秆覆盖优化施氮分别增加6.3%、2.5%和3.0%。与无覆盖相比,优化施氮条件下地膜覆盖处理0-100 cm和100-200 cm土壤剖面NO3-N残留量分别减少59.6%和87.2%,秸秆覆盖分别减少53.6%和61.9%;常规施氮条件下,地膜覆盖0-100 cm和100-200 cm土壤剖面NO3-N残留量分别减少58.6%和73.7%,秸秆覆盖0-100 cm土壤剖面NO3-N残留量减少49.9%,100-200 cm增加18.4%。(5)地表覆盖或施氮均显着增加对土壤剖面残留硝态氮的吸收利用,对上层土壤硝态氮的吸收利用率高于下层,且地膜覆盖的效果比秸秆覆盖显着。15NO3-N标记结果表明,2018年地膜覆盖施氮处理对20-50 cm和50-80 cm土层15NO3-N的利用率最高,分别为20.20%和16.99%。从施氮平均看,与50-80 cm土层15NO3-N的吸收利用率相比,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无覆盖处理玉米对20-50 cm土层15NO3-N的吸收利用率分别增加25.1%、28.2%和25.7%。从不同覆盖平均看,与50-80 cm土层15NO3-N的吸收利用率相比,不施氮和施氮处理玉米对20-50 cm土层15NO3-N的吸收利用率分别增加31.2%和22.6%。施氮和地膜覆盖对20-50 cm和50-80 cm土层15NO3-N的吸收利用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降低了15NO3-N的下移距离。因此,覆膜和施氮可调控增加对黄土高原旱作玉米农田剖面累积硝态氮的吸收利用,避免其向更深层次土壤迁移,减少损失。(6)地表覆盖和施氮不同程度影响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组成,以及微生物共生关系。与无覆盖相比,地膜覆盖降低了土壤有机质(SOM)、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的含量,增加了寡营养型细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增加了细菌的Alpha多样性,促进了物种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秸秆覆盖增加了SOM、DOC、MBC和MBN含量,增加了富营养型细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降低了寡营养型细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降低了物种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不同覆盖和施氮对真菌Alpha多样性无明显影响。与不施氮相比,施氮处理显着降低了细菌的Alpha多样性,增加了富营养型细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促进了土壤细菌和真菌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增加了微生物网络的复杂性,增加了生态位和获取养分的渠道。本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控释氮肥配施优化施氮处理氮素释放规律更好地满足该地区春玉米生长氮素需求,促进玉米生育后期根系下扎,延缓根系衰老,有效吸收利用深层土壤水分;促进植株对不同来源氮素的吸收利用,减少了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和向下迁移损失;增加籽粒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多年连续地膜覆盖和施氮处理也增加土壤微生物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增加获得养分的渠道,是促进黄土高原旱作玉米生产可持续的有效途径。

王艳丽[5](2021)在《施磷量和滴灌量对河西地区春玉米生长和养分利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玉米作为河西地区的重要粮食产物之一,研究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磷量和滴灌量对春玉米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对于玉米节水节肥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以“咸科858”为试验材料,设置W1(80%ETc),和W2(60%ETc)2个灌水水平(ETc为作物蒸发蒸腾量)和P0,P50,P100,P150和P200 5个磷肥水平(P2O5kg/ha)。生育期内对玉米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土壤养分含量和植物养分含量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灌水和施磷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玉米生长指标和产量有显着影响。同一灌水量下,玉米的各项生长指标均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成熟期W1P100的干物质累积量最大为30718.56kg/hm2,而W2P150的干物质累积量最大为28685.65 kg/hm2,W1P100较W2P150增长了7.09%。W1各处理玉米产量均比W2高,其中W1处理中P100产量最高,达15278.78 kg/hm2,比W1中其它施磷处理高3.58%—16.68%,W2处理中P150产量最高,达14414.78 kg/hm2,比W2中其它处理高1.92%—15.81%,W1P100较W2P150高6%。(2)同一灌水量下,耗水量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整体表现为W2处理高于W1处理,W1处理、W2处理中灌溉水利用效率最高分别是W1P100和W2P150,值为4.08 kg/m3和5.16 kg/m3,最低处理均为P0处理,值为3.50 kg/m3和4.46 kg/m3,W2处理较W1处理分别提高了26.47%和27.43%。(3)相同水分条件下,春玉米氮素累积吸收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其中玉米穗氮素累积吸收量占比最高,为80.78%-83.31%;成熟期,W1中各施磷处理磷素累积吸收量均大于W2各施磷处理,较灌浆期增加了11.02 kg/hm2-15.77 kg/hm2,其中W1P100磷素累积吸收量最高为62.72 kg/hm2,W2P0最低为49.72 kg/hm2,W1P100较W2P150高5.89%。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磷素累积量先增加后减小。磷肥的不同施用量对钾的影响不大,高水(W1)处理中P50累积量最大为200.61 kg/hm2,低水(W2)处理中P150累积量最大为201.39 kg/hm2,钾在成熟期主要集中在茎中。(4)灌水和施磷及两者交互作用对于土壤硝态氮的影响大于速效钾,土壤硝态氮主要累积在0-40cm土层中,并且与土壤磷残留的趋势一致,高水(W1)处理使得土壤硝态氮随水分向下运移,低水(W2)处理中土壤表层硝态氮较多。W1各处理中,土壤速效钾残留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加,W2处理中,除W2P0残留量较大,其他处理没有明显规律,W1处理中钾主要积累在20-40cm,占总残留量的16.27%-25.06%,W2处理中钾主要积累在20-40cm,占总残留量的11.13%-24.60%。(5)土壤有效磷含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大,W1处理有利于植物对磷肥的吸收,减少了土壤有效磷残留量,W1和W2处理中P50、P100、P150、P200的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2.59%、77.94%、84.71%、78.61%和34.37%、82.78%、88.35%、93.92%,W1处理明显低于W2处理。W1处理中,当产量最高时盈余率为87%,此时施磷量为112.38 kg/hm2,0-4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0.88 mg/kg,玉米偏生产力为129.08kg/kg,在95%的置信区间内,施磷范围为106.76-117.99 kg/hm2。

李娜[6](2021)在《地膜覆盖和施氮肥对关中秸秆还田下夏玉米土壤N2O排放和土壤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在保证粮食安全的条件下,如何缓解农田温室效应是农业领域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使命和国家需求。虽然秸秆还田能改善农田土壤水热条件和肥力状况,但其配施氮肥激发土壤N2O排放而引起温室效应,尤其在夏玉米生育期内,高温多雨的气候特征更容易激发土壤N2O排放。针对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聚焦于夏玉米农田生态系统,于2018-2020年开展田间试验,设置3种秸秆还田方式,即秸秆不还田(S0)、秸秆还田(SR)和秸秆还田条件下地膜半覆盖(SP),和2种施氮量水平,即常规施氮(N1)和70%常规施氮量(N0.7),通过大田定位监测和室内测定分析,研究秸秆还田条件下,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作物产量、土壤N2O排放通量、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以及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影响,得出最佳秸秆还田方式。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SP改善夏玉米生育期内耕层土壤(0-20 cm)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首先,SP显着改善了农田土壤水热环境(P<0.05)。对全生育期平均土壤温度而言,和SR相比,在2018-2020年,SP使5 cm地温分别提高1.12℃、1.33℃和0.89℃;SP使10 cm地温分别提高0.96℃、1.29℃和0.55℃。对全生育期土壤平均含水量而言,相较SR,SP在2019年使含水量显着增加(P<0.05),但在2018年和2020年二者无显着差异。其次,SP改善了农田土壤活性碳氮组分。相同施氮量下,相较SR,SP不仅降低了夏玉米出苗-拔节阶段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碳氮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而且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熵。但是,拔节-大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开花和开花-成熟阶段,SP在大多数情况下使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氮显着增加(P<0.05);而且开花-成熟阶段,SP使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增加。相同秸秆还田方式,降低施氮量使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显着降低(P<0.05)。而且,和SR相比,SP降低了夏玉米生育期内土壤脲酶、氨单加氧酶、硝酸还原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但使土壤氧化亚氮还原酶、纤维素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2)N1-SP提高夏玉米成熟期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和有机碳储量SR和SP均使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显着增加(P<0.05)。对土壤全氮含量而言,SP与SR之间无显着差异。且SP相较SR显着降低了土壤全磷含量。但是,SP相较SR增加了土壤无机氮和速效磷含量。对土壤有机碳储量而言,和S0相比,SR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分别使其显着增加10%、18%和5%(P<0.05)。而相较SR,N1-SP土壤具有更大的固碳潜力。这主要是因为N1-SP使土壤含水量、可溶性有机碳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增加,并且提高了土壤纤维素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形成与积累。(3)N0.7-SP提高夏玉米产量,并且降低生育期内土壤N2O排放量,使基于单位产量N2O排放量的土壤质量指数提高对产量而言,SP的增产效应最佳,2018-2020年分别使夏玉米增产13%、8%和24%。首先,SP提高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如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使夏玉米生育期内有充足的养分供给。其次,SP使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显着提高(P<0.05),水分利用效率对夏玉米产量的解释率达90%以上。此外,SP显着提高了土壤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P<0.05),促进还田秸秆快速且充分腐解。此外,降低施氮量仅在2018年具有减产作用,在2019年和2020年,随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降低施氮量对产量无显着影响。对土壤N2O排放而言,夏玉米生育期内,在播种-出苗和出苗-拔节两个阶段,土壤N2O排放速率较高。2018-2020年,在N1条件下,SP相较SR使N2O累积排放量显着降低17%、24%和25%(P<0.05)。这是由于在出苗-拔节阶段,相较SR,SP不仅使硝化反硝化底物和能源减少,如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和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而且降低了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相关酶活性,如氨单加氧酶、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和NO还原酶,却使土壤N2O还原酶活性增加,促进土壤N2O进一步还原为N2。单位产量N2O排放量将作物产量和土壤N2O排放结合起来。N0.7-SP减缓了由于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所激发的单位产量N2O排放。这是因为相较N0.7-SR,N0.7-SP不仅提高了夏玉米产量,并且减缓了土壤N2O累积排放量。本研究基于单位产量N2O排放,通过构建最小数据集,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估。相较SR,SP提高了基于单位产量N2O排放的土壤质量指数,而且在降低施氮量下效果更优。这主要是由于N0.7-SP降低了耕层土壤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熵(MBN/TN),增加了土壤质量指数在这三个方面的得分。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N1-SP不仅能够减缓由于秸秆还田配施氮肥所激发的土壤N2O排放,具有减缓温室效应的作用,而且能够提高作物产量和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从而保证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实践技术和理论支撑。

姜云[7](2021)在《施氮及栽培模式对麦/玉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0年以来,我国氮肥用量大幅度增加,虽然在提高粮食产量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氮肥的利用率较低,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如水体富营养化、土壤酸化等。农业生产中肥料氮施用后的去向一直是氮素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在保障粮食高产、优质的前提下,分析常年大量施用氮肥后我国旱地农田氮素的盈亏及硝态氮累积状况,用合适的方法计算氮肥利用效率,并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对提高作物产量和降低氮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典型的旱作农业区,该地区干旱少雨,降雨集中导致施用的氮肥大量流失,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多的不便。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旱地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旱地氮肥长期定位试验”、采用养分平衡法与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等评价长期施用氮肥的效应及土壤氮素平衡状况。利用“大型渗漏池15N试验”评价残留肥料氮的残效,采用差减法、15N同位素示踪法以及平衡法来评价氮素利用效率,取得的主要结果有:(1)不同栽培方式对玉米/小麦种植系统产量的影响如下:FP(垄沟)>SM(覆草)>CT(常规)>WS(节水),增施氮肥可显着提高玉米、小麦产量,但在N120和N240处理下,产量差异不显着。利用差减法和平衡法计算的玉米-小麦轮作体系的氮肥利用率及氮素利用效率均随着施氮量的升高而降低。不同的计算方法适应于不同的情况,差减法比较适应于长期试验,利用多年试验数据计算的氮肥累积利用率年际间数值更稳定,将氮肥的残效考虑在内,可消除因气候、管理措施所造成的年际间差异,能很好的反映肥料氮施用的真实效果;平衡法反映了氮素的利用效率,不仅可以评价一季还可评价多年试验结果,同时,还可以评价土壤的氮素平衡状况、施肥状况及残留效应。(2)氮素表观平衡值(氮输入-氮输出)随肥料氮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从农田氮素平衡来看,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表现为:SM>FP>WS>CT。2012~2019年N0处理氮素平衡值表现为负值,在施氮120 kg/hm2和240 kg/hm2的情况下,氮素盈余量(氮输入-氮输出)分别达656 kg/hm2和2256 kg/hm2,年均盈余量分别为94 kg/hm2和322kg/hm2。土壤中NO3--N累积数量与氮肥用量密切相关,连续33季作物施用氮肥120kg/hm2和240 kg/hm2,0~200 cm土层NO3--N残留量达487~1921 kg/hm2。从2003-2005、2005-2012、2012-2019三个时间段下两者之间的表达式可以看出,氮素表观平衡值与NO3--N累积量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每增加100 kg/hm2土壤氮素平衡值,NO3--N的累积量将增加5.3~80.0 kg/hm2。说明大量施用氮肥将污染环境,增加成本投入,浪费资源,导致肥料氮大量盈余在土壤中,从而引起矿质态氮的淋溶。(3)大型渗漏池15N试验结果显示:15N标记肥料施入土壤后,小麦的当季氮肥利用率平均为55.9%,五季小麦的叠加利用率平均为69.6%。连续种植五季小麦后,吸收的氮素来自肥料(Ndff)和土壤(Ndfs)的比例分别为24.0%~31.5%和68.5%~76.0%,残留肥料氮被后季作物吸收的量占作物地上部总吸氮量的比例为1.1%~6.5%,26.5%~47.1%的肥料仍残留在0~200 cm土壤中,平均有33%的肥料氮以硝态氮的形式残留在土壤剖面中,并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加深,残留15N肥料大幅度降低,损失率达8.6%~11.1%。说明肥料氮施入土壤后,有很长的残留效应,并且黄土高原地区作物的氮肥利用率较高,损失少。综上所述,过量施氮导致氮肥利用率低,氮素在土壤剖面大量盈余;残留的肥料氮在土壤剖面主要以硝态氮形态存在,可被后季作物吸收利用,大量降水会增加了其淋溶风险。借助平衡法可以对氮素利用效率进行评价,并且可以评价长期施氮下的土壤平衡状况。

沙栢平[8](2020)在《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土壤质量的影响》文中提出针对宁夏黄灌区紫花苜蓿建植过程中水肥配比不均,资源浪费及土壤污染严重等问题,本研究以紫花苜蓿巨能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设置4个水分梯度为主因素,5个施肥梯度为副因素,研究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生长性能、营养品质、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灌水施肥对紫花苜蓿株高、密度、干草产量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但对平均生长速度、CP、ADF、NDF和RFV等营养成分无显着影响;当灌水为6000 m3·hm-2,施肥量为 135kg·hm-2(N:30 kg·hm-2,P2O5:45 kg·hm-2,K2O:60 kg·hm-2)时,紫花苜蓿全年累计株高、干草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能达到最大,且在该处理下两年平均干草产量达到19.49 t·hm-2,累计株高为331.81cm。在灌水量为6750m3·hm-2的梯度下每平米枝条数和植株数最大,每平米可达52株和503.33枝;在不同施肥水平下,施肥量为 435kg·hm-2(N:120 kg·hm-2,P2O5:135 kg·hm-2,K2O:180 kg·hm-2)时能够获得较多的植株数;不施肥则能显着提高苜蓿的分枝能力。2.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适宜的灌水、施肥能显着提高土壤真菌、放线菌数量和蔗糖酶、脲酶活性;土壤细菌数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施肥量的增加逐渐降低。试验地土壤以粉粒为主,且不受土层深度的影响,但土壤养分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灌水、施肥对土壤粒径组成和土壤养分有显着的的影响(P<0.01),在灌水量为 6000 m3·hm-2、施肥量为 435kg·hm-2(N:120 kg · hm-2,P2O5:135 kg·hm-2,K2O:180kg·hm-2)的条件下,土壤N、P、K含量较为丰富,土壤质量指数最大,较为肥沃。3.土壤因子和植株生产性能之间有显着的相关性,对紫花苜蓿生长贡献较大的因子包括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粉粒百分含量、脲酶活性、速效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干草产量、放线菌数量、脲酶活性、速效磷含量、全磷、全钾含量。在诸多相关性因子中土壤速效钾含量、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对苜蓿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具有显着性正效应,是驱动植物生长发生变异的主要土壤因子。4.通过回归寻优模型得出,最适宜该区域滴灌条件下建植苜蓿的灌水和施肥范围为:灌水量 6000~6500m3·hm-2,施肥量为 250~320kg·hm-2。

熊丽[9](2020)在《全膜双垄沟种植模式下不同水氮处理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资源利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是我国旱区重要的春玉米生产地之一,然而该地区降雨资源分布极其不均,并且蒸发量较大,导致作物生长期间可利用水资源匮乏,这严重限制了该地区春玉米的产量水平。全膜双垄沟种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蓄自然降雨,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因此,本研究于2018和2019年在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开展了春玉米田间试验,包括四种田间种植模式,分别为常规平作(CK:施氮量为225 kg N ha-1,无灌溉)和三种不同的全膜双垄沟栽培处理,分别包括常规雨养全膜双垄沟栽培处理(FMDR:与CK水氮条件一致)、补充灌溉的全膜双垄沟栽培模式(FMDR+SI:在FMDR基础上增加补充灌溉),和补充灌溉并增施氮肥的全膜双垄沟栽培模式(FMDR+SI+N:在FMDR+SI基础上增加氮肥用量)。FMDR+SI处理下灌溉量为60 mm,FMDR+SI+N处理下增施氮肥量为45 kg N ha-1。通过本试验的开展,明确不同全膜双垄沟栽培处理对土壤微环境,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以及水分,氮肥和光能利用率的影响,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全膜双垄沟栽培在春玉米生长前期能明显改善耕层土壤水热条件,使玉米出苗时间较CK处理提前一周。全膜双垄沟栽培对土壤温度的提升作用主要集中在作物生长的前期。春玉米生长后期,由于冠层的遮蔽效应,全膜双垄沟栽培下地膜覆盖的增温效益减弱,导致其与CK处理无显着差异。全膜双垄沟栽培在整个生育期均能显着提高浅层土壤含水量,在2018和2019生长季分别使土壤含水量增加了11.9%和16.7%。相比较于CK处理,全膜双垄沟处理显着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而对非根际土壤则没有显着影响。(2)全膜双垄沟栽培下各处理春玉米地上物干物质积累显着高于CK处理。到达成熟期时,FMDR处理地上部干物质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高出CK处理55.2%和64.3%,而FMDR、FMDR+SI和FMDR+SI+N处理间差异并不显着。全膜双垄沟栽培处理较CK处理能够显着提高春玉米产量,而三个全膜双垄沟处理间产量差异并不显着,说明在全膜双垄沟栽培条件下进一步增施氮肥与补充灌溉并不能够显着提升春玉米产量及地上部生物量。与CK处理相比,全膜双垄沟栽培对春玉米粗脂肪、粗淀粉、氨基酸含量并没有显着影响。与FMDR+SI处理相比,增施氮肥能够显着增加FMDR+SI+N处理的的粗蛋白、粗纤维与氨基酸含量。(3)全膜双垄沟栽培处理与CK处理相比,显着提升了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在2018和2019生长季分别提高了35.1%和24.3%。补充灌溉增加FMDR+SI和FMDR+SI+N处理的耗水量,使FMDR+SI处理较FMDR处理WUE降低了7.0%。全膜双垄沟栽培能增加植株地上部氮素积累,尤其是吐丝后氮积累,但四种不同处理间的氮素利用效率(NUE)无显着差异。与CK处理相比,三种全膜双垄沟栽培处理均能显着增加春玉米光能截获量和光能利用率(RUE),但增施氮肥和补充灌溉均不能提高全膜双垄沟栽培下的春玉米光能截获量和RUE。因此,考虑到以上三种全膜双垄沟栽培模式下产量及其对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表现,FMDR处理因其投入少和较高的籽粒产量,并且显着提升了水氮利用效率和光能利用率,可以在黄土高原旱作春玉米种植区或相近气候生态区推荐为高产稳产并兼顾资源高效利用的节水栽培模式。

邓浩亮[10](2019)在《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降水低而不稳、蒸发量大,还遭受严重的土壤侵蚀和耕地退化,如何应对生产能力与天然降雨利用能力的严重不足是备受西北农业圈关注的现实问题。在半干旱农作区,玉米垄沟覆盖栽培系统已取得显着增产增收效果,然而黄土高原地域跨度大,生态区包括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因此不同生态区对垄沟覆盖栽培系统的响应也呈现多样化。目前,大多研究主要针对半干旱农作区,忽略了半湿润易旱农作区农业独特的生产潜力。垄沟覆盖栽培系统能否在半湿润农作区适用并取得增产增效?不同垄沟耕作模式对其影响多大?其生理生态机理如何?这些不仅是基础科学问题,也是垄沟覆盖栽培系统的地域延伸、系统升级,更是黄土高原雨养农业下小农经济精准脱贫战略实施的重大需求。本研究在课题组以往多年国内研究基础上,以垄沟覆盖系统为核心,多种传统种植模式为参照,包括隔沟覆膜垄播(MRM)、全膜双垄沟播(WRF)、垄沟秸秆覆盖(SM)、平地全膜覆盖(WM)、平地半膜覆盖(HM)、平地无覆盖种植(CK)等开展了大田试验及技术验证。本研究于20152016年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农作区甘肃省榆中县石头沟省级旱作农业示范点开展了大田试验,通过对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土壤温度、作物水分利用、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养分、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作物物候特征、生长参数及生物量分配模式、产量及形成因子、水分利用效率等参数的系统收集和分析,首先揭示了两种不同风格垄沟地膜覆盖技术在改善黄土高原半干旱农作区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环境生态机理。其次,为进一步证实垄沟地膜覆盖技术在其他生态区的高效性,于20172018年在半湿润易旱农作区甘肃省华亭市朱家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验证试验,全面分析了土壤水热、养分平衡、酶活性活跃度、微生物数量繁殖、作物物候格局、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以期明晰垄沟覆盖耕作模式对旱地玉米的增产、增收和增效机制,进一步剖析该技术体系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同时探明半干旱和半湿润农作区最佳垄沟覆盖耕作模式,为将来该技术体系的进一步拓展研究和延伸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垄沟覆盖在时间上对水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使作物需水与土壤供水达到平衡。空间上,优化了作物需水和土壤供水关系,使作物更容易利用深层土壤水分满足生长需求,从而增加了土壤水分有效性。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较露地平种显着增加生长季中层土壤含水量17.77%、11.61%和4.39%,中层水分的积累为玉米后期生长水分的获取提供支撑,但在半湿润农作区并未表现出贮水优势。半干旱区春玉米耗水量主要依赖于生育期降水和土壤底墒,其中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春玉米生育期内降水消耗分别占总耗水量的79.07%、80.01%、90.90%。而半湿润区春玉米耗水量主要依赖于生育期降水,意味着在半湿润地区生育期降水不仅能够满足作物生长需水,而且还可以补给土壤贮水,其中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通过垄沟集雨方式可补给土壤水量3.33、4.34和5.70 mm。2.垄沟覆盖材料类型的选择性应用能够实现对土壤热量平衡的季节性主动调控,同时存在增温和降温的双重效应,地膜覆盖的增温效应大于降温效应,秸秆覆盖则相反,主要表现在作物生育前期,地表覆盖可增加土壤温度,而在生育中期受高温胁迫,地表覆盖能有效降低土壤温度,缓解高温干热的危害。半干旱和半湿润农作区均表现为隔沟覆膜垄播平均温度最高,全膜双垄沟播次之,秸秆覆盖最低。3.垄沟地膜覆盖体现了对土壤养分的时间和空间平衡调节。半湿润农作区养分含量降低幅度显着大于半干旱农作区。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增加了生长季内对有机碳、全氮、速效钾的消耗,高于露地平种0.28和0.31 g·kg-1、0.04和0.14 g·kg-1、23.48和2.96 mg·kg-1,反而降低了对全磷、速效磷、碱解氮的消耗,低于露地平种0.08和0.10 g·kg-1、0.37和0.97 mg·kg-1、1.15和2.95 mg·k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增加了生长季内对有机碳、全磷、速效钾、碱解氮的消耗,高于露地平种1.00和0.65 g·kg-1、0.16和0.06 g·kg-1、63.74和30.61 mg·kg-1、8.51和5.13mg·kg-1。4.垄沟覆盖对不同种类土壤酶活性影响不同。秸秆覆盖和隔沟覆膜垄播种植方式均有利于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的提高,而全膜双垄沟播仅表现为磷酸酶活性的提高。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下土壤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0.116、0.013和0.052 ml·g-1,0.158、0.115和0.212 mg·g-1,脲酶活性呈降低趋势,降幅依次为0.200、0.208和0.159 mg·g-1,隔沟覆膜垄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可提高蔗糖酶活性0.254和3.537 mg·g-1,而全膜双垄沟播降低蔗糖酶活性1.753 mg·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下土壤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0.591、0.676和1.927 mg·g-1,0.302、0.169和0.293 mg·g-1,脲酶活性呈降低趋势,降幅依次为0.211、0.284和0.235 mg·g-1,隔沟覆膜垄播和秸秆覆盖种植方式可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0.099和0.139 ml·g-1,而全膜双垄沟播降低过氧化氢酶活性0.105 mg·g-1。5.垄沟覆盖对土壤中不同微生物的数量同样影响不同。隔沟覆膜垄播有利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繁殖,而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仅表现为细菌数量的增多,且半湿润农作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增加幅度显着大于半干旱农作区。连作2个生长季后,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土壤细菌数量均表现为递增趋势,增幅分别为11.24、35.17、30.63 104·g-1。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可提高真菌数量5.06和4.38 102·g-1,降低放线菌数量7.50和15.67104·g-1。隔沟覆膜垄播可提高放线菌数量12.83 104·g-1,降低真菌数量10.14102·g-1;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表现为递增趋势,细菌增幅分别为34.78、35.73、6.57 105·g-1,放线菌增幅分别为47.52、33.57、40.91 104·g-1。隔沟覆膜垄播可提高真菌数量12.87103·g-1,全膜双垄沟播和秸秆覆盖降低真菌数量0.62和8.42 103·g-1。6.垄沟覆膜耕作模式能明显缩短春玉米营养阶段长度,延长灌浆期,更有利于春玉米生物量的积累,相反,秸秆覆盖耕作模式下玉米营养生长阶段被显着延长,繁殖期缩短。与露地平种相比,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提前了玉米出苗,并提高出苗率13.4%和19.1%,秸秆覆盖种植方式推迟了玉米出苗且仅提高出苗率0.34%。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分别缩短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间长度,分别为26.5和25 d,两者显着延长了繁殖持续分别达17、16 d。然而,秸秆覆盖延长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长17.5 d,缩短了繁殖持续时长11.5 d。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同样显着提前了玉米出苗,并提高出苗率1.0%和2.4%,秸秆覆盖推迟了玉米出苗且降低出苗率4.4%。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分别缩短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间长度,分别为12和9.5 d,并未显着延长繁殖持续时长。然而,秸秆覆盖延长了播种到抽雄期的时长10 d,缩短了繁殖持续时长3.5 d。7.垄沟覆膜耕作模式促进幼苗建立并增加活力,增加了生物量积累,并优化了繁殖分配。与露地平种相比,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增加了玉米茎秆纵向和横向生长,提高了叶面积扩展能力,叶面积指数显着增加,且半干旱农作区增长效应显着大于半湿润农作区。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66.96%和62.79%、19.10%和45.28%,同时,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提高了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13.26%和17.58%,而秸秆覆盖地上生物量较露地平种仅增加8.73%,地下生物量却较露地平种减少21.46%,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9.65%;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16.41%和12.66%、12.81%和27.47%,同时,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提高了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高于露地平种1.05%和1.22%,而秸秆覆盖地上、地下生物量较露地平种减少4.58%和7.10%,果穗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的分配比重低于露地平种0.22%。8.垄沟地膜覆盖优化了穗部结构,增加了收获指数。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显着改善了产量构成因子,穗长、穗粗、穗粒数、单株穗粒重、百粒重、生物产量、秸秆产量和单株生物量分别较露地平种提高30.54%和35.30%、18.88%和20.96%、59.28%和65.56%、155.06%和171.41%、59.93%和63.72%、66.96%和62.97%、37.82%和27.11%、66.96%和62.97%,而秸秆覆盖增加幅度显着低于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依次为5.96%、4.34%、10.12%、16.88%、5.88%、8.73%、6.04%、8.73%。最终,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的收获指数较露地平种显着高出0.131和0.165,秸秆覆盖仅高出0.018;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上述产量构成因子分别较露地平种提高4.04%和2.32%、2.03%和0.25%、3.61%和-2.14%、32.96%和17.12%、15.51%和11.44%、16.41%和12.66%、7.35%和10.21%、16.41%和12.66%,而秸秆覆盖表现出不增反降趋势,较露地平种依次降低2.27%、0.82%、3.91%、11.83%、8.83%、4.58%、0.60%、4.58%。最终,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的收获指数较露地平种显着高出0.051和0.014,而秸秆覆盖显着降低0.027。9.垄沟地膜覆盖维持了包括水、肥、气、热在内的资源利用效率的高位运行,显着提升了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半干旱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155.05%和171.40%、125.44%和142.80%,而秸秆覆盖较露地平种仅增加16.88%和18.69%;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和全膜双垄沟播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露地平种分别增加32.96%和17.12%、33.53%和18.67%,而秸秆覆盖表现出降低趋势,较露地平种降低11.84%和9.90%。总体来看,垄沟地膜覆盖耕作改善了土壤水热环境,尤其是休耕期的土壤水分贮存和生育前期的土壤温度,同时提高了整个生育期内土壤质量,明显增大了叶片叶片扩展速率,延长植株后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时期,为玉米最终籽粒的产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尽管秸秆覆盖能够显着贮存土壤水分,并且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但由于覆盖导致低温效应延缓了玉米的生长周期,不利于果穗籽粒干物质的积累。在半干旱农作区全膜双垄沟播表现出高产量和高水分利用效率,而在半湿润农作区隔沟覆膜垄播效果更佳。因此,全膜双垄沟播是一种较为适宜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玉米种植技术,而隔沟覆膜垄播在半湿润农作区更能表现出其耕作优势。

二、覆膜、灌水、氮肥交互作用效应对春玉米根部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覆膜、灌水、氮肥交互作用效应对春玉米根部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节水增产影响机理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温室膜下微喷灌技术
        1.2.2 灌溉对作物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1.2.3 灌溉对作物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2.4 灌溉对作物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5 灌溉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试验方案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1.1 西安市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
        2.1.2 许昌市灌溉试验站
    2.2 试验设计方案
        2.2.1 灌溉方式试验设计
        2.2.2 基于膜下微喷灌的布设措施试验设计
        2.2.3 基于膜下微喷灌的灌水方案试验设计
        2.2.4 基于不同区域膜下微喷灌中试试验
    2.3 试验指标测定方法
        2.3.1 土壤物理特性
        2.3.2 土壤化学特性
        2.3.3 土壤微生物
        2.3.4 土壤酶性活性
        2.3.5 番茄生长
    2.4 数据分析
        2.4.1 基础分析
        2.4.2 综合评价法分析
        2.4.3 空间分析法
        2.4.4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3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3.1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
        3.1.1 不同灌溉方式下的土壤水热分布
        3.1.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
        3.1.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水热分布的影响
    3.2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容重与充水孔隙度的影响
        3.2.1 不同灌溉方式对土壤容重与充水孔隙度的影响
        3.2.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容重与充水孔隙度的影响
        3.2.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容重与充水孔隙度的影响
    3.3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p H的影响
        3.3.1 灌溉方式对土壤p H的影响
        3.3.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p H的影响
        3.3.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p H的影响
    3.4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4.1 灌溉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4.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4.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5 讨论
        3.5.1 灌溉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3.5.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3.5.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1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4.1.1 灌溉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4.1.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4.1.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
    4.2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4.2.1 灌溉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4.2.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4.2.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物种组成的影响
    4.3 膜下微喷灌土壤细菌群落功能预测分析
        4.3.1 灌溉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功能的影响
        4.3.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功能的影响
        4.3.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群落细菌功能的影响
    4.4 土壤微环境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的相关分析
        4.4.1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土壤微环境与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相关关系
        4.4.2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土壤微环境与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相关关系
    4.5 讨论
        4.5.1 灌溉方式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4.5.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4.5.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1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脲酶与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的影响
        5.1.1 灌溉方式对根际土壤脲酶与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的影响
        5.1.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脲酶与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的影响
        5.1.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脲酶与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的影响
    5.2 膜下微喷灌调控对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5.2.1 灌溉方式对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5.2.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5.2.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对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5.3 膜下微喷灌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5.3.1 灌溉方式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5.3.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5.3.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5.4 讨论
        5.4.1 灌溉方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4.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4.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
    6.1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作物根系形态的影响
        6.1.1 灌溉方式对温室番茄根系形态的影响
        6.1.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根系形态的影响
        6.1.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根系形态的影响
    6.2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株
        6.2.1 灌溉方式对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6.2.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6.2.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6.3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6.3.1 灌溉方式对温室番茄冠层湿度及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6.3.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6.3.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6.4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干物质质量的影响
        6.4.1 灌溉方式对番茄干物质质量的影响
        6.4.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干物质质量的影响
        6.4.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干物质质量的影响
    6.5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6.5.1 灌溉方式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6.5.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的温室番茄果实品质影响
        6.5.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6.6 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6.1 灌溉方式对番茄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6.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6.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响应
    6.7 综合评判
        6.7.1 基于TOPSIS法对不同灌溉方式下温室番茄的综合评价
        6.7.2 膜下微喷灌温室番茄最优布设措施模型评判
        6.7.3 基于空间法分析对温室番茄最优灌水方案方案的优化
    6.8 膜下微喷灌土壤微环境与温室番茄生长的相关关系探究
        6.8.1 土壤微环境与番茄生长相关性分析
        6.8.2 基于结构方程分析土壤微环境、作物根系与植株生长对产量的影响
    6.9 讨论
        6.9.1 灌溉方式对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
        6.9.2 膜下微喷灌布设措施调控对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
        6.9.3 膜下微喷灌灌水方案调控对温室番茄生长的影响
    6.10 本章小结
7 基于不同区域的膜下微喷灌中试试验验证
    7.1 不同区域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7.2 不同区域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干物质质量的影响
    7.3 不同区域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7.4 不同区域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产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5 讨论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二、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2)盐渍化耕地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定额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水盐运移理论及模型研究
        1.2.2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1.2.3 秸秆覆盖对土壤氮素及地下水氮污染的影响
        1.2.4 秸秆覆盖对土壤莠去津残留及消解的影响
        1.2.5 秸秆覆盖对作物生理形态的影响研究
        1.2.6 秸秆覆盖下土壤养分、农药、生态环境间的相关性
        1.2.7 有待研究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方案
    2.1 试验区概况
        2.1.1 基本概况
        2.1.2 试验区土壤质地
        2.1.3 试验区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
    2.2 试验方案
        2.2.1 秸秆覆盖与耕作方式的优选试验
        2.2.2 秸秆覆盖-灌水量耦合下夏玉米灌水制度优化试验
        2.2.3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夏玉米施氮制度优化试验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秸秆覆盖与耕作方式耦合下夏玉米耕作模式优选
    3.1 不同耕作模式对夏玉米根系分布的影响
        3.1.1 夏玉米根系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
        3.1.2 夏玉米根系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特征
    3.2 不同耕作模式的夏玉米根长密度分布模型
        3.2.1 夏玉米根长密度分布模型的建立
        3.2.2 夏玉米根长密度分布模型的应用
    3.3 不同耕作模式下夏玉米生长效应的响应
        3.3.1 不同耕作模式对夏玉米根冠比的影响
        3.3.2 不同耕作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4 本章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4 秸秆覆盖下灌水量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4.1 不同秸秆覆盖方式与灌水量耦合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4.1.1 秸秆覆盖下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4.1.2 秸秆覆盖下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4.2 不同秸秆覆盖方式与灌水量耦合对夏玉米生产效益的影响
    4.3 秸秆覆盖下灌水量、耕作层含盐量与夏玉米生产效益的关系
    4.4 本章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5 基于PSWE模型的秸秆深埋下夏玉米灌水制度优化
    5.1 PSWE模型的基本原理
    5.2 PSWE模型的基本架构
        5.2.1 HLSTM编码器
        5.2.2 BMLP解码器
        5.2.3 构建PSWE模型
    5.3 PSWE模型模拟条件
        5.3.1 模型参数选取及样本处理
        5.3.2 模型参数输入
    5.4 模型率定与检验
        5.4.1 模型率定
        5.4.2 模型检验
    5.5 基于PSWE模型的土壤水盐运移及夏玉米生产效益模拟
        5.5.1 多因素协同秸秆深埋下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5.5.2 多因素协同秸秆深埋下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5.5.3 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模拟
    5.6 本章讨论与小结
        5.6.1 讨论
        5.6.2 小结
6 秸秆覆盖-氮耦合对土壤养分时空分布规律的影响
    6.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6.1.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6.1.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收获后土壤硝态氮积累量的影响
    6.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铵态氮分布的影响
        6.2.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剖面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6.2.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收获后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6.3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成熟期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累计损失量的影响
    6.4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6.5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成熟期土壤全氮和全磷的影响
        6.5.1 秸秆覆盖配施氮下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全氮含量的响应
        6.5.2 秸秆覆盖配施氮下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全磷含量的响应
    6.6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成熟期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影响
        6.6.1 秸秆覆盖配施氮对夏玉米成熟期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6.6.2 秸秆覆盖配施氮对夏玉米成熟期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6.7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地下水质氮污染的响应
    6.8 本章讨论与小结
        6.8.1 讨论
        6.8.2 小结
7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莠去津消解残留的影响
    7.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莠去津消解率的影响
    7.2 秸秆覆盖配施氮对土壤莠去津消解半衰期的影响
    7.3 莠去津消解半衰期与不同土层养分间的关系
    7.4 本章讨论与小结
        7.4.1 讨论
        7.4.2 小结
8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根系及植株氮吸收转运率的影响
    8.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根长密度的影响
    8.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夏玉米氮素转运利用的响应
        8.2.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植株吸氮量的影响
        8.2.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氮素转运效率的影响
        8.2.3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8.3 本章讨论与小结
        8.3.1 讨论
        8.3.2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3)温室蔬菜土壤水肥气热耦合机理及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肥耦合研究
        1.2.2 水气耦合研究
        1.2.3 水热耦合研究
        1.2.4 水肥气耦合研究
        1.2.5 水肥气热耦合研究
        1.2.6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于气候箱的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的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试验实施
        2.2.4 观测项目与方法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Ⅰ-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的影响
        2.3.1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2.3.2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2.3.3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2.3.4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生物量的影响
        2.3.5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或气候箱温度对生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2.3.6 不同气候箱内温度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2.4 结果与分析Ⅱ-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的影响
        2.4.1 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2.4.2 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光合作用的影响
        2.4.3 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品质的影响
        2.4.4 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生物量积累的影响
        2.4.5 水肥气热耦合对生菜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2.4.6 水肥气热耦合对土壤含水率、温度和电导率的影响
        2.4.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气候箱生菜水肥气热耦合综合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温室灌溉水溶解氧、矿化度、土壤温度对番茄和水果黄瓜及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点基本情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试验实施
        3.2.4 观测项目与方法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Ⅰ-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的影响
        3.3.1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生长的影响
        3.3.2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3.3.3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3.3.4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3.3.5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影响
        3.3.6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3.7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氧气含量的影响
        3.3.8 增氧灌溉对蔬菜提质增效的机理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Ⅱ-不同地热管水温对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的影响
        3.4.1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生长的影响
        3.4.2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3.4.3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3.4.4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3.4.5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微生物与酶活性的影响
        3.4.6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番茄和水果黄瓜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4.7 不同地热管水温处理对番茄和水果黄瓜土壤温度的影响
        3.4.8 土壤增温对蔬菜提质增效的机理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Ⅲ-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温室水果黄瓜的影响
        3.5.1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生长的影响
        3.5.2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3.5.3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3.5.4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3.5.5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3.5.6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5.7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处理对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3.5.8 基于主成分的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提质增效的综合评价
        3.5.9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水果黄瓜提质增效的机理分析
    3.6 本章小结
        3.6.1 不同灌溉水溶解氧对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的影响
        3.6.2 不同地热管水温对温室番茄和水果黄瓜的影响
        3.6.3 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对温室水果黄瓜的影响
第四章 基于正交设计的温室番茄水肥气热最优组合方案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
        4.3.2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4.3.3 不同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4.3.4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4.3.5 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3.6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温度影响
        4.3.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温室番茄水肥气热耦合综合评价
        4.3.8 水肥气热耦合提质增效机理分析
    4.4 讨论
        4.4.1 水肥气热耦合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4.4.2 水肥气热耦合对番茄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4.4.3 水肥气热耦合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4.4.4 水肥气热耦合对番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温室番茄水肥气热耦合效应及模型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处理对番茄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5.3.2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5.3.3 不同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5.3.4 不同处理对番茄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5.3.5 不同处理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5.3.6 不同处理对番茄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3.7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温度的影响
        5.3.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温室番茄水肥气热耦合综合评价模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饱和-D最优设计的温室水果黄瓜水肥气热耦合效应及模型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生长的影响
        6.3.2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
        6.3.3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
        6.3.4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植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6.3.5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产量的影响
        6.3.6 不同处理对水果黄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3.7 不同处理对土壤含水率、电导率和温度的影响
        6.3.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温室水果黄瓜水肥气热耦合综合评价模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水肥气热耦合的温室番茄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机理模型研究
    7.1 引言
    7.2 模型的构建与描述
        7.2.1 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
        7.2.2 光合生产动态模型
        7.2.3 干物质积累量动态模型
    7.3 模型检验方法
    7.4 结果与分析
        7.4.1 叶面积指数模型
        7.4.2 干物质积累量模型
        7.4.3 温室空气温度、湿度和CO_2浓度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揭示了温室和智能气候培养箱增氧灌溉与土壤增温对蔬菜提质增效的机理
        8.1.2 揭示了温室和智能气候培养箱的蔬菜水肥气热耦合机理
        8.1.3 揭示了温室膜下滴灌番茄和水果黄瓜水肥气热耦合效应
        8.1.4 建立了温室番茄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的机理模型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覆盖和施氮对旱作春玉米农田水氮迁移利用和生产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地膜覆盖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
        1.2.2 秸秆覆盖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
        1.2.3 普通氮肥分次施氮对作物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1.2.4 控释氮肥一次施氮对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生长及资源利用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点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2.2.4 指标计算
        2.2.5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降雨量和干期
        2.3.2 覆盖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2.3.3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生长动态的影响
        2.3.4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2.3.5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籽粒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2.3.6 各指标相关分析
        2.3.7 经济效益分析
    2.4 讨论
        2.4.1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温度和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2.4.2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根系形态特征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点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3.2.4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施氮对地膜覆盖春玉米根系时空分布的影响
        3.3.2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水分分布和利用的影响
        3.3.3 各指标相关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氮素吸收、转运及土壤残留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点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4.2.4 指标计算
        4.2.5 数据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氮素吸收和各器官氮浓度的影响
        4.3.2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氮素累积、转运和利用的影响
        4.3.3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剖面硝态氮分布和累积的影响
        4.3.4 覆盖和施氮对农田氮损失和氮素平衡的影响
        4.3.5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4.3.6 各指标相关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剖面残留硝态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点概况
        5.2.2 试验年份玉米生育期内气象条件
        5.2.3 试验设计
        5.2.4 样品采集与分析
        5.2.5 数据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地上部生物量和吸氮量的影响
        5.3.2 覆盖和施氮对春玉米吸收残留硝态氮的影响
        5.3.3 覆盖和施氮对残留硝态氮在土壤剖面运移的影响
        5.3.4 土壤剖面根系和残留硝态氮利用率的关系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点概况
        6.2.2 试验设计
        6.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6.2.4 数据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3.2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6.3.3 覆盖和施氮对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6.3.4 覆盖和施氮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和环境因子的相关关系
        6.3.5 覆盖和施氮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种群之间的网络相关性
    6.4 讨论
        6.4.1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4.2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影响
        6.4.3 覆盖和施氮对土壤微生物类群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特色和创新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施磷量和滴灌量对河西地区春玉米生长和养分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磷耦合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2.2 水磷耦合对作物养分吸收、分配和利用的影响
        1.2.3 水磷耦合对土壤养分运移和残留的影响
    1.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滴灌施磷水平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1 灌溉和磷肥水平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3.2 灌溉和磷肥水平对玉米茎粗的影响
    3.3 灌溉和磷肥水平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4 灌溉和磷肥水平对玉米叶绿素的影响
    3.5 灌溉和磷肥水平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3.6 灌溉和磷肥水平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3.7 灌溉和磷肥水平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8 讨论
    3.9 小结
第四章 灌溉和磷肥水平对春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4.1 灌溉和磷肥水平对玉米各器官氮素积累的影响
    4.2 灌溉和磷肥水平对玉米各器官磷素积累的影响
        4.2.1 灌溉和磷肥水平对玉米磷素吸收利用和盈余率的影响
    4.3 灌溉和磷肥水平对玉米各器官钾素积累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滴灌施磷玉米农田土壤养分分布特征
    5.1 滴灌施磷收获期农田土壤硝态氮分布累积特征
        5.1.1 滴灌施磷收获期农田土壤硝态氮分布特征
        5.1.2 滴灌施磷收获期农田土壤硝态氮累积特征
    5.2 滴灌施磷收获期农田土壤速效磷分布累积特征
        5.2.1 滴灌施磷收获期农田土壤速效磷分布特征
        5.2.2 滴灌施磷收获期农田土壤速效磷累积特征
        5.2.3 盈余率与施磷量、产量、土壤有效磷和磷肥偏生产力的关系
    5.3 滴灌施磷收获期农田土壤速效钾分布累积特征
        5.3.1 滴灌施磷收获期农田土壤速效钾分布特征
        5.3.2 滴灌施磷收获期农田土壤速效钾累积特征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地膜覆盖和施氮肥对关中秸秆还田下夏玉米土壤N2O排放和土壤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秸秆还田和地膜覆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2 秸秆还田和地膜覆盖对农田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1.2.3 秸秆还田和地膜覆盖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1.2.4 农田土壤质量评价
    1.3 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1.5.1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土壤水热环境、活性碳氮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1.5.2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1.5.3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1.5.4 基于作物产量和土壤N_2O排放的农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1.5.5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耕层土壤肥力和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1 土壤N_2O排放测定
        2.3.2 土壤样品采集及相关物理化学指标测定
        2.3.3 夏玉米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测定
        2.3.4 基于夏玉米产量和N_2O排放通量的土壤质量评价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夏玉米生育期内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影响
    3.1 夏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
    3.2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3.2.1 不同处理夏玉米生育期内土壤温度动态变化特征
        3.2.2 不同处理夏玉米生育期内土壤温度平均值变化特征
    3.3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3.1 不同处理夏玉米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特征
        3.3.2 不同处理夏玉米生育期内土壤含水量平均值变化特征
    3.4 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与平均气温和降水量间的关系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夏玉米生育期内耕层土壤活性碳氮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4.1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土壤活性碳氮组分的影响
        4.1.1 不同处理耕层土壤活性碳组分变化特征
        4.1.2 不同处理耕层土壤活性氮组分变化特征
        4.1.3 不同处理耕层土壤微生物熵变化特征
        4.1.4 土壤活性碳氮组分和微生物熵与土壤水热环境间的关系
    4.2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2.1 不同处理耕层土壤氮循环相关酶活性变化特征
        4.2.2 不同处理耕层土壤碳循环相关酶活性变化特征
        4.2.3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水热环境和活性碳氮组分间的关系
    4.3 讨论
        4.3.1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耕层土壤活性碳氮组分的影响
        4.3.2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耕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夏玉米成熟期耕层土壤养分和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5.1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养分的影响
        5.1.1 不同处理成熟期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5.1.2 成熟期土壤养分与土壤水热环境、活性碳氮组分和酶活性间的关系
    5.2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夏玉米成熟期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5.2.1 不同处理成熟期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
        5.2.2 耕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土壤水热环境、活性碳氮组分和酶活性间的关系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土壤N_2O排放和土壤质量的影响
    6.1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1.1 不同处理夏玉米产量变化特征
        6.1.2 不同处理夏玉米氮肥偏生产力变化特征
        6.1.3 不同处理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特征
    6.2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6.2.1 不同处理土壤N_2O排放速率动态变化特征
        6.2.2 不同处理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变化特征
        6.2.3 土壤N_2O排放速率与土壤水热环境、活性碳氮组分和酶活性间的关系
    6.3 基于夏玉米产量和土壤N_2O排放的土壤质量评价
        6.3.1 不同处理单位产量土壤N_2O排放变化特征
        6.3.2 基于I_(N_2O)的土壤质量评价
    6.4 讨论
        6.4.1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6.4.2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夏玉米生育期内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6.4.3 地膜半覆盖和施氮量对单位产量N_2O排放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不足
    7.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施氮及栽培模式对麦/玉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肥料氮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2 栽培模式对作物产量影响
        1.2.3 施氮对土壤氮素平衡及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1.2.4 氮肥的去向
        1.2.5 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
        1.2.6 氮肥的残留效应
        1.2.7 氮肥利用率评价指标
    1.3 小结
    1.4 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2.1 施用氮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2.2.2 施用氮肥对作物氮素吸收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
        2.2.3 不同处理氮肥利用效率评价
        2.2.4 技术路线
    2.3 玉米-小麦轮作长期定位试验
        2.3.1 试验设计
        2.3.2 样品采集与测定
        2.3.3 计算与统计分析
    2.4 大型渗漏池~(15)N 标记试验
        2.4.1 试验设计
        2.4.2 样品采集与测定
        2.4.3 计算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量对玉米-小麦轮作体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土壤基本理化性状
        3.2.2 作物产量的年际间变化
        3.2.3 不同处理下夏玉米、冬小麦季氮素吸收量的年际变化
        3.2.4 施氮及栽培方式对夏玉米、冬小麦当季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3.2.5 施氮及栽培方式对作物周年氮肥利用率和累积利用率的影响
        3.2.6 玉米-小麦轮作体系的氮素利用效率
        3.2.7 玉米-小麦轮作体系氮肥利用效率评价指标
    3.3 讨论
        3.3.1 施氮及栽培模式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3.3.2 玉米-小麦轮作体系的当季利用率及累积利用率
        3.3.3 氮素利用效率评价
第四章 长期定位试验玉米/小麦轮作体系土壤剖面氮素盈余及硝态氮累积状况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土壤氮素平衡状况
        4.2.2 不同时间段下0~2 m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状况
        4.2.3 0~2 m土壤剖面贮水量在三个时间段下的变化情况
        4.2.4 施氮量及栽培方式对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4.2.5 氮素平衡值与硝态氮累积的关系
    4.3 讨论
        4.3.1 氮素平衡状况
        4.3.2 施氮及栽培模式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4.3.3 施氮及栽培模式对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4.3.4 硝态氮累积与氮素平衡的关系
第五章 旱地残留肥料氮去向及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分析
        5.2.1 氮肥对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5.2.2 ~(15)N标记肥料的残留特性
        5.2.3 残留肥料氮的去向
    5.3 讨论
        5.3.1 小麦产量及氮素吸收
        5.3.2 残留~(15)N肥料氮的去向
        5.3.3 ~(15)N标记肥料的残留特性及动态分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土壤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苜蓿概况
        1.1.1 苜蓿起源、分布及形态特征
        1.1.2 苜蓿利用价值
    1.2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技术的应用
        1.2.1 地下滴灌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1.2.2 地下滴灌系统灌溉的优点
        1.2.3 水肥耦合研究概况
        1.2.4 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品质的影响
        1.2.5 水肥耦合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探讨水肥耦合对苜蓿生产性能及品质的影响
        1.4.2 探讨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土壤质量的影响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供试材料
        2.2.1 供试品种和肥料
        2.2.2 管道设备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1 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和品质测定
        2.4.2 紫花苜蓿土壤质量测定
    2.5 数据分析
        2.5.1 灰色关联度分析
        2.5.2 主成分分析
        2.5.3 冗余分析
        2.5.4 模糊优先比评价法
        2.5.5 土壤粒径分形维数
        2.5.6 土壤质量综合指数计算
        2.5.7 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
第三章 结果分析
    3.1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3.1.1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株高的影响
        3.1.2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生长速度的影响
        3.1.3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密度的影响
        3.1.4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
    3.2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3.2.1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粗蛋白的影响
        3.2.2 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NDF、ADF含量及RFV的影响
        3.2.3 紫花苜蓿各生长指标与营养成分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3.2.4 灌水、施肥对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
    3.3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3.4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5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5.1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5.2 地下滴灌水肥耦合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5.3 不同灌水、施肥量对土壤粒径的回归分析
        3.5.4 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粒径之间的关系
    3.6 土壤质量评价
    3.7 紫花苜蓿地上产量和土壤之间的相互关系
        3.7.1 相关性分析
        3.7.2 主成分分析
        3.7.3 RDA分析
    3.8 模糊相似优先比评价
    3.9 回归寻优模型
第四章 讨论
    4.1 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4.2 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4.3 水肥耦合对灌溉水分利用率及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
    4.4 水肥耦合紫花苜蓿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4.5 水肥耦合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6 水肥耦合地下土壤质量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全膜双垄沟种植模式下不同水氮处理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资源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1.2.2 地膜覆盖对土壤水热条件的影响
        1.2.3 作物光能截获的研究
        1.2.4 土壤微生物活动的研究
        1.2.5 地膜覆盖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6 地膜覆盖对作物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土壤微环境测定
        2.3.1.1 土壤温度和水分
        2.3.1.2 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群落结构
        2.3.2 春玉米生长、产量及籽粒品质测定
        2.3.3 水氮及光能利用
        2.3.3.1 土壤水分利用效率
        2.3.3.2 氮素利用及积累
        2.3.3.3 光能截获与光能利用率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全膜双垄沟栽培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3.1 全膜双垄沟栽培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3.2 全膜双垄沟栽培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3.2.1 土壤温度日变化
        3.2.2 全膜双垄沟栽培对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温度的影响
    3.3 全膜双垄沟栽培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3.3.1 细菌群落α多样性
        3.3.2 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第四章 全膜双垄沟栽培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4.1 春玉米株高
    4.2 春玉米茎粗
    4.3 春玉米叶面积指数
    4.4 春玉米干物质积累
    4.5 春玉米产量
第五章 全膜双垄沟栽培对春玉米水氮及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5.1 全膜双垄沟栽培对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2 春玉米氮素积累和氮肥利用效率
        5.2.1 春玉米氮素积累
        5.2.2 氮肥利用效率
    5.3 全膜双垄沟栽培对春玉米光能截获与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5.3.1 春玉米光能截获日变化
        5.3.2 春玉米光能截获的阶段变化
        5.3.3 光能利用率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全膜双垄沟栽培对土壤水热条件及细菌群落的多样性的影响
        6.1.2 全膜双垄沟栽培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6.1.3 全膜双垄沟栽培对春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6.1.4 全膜双垄沟栽培春玉米光能利用率的影响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垄沟覆盖系统研究进展
        1.2.1 垄沟比例设计
        1.2.2 垄沟覆盖材料类型
        1.2.3 垄沟覆盖系统的水分效应
        1.2.4 土壤效应
        1.2.5 作物生理生态效应
        1.2.6 增产效应
        1.2.7 垄沟覆盖集雨系统的负面效应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观测项目和方法
        2.3.1 气象资料
        2.3.2 生育期资料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2.4.1 土壤水分及耗水测定
        2.4.2 土壤温度测定
        2.4.3 土壤养分测定
        2.4.4 土壤酶活性测定
        2.4.5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
        2.4.6 生理指标测定
    2.5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土壤水分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3.1 土壤水分状况
    3.2 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差异
    3.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水分稳定性比较
    3.4 垄沟覆盖增墒与降墒的双重效应
    3.5 作物阶段耗水特征
        3.5.1 耗水来源和比例
        3.5.2 不同土层贮水量消耗差异
    3.6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土壤温度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4.1 土壤温度状况
    4.2 土壤温度时空动态差异
    4.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温度稳定性比较
    4.4 垄沟覆盖增温与降温的双重效应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土壤质量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5.1 土壤养分
        5.1.1 土壤养分分布状况
        5.1.2 土壤养分间的关系
        5.1.3 土壤养分与水热间的关系
    5.2 土壤酶活性
        5.2.1 土壤酶活性分布状况
        5.2.2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酶活性稳定性差异分析
        5.2.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酶活性稳定性比较
        5.2.4 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5.2.5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水热及养分之间的关系
    5.3 土壤微生物
        5.3.1 土壤微生物分布状况
        5.3.2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微生物数量稳定性比较
        5.3.3 生育时期和土层间土壤微生物数量稳定性比较
        5.3.4 土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5.3.5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水热、养分及酶活性间的关系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作物生长指标对垄沟覆盖方式的响应
    6.1 覆盖与耕作对春玉米生长指标的影响
        6.1.1 出苗率
        6.1.2 物候格局
        6.1.3 茎秆纵向生长动态变化
        6.1.4 茎秆横向生长动态变化
        6.1.5 茎秆生物量
        6.1.6 叶片扩展速率
        6.1.7 光合有效叶面积及叶面积指数
        6.1.8 叶片生物量差异
        6.1.9 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
        6.1.10 地下生物量差异
        6.1.11 地上生物量分配
        6.1.12 根冠比
    6.2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垄沟覆盖春玉米产量形成及其机制
    7.1 覆盖与耕作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1.1 农艺指标
        7.1.2 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7.1.3 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
    7.2 春玉米产量形成因子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7.2.1 土壤水分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7.2.2 土壤温度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7.2.3 土壤酶活性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7.2.4 土壤微生物数量与产量形成因子的关系
        7.2.5 土壤养分与产量形成因子的关系
    7.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四、覆膜、灌水、氮肥交互作用效应对春玉米根部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膜下微喷灌对温室番茄节水增产影响机理的探究[D]. 张明智.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盐渍化耕地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定额的研究[D]. 张万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温室蔬菜土壤水肥气热耦合机理及模型研究[D]. 欧阳赞. 宁夏大学, 2021
  • [4]覆盖和施氮对旱作春玉米农田水氮迁移利用和生产力的影响[D]. 唐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施磷量和滴灌量对河西地区春玉米生长和养分利用的影响[D]. 王艳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地膜覆盖和施氮肥对关中秸秆还田下夏玉米土壤N2O排放和土壤质量的影响[D]. 李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7]施氮及栽培模式对麦/玉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D]. 姜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8]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土壤质量的影响[D]. 沙栢平. 宁夏大学, 2020
  • [9]全膜双垄沟种植模式下不同水氮处理对旱作春玉米产量及资源利用的影响[D]. 熊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10]黄土高原不同生态区垄沟覆盖对春玉米生产力和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机理[D]. 邓浩亮.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地膜、灌溉和氮肥交互作用对春玉米根系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