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中的文化元素

新闻传播中的文化元素

郭巍

(安徽广播电视台,安徽合肥市230066)

摘要:文化元素是新闻传播实践中的主观因素,并且也是新闻所传播信息的一部分。文化元素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在于信源、受众、传播通道之间的互动以及人们内在的深层文化心理诉求。这些内容作用于新闻传播实践,左右着信源与受众的选择,也对传播本身提出了要求。

关键词:文化元素;新闻传播;心理诉求;互动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8-0000-01

一、文化元素在新闻传播中的体现

在传统新闻传播的研究范畴中,新闻被看成是相对客观的信息载体,新闻活动从本质上浓缩为信息的传递,对信息传递客观性的要求成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主要诉求。基本上,除了“政治家办报”的阶级观之外,新闻传播中的主观元素处于弱势地位。

然而在新闻传播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主观载体——比如新闻传播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

例如在对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夫妇出访的报道中,借由受众互动所引发并广泛传播的“第一夫人”、“国产服装品牌”等信息源,占据了相当的信息承载空间并带来相应的传播反馈效应。这种可以最终归结为国民心理认同感的受众互动,就是文化元素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新闻中的文化元素在国内较早的案例是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借助当时蓬勃发展的纸质媒介,新文化运动的领军者们与受众形成了广泛的互动,并成功地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将新的文学形式和文化理念推向时代的前沿。文化元素的加载,为这次运动的新闻传播活动注入了鲜明的主观诉求。

当然,新闻的文化元素与新闻的文学化并不相同。

方延明在定义新闻文化时认为,新闻是“对新近发生和发现的一些人们关心的事的迅速广泛的传播。”[1]

与传统定义相比,这一论述强化了“人们关心的事”才是新闻,强调了受众的参与度,也就是主观诉求。而决定人们主观诉求的内在原因,不论价值观还是意识形态,都离不开受众文化背景的影响。相应的,在新闻传播实践中,也必须重视文化元素的注入,如此方可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或者可以说,新闻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也是新闻传播信息的一部分。

二、文化元素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影响

文化元素与新闻传播活动的关系,已经发展成一门边缘交叉学科——新闻文化研究。这个研究体系注重探索新闻传播活动中由传播者和受众的互动而产生的文化理论和社会意识,即一种具有主观互动性以及社会价值属性的文化形式。

按照新闻文化研究的体系来衡量文化元素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源、受众以及传播通道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人们的文化心理与交互沟通、主观诉求与社会价值取向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表现形式。

1.信源与受众。

信源就是新闻事实,是新闻传播的源头。但不是所有的事实都能成为传播的内容,这里有一个信源选择和受众接受选择的问题,而文化元素对这两种选择就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程度普遍遵循心理上由近及远的标准,即越是发生在靠近身边的、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心理上越容易接受。传播者在信源关口进行的“放大”或“缩小”处理也同样受这种心理驱使。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就是微妙的文化差异。例如,当新闻报道GDP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时,一个个体经营者可能对此毫无反应,而一个教师可能会在关注新闻之余拿GDP和CPI仔细进行一番比较;同样,一条韩国“抢注”了中国端午节的信息,在中国的信源关口会被放大并引导成全国性的热议话题,而在欧美信源关口则可能被一略而过。

可见,新闻信息在信源和受众之间流动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文化属性对其选择新闻事实标准的影响。

2.受众与传播通道。

在传统的传播模式中,受众的主观诉求主要体现在对传播内容的反馈上,而对传播通道本身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影响。但在网络传播环境下,情况有所变化。

网络传播是新闻传播史上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界限最模糊的一种传播模式。传播者同时也是受众,受众也轻易就能实现自己在传播中的角色转换。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是新技术带来的传播工具以及媒介自身传播方式的突破;在技术突破之后,受众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对传播本身施加影响和进行改造。

从论坛、即时通讯到博客、微博、微信,受众开拓了整个网络时代的传播符号体系,他们的文化诉求成为真正影响传播通道的动力。

三、新闻传播实践中文化元素的应用

文化是与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的系统,人类在社会互动中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影响人类在社会互动中遵循的轨迹。文化保罗万象,文化之于人类的精神原质也至少包括了传承、发展、开放、融合、保护等多种样态。

文化元素对新闻传播实践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式的。以国内媒体近年来的传播实践而言,文化元素在其中的应用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1.信源关口控制由紧到松,信息量供应由紧缺到充分。

新闻传播的核心内容是事实以及事实所携带的信息。由于新闻自身所具有的阶级属性,在信源出口始终有一道看不见的关口,在控制着信息释放的规模与速度,与此相应的信息量供应也受到制约。

在传统模式下,受众从新闻传播活动中得到的信息量有时并不足够,往往无法凭此判断事实的完整面目,容易在特殊情况下造成负面影响。

以国内的灾难报道为例,从2003年的非典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再到2013年的雅安地震,此类报道在信源关口的控制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2003年的非典是信源关口严格控制时期的代表,由于正常传播通道的信息量供应不足,从而形成需求旺盛而供应紧缺的心理预期,受众转而寻求从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通道获取信息,最终造成谣言和混乱。

到2008年汶川地震时,因非典事件的推动,受众对公共灾难类新闻报道愈发关注,在心理接近度和文化趋向上都水到渠成,当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施行,因而汶川地震期间信源关口控制松动,以央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大大增加了信息供应量。

2013年雅安地震时,互联网的发展已经进入全新的时代,由于3G、智能手机、微博、微信等传播通道的迅速拓展,受众与传播者界限越来越模糊导致的爆炸式互动信息传播,加上各类媒体“千军万马奔一线”带来的信源出口多样化,从传播主动性上看,雅安事件的传播几乎可以说是早有准备的,信息供应量甚至已经超出了人们对此类公共事件的心理和文化诉求。

从信息量供应的角度看,新闻传播实践中文化元素所占的比重正在增大,新闻传播活动本身也在受到人们文化和心理需要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有形成某种产业化导向的发展趋势。

2.对人文关怀的重视和强化。

文化之于人类社会,是美好的,向善的。文化元素作用于新闻传播实践,必然要求传播者和受众双方都往这一方向靠拢,直接的结果就是,在新闻传播实践中越来越重视和强化人文关怀的理念。

以汶川地震报道为例,这是一次人文关怀和价值趋向主导新闻传播实践的盛典,在长达数月的报道中,从可乐男孩、喂奶女警、敬礼娃娃到范跑跑、背亡妻回家男,传播者和受众借由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将多年积累的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对假恶丑的厌恶一吐为快,充分满足了传播环节上几乎所有人的文化诉求。

当然,这种人性深处的美好良善也不是一夜之间就注入到新闻传播实践中去的。

这里不得不提一种类型的传播实践,电视娱乐选秀节目。由于国内娱乐选秀节目的轰动效应,这类节目中的不少元素都已经够得上新闻话题。然而起初这类节目并不重视人文关怀和价值导向,甚至在往反方向上走,比较典型的案例是《超级女声》和早期的《非诚勿扰》,前者是在传播中以人身攻击为看点,后者则是将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价值取向广而告之。

当受众接触到足够充分的此类信息源之后,文化对人类社会互动的反作用开始发挥效力,受众的文化诉求发生变化,对人文关怀和正面价值取向的心理需求开始增强,于是反作用于传播者的实践,《中国好声音》、《汉字英雄》等弘扬正能量的选秀节目应运而生。

人文关怀是潜藏于新闻信息深处的灵魂所在,也是文化元素作用于新闻传播实践的内在动力。也许可以认为,有怎样的文化,有怎样的人文关怀,就有怎样的新闻。

3.对“传播者”自律要求的提高。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来源变得更加多样化,传播通道也变得更平易近人,人人都可以既是受众,又是传播者,在获得前所未有的新闻自由之外,人们也不得不从自身深层文化诉求的角度,对自我提出自律的要求。

网络传播的平台相当开放,这是网络的优势,同时也是网络传播仍然存在缺陷的地方。在与网络相关的新闻传播实践中,最容易与人文关怀等内在文化诉求相抵触的,一是轻信和盲从传播导致的谣言,二是触犯他人权利的网络暴力。如果说孙志刚事件、黄静案事件显示了网络传播在议程设置、舆论监督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那么“疟猫通缉令”、“铜须门事件”则在提醒大家网络传播可能带来的舆论暴力,“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的落入法网更说明了“传播者”自省自律和进行网络辟谣行动的迫在眉睫。

随着网络传播通道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人们对自身兼具受众和传播者双重身份的深层文化认同,新闻传播实践会对每个参与传播过程的人提出更高的自律要求。

四、总结

文化元素在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左右着传播者和受众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同时也是传播者、受众以及传播活动本身深层文化诉求的表达手段。对新闻传播实践中文化元素的研究有助于理解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主观诉求和互动应用,更好地发挥新闻传播活动的社会导向功能。

参考文献:

[1]《新闻文化的学科观——兼谈新闻文化的定义、框架结构及特征》,方延明(载于《新华文摘》1995年第2期).

[2]《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潘知常、林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中美电视艺术比较》,苗棣等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12.

注释:

[1]引自《新闻文化的学科观——兼谈新闻文化的定义、框架结构及特征》,方延明(载于《新华文摘》1995年第2期)。

作者简介:郭巍,男,助理记者,1978年11月出生,籍贯安徽,学士学位,安徽广播电视台纪录片编导,研究新闻传播和电视纪录片的理论与实践。

标签:;  ;  ;  

新闻传播中的文化元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