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论文-陶克

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论文-陶克

导读:本文包含了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WebGIS,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面向对象

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陶克[1](2013)在《基于Web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借鉴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公路、铁路选线的成熟设计理念,并考察我国实际情况和铁路选线设计的特点,本论文提出了基于WebGIS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GRASDW)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软件工程和WebGIS技术,兼顾专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集高效、高性能和跨空间动态分布于一体,是具有人性化及和谐的人机交互设计的绿色选线系统。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078361)的资助下,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提出了GRASDW面向对象建模方法,并确定了铁路绿色选线设计领域对象。通过借鉴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经验,根据铁路选线对其对象模型的提取、解析以及交互操作等需求,采用面向对象抽象方法建立出铁路绿色选线设计方案,并确立了对象在GRASDW中的价值和作用;结合GRASDW特点,提出使用面向对象的统一建模语言(UML)和Microsoft Visio组成线路对象的理念;最后构建了铁路绿色选线设计的领域对象,包括线路决策知识、线路对象和选线地理环境的影响。2)提出了基于Web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的跨空间和跨平台动态系统的实现。基于WebGIS技术可跨空间、跨平台的应用方式,相关数据可以随时记录或者修改,这就使得面向计算机和面向选线领域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查看决策知识,随时随地和全局保持联系。通过采用WebGIS技术服务,各部门、各站点都可以直接访问到最新的信息和数据,从而实现信息的动态变化,以及异地同步更新。3)分析了铁路工程对其沿线主要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水土流失、野生动植物和土地的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并对其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选线系统通过结合生态环境信息的分析值和属性值,建立了存储可扩展的生态环境信息的数据库,为铁路绿色选线方案的优选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4)提出了铁路绿色选线决策系统的选线方案。利用对象方法抽象出与选线领域紧密联系的生态环境,并用面向对象技术和UML来描述线路对象;依据铁路绿色选线系统设计的需求,抽象出了多目标决策问题中对象的求解方法,并根据多层筛选“生成——筛选——改进”的办法优化。采用网线栅格最优路径方法分析线路设计平面生成案例,利用16单元的骑士邻域单元模式,并且改进Dijkstra算法,使其在多个线路控制点间生成线路最优值,根据最优值计算出线路方案初始平面图。5)实现了绿色选线决策方案的生成。为证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和方法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实现了基于Web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系统,描述了系统体系的结构、模型的建模方法和各个模块的主要功能,并得出了与实验一致的结果。最后表明了论文理论的正确性和系统方法的可行性。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结果可为其它铁路选线或可持续发展选线的实现提供参考和操作方法。虽然本文的研究是针对新建铁路路线设计的,但其结果经过一定改进可用于既有线改建设计及增建二线,也可用于类似公路路线系统的开发。该研究结论还可作为其它铁路选线设计中具有类似特点的动态决策过程或土木工程设计的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3-05-01)

刘铮,吴小萍,牟瀚林[2](2009)在《基于组件式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和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技术,建立人机交互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知识库子系统和数据库子系统有机结合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在图层迭置中引入权重,对各影响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系统在分析线路对环境的影响时,以缓冲区体现线路环境影响范围,以环境敏感等级体现各区域的环境特性,以因子预测值体现因子对拟建线路经过区域的影响,并从线路自身和沿线区域2个方面综合体现环境影响状况。将线路方案的综合环境影响面积作为衡量选线方案对环境影响程度的指标,并纳入到方案比选体系中,有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决策线路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期刊2009年02期)

杨舟,冉茂平[3](2008)在《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铁路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围绕铁路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提出的"绿色选线"制度,运用系统分析和多目标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要技术支撑,以决策支持系统(DSS)为核心理论,并引入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从铁路线路方案的环境影响问题出发,结合其特点,对基于环保理念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技术进行了研究,完成了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实现,完善了现有铁路选线过程中环境问题的考虑方式,提高了决策的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本文来源于《铁道勘察》期刊2008年05期)

刘铮[4](2008)在《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GRASDSS)的数据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铁路绿色选线,是指将各种环境敏感问题的规避解决在铁路建设项目规划设计阶段,也就是在铁路选线中融入环保理念,在线路方案比选中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特别要考虑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及生态环境因素对线路方案的约束,多方案进行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选择出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本文首先基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和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技术,通过人机交互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知识库子系统和数据库子系统的有机结合,采用MapX组件技术并选用Visual Basic.NET作为系统开发工具,倚靠SQL Server2000为系统的后台数据库建立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GreenRailway Alignment Selectio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GRASDSS),最后基于GIS的图形迭置法,借助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实现线路方案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数据库是GRASDSS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科学性、可操作性、时效性的重要手段和当前一个研究热点。在数据库设计中,本文利用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建模方法E—R(Entitity-Relation)模型对属性数据进行建模,空间数据存储在MapInfo中的Map文件中,属性数据统一存储在MapInfo文件中的Tab文件、Dat文件和外部SQL Sever 2000数据库中,实现了铁路绿色选线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存储、动态更新、查询以及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互访,为铁路绿色选线决策中的各种模型提供数据支持。数据设计和编码参照国家标准,使数据库系统具有标准性、普及性。最后以宣杭线(宣城—杭州)增建第二线工程为研究背景,应用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以GIS和数据库技术为支撑,对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所需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开发出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使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更方便快捷,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8-05-01)

欧阳志峰[5](2008)在《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GRASDSS)的知识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8160)“铁路绿色选线的理论体系及决策支持技术的研究”。围绕铁路环境保护“十五”计划中提出的“绿色选线”制度,从铁路选线阶段的环境影响问题出发,对地理信息技术和决策支持技术在铁路绿色选线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着重研究了铁路绿色选线知识的获取与表示,建立了知识库、规则库及其知识管理系统。为此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第一、研究和设计知识获取的方法,根据铁路绿色选线知识的内容,分析其特点并对其分类,最后实现知识内容的提取。建立了存储知识的知识数据库,把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各种知识存贮在知识数据库中,随时可以调用与查看。第二、根据铁路绿色选线知识的特点,研究适合铁路绿色选线知识的知识表示方法,本文采用了产生式表示法、框架式表示法和框架—产生式表示法实现知识的表示。第叁、结合总体设计知识特点、分类及其所采用的混合知识表示方法,运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设计出知识库的结构。并通过面向对象集映射到数据库中的方法实现了知识的物理存储,及总体设计知识库的构建。同时建立了知识规则库,采用正向推理,建立与模型库的联系,用对象推理机、规则推理机和方法推理机对铁路绿色选线知识进行推理。第四、应用面向对象程序的方法开发了知识库管理系统。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了知识的获取、删除、查询、更改、知识库的接口,以及初步实现了知识的导出等。通过本系统的开发与实现,设计了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Green Railway Alignment Selection Decision-Supporting System,简称GRASDSS)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知识库系统,以便管理者从中获得准确的信息进行决策,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实现了决策的可视化,也为后续软件的开发与升级提供借鉴。以宣杭线(宣城—杭州)增建二线为实例进行应用,为领域专家、决策者进行预测、知识查询以及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8-05-01)

杨舟[6](2007)在《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和环境保护观念的深入人心,铁路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铁路绿色选线的理论体系及决策支持技术的研究”(50578160),运用系统分析和多目标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以GIS为主要技术支撑,以DSS为核心理论,并引入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从铁路线路方案的环境影响问题出发,结合其特点,对基于环保理念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技术进行了研究,完成了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设计与初步实现,并重点完成了系统中模型库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论文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研究了铁路绿色选线基本理论和目标,综合分析铁路绿色选线的内涵,剖析绿色选线的影响因素,从而归纳总结其特点和复杂性,为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技术的选取提供依据。2.论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决策支持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本系统的特点,以Visual Basic.Net为开发平台,结合组件式GIS的开发方式,使得系统具有更强的兼容性,完成了系统的总体初步设计。3.针对目前常用的模型库系统中,模型的共享性和灵活性都不高,而且一些基于静态函数库的系统往往可扩充性较差等问题,本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模型库系统的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根据GIS的特点,采用关系数据库与文件库联合的方式实现模型的组织与存储;同时从提高模型的重用性和系统的动态可扩充性的角度出发,将组件技术引入模型库的设计与实现中,并开发了模型库管理系统,实现模型的有效管理,提高GIS的辅助决策能力。4.全面收集大量的环评报告书和文献资料,研究了铁路各环境要素的现状、特点及发展方向,总结了铁路绿色选线环境影响评价各评价指标的评价方法、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等,提出了本系统采用的针对各个要素的预测方法,并在系统中完成各模型的程序实现,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通过本系统的开发与实现,完善了现有铁路选线过程中环境问题的考虑方式,通过建立的模型和环境数据库,不但为设计及决策人员提供环境方面的参考信息,对铁路环评中遇到的问题加以处理,而且实现了决策的可视化,也为以后的铁路绿色选线方面软件的开发和发展方向提供了借鉴。(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7-05-01)

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和DSS(Decision Support System)技术,建立人机交互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知识库子系统和数据库子系统有机结合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在图层迭置中引入权重,对各影响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系统在分析线路对环境的影响时,以缓冲区体现线路环境影响范围,以环境敏感等级体现各区域的环境特性,以因子预测值体现因子对拟建线路经过区域的影响,并从线路自身和沿线区域2个方面综合体现环境影响状况。将线路方案的综合环境影响面积作为衡量选线方案对环境影响程度的指标,并纳入到方案比选体系中,有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决策线路方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陶克.基于Web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13

[2].刘铮,吴小萍,牟瀚林.基于组件式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09

[3].杨舟,冉茂平.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铁道勘察.2008

[4].刘铮.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GRASDSS)的数据库研究[D].中南大学.2008

[5].欧阳志峰.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GRASDSS)的知识库研究[D].中南大学.2008

[6].杨舟.基于GIS的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D].中南大学.2007

标签:;  ;  ;  ;  

铁路绿色选线决策支持系统论文-陶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